绳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6181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绳轮的制作方法
为了对用于运输材料和人员的钢索道的钢绳进行导向和支撑就必须使用绳轮。如EP-A-0185531所示,这种绳轮包括了一个具备轮毂的基体,绳轮的轮毂借助该基体可旋转地支承在一个固定的轴上。由轮毂起设计为压力轮辐的辐条并使轮毂与基体的外环相连接。该外环就构成了一个圆柱形外圆周表面,它在轴向方向上以及因此在侧向上由两个凸缘盘所限制住。凸缘盘是外环的整体组成部分。
在这样被限制的槽内有一个由硬弹性体材料制成的轮圈,其外圆周表面就形成了一个钢丝绳槽。该轮圈的内圆周表面是一个圆柱表面,而且它的直径比在绳轮外环的外圆周上所包含的绳槽的直径略大。在这间隙里可以有另一种弹性的环。
绳轮槽的径向外环应该充分地耐磨,而其余的径向内环则应该产生一定的径向挠性。
然而业已表明,对于这种绳轮来说,径向的挠性还不足以缓冲由于作用在钢绳上的夹紧卡爪经过绳轮运行而产生的力。
悬吊在钢绳上的缆车是通过夹紧卡爪与钢绳相连接的,从绳轮来看夹紧卡爪就是一个局部变粗处。若夹紧卡爪运行经过绳轮,那么由于这种变粗处就必须或者使悬挂在钢绳上的载荷相应地抬起,或者使绳轮向下运动。因此产生很大的力,因为在绳轮中心和钢绳芯之间的距离变化必须相对很迅速地进行。即使绳轮作为整体被弹性地支承住,这些力也是巨大的。
这种绳轮的另一问题就是在运行期间弹性体材料所遭受的挤压功。在放置有钢绳的地方,弹性体轮圈就被压缩,而且由于绳轮的转动就使弹性体轮圈的压缩区沿着轮圈发生回转,因此就形成了挤压。挤压功强制地使弹性体轮圈加热并相应地发生磨损。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任务就是提出一种绳轮,它使运行质量和磨损情况都保持较好的状况。
按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绳轮来解决。
对于按本发明的绳轮来说,置于外圆周面上的轮圈由两个环组成,一个径向外环和一个径向内环。径向外环包含有绳槽,而且相比较来说更硬或者更抗磨损。
作为外环用的材料考虑用塑料和相应硬的弹性体。
而径向内环则采用一种较软的,具有尽可能小阻尼的弹性体材料。当夹紧卡爪在上面运行时,径向内环仅仅产生弹性的挠曲,但是所作的阻尼功应尽可能少。
为了使由于径向内环压缩而引起的挤压作用尽可能分布在整个径向内环上,而不仅是局部起到强烈作用,就设置一个加固环,它位于轮圈内。这个加固环不仅可以埋入在径向外环和内环之间,也可以埋入其一个环之内。
由于这种加固环也就实现了使弹性体外环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为圆形结构,而且几乎不遭受挤压功。
因为对于内环来说可以选择一种具有较小内阻尼的材料,因而产生挤压功较小,而且因此使绳轮运行时的发热也较小。
为了使弹性内环有较大的弹性,弹性体内环或者可以用一种较软的材料,或者它可以通过包含在其中的相应的孔或腔室而使其较软些。
若轮圈包含有一个加固环,那么可以进一步改善运行特性。这种加固环用于使由于上面的钢丝绳作用而引起的力均匀地分布在内环上。由于加固环就使内环不会局部地在直接位于钢绳接触点下的部位发生变形,而是这变形分布于内环的整个圆周长度上。
加固环可以是一个塑料成形件,一个板状件或者一个金属铸件或锻件,其中塑料成形件比金属件的挠曲多少要大些。通过选择塑料成形件的硬度就可以确定,弹性体内环的哪个圆周范围由于钢丝绳接触力而发生变形。
有利地是要这样选择加固环的结构,以使弹性体径向内环和/或径向外环在其轴向长度上看具有大致不变的厚度。
为了能够使轮圈从轮体上拆除而不损伤轮圈在轮体上的紧配合,最好有一个张紧装置。该张紧装置基本上在径向起作用。
按最简单的情况,张紧装置有一个环形的,基本上为旋转对称的结构,它有一个径向内表面和一个径向外表面。这种装置或者装入在轮圈和轮体之间,或者一定程度上位于轮圈之内。
为了实现张紧作用,使张紧装置分成两部分,其中通过把这些部分在轴向压紧在一起产生了径向的预紧力,它一方面径向向里作用于轮体,另一方面向外作用至轮圈。
使张紧装置分成两个环,环的厚度在轴向方向上是变化的,那就可以最简单地达到张紧作用。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每个环具有一个外截锥形结构和一个截锥形的孔,此处规定这些表面的锥体指向方向相反。若将张紧装置的两个环的较薄的端部相互转向装配起来,那么其轴向延伸大致在中部产生有收缩。若轮圈或滚轮体相应互补地进行设计,那么张紧装置的两个环的相向的运动就相互产生了所希望的径向张紧力。
此外,本发明的其它方案见从属权利要求。
在附图中表示了本发明物的实施例。所示为

图1为按本发明的一个绳轮的立体剖视图;图2为按图1的绳轮的轮圈的立体放大剖视图;图3至图4为按本发明绳轮的轮圈的其它实施例,为横断面;图5为具有径向作用的张紧装置的本发明绳轮,采用解体图和横断面。
图1表示用于钢索道的一个绳轮1的立体剖视图。
绳轮1具有一个轮体2和一个固定在这上面的轮圈3。轮体2是一个整体铸件,它构成了一个中央的、大致为圆柱形的轮毂4,上面有一个贯通的轴承孔5。从轮毂4起有多个设计成压力辐条的辐条6,它们径向向外至一个外绳轮环7,后者通过压力轮辐6与轮毂4连成整体。绳轮环7构成了一个用于轮圈3的圆柱形配合表面。圆柱形配合表面8与轴承孔5是同心的。
在轴向方向上绳轮环7被两个基本上相互平行的侧表面9限制住,这个侧表面由圆柱形配合表面8出发,在径向方向上向着轮毂4多伸进了一段。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侧表面9是相隔间距相当于配合表面8的轴向长度的相互平行的环形平面表面。但是也可以是截锥形表面,其定向应使得所想象的锥体顶尖位于绳轮1的另外一侧上。
在每个侧面9上借助于多个等距离分布的螺钉11固定住连接盘12。这两个连接盘12用于轮圈3的轴向防护,此外应该形成对于上面运行的钢绳的附带保护,以便阻止钢绳侧向滑下。
对于典型的绳轮来说其作用直径变化于100至700mm之间。
图2所示为轮圈3的立体放大剖视图。绳轮1的旋转轴线位于剖切平面里。
轮圈3在径向方向上作成夹层状的,而且基本上由三个相互同心里外相套的环13,14和15组成。位于径向内侧的环13采用肖氏硬度40-75的一种弹性体材料。它被一个位于径向内侧的圆柱表面16,一个径向指向外的圆柱表面17以及两个位于轴向方向上的侧面18和19限定住。此外,在弹性体内环13上外面连接成型有两个侧压板21和22,它们使两个侧面18,19在径向向外再加长了一段。压板21和22转换成轴向指向外的唇23和24。此外,环13除了有内圆周表面16外还有一个图中未示出的织物加强层。
在圆柱面16和唇23,24之间的范围里,弹性体内环13的横断面大致为梯形,因而弹性体内环13在圆柱表面16处的轴向长度为最大。在位于轴向外面的圆柱表面17的高度上环13就多少窄一些了。
为了改善排热和挠性,弹性体环13有许多轴向平行的通孔25,它们沿着弹性体环13的圆周等距分布,并且从侧面或端面18通到侧面或端面19。
圆柱表面16的直径与配合面8的外径正好一样大或者略小些,正好足够使轮圈3实现压配到轮体3上。
径向稍向外布置的并与环13紧邻的环14是一个加固环。它用一种塑料成形件,具有图2所示的外形横断面结构。加固环14的横断面结构沿着整个圆周是不变的。
加固环14在其径向内侧上由一个圆柱面26、两个侧面27和28以及一个径向位于外的圆周面29限定住。位于径向内侧的圆周表面26是与内环13的圆周表面17互补的圆柱表面。侧面27和28在两个侧压板21和22的范围内有一个折回,而在唇23和24上面侧面27和28之间的距离等于圆柱面16的宽度。
在两个唇23和24之上,侧面27和28是相互平行的环形表面,紧接着径向再向外又是一个折回,其轴向深度等于在压板21和22范围内的折回深度。
外圆周面29如图2可见那样,作成一个与旋转轴线同心的旋转表面,并且是沟槽形的。这样就形成了在圆周方向上走向的沟槽,其圆弧半径等于这外圆周面29与在绳轮上运行的钢丝绳的绳芯之间的距离。
加固环14与弹性体内环13在圆周表面17和26以及两个压板21和22以及唇23,24的范围内材料封闭地连接在一起。
向上高出的侧压板21和22应该阻止由于所出现的挤压运动而从侧面起撕裂表面17和26之间的材料封闭的连接。
位于径向最外面的环15同样是一个弹性体环,但是其硬度要大于弹性体内环13。弹性体外环15的材料硬度为肖氏70-95。
弹性体外环15在径向内侧由一个内圆周面31,径向外由一个外圆周面32,而侧面由两个侧面33和34限定住。内圆周表面31与加固环14的外圆周表面29具有相同的变化曲线和同样的结构。
两个侧面33和34转变成两个径向指向里的压板35和36,这些压板设计在加固环14的侧面27和28里的径向位于外面的折回里。这两个压板35和36在侧向略微缩进,因而在这两个压板35和36的范围内在轮圈3的每个端面上各形成一个在圆周方向上布置的沟槽37。该沟槽37向着轮圈3的侧面是敞开的。
外圆周面32设置有一个绳槽38,其弯曲半径大致等于运行于上面的钢丝绳芯离开外圆周表面32的距离。绳槽38位于侧面33和34之间的中央。
在绳槽38的两个侧面的旁边还各有一个小的V形槽39或41。
如同弹性体内环13那样,弹性体外环15也与加固环14材料封闭地连接起来。在表面31和29之间的材料封闭的连接应该通过侧面压板35和36受到保护防止撕裂。
轮圈3和各个构成它的环13,14,15的横断面构造沿着圆周是不变的。其中唯一的中断是盲孔42,它从侧面27和28起伸进到了加固环14里。这些盲孔42一方面减小了加固环14的重量,并因而节省了材料,另一方面则有利于从轮圈3的内部散热。
为了实现这种功能,使轮圈3在轴向方向上保持在配合面8上的两个凸缘盘12具有相应的孔43,这些孔在装配后状态下尽可能与盲孔42对准。
此外在这些凸缘盘12里可能还有其它未表示出来的通孔,它们位于对应于通孔45的高度上。
为了装配图2所示的轮圈首先在绳轮体2上借助于紧固螺钉11拧紧其中一块凸缘盘12。然后使轮圈3在轴向方向上套装到配合面8上,一直到它的侧面27或28紧靠到已固定的凸缘盘12的内侧面为止。接着安装第两块凸缘盘12并用螺钉11紧固住。
当用于运输人员和材料的钢索道的支承钢绳经过这样设计的钢绳盘1时,钢绳就与弹性体外环15直接接触。由于这个环15采用一种比较硬的弹性体,因而实现了良好的抗磨性,而另一方面噪声也较小。
由于上面运行的钢丝绳与悬挂在上面的缆车的重量使弹性体外环15产生变形,因外环的硬度较大,变形就很小。
相反,弹性体内环13就软得多,因此其变形当然不仅是局部的,而且是在整个圆周部位上。包含于两个弹性体环13和15之间的加固环14则使由于钢绳重量而产生的力这样分布,从而使加固环14相对于配合面8有微小的偏心。直接就在钢丝接触点下将弹性体内环13压紧起来,而内环在相对于旋转轴线在直径方向与这个点对面的位置上就承受拉力。而在精确地转动90°的两个位置上,在弹性体内环13里产生的都是剪切负荷。如果从这个具有剪切应力的位置出发前进,那么就取决于在什么方向上这剪切应力减小了并且转变为一个压应力或者改变为一个拉应力。这样就使钢绳在上面运行时所产生的作用在轮圈3上的挤压应力就均匀地分布在内环13的整个圆周上。因此内环13可以由一种相对比较来说很软的弹性体材料制成,因为通过一个相对较大的表面就使钢绳压力导入到刚性的绳轮体2里了。
软的弹性体材料可以配有一个很小的内阻尼,这样就使由挤压而产生的功保持较小,而且弹性体内环13也很少由于挤压而引起发热。
通过夹紧卡爪使缆车的杆柄与钢丝绳相连接,若夹紧卡爪运行经过所述的绳轮1,那么短时间内由于表面可见的钢绳变粗,因而就产生了一个指向下的力。相对比较软的弹性体内环13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变粗。
由于众所周知的弹性体是不可压缩的,因而由钢绳力而产生的变形就引起了相应的横断面变化。为使这种横断面的变化事实上能够出现并且不会由于两个凸缘板12而被阻止,就使弹性体内环13的两个侧面18和19对向移动。因而在这两块凸缘板12对面就各自产生了一个楔形间隙,当弹性体环13局部压缩时该间隙就被充满了。
侧面的槽37以及在上面所包含有的V形槽39和41具有类似的功能。
为了改变弹性特性、阻尼缓冲特性和而磨特性,必要时内和/或外环13,15可以采用由金属纤维、塑料或天然纤维制成的织物夹层。此外,在内环13里的织物夹层可以改善轮圈3和轮体2之间的摩擦闭合。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加强环14是一个必要时用纤维加强的塑料成形件。若其强度不足以充分地使载荷分布在内环13的圆周上,那么也可以运用一种如图3所示的加固环14。这种加固环14包括两个半环14a和14b,它们结构相同但相互反向布置。这样所得到的加固环14与图2所示的加固环14具有基本相同的外轮廓,也就是说,它构成了一个合起来是连续通长的径向内圆周面26以及一个随钢绳槽38而变化的位于径向外的圆周表面29。在外轮廓上的区别主要在于折回段,在板状成形件里这个折回段就不可能作成这样陡的侧面。
半环14a与半环14b一样是一个具有一个基本上直线的支腿45的横断面为U形的板状成形件,在支腿45的外端46处向内折弯。板状成形件在47处转变成一个平背板48,在装配后的状态下,它平行于一个与旋转轴垂直的一个平面。在49处紧接着又是一个向外伸出的支腿51,其轮廓设计应符合所希望的外部轮廓。
为了得到一个完整的环14,将两个半环14a和14b用背48相互紧靠布置,并且例如沿着由此所产生的沟缝在52和53处相互焊接起来。
由于其余的结构部分与图2所示的实施形式相同,所以就不需要再对其余部分进行说明了。
图4表示了一种实施例,此时加固环14又包括了两个作成板状成形件的半环14a和14b。这两个半环14a和14b的横断面为U形轮廓并且两者相互是相同的。与图3所示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板状成形件的轴向长度略小些,以便如图4所示,使这两个背板48相互离开一段距离。
为使它们相互紧固住,背板48沿着圆周布置有间隔距离均匀的孔55,圆柱铆钉56就穿透过此孔,这些铆钉铆接在各自的横断面之内形成一个铆钉头57。这样就可能,在制造弹性体外环15时使弹性体外环15的材料径向向里穿过这加固环14的两个半环之间的间隙。因此加固环14不再构成在弹性体外环15和弹性体内环13之间的界限。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更确切地说是加固环14嵌入在弹性体外环15里了。两个弹性体环14和15在边界层58处相互直接连在一起。该边界层的结构为双锥形,其指向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弹性体内环15的厚度在两个挡板12之间的中央处是最小。
在边界层58处,两个环13和15可以是材料封闭地相互连接一起,或者环13和15相互分开被制造,以便随后相互插入在一起。
此外,图4所示轮圈3的结构形状对应于图2所示的轮圈3的结构形状。
很显然,加固环14也可以作成金属铸件或者金属锻件,或者由这样的零件组合成。
图5表示了按本发明的绳轮1的另外一种实施例。它与前面实施例的重要区别在于使用了一种附带的张紧装置61。
在以前的实施例中轮体2具有一种辐条轮的形状,而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轮体则设计成辐板轮。
轮圈3的配合表面8开始于具有一个短的圆柱段62的配合表面8的一个端面处,在这个短圆柱段62上有一个锁紧涨圈槽63。紧接此圆柱段62是一个截锥形表面64,截锥面的方向应使其直径从圆柱段62起在指向位于轮体2对面的方向上变大。就轮体2的轴向长度而言,最大直径大致就在该长度在一个对称平面65的中央处。在此位置开始有第两个截锥表面66,但其方向相反,也就是说从对称平面65起直径逐渐变小。截锥面66最后转变成另一个圆柱面67,它同样有一个锁紧涨圈槽68。两个圆柱面62和67的直径相同。就针对旋转轴线来说,外圆周面或者配合表面8是旋转对称的,但不再如以前的实施例那样是圆柱形的了。
与前述一样,属于轮圈3的有径向外环15以及加固环14。
径向外环15的壁厚相对较薄,而且在其外面有绳槽38。径向外环15采用一种硬塑料或者一种弹性体,其肖氏硬度为80-100。
与前述的实施例不同的是加固环14,它与径向外环15是材料封闭地,例如通过硫化胶合而连接在一起,在径向方向上壁厚相对较薄。它由一种与前面实施例中相关所述的类似的材料制成。与以前实施例不同的是它的孔并不是圆柱形孔,而是双截锥体结构的孔,它包括两个截锥面69和68,其方向应使收缩断面相对于轴向长度来说位于加固环14的中间。锥形面68和69的斜面与锥形面64和66正如它们在轮体2上设计成的那样,是互补的。
两个截锥面68和69的直径如图5所示要明显大于两个截锥面64和66的直径。因此在加固环14和配合面8之间形成了一个环形间隙,它是由总共四个锥面限定住的。
在以前实施例中并没有分开的径向内环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则由两部分13a和13b组合成。两个内环部分13a和13b是相互镜面对称的,并且各自为截锥体的外表面。其轴向长度大致等于截锥面68或69的长度。
张紧装置61包括两个张紧环71和72,它们基本上是相互成镜面对称的。张紧环71在径向方向上被两个截锥面73和74限制住,截锥面的方向应使它们在指向对称平面65的方向上交汇。在两个截锥面73和74之间布置有两个端面75和76。这两个端面75和76从最广义上说都是平面,其中端面75向着对称平面65。张紧环71的材料例如是钢。
径向内环的部分13b被硫化胶合在截锥面74上。截锥面74的锥角应这样选择,要使截锥面74平行于截锥面68。截锥面73相对于截锥面66来说同样也要平行。
为了实现尽可能良好的弹簧作用,在位于径向内侧的截锥面73上硫化胶合上一个比较软的弹性体环77,其所用材料与径向内环13b的相同。其自由面78又是一个截锥面,它与截锥面66平行。
与轮体3轴向平行,张紧环71交替地具有螺纹孔79和台阶孔81。
张紧环72基本上与张紧环71具有相同的断面结构,因此这里的结构元件采用了与张紧环71相同的附图标记。张紧环72在其内侧也有一个附加的弹性体层77,并形成了一个截锥形孔78。但张紧环72没有螺纹孔79,而是台阶孔82,它用于放置紧固螺钉83。
最终有两块相同结构的凸缘板件84使绳轮1的构造形成整体,凸缘板84作成平盘,其孔85的直径对应于两个圆柱部分62和67的外径。孔85向着外侧面是一个倒角面86,如果锁紧涨圈87装入涨圈槽63或68里,那么在装配后状态下,该倒角面86就为涨圈87留出了空间。
按本发明的绳轮1的装配如下进行首先从左面起将张紧环71与已硫化胶合上去的径向外环13b和弹性体覆层77装在轮体3上。然后将左凸缘盘84套装上并将左涨圈87装入涨圈槽68内。可以不要让张紧环71向侧面方向移动就能使得由加固环14和径向外环15组成的组件从右面开始装上去。接着同样从右起将右张紧环72装到轮体3上。当这种布置准备好之后就对向地相互旋转张紧环71和72,直到每个螺纹孔79对着一个台阶孔82。紧接着将螺钉83拧入每个由螺纹孔79和台阶孔82组成的组合里,并按次序拧紧。由于两个张紧环71和72的截锥形构造与截锥面64,66,68,69,在将这两个张紧环71和72拧在一起时就产生了一个径向的张紧力,这个力一方面径向向里指向两个截锥面64和66,另一方面径向向外指向两个截锥面68和69。张紧环71和72的作用就如压在锥面66,68或62,69之间的环形楔。
最后将右凸缘板84装上并借助于装入涨圈槽63里的右锁紧涨圈87固定住。绳轮1因而装配完毕。
通过或多或少用力拧紧螺钉83就可以调节预紧力,用这种预紧力使径向内环的两个部分13a和13b实现预紧,或者使两个张紧环里面上的弹性体覆层77实现预紧。合理的是使径向内环的两个部分13a和13b所用的材料与弹性体覆层77所用材料相同,而且它们的壁厚也相同。这样当一个夹紧卡爪运行经过绳轮时并力求使轮圈的外圆周表面相对于轮毂5在径向压离开,那么弹性体覆层的作用也是有弹性的。
由张紧环71和72所产生的予张紧在径向内环13a或13b里以及弹性体覆层77所产生的作用是使这些件只有在超过了由此予张紧所造成的某个径向力之后才会继续变形。当然继续变形是要在就好象没有附加予张紧时相同的硬度或软度时才发生。这样例如当只有空绳经过绳轮1时,就可以减小挤压功。只有当出现较大的力,才会产生径向内环13a或13b或者弹性体覆层77的变形,随后也产生挤压功。
由于径向的预紧使加固环14与硫化胶合在上面的径向外环以可靠的摩擦连接地固定在配合座8上。要是不够摩擦连接,那么也就有可能,在装配时附加地使覆层77与截锥面64或66材料封闭地连接,例如装配时送入胶结材料或者在装配之后对分界面补充进行硫化胶合。
如由关于装配的说明中得知,相反也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拆卸,其方法只要使上述操作以相反的次序进行。这样也就可能对于装在铁塔上的绳轮更换其磨损严重的轮圈3和/或张紧环71,72。
一种绳轮由一个具有圆柱形外圆周表面的绳轮基体组成。在这圆柱形外圆周表面上装有一个轮圈,其径向厚度方向上作成夹层状。因而形成了多个相互同心环。径向最里面的环和径向最外面的环各是一个弹性体环,而在它们之间是一个加固环。弹性体外环比弹性体内环较硬些,以便形成一个很耐磨的表面,钢绳运行时就经过此表面,而弹性体内环用以保证足够的挠性。为了使钢丝绳载荷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弹性体内环上,设置了加固环。
权利要求
1.绳轮(1),尤其是用于钢索道的绳轮,它具有一个轮体(2),该轮体具有一个旋转对称的外圆周表面(8)和一个绳轮轮毂(4);还有一个安装在外圆周表面(8)上的轮圈(3),该轮圈至少具有一个径向外环和一个径向内环(13,15)以及一个加固环(14);其中加固环所用材料比径向内环和径向外环(13,15)的材料更硬挺,加固环的直径小于径向外环(15)的外径;径向内环(13)采用了一种弹性体,径向外环(15)则采用一种弹性体或者一种塑料;径向外环(15)比径向内环(13)具有较大的肖氏硬度。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轮体(2)有两个侧面(9),在这两个侧面之间是轮体(2)的外圆周表面(8),而且轮体(2)的外圆周表面(8)转变成侧面。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侧面(9)是平面或者截锥状的,而且至少在其中一个侧面(9)上可松开地固定了一块凸缘板(12),该板在径向向外方向上超出了轮体(2)的外圆周表面(8)。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轮体(2)的外圆周表面(8)的宽度与径向内环和径向外环(13,15)的宽度一致。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径向内环和径向外径(13,15)宽度大体相同。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径向外环(15)有一个外圆周表面(32),它是一个旋转表面,并且在无载荷状态下与绳轮轮毂(4)是同心的。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径向外环(15)的外圆周表面(32)包含有一个绳槽(38)。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被嵌入在径向外环或径向内环(15)里。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被插入在径向外环和径向内环(15)之间。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是一种塑料成形件,必要时用纤维加强。
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是一种板状成形件。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是一种锻件。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是一个铸件。
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有一外圆周表面(29),其设计应使径向外环(15)在其宽度上看具有大致恒定的厚度。
1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有一内圆周表面(26),其设计应使径向内环(13)在其宽度上看具有大致恒定的厚度。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由两个部分(14a,14b)组成,这两个部分沿着径向平面装在一起并相互固定住。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的两个部分(14a,14b)直接紧挨着布置。
17.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的两个部分(14a,14a)通过构成至少一个轴向的中间空腔而相互连接。
1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里有盲孔(42),它从侧面(27,28)起进入加固环(14)里。
1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加固环(14)在圆周方向上具有沟槽,这些沟槽从侧面(27,28)起进入加固环(14)里面。
2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至少是径向外环或者径向内环(13,15)与加固环(14)形状连接地可靠连接。
2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径向内环(13)在其侧面(17,18)至少分段地相对于由轮体(2)的侧面(9)所限定的表面折回。
2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径向内环(13)包含有多个位于轴向方向的通孔(25),这些通孔沿圆周为等距分布。
2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径向内环(13)具有一个小的内部阻尼。
2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径向外环(15)的侧面(33,34)的间距等于在此位置上凸缘板(12)之间的净间距。
2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至少径向内环(13)在其内圆周表面(16)的附近包含有一织物加强层。
2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轮圈(3)配有一个张紧装置(61),借助于此使轮圈(3)可以径向张紧在轮体(3)的外圆周表面(8)上。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张紧装置(61)具有一种环形的基本上是旋转对称的结构,它有一个径向内表面和一个径向外表面(73,74)。
28.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张紧装置(61)就径向方向而言被插入在轮体(3)的径向内环(13)和外圆周表面(8)之间。
29.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张紧装置(61)就径向方向而言被插入在径向内环(13)和加固环(14)之间。
30.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张紧装置(61)在轮体(3)的轴向方向上分成两个部分(71,72)。
31.按权利要求30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径向内环(13)在轮体(3)的轴向方向上分成两部分(13a,13b);径向内环(13)的各个部分(13a,13b)都装在张紧装置(61)的相应部分(71,72)上。
32.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张紧装置(61)在其径向内表面(73)上支承有一个弹性体覆层(77),该覆层与张紧装置(61)材料封闭地连接。
33.按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弹性体覆层(77)所用的材料与径向内环(13)的材料相同。
34.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张紧装置(61)的每个环形部分(71,72)都设计成截锥外形,而且有一个截锥形孔(73),其中在每个环形件(71,72)的一个轴向端部(75)处的径向厚度要小于在另一轴向端部(76)的径向厚度;同时,在装配后状态下,在环的轴向长度上大致于中间处间产生了收缩。
35.按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两个部分(71)借助于螺钉(83)拧紧在一起。
3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轮体(3)的外圆周表面(8)构成了一个双锥,该双锥在两个锥之间的连接位置(65)处直径最大。
3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轮,其特征在于,轮体(3)的外圆周表面(8)构成了一个圆柱面。
全文摘要
绳轮(1)包括具有圆柱体外圆表面(8)的绳轮基体(3)。在该圆柱体外圆表面(8)上装有轮圈(3),在其径向方向上设计成多层状。因此就有多个同心的环(13,14,15)。径向最靠里的环(13)和径向最靠外的环(15)分别为弹性体的环,而中间则是一个加固环(14)。弹性体外环(15)比弹性体内环(13)硬,因而形成一个抗磨损表面,钢丝绳在这表面上通过,弹性体内环(13)的作用是保证充足的挠性。为使钢绳载荷尽可能均匀地分布在弹性内环(13)上,设有加固环(14)。
文档编号F16H55/50GK1304481SQ99806983
公开日2001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11日
发明者G·布尔克哈德特, B·凯彻勒 申请人:威廉·卡彻勒合成橡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