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阀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363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放大图所示,在扩径流道槽76的下方的侧壁,以到达节流壁面80的方式形成有向阀口 72侧倾斜的倾斜引导面82。通过这样构成,通往作为阀芯的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利用以达到节流壁面80的方式形成于扩径流道槽76的向阀口 72侧倾斜的倾斜引导面82,从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经由扩径流道槽76、节流流道78而效率良好地缓慢地流动。
[0139]该情况下,倾斜引导面82如图6的开阀状态的放大图的虚线所示,希望形成为倾斜引导面82的阀口 72侧的延长线L在开阀(全开)的状态下、通过比作为阀芯的主阀12的下端12b (即、向主阀12的阀口 72侧向铅垂方向下方最突出的部分)更靠下方(阀口 72侧)。
[0140]通过这样构成,由于倾斜引导面82的阀口 72侧的延长线L通过比主阀12的下端12b更靠下方(阀口 72侧),因此由倾斜引导面82引导的流体不会被主阀阻碍。
[0141]因此,从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经由扩径流道槽76、节流流道78通往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更加效率良好地缓慢地流动,并且开阀时的流量变大。
[0142]另外,倾斜引导面82如图6的开阀状态的放大图的虚线所示,希望形成为倾斜引导面82的阀口 72侧的延长线L通过阀口 72的范围M。
[0143]通过这样构成,由于形成为倾斜引导面82的阀口 72侧的延长线L通过阀口 72的范围M,因此从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经由扩径流道槽76、节流流道78通往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由倾斜引导面82可靠地向阀口 72的方向引导。
[0144]由此,通往该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容易流入阀口 72内,开阀时的流量变大。
[0145]并且,在该实施例的开闭阀10中,如图6所示,形成为倾斜引导面82的阀口 72侧的延长线L与阀座60的外周壁60a相交,但希望如后述的图16所示的实施例那样,形成为倾斜引导面82的阀口 72侧的延长线L不与阀座60的外周壁60a相交。
[0146]通过这样构成,由于形成为倾斜引导面82的阀口 72侧的延长线L不与阀座60的外周壁60a相交,因此从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经由扩径流道槽76、节流流道78通往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在被倾斜引导面82引导时,不会被阀座60的外周壁60a阻碍。
[0147]由此,通往该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容易直接流入阀口 72内,开阀时的流量进一步变大。
[0148]此外,该情况下,优选形成为倾斜引导面82的阀口 72侧的延长线L不仅不与阀座60的外周壁60a相交而且也不与阀座60相交地直接到达阀口 72。
[0149]并且,如图2的放大图所示,在作为阀芯的主阀12的外周壁12d形成有缩径的阶梯部84。
[0150]通过这样构成,由扩径流道槽76和主阀12的外周壁12d构成的流道的流道截面面积通过缩径的阶梯部84而增加,因此通往作为阀芯的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效率良好地流动,能够使全开时的最大流量变多。
[0151]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开闭阀10如图2、图4?图7所示那样动作。
[0152]S卩、在切断对电磁线圈18的通电的状态下,柱塞44利用螺旋弹簧48a的作用力而向离开吸引子32的方向移动。
[0153]由此,如图2所示,形成于柱塞44的下端的先导阀66向与主阀12的形成于先导通路62的上部的先导阀座64抵接的方向移动,从而关闭先导通路62。
[0154]另外,通过该柱塞44向离开吸引子32的方向的移动,主阀12与形成于阀主体52的阀座60抵接,从而关闭形成于阀座60的阀口 72。
[0155]在该状态下,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的流体经由形成于主阀12的外周的副流道74流入阀主体52的先导阀室56a,先导阀室56a成为高压,成为主阀12向与阀座60抵接的方向被加力的状态。
[0156]此外,此时,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的流体经由形成于先导阀安装部件58的连通路58a流入先导阀66的上方的空间,从而通过差压对先导阀66向下方加力,并通过该作用力和螺旋弹簧48c的作用力来维持关闭先导通路62的状态。
[0157]另一方面,通过对开闭阀10的电磁线圈18通电,从而如图4所示,柱塞44克服螺旋弹簧48a的作用力而向吸引子32方向移动。
[0158]由此,如图4所示,形成于柱塞44的下端的先导阀66向离开形成于主阀12的先导通路62的上部的先导阀座64的方向移动,从而先导通路62敞开。
[0159]其结果,如图5的箭头A所示,阀主体52的先导阀室56a的高压的流体经由先导通路62向作为低压侧的二次侧流道70排出。由此,构成为,先导阀室56a内的压力下降,由于与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的流体的差压,如图5所示,主阀12向离开阀座60的方向移动,从而阀口 72敞开。此外,螺旋弹簧48b是即使在没有差压时,主阀12也能够向离开阀座60的方向移动的程度的弹力比较弱的弹簧。
[0160]此外,此时,如图5的箭头B所示,产生从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经由与一次侧流道68连通的扩径流道槽76通往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
[0161]另外,如上所述,在扩径流道槽76的下方的侧壁,以到达节流壁面80的方式形成有向阀口 72侧倾斜的倾斜引导面82。通过这样构成,利用以到达节流壁面80的方式形成于扩径流道槽76的向阀口 72侧倾斜的倾斜引导面82,从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经由扩径流道槽76、节流流道78通往作为阀芯的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效率良好地缓慢地流动。
[0162]另外,如图5的箭头C所示,在本发明的开闭阀10开阀不久之后,产生经由与一次侧流道68连通的扩径流道槽76、节流流道78通往作为阀芯的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并变得缓慢。由此,在从闭阀状态到达开阀状态时,从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经由扩径流道槽76通往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不会突然产生,成为缓慢的流动。
[0163]并且,由于经由节流流道78通往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成为缓慢的恒定的流动,因此不会阻碍阀主体52的先导阀室56a内的高压的流体经由先导通路62向作为低压侧的二次侧流道70排出的流动A,能够提高没有主阀12的动作不良的先导式开闭阀10。
[0164]其结果,能够提供如下开闭阀10,S卩、通过该缓慢的流动,主阀12不会突然离开阀座60,而是缓慢地离开,不会产生冲击压力,配管、开闭阀10本身、以及配设于配管中的其他装置的寿命变长,并且不会产生冲击声等异音、噪音。此外,图6表示开阀状态的流动,该状态下,不存在节流流道78,流道截面面积增加相当于扩径流道槽76的量,能够在全开时使最大流量变多。
[0165]并且,如图7的箭头D所示,在本发明的开闭阀10闭阀之前,是从阀半开状态至闭阀时之前形成有节流流道78的状态,因此流动经由节流流道78变得缓慢,从开阀状态达到闭阀状态时,从该作为高压侧的一次侧流道68经由扩径流道槽76通往作为阀芯的主阀12的下端的流动不会突然产生而是成为缓慢的流动。
[0166]其结果,能够提供如下开闭阀10,S卩、主阀12不会向阀座60的方向突然被拉入,主阀12不会突然抵接于阀座60,因此不会产生冲击压力,配管、开闭阀10本身、以及配设于配管中的其他装置的寿命变长,并且不会产生冲击声等异音、噪音。
[0167]如图11的表示流量特性的曲线图的实线所示,在本发明的开闭阀10中,与如图11的表示流量特性的曲线图的单点划线所示那样现有的先导式的电磁阀100的情况相比较,不会成为突然的开阀、闭阀状态,成为包含流量的增加率小的区域的流量特性。
[0168]另外,与未形成如图11的表示流量特性的曲线图的虚线所示那样的扩径流道槽76、节流流道78的电磁阀200(参照图12)(在图12中,对于与本发明的开闭阀10相同的构成部件用加了 200的符号表示)相比较,如本发明的开闭阀10那样,形成有扩径流道槽76的开闭阀10如下述说明的那样,全开时的最大流量变多。
[0169]即、如图11的表示流量特性的曲线图的实线所示,在本发明的开闭阀10中,⑴的部分表不柱塞44为全开的状态。并且,(2)的部分表不未施加充分的差压而主阀12未上升的状态。
[0170]另外,(3)的部分表示施加了充分的差压后的、主阀12上升过程中的状态,由于节流流道78发挥了节流效果,因此与现有的先导式电磁阀100 (单点划线)比较可知流量的增加率小。
[0171]并且,⑷的部分表示相比(3)的状态,主阀12进一步上升的状态,主阀12的下端通过扩径流道槽76,因此利用了节流流道78的节流效果消失,是流量突然增加的状态。并且,(5)的部分表示主阀12完全离开阀座60,阀口 72为全开的状态。
[0172]此外,该实施例中,如图3(A)、图3(B)所示,节流壁面80形成于阀主体52的内周壁52b的整周,但也可以如图9(A)、图9(B)所示,节流壁面80形成于阀主体52的内周壁52b的一部分即可,另外,也可以如图10(A)、图10 (B)所示,节流壁面80以隔开固定间隔的方式在阀主体52的内周壁52b形成有多个。
[0173]该情况下,如图9(A)?图10(B)所示,倾斜引导面82与节流壁面80对应地形成,虽然未图示,但倾斜引导面82也可以不与节流壁面80对应地形成。
[0174](实施例2)
[0175]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开闭阀10的其他实施例的闭阀状态的与图1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