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花键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357712阅读:来源:国知局
二循环元件50,空心圆环结构且于轴向X上具有一第二循环元件长度Lt,该第二循环元件长度Lt大于等于1/10的直线段长度Ls,且该第二循环元件长度Lt小于等于1/3的直线段长度Ls,且该第二循环元件50具有一外表面51,同时该第二循环元件50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二抵端52及一第二结合端53,该第二循环兀件50的外表面51设置多个第二回流道54,各该第二回流道54至少包含一第二回流段541,该第二回流段541为半圆槽结构,且该第二回流段541具有一第二回流段半径值R,而该第二循环元件长度Lt大于等于第二回流段半径值R并小于等于三倍的第二回流段半径值R。
[0051 ] 且该第二循环元件50的第二结合端53上设置多个配合结合部531,该第二循环元件50的配合结合部531可结合于该第一循环元件40的结合部431,本实施例的该结合部431与该配合结合部531为凹凸配合结构;该第二循环元件50容置于该花键轴衬套30的穿孔31内,且该第二循环元件50以该第二结合端53贴抵该第一循环元件40的第一结合端43并透过各该结合部431与各该配合结合部531结合,同时使该第二循环元件50的各第二回流段541的两端分别连通该负荷直线段441及该非负荷直线段442开放的一端,则该第二循环元件50的第二回流段541分别与该第一循环元件40的第一回流道44构成一回流通道,而该回流通道内容置多个滚珠60并可于该回流通道内无限循环;以及
[0052]二 C形扣70,容置于该花键轴衬套30两端的环槽313内并分别接邻该第一循环元件40的第一抵端42及第二循环元件50的第二抵端52。
[0053]以上为本发明滚珠花键组于组合后的结构组态及特征,而本发明滚珠花键组于装配滚珠60时,是可先该第一循环元件40容置组装于该花键轴衬套30内,则该第一循环元件40的负荷直线段441与该非负荷直线段442延伸至该第一结合端43之处则成为完全开放的状态,如此便可由该负荷直线段441与该非负荷直线段442延伸至该第一结合端43之处进行装珠,降低装配滚珠60的难度,并可提高组装滚珠60的效率,并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0054]而在各该滚珠60填充入该第一循环元件40后,该第二循环元件50于该花键轴衬套30外装配滚珠60,接着再将装配有滚珠60的第二循环元件50组装入该花键轴衬套30的穿孔31内,并使该第二循环元件50的配合结合部531结合于该第一循环元件40的结合部431完成组装;当然,于该花键轴衬套30两端的环槽313内再分别设置该C形扣70则可更加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55]而如上述图2至图5的实施例中,该第二循环元件50的第二回流道54是仅包含为半圆槽结构的第二回流段541,然而该第二回流道54的实施态样并不以此为限,该第二回流道54除了至少包含该第二回流段541之外,更可如第6图所示由该第二回流段541的两端分别延伸一第二直线段542,且组装后该第二循环元件50的第二直线段542分别连通该第一循环元件40的该负荷直线段441及该非负荷直线段442,且该第二循环元件50的第二直线段542分别对应成形为与其连通的该负荷直线段441或该非负荷直线段442的结构形态;亦即,与该负荷直线段441连通的第二直线段542成形为与该负荷直线段441相同的贯穿形态,而与该非负荷直线段442连通的第二直线段542则成形为与该非负荷直线段442相同的具有底面的槽结构形态;而此结构形态的改变并不影响本案所欲达成的相同目的及功效。
[0056]由上述可知,本发明透过将该第一循环元件40与该第二循环元件50设置为分离的两构件,且使第一循环元件40以负荷直线段441及非负荷直线段442延伸开放于第一结合端43并提供装配滚珠60之用,滚珠60可直接装入回流通道的直线段,藉以降低装珠难度、提高装珠效率,同时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主权项】
1.一种滚珠花键组,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花键轴,沿一轴向延伸并具有一外表面,该花键轴的外表面沿轴向间隔开设多个外滚动沟;.一花键轴衬套,具有一穿孔,且该花键轴衬套的穿孔具有一内表面,该内表面沿轴向开设多个内滚动槽,该花键轴衬套以该穿孔穿套该花键轴,而该内滚动槽与该外滚动沟之间形成为一负荷路径; 一第一循环元件,空心圆筒结构且具有一外表面,该第一循环元件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第一回流道,各该第一回流道成形为U形态样,且各该第一回流道分别包含一负荷直线段、一非负荷直线段以及一第一回流段,该负荷直线段及该非负荷直线段间隔设置且一端延伸至第一循环元件的一端开放,而该第一回流段连结于该负荷直线段及该非负荷直线段的另一端构成U形态样;该第一循环元件容置于该花键轴衬套的穿孔内,且该第一循环元件的负荷直线段相对该花键轴衬套的内滚动槽及该花键轴的外滚动沟;以及 一第二循环元件,为具有一外表面的空心结构,该第二循环元件的外表面设置多个第二回流道,各该第二回流道至少包含一第二回流段;该第二循环元件容置于该花键轴衬套的穿孔内,且该第二循环元件的该第二回流段的两端分别连通该负荷直线段及该非负荷直线段开放的一端,该第二回流段与该第一回流道构成一回流通道,而该回流通道内容置多个滚珠并可于该回流通道内无限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花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流段为半圆槽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花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直线段及该非负荷直线段为平行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花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元件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一抵端及第一结合端,该负荷直线段及该非负荷直线段延伸至该第一结合端开放,且该第一循环元件的第一结合端上设置多个结合部,而该第二循环元件的两端分别为一第二抵端及一第二结合端,该第二循环元件的第二结合端上设置多个配合结合部,该第二循环元件的配合结合部可结合于该第一循环元件的结合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珠花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部与该配合结合部为凹凸配合结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珠花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键轴衬套的穿孔两端内表面更分别设置一环槽,且各该环槽内分别容置一 C形扣,且各该C形扣分别接邻该第一循环元件的第一抵端及第二循环元件的第二抵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花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荷直线段与该非负荷直线段具有相同的一直线段长度,且该负荷直线段为贯穿的型态,而该非负荷直线段及该第一回流段皆为具有底面的槽结构形态,同时,该第二循环元件于轴向上具有一第二循环元件长度,该第二循环元件长度大于等于1/10的直线段长度,且该第二循环元件长度小于等于1/3的直线段长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珠花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元件于轴向上具有一第二循环元件长度,且该第二回流段具有一第二回流段半径值,而该第二循环元件长度大于等于第二回流段半径值并小于等于三倍的第二回流段半径值。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珠花键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流道包含该第二回流段以及分别由该第二回流段两端延伸的一第二直线段,该第二循环元件的各该第二直线段分别连通该负荷直线段及该非负荷直线段,且各该第二直线段分别对应成形为与其连通的该负荷直线段或该非负荷直线段的结构形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珠花键组,其主要是于穿套于花键轴的花键轴衬套内设置分别的第一循环元件以及第二循环元件,第一循环元件设置由负荷直线段、非负荷直线段以及第一回流段构成的U形第一回流道,且负荷直线段及非负荷直线段延伸至第一循环元件的端部开放并衔接第二循环元件,第二循环元件以至少包含半圆槽形态的第二回流道与第一回流道连通构成回流通道;藉此,便能分别组装第一循环元件及第二循环元件,且能将滚珠直接装入负荷直线段及非负荷直线段,降低装珠的难度、提高装珠效率,并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IPC分类】F16C29-04
【公开号】CN104675855
【申请号】CN201310610553
【发明人】张哲纲, 张胜智
【申请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