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76503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阻尼器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享受2012年10月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0.61/708,738和2013年3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0.61/792,595的优先权和全部权益。上述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入具体地结合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与车辆一起使用的阻尼器。
【背景技术】
[0004]通常,车辆的悬挂系统限制冲击力从轮胎传递给车辆框架。例如,当车辆驶过一隆起部时,悬挂系统的元件颠簸或塌缩以吸收由撞击产生的能量。然而,当悬挂系统不能完全消除该能量时,悬挂系统的元件可能会彼此撞击,从而将冲击力传递给框架,这是所不希望的。因此,存在防止元件之间彼此撞击以免残余冲击力从轮胎传递给车辆框架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5]一种阻尼器,其吸收由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产生的能量。第二元件与第一元件间隔开,并可沿着颠簸轴线朝向第一元件移动。该阻尼器包括具有环形构造的主体。主体还包括用于接合第一元件的第一边缘和用于接合第二元件的第二边缘。第二边缘与第一边缘间隔开。主体限定了在本体周围间隔开的多个孔。所述多个孔被构造成允许阻尼器轴向压缩,用于吸收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中的一个沿着颠簸轴线移动时的能量。通过吸收能量来限制颠簸行程并防止第二元件直接撞击第一元件而损坏元件。
【附图说明】
[0006]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很容易地领会,如同结合附图参照下面的详细说明将变得更好地明白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一样,其中:
[0007]图1为在第一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设置的阻尼器的横截面图;
[0008]图2为在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之间被压缩的阻尼器的横截面图;
[0009]图3为具有限定多个孔的主体的阻尼器的透视图;
[0010]图4为带有多个孔的阻尼器的透视图,所述孔具有菱形构造;
[0011]图5为带有多个孔的阻尼器的透视图,所述孔具有矩形构造;
[0012]图6为带有多个孔的阻尼器的透视图,所述孔平行于颠簸轴线延伸;
[0013]图7A为带有多个孔的阻尼器的透视图,所述孔具有S形构造;
[0014]图7B为带有多个孔的阻尼器的透视图,所述孔具有六边形构造;
[0015]图7C为带有多个孔的阻尼器的透视图,所述孔具有Z形构造;
[0016]图8为阻尼器的横截面图,其中所述第二元件具有撞击件;
[0017]图9为位于附接杯状件与具有台阶的杆之间的阻尼器的横截面图;
[0018]图10为在杆的台阶与附接杯状件之间被压缩的阻尼器的横截面图;
[0019]图11为联接至颠簸缓冲器以形成双刚性颠簸缓冲器组件的阻尼器的透视图;
[0020]图12为联接至颠簸缓冲器以形成双刚性颠簸缓冲器组件的阻尼器的另一透视图;
[0021]图13为联接至车辆框架的支柱组件的横截面图,其中双刚性颠簸缓冲器组件联接至所述支柱组件;
[0022]图14为支柱组件的缸的横截面图,所述缸接触双刚性颠簸缓冲器组件的缓冲器;
[0023]图15为支柱组件的缸的横截面图,所述缸压缩双刚性颠簸缓冲器组件的缓冲器;
[0024]图16为支柱组件的缸的横截面图,所述缸压缩双刚性颠簸缓冲器组件的缓冲器和阻尼器;
[0025]图17为双刚性颠簸缓冲器组件的透视图,所述双刚性颠簸缓冲器组件具有嵌入到缓冲器内的阻尼器;
[0026]图18为图17中双刚性颠簸缓冲器组件的分解图,显示了与缓冲器间隔开的阻尼器;
[0027]图19为带有朝向阻尼器的中心点汇聚的多个孔的阻尼器的横截面图;
[0028]图20为阻尼器的横截面图,显示了朝向阻尼器的中心点汇聚的多个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参照这些图,其中,在所有几个视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或相应的部件,阻尼器整体上由20示出。参照图1,阻尼器20被用在朝向彼此移动的两个元件之间,以防止这两个元件彼此直接撞击。换句话说,阻尼器20是位于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之间的中间缓冲垫,所述第二元件24可沿着颠簸轴线JA朝向第一元件22移动。这样,当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朝向彼此移动时,阻尼器20在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之间被压缩,如图2所示。
[0030]典型地,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是车辆的一部分,例如卡车或轿车的一部分。当车辆驶过一隆起部或碰撞到障碍物、例如道牙时,在施加于车辆轮胎的冲击力的作用下,第二元件24朝向第一元件22颠簸。如果冲击力足够大,第二元件24可能会接触第一元件22而会损坏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或者车辆的其他元件。阻尼器20定位在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之间,以吸收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中的一个沿着颠簸轴线JA朝向彼此移动时的能量,从而防止第二元件24直接撞击第一元件22。通过吸收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中的一个沿着颠簸轴线JA朝向彼此移动时的能量,限制了颠簸行程并防止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彼此直接撞击而损坏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
[0031]一般而言,第二元件24与第一元件22间隔开。附接杯状件26可以联接至第一元件22,而第二元件24与附接杯状件26间隔开。附接杯状件26与颠簸轴线JA对齐,使得第二元件24可沿着颠簸轴线JA朝向附接杯状件26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附接杯状件26可以通过任何适合的方法联接至第一元件22。例如,附接杯状件26可以接收用于将附接杯状件26联接至第一元件22的紧固件。
[0032]一般而言,阻尼器20联接至第一元件22。然而,当具有附接杯状件26时,附接杯状件26的横截面具有用于接收阻尼器20的U形构造。这样,阻尼器20可以设置在附接杯状件26内。可以理解的是,阻尼器20可以完全地置于附接杯状件26内。替代性地,阻尼器20可以仅仅部分地置于附接杯状件26内,使得阻尼器20的一部分从附接杯状件26延伸。附接杯状件26设置有用于保持阻尼器20的壳体。这样,附接杯状件26将阻尼器20联接至第一元件22。
[0033]如图3所示,阻尼器20包括具有环形构造的主体28。主体28包括内表面30,所述内表面30限定一中空内部,以使主体28具有环形构造。主体28包括外表面32,所述外表面32与内表面30间隔开。典型地,阻尼器20由弹性体材料构成。适用于阻尼器20的弹性体材料的例子包括嵌段共聚物,例如聚氨醋、醚醋、苯乙稀和醚酰胺(etheramides)。适用于阻尼器20的弹性体材料的另外的例子包括弹性体共混物,例如交联烯烃和/或非交联烯烃。
[0034]主体28包括用于接合附接杯状件26的第一边缘34。主体28还包括用于接合第二元件24的第二边缘36。第二边缘36与第一边缘34间隔开。主体28限定了在主体28周围间隔开的多个孔38,所述多个孔38被构造成允许阻尼器28轴向压缩,用于吸收第一元件22和第二元件24之间的颠簸。当具有如上所述的内表面30和外表面32时,多个孔38由内表面30和外表面32限定。换句话说,多个孔38通过阻尼器20的主体28限定。
[0035]一般而言,多个孔38影响阻尼器20的压缩。例如,多个孔影响阻尼器20的硬度。阻尼器20的硬度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