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及其翻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03776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及其翻转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市政管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及其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对市政排水地下管道,农业用水地下管道,工业用水地下管道,自来水地下管道,煤气地下管道等地下管道的损坏进行非开挖整体修复时,采用在地面上设置翻转塔,利用水的重力作用将内部或内衬浸渍有热固化性树脂的内衬树脂软管翻转置入旧管道内,对地下管道进行修复。即,使得所述内衬浸渍有热固化性树脂的内衬层边翻转形成所述软管的外层,置入旧管道内部,该树脂软管利用水和压缩空气使之膨胀后,所述翻转为外层的内衬浸渍有热固化性树脂层紧贴在旧管内壁,再经温水循环加热,使热硬化性树脂软管硬化成型,旧管内壁即形成一修复的高强度内衬新管。由此,起到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效果。但是采用在地面上设置翻转塔,利用水的重力作用将内衬树脂软管翻转置入旧管道内,对地下管道进行修复时通常对内衬软管材料翻转的场地有一定的要求,例如实施翻转用的检查井上部要求有足够大的高度空间,检查井上部能够架设翻转塔等,对翻转施工造成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伴随材料直径的增大,现场翻转施工难度增大,准备工作需要的时间长,甚至造成浸渍有热固化性树脂的树脂软管在未翻转完成就出现固化的事故。
[0003]针对实施翻转用的检查井上部没有足够大的高度空间,检查井上部不能够架设翻转塔等,对翻转施工造成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伴随材料直径的增大,现场翻转施工难度增大,准备工作需要的时间长,甚至造成浸渍有热固化性树脂的树脂软管在未翻转完成就出现固化的事故。
[0004]申请人于2009年提出的申请号为“200910056424.9”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包括:对需修复的旧污水管道进行封堵,清扫,采用闭路电视系统CCTV设备对管道进行内部检测;管道内送入不透水筒状辅助内衬软管,并灌浸热硬化性树脂形成树脂软管;将树脂软管和加热用温水输送管翻转插入不透水筒状辅助内衬软管内;利用水和压缩空气使树脂软管膨胀并紧贴在旧管内壁,温水循环加热,使热硬化性树脂软管硬化成型,旧管内壁形成一高强度内衬新管;切开内衬新管两端管口,使管道畅通,在内衬新管的管口位于检查井井壁的伸出位置处实施切割。该技术方案中公开的工艺为温水循环加热固化式。

【发明内容】

[0005]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及其翻转装置,首先对翻转机进行改进,由原来的单一进出料口分为进料口和出料口,进料口适配密封盖,出料口适配导入筒,导入筒末端通过法兰连接导入头,更换导入头可适配不同口径树脂软管;其次采用改进的树脂软管翻转机并通过导入筒将常温固化树脂软管置入旧管道内对地下管道进行修复,将预制的无缝纤维软管现场浸渍常温固化树脂,在碾压、整平的同时进行卷绕。通过改进的翻转机使卷在内部的树脂软管在空气压力作用下,通过导入筒逐渐被挤出翻转机,并使所述浸渍有常温固化性树脂的内衬软管翻转进入旧管道内部,以浸渍有常温固化性树脂的层成为外层,该树脂软管利用压缩空气使之鼓胀后,浸渍有常温固化性树脂层紧贴在旧管内壁。等待常温硬化性树脂软管硬化成型,旧管内即形成一修复的高强度内衬新管。由此,起到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效果。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6]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通过翻转机、整平机及空压机间的相互协作完成,所述的翻转机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及导入筒,所述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S1:对被修复的管道进行清淤和预处理;
[0009]首先将待修复管道上下游做常规封堵,其次用高压水冲刷清洗待修管壁的结垢及管底的沉积,从次在下游井架设污水栗将污水抽出,并捞出检查井内垃圾,最后对管道清淤和预处理进行CCTV电视检测确认。
[0010]S2:调配自然固化树脂,并灌装在预制的软管中;
[0011]首先根据实际工程计算树脂和固化剂用量,并将树脂与固化剂按3: 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所需的常温固化树脂,其次将树脂灌注到软管中,并在工程设定的初凝时间基础上增加1小时-1.5小时的初凝时间;
[0012]S3:利用整平机与翻转机的协作卷绕内衬软管
[0013]将灌浆的一端绑扎并通过整平机,固定到翻转机内卷绕筒上,开动翻转机卷绕,同时通过整平机碾压整平树脂软管;
[0014]碾压完毕,将多余的树脂挤出留下备用,并将末端绑扎并预留一根绳索;
[0015]S4:利用翻转机与空压机的协作加压翻转内衬软管
[0016]移走材料运输车,将翻转机进料口密封关闭,打开出料口,将软管末端预留的绳索与导入筒内预留的绳索连接,将导入筒与翻转机出料口连接固定,通过预留的绳索将软管拉入导入筒,并伸出25cm_35cm ;
[0017]将伸出部分翻转绑扎固定在导入筒端部,与翻转机、导入筒形成封闭空间;
[0018]将绑好软管的导入筒端部置于距管口 17cm-25cm处,并保持水平;
[0019]在待修管道两端管口涂抹浸渍时剩余的树脂,确保固化后管口处新管和旧管密封,通过翻转机上的气孔充气加压,使软管完全翻转进入管道;
[0020]S5:利用空压机加压贴合软管并稳压固化内衬软管
[0021]翻转完成后将导入筒与翻转机分离,端部采用带有气孔的盖板密封,移走翻转机,通过盖板上的气压对导入筒及软管充气加压,从而使浸渍常温固化树脂软管鼓胀贴合待修管道管壁;保持压力,待树脂软管固化;
[0022]S6:端部处理
[0023]放气减压,将内衬新管与老管平齐切割,并经CCTV检测验收,完成施工。
[0024]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5]所述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针对100mm-600mm的小管径管道的修复。
[0026]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7]步骤S2中所述的固化剂为能使调配后的树脂根据固化剂用量控制固化时间的固化剂,所述固化剂为脂环族多胺类。
[0028]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0029]步骤S2中所述树脂及固化剂的实际用量为计算用量加5% -10%的余量。
[0030]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0031]所述的软管为直径0.85-1.0倍于待修复管的预制无缝软管。
[003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0033]步骤S5中所述的保持压力为0.03-0.06Mp,所述的稳压通过稳压阀控制。
[0034]—种翻转型常温固化内衬修复用翻转装置,包括有卷绕筒(1),蜗牛式外壳(2)及设置于蜗牛式外壳上的出料口(3),其特征在于:
[0035]在所述的蜗牛式外壳上,与出料口呈180°对角的位置设置进料口(4),
[0036]在所述出料口端口设置导入筒(5),所述导入筒(5) —端设置导入头,所述导入头用以适配不同口径的软管。
[0037]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翻转型常温固化内衬修复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0038]所述的导入筒(5)与出料口(3)为可拆卸式的连接。
[0039]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翻转型常温固化内衬修复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0040]所述导入筒为耐压材质制成。
[004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翻转型常温固化内衬修复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
[0042]所述导入筒(5)与出料口⑶为法兰连接。
[0043]本发明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及其翻转装置,利用改进的翻转机不仅解决了采用翻转塔实施材料翻转方法由于场地所造成的局限性,可以使用车载式的内衬树脂软管翻转机器代替了需要搭建在检查井上部的翻转塔,通过改进增加导入筒节省了材料;采用常温树脂通过密封导入筒加压常温固化,不用再进行温水循环加热固化,简化了现场施工的工艺流程,提高了管道修复的施工效率,并且可以在窄小的不具备搭建翻转塔的场地实施翻转法修复施工,降低交通压力,增加了非开挖内衬技术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发明的工序流程图;
[0045]图2为本发明中的整平机与翻转机协同作业示意图;
[0046]图3为本发明中的翻转机工作示意图;
[0047]图4为本发明中的固化作业示意图。
[0048]图中,1为卷绕筒;2为蜗牛式外壳;3为出料口 ;4为进料口 ;5为导入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及其翻转装置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0050]如图1所示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所述的一种常温固化内衬的翻转型修复方法通过翻转机、整平机及空压机间的相互协作完成,所述的翻转机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及导入筒,所述的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1]S1:对被修复的管道进行清淤和预处理;
[0052]首先将待修复管道上下游做常规封堵,其次用高压水冲刷清洗待修管壁的结垢及管底的沉积,从次在下游井架设污水栗将污水抽出,并捞出检查井内垃圾,最后对管道清淤和预处理进行CCTV电视检测确认。
[0053]S2:调配自然固化树脂,并灌装在预制的软管中;
[0054]首先根据实际工程计算树脂和固化剂用量,并将树脂与固化剂按3: 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所需的常温固化树脂,其次将树脂灌注到软管中,并在工程设定的初凝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