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钢瓶吸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07832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化气钢瓶吸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气钢瓶残液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为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包括角阀及与角阀1装接的吸残装置,所述吸残装置包括顶装于角阀1内部颈孔11下端的喷嘴2,喷嘴2上设有喷口10、气室14、导气孔12、导液孔13,喷嘴2下部配接有管体3,管体3下部配接有液相导管4,液相导管4与置于钢瓶底部的底座5之间通过调节弹簧6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还有喷嘴2喷口10的喷射角θ为100°-120°之间,喷口10的横向间距φ为3-4毫米,喷嘴2内部纵向设有与气室14连通的导液孔13,喷嘴2的内部一侧开有与喷口10下部气室连通的导气孔12,导气孔12顶部为喇叭口状,导气孔12的顶部与导液孔13的顶部相切,导气孔12与导液孔13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为30°-40°之间。
管体3外壁与角阀1内壁之间设有定位片7。
液相导管4上设有卡簧8。
液相导管的4侧壁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吸液孔9。
液相导管最底部吸液孔9与瓶底距离为2-3厘米。
调节弹簧6各圈之间的螺旋形缝隙为0.8-1毫米。
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液化气钢瓶残留液利用率高,降低了液化气成本,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现有生活用普通钢瓶的安装使用。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角阀、2为喷嘴、3为管体、4为液相导管、5为底座、6为调节弹簧、7为定位片、8为卡簧、9为吸液孔、10为喷口、11为颈孔、12为导气孔、13为导液孔、14为气室。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如下所述安装液化气吸残器时,为保证吸液效果,可根据不同钢瓶高度调节调节弹簧6在卡簧8上的位置,使液相导管4下端与钢瓶底部内壁距离为2-3厘米。在使用时可在与角阀1连通的输气软管中填充柔性吸附材料(如布条、棉纱等),打开减压阀,钢瓶内的气相液化气经喷嘴2的导气孔12、气室14、喷口10进入角阀1排出。气相液化气排出时在喷嘴2和管体3内形成负压,液相液化气及残液在其作用下经调节弹簧6过滤,进入液相导管4下端及其吸液孔9,再经管体3、喷嘴2、角阀1进入输气软管并由柔性吸附材料吸附,吸附在柔性吸附材料表面的残液在气体的吹擦作用下气化、雾化,从而实现气相液化气与液相液化气、残液的混合燃烧。
权利要求1.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包括角阀(1)及与角阀(1)装接的吸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残装置包括顶装于角阀(1)内部颈孔(11)下端的喷嘴(2),喷嘴(2)上设有喷口(10)、气室(14)、导气孔(12)、导液孔(13),喷嘴(2)下部配接有管体(3),管体(3)下部配接有液相导管(4),液相导管(4)与置于钢瓶底部的底座(5)之间通过调节弹簧(6)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喷口(10)的喷射角θ为100°-120°之间,喷口(10)的直径φ为3-4毫米,喷嘴(2)内部纵向设有与气室(14)连通的导液孔(13),喷嘴(2)的内部一侧开有与喷口(10)下部气室连通的导气孔(12),导气孔(12)顶部为喇叭口状,导气孔(12)的顶部与导液孔(13)的顶部相切,导气孔(12)与导液孔(13)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为30°-4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3)外壁与角阀(1)内壁之间设有定位片(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导管(4)上设有卡簧(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导管的(4)侧壁上开有一个以上的吸液孔(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导管(4)上最底部的吸液孔(9)与瓶底距离为2-3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钢瓶吸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弹簧(6)各圈之间的螺旋形缝隙为0.8-1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液化气钢瓶残液吸残态,包括角阀及与角阀装接的吸残装置,所述吸残装置包括顶装于角阀内部颈孔下端的喷嘴,喷嘴设有喷口、气室、导气孔、导液孔,喷嘴下部配接有管体,管体下部配接有液相导管,导管与钢瓶底部的底座之间通过调节弹簧联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合理,液化气钢瓶残留液利用率高,降低了液化气成本,安全性好,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现有生活用普通钢瓶的安装使用。
文档编号F17C7/00GK2573845SQ0225748
公开日2003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8日
发明者黄贞绎 申请人:黄贞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