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从容器组分配流体及再填充容器组的设备和方法

文档序号:581789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从容器组分配流体及再填充容器组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流体输送装置,更具体地,涉及用于从容器组分配流 体及再填充该容器组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流体容器的填充,例如用于储存氧气、天然气、丙烷、 氧化碳等的容 器的填充能够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 一种已知方法包括将大量的流体储存在 例如储存罐中,并将小型、可移动的流体容器运送到储存罐以对容器进行填 充。另一个已知方法包括将大量流体储存在大型可移动储存罐中(例如,设 立在拖车上的储存罐),并将该可移动储存罐驾驶到顾客所在的位置以提供 现场再填充服务。
频繁对小的、可移动容器进行填充的用户通常在本地储存大量的流体。 例如,消防部门可将氧气储存在消防设施中,从而能够为消防员进行现场氧 气瓶的再填充。类似地,天然气经销商可以储存天然气以再填充小型客户用 流体容器。 一种用于现场再填充的已知的方法包括在单个相对大的流体储存 容器中储存流体,并将流体从大的储存容器转移到需要被填充的容器中(即, 相对小的、可移动的容器)。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无法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提供足够的再填充服务所需的相对大的单个流体容器。
为了解决空间限制问题,多个小储存容器可以与流体分配级联系统结合 使用。级联系统典型地通过多个顺序阀将多个流体储存容器连接或流体联接 到调节器来实施。这种级联系统可被用于使用储存容器中的流体来再填充例 如相对小型流体容器。当储存容器中的一个中的压力变得足够小时(即,在 再填充操作中),顺序阀使得能够从具有相对较高压力的另一个储存容器输 送储存的流体。已知的级联系统通常涉及到复杂的实施,该实施需要大量的 流体管线来将顺序阔和级联系统的其它部件流体联接。因此,为了安装和维 护的目而装配和拆卸已知的级Jf关系统是耗时且昂贵的。

发明内容
本文/>开的示例方法和设备可以被用于从容器组分配流体并再填充该
容器组。示例流体分配系统包括具有流体出口以分配流体的集管(manifold ) 和与该集管接合的流体阀。第一和第二流体储存容器与集管联接。流体阀被 配置为控制第二流体储存容器和流体出口之间的第 一 流体流动路径。
根据另一个示例,流体阀可包括阀帽和与该阀帽同轴线联接的基体。阀 帽可包括阀帽空腔,该阀帽空腔限定阀帽内表面、阀帽外表面和在阀帽外表 面和阀帽空腔之间延伸的第一压力感应通道。基体可包括基体外表面和限定 基体内表面的基体空腔。
基体还可包括在基体外表面和基体空腔之间延伸的流体入口通道、在基 体外表面和基体空腔之间延伸的流体出口通道、和在基体外表面和基体空腔 之间延伸的第二压力感应通道。在基体和阀帽空腔中可提供阀元件以控制通 过流体入口通道和流体出口通道的流体流动^各径。
根据又一个示例,集管可包括第一空腔以接纳第一流体阔。集管还可包 括与第 一 流体储存容器联接的第 一流体入口和与第二流体储存容器联接的 第二流体入口。另外,集管可包括出口,该出口被配置为用于分配通过第一 流体入口和第二流体入口接收的流体。才艮据又 一个示例,双止回阀装置包括外壳和位于该外壳中的第 一止回 阀。双止回阀还可包括位于外壳中与第 一止回阀相邻并与第 一止回阀基本上 轴线对齐的第二止回阀。
根据再一个示例,基体还可包括在基体外表面和基体空腔之间延伸的流 体入口通道、在基体外表面和基体空腔之间延伸的流体出口通道、在基体外 表面和基体空腔之间延伸的第一压力感应通道、和在基体外表面和基体空腔
之间延伸的第二压力感应通道。在基体和阀帽空腔中可提供阀元件以控制通 过流体入口通道和流体出口通道的流体流动路径。根据这种示例,集管可包 括与基体的第一压力感应通道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和与基体的第二压力感
应通道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


图1描绘了可用于从流体容器组输送流体的示例级联系统的剖视图2描绘了与图1的示例级联系统相关的示例流体流动路径;
图3描绘了可用于实施本文所述的示例系统和方法的示例顺序阀;
图4描绘了可用于从流体储存容器组分配流体并再充填流体储存容器
组的另一示例级联系统;
图5A、 5B、 5C分别描绘了可用于通过使用集成集管的再充填回路来从
流体储存容器组分配流体并再充填流体储存容器组的另一示例级联系统的
主牙见图、俯#见图、端^L图6为用于实施图5A-5C的示例级联系统的示例集管和多个阀的等角
投影视图7为用于实施图5A-5C和6的示例集管的等角投影视图; 图8为图5A-5C、 6和7的示例集管的等角投影视图,描绘了形成于其 中的多个流体通道;
图9为具有多个双止回插装阀的图5A-5C、 6-8的示例集管的俯^L图; 图IOA和图10B-10E分别描绘了图5A-5C、 6-9的示例集管的端视图和剖视图;图11详细示出图5B、 5C、 6和9的双止回插装阀中的一个; 图12描绘了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可用于从容器组输送流体的另一示例级 联系统的剖一见图;和图13描绘了图12的级联系统的顺序阀的示例的剖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公开的示例装置和方法可用于从流体容器组分配流体以及再填 充流体容器组。具体地,流体容器组可被连接到示例级联系统,以从例如填 充站应用的容器分配流体。例如,以下所描述的示例级联装置或系统可以被 用于供给可吸氧气、氢气、天然气、二氧化碳、或任何其它流体。在示例实 施方式中,为了填充容器(例如,瓶、箱、流体消耗容器等),该容器被流 体联接或连接到示例级联系统,并旋转a7/m2以使得能够从第一流体储存容 器(例如,具有最低压力的流体储存容器)输送流体。当被填充的容器中的 压力接近第 一储存容器中的压力时,示例级联系统自动使流体从具有比第一 储存容器相对高的压力的另 一个储存容器(例如,按顺序下一个容器)流出, 从而在被填充的容器中的压力超过第一储存容器的压力之后继续向被填充 的容器输送流体。以这种方式,级联系统自动启动(例如,开启)与后续的 相对高压力的储存容器相对应的流体输送流动路径(例如,以顺序的方式), 从而能够向被填充的容器基本上连续地供给流体。与通过使用相对大量的流体管线以联接多个传统顺序阀来实施的已知 级联系统不同,本文所描述的示例级联系统通过使用被设置为接纳顺序阀并 流体联接顺序阀的集管来实施,从而基本上减少和/或消除了将顺序阀联接 到级联系统的其它部件所需的流体管线的数量。减少管件或流体管线的数量就减少了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的装配时间。另 外,减少所需的流体管线的数量就减少了会发生磨损、故障、或失效的部件 的数量,从而减少了与示例级联系统相关的总的维护时间和成本。本文所描述的示例级联系统集管为有限结构,其外部几何形状由离散的 外部边界来限定。例如,在附图中描绘的实施例中,集管类似于矩形块状形 状。集管包括多个顺序阀开口 (例如,螺紋开口、端口、插孔等),每个顺 序阀开口均被设置为接纳依次流体联接到各个流体储存容器的顺序阀。多个流体流动通道或路径形成在集管中以联接顺序阀的入口和出口 ,以使顺序阀 能够工作,并当顺序阀通过停用(例如关闭)和启用(例如开启)流动路径 来自动地和顺序地控制流动路径时从每个储存容器输送流体。与具有独立构 造并需要流体管线来联接到其它顺序阀的已知顺序阀不同,以下描绘的示例 顺序阀通过使用直接插入、配合或以其它方式操作性地接合集管的顺序阀开 口的插装型体来实施。如此,顺序阀与由集管限定的多个流体路径直接流体 连通。以下描述的示例级联系统也能够使流体再充填(例如,再填充、再补充 等)到与其相联接的储存容器组中。为了允许并控制与以下描述的示例级联 系统相联接的储存容器的再充填,再充填回路被实施以启用(例如,开启) 从再充填容器或再充填流体供应源到每个储存容器的再充填流动路径。在一送工作。以这种方式,示例级联系统可被用于在再充填储存容器的同时从储存容器组输送流体。为了进 一 步减少实施以下所描述的示例级联系统所需的流体管线的数量,示例集管可以包括止回阀开口 ,以直接接纳止回阀(即,单向流动阀、单通流动阀、或限制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的阀等),而在止回阀和集管之间不需要任何中间联接流体管线。换句话说,集管直接接纳止回阀。与需要流体管线来将止回阀联接到其它器件(例如,顺序阀、调节器等)的已知止回阀不同,以下描述的示例止回阀具有插入、配合或以其它方式4喿作性地4妄合示例集管的止回阀开口的筒状外观或筒状体。多个流体通道形成在示例集管中,以将止回阀流体联接或连接到集管的其它部件(例如,顺序阀和/或其它止回阀)或部分,/人而允许流体输送和再充填4喿作。10插装阀的止回阀中的一个可被用于允 许向储存容器再充填流体流动,而与此同时另一个止回阀允许从该储存容器 输送流体流动。现在详细参见图1和2,图1和2图示了可被用于从流体储存容器组 102a-c输送流体(例如,氧气、天然气、丙烷、氩气等)的示例级联系统 100的剖视图。级联系统100包括具有多个顺序级106a、 106b和106c的集 管104。每个顺序级106a、 106b和106c包括直接与集管104相联接的各自 的顺序阀108a、 108b和108c,即,没有任何介于之间的流体管线或管件。 每个顺序阀108a、 108b和108c与流体储存容器102a、 102b和102c中对应 的一个流体联接。调节器IIO被联接到集管出口 112以使储存容器102a-c 提供的流体能够填充流体容器(例如,流体消耗容器、可再填充容器、瓶、 压力容器等)。每个储存容器102a-c通过多个止回阀114a、 114b和114c中对应的一个 与集管104相4关4妄。止回阀114a-c允i午流体Y又向一个方向流动(例如,流 体朝向集管出口 112流动),并从而防止流体从集管出口 112或任何其它源 回流到储存容器102a-c中。在图示的示例中,止回阀114a-c通过各个止回 阀流体管线116a-c与集管104相联接。然而,在其它示例实施例中(例如, 下面结合图5A-5C和6-9描述的级联系统500),集管(例如,图5A-5C和 6-9的集管504)可以被设置为接纳直接与其联接的止回插装阀(例如,图 5B、 5C、 6和9的双止回插装阀512a-d),而没有任何介于之间流体管线或 管件,从而减少所需的流体管线的数量并筒化装配。示例级联系统IOO使储存容器102a-c能够提供充足的压力以将流体容器102a-c中的流体填充到容器中。例如,为了填充容器118,顺序阀108a陽c以顺序的方式激活从每个流体容器102a-c的输送,以确保集管104的压力输出相对于容器118中的压力足够高,从而能够填充容器118。在操作过程中,在将容器118连接到调节器110之后,流体经由第一容器流体输送路径120 (图2)从第一储存容器102a通过第一级止回阀114a输送到集管出口 112。为了检测容器118中的压力的量,容器118与压力感应端口 122连接或 流体联接。压力感应端口 122被连接到形成在集管104中的压力感应通道 124。压力感应通道124连4妾到每个顺序阀108a-c的压力感应通道126a-c, 以形成压力感应流动3各径128 (图2)。容器118中的流体压力通过压力感 应流动路径128被联d妾,以使得每个顺序阀108a-c在填充过程中能够感应 到容器118中的压力。当容器118中的压力上升到相对于第一储存容器102a中的压力的特定 水平时,第一顺序阀108a自动启用(例如,开启)第二储存容器102b和集 管出口 112之间的第二容器流体输送路径130 (图2)。接着,第二储存容 器102b开始通过第二容器流体输送路径130向容器118输送流体。特别地, 如图2中所示,来自第二储存容器102b的流体流动通过第二级止回阀114b、 第一级入口 132a、第一顺序阀108a,并离开第一级出口 134a到达集管出口 112。当第二流体输送流动3各径130被启用时第一容器流体输送流动3各径120 基本上^皮停用(例如,关闭),并且第一顺序阀108a和第一止回流动阀114a 防止流体从第二储存容器102b流入到第一储存容器102a中。当容器118中的压力增加到相对于第二储存容器102b中的压力的特定 水平时,第二顺序阀108b自动启用第三储存容器102e和集管出口 112之间 的第三容器流体输送路径136 (图2)。接着,第三储存容器102c开始通过 第三容器流体输送路径136输送流体。如图2中所示,第三容器流体输送路 径136延伸通过第三级止回阀114c、第二级入口 132b、第二顺序阀108b、 第二级出口 134b、第一级入口 132a、第一顺序阀108a、第一级出口 134a, 并到达集管出口 112。在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附加储存容器(例如,第四储存容器)(未示 出)可以被连接到集管104。以这种方式,容器118能够以比第三储存容器102e的流体压力相对高的流体压力被填充。
当通过调节器110切断流体输送且容器118与示例级联系统100断开连 接时,顺序阀108a-c停用第二和第三容器流体输送流动路径136和130,从 而启用可被连接到示例级联系统100的有待填充的任何后续容器的第一容 器流体输送流动i 各径120。
尽管上述过程包括顺序地激活三个或四个储存容器的流体输送,如果容 器118中的期望压力没有超过导致第一储存容器102a不能继续输送流体的 水平,则容器118可在不激活与第二或第三储存容器102b和102c相关联的 流体输送^各径的情况下纟皮填充。
图3描绘了示例顺序阀300,其可被用于实施上述结合示例级联系统100 描述的示例顺序阀108a-c和实施以下结合其它示例级4关系统描述的示例顺 序阀。示例顺序阀300的操作基本上与以上结合图1和2描述的顺序阀108a-c 的操作类似或相同。在图示的示例中,顺序阀300被描绘为被联接到第一流 体储存容器302a和第二流体储存容器302b,以能够向容器304填充储存在 第一和/或第二储存容器302a-b中的流体。
示例顺序阀300包括基体306,该基体306具有基体外表面308和限定 基体内表面31的基体空腔310,以允许流体在第二储存容器302b和容器304 之间流动,基体306包括阀入口通道314 (例如,图2的入口 132a-b)和阀 出口通道316(例如,图2的出口 134a-b)。阀入口通道314在基体外表面 308和基体内表面312之间延伸,并提供流动路径(例如,图2的第二容器 流体输送路径130)以允许流体从基体空腔310的第二储存容器302b流动。 阀出口通道316从基体空腔310延伸到基体外表面308,并提供流动路径(例 如,第二容器流体输送路径130)以允许来自第二容器302b的流体从基体 空腔310流动到填充容器304。
为了使顺序阀300能够感应到容器304中的流体压力,基体306包括在 基体外表面308和基体内表面312之间延伸的填充压力感应通道318(例如, 图1的压力感应通道126a-c)。填充压力感应通道318提供路径(例如,图2的压力感应流动路径128),以允许流体压力/人容器304祐:if关4妄到基体空 腔310。
示例顺序阀300还包括阀帽320,该阀帽320具有阀帽外表面322和限 定阀帽内表面326的阀帽空腔324。为了使示例顺序阀300能够感应到第一 储存容器302a中的压力,阀帽320包括在阀帽外表面和内表面322和326 之间延伸的储存压力感应通道328。储存压力感应通道328使示例顺序阀300 能够被连接或联接到第一储存容器302a,并提供从第一储存容器302a到阀 帽空腔324的储存压力室329的流体路径。
基体306被联接到阀帽320以形成压力紧密封并封装多个阀部件。具体 地,基体306和阀帽320封装活塞330,该活塞330与弹簧限位器332相联 接,并可滑动地且密封地与阀帽空腔324接合。活塞330具有储存压力感应 表面334和与该储存压力感应表面334相反的填充压力感应表面336。第一 储存容器302a中的压力向储存压力感应表面334施力,而容器304中的压 力向填充压力感应表面336施力。
为了感应容器304中的压力,示例顺序阀300包括阀杆338,该阀杆338 具有贯穿其中形成的阀杆通道340。容器304中的流体压力被联接到填充压 力感应通道318,通过杆通道340,并通过阀杆侧端口 342以填充阀帽空腔 324的压力室343。流体压力还被联接通过弹簧限位器侧端口 344以填充弹 簧限位器室346,导致容器304中的压力向填充压力感应表面336施加力, 该力与施加到储存压力感应表面334的力(例如,第一储存容器302a的压 力)相反。示例顺序阀300才艮据施加到压力感应表面334和336上的相反的 力之间的差来启用(例如,开启)和停用(例如,关闭)第二储存容器302b 通向容器304的流动路径(例如,图2的第二容器流体流动路径128 )。
为了禁用和启用来自第二储存容器302b的流体路径,在阀杆338上设 置有塞部348。阀杆338被示出处于闭合位置,在该闭合位置中塞部348与 阀座350邻接或接合,以在它们之间产生密封,从而停用或关闭来自第二储 存容器302b的流体路径。阀座350可以由聚合物或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以确保阀座350和塞部348之间的压力紧密封。为了启用或开启从第二储存 容器302b的流体路径,阀杆338 ^^皮朝向阅帽320移动到开启位置,在该开 启位置中塞348与阀座350分离,以允许流体在阀座350和塞348之间流动。 于是,流体流动通过阀杆套筒354的侧端口 352并流向阀出口通道316。
阀杆338的移动和因此塞348的移动被活塞330控制。即,如果活塞 330朝向储存压力感应通道328移动,则阀杆338和塞348也朝向储存压力 感应通道328移动到开启位置,以启用来自第二储存容器302b的流动路径。 活塞330移动远离储存压力感应通道328,阀杆338也远离储存压力感应通 道328移动到闭合位置,使塞348与阀座350接合并停用来自第二储存容器 302b的流动路径。
活塞330根据或响应作用在储存压力感应表面334和填充压力感应表面 336上的相反力之间的差而移动。为了当容器304中的压力小于第一储存容 器302a中的压力时向活塞330提供偏压力以促使活塞330移动到开启位置, 示例顺序阀300被提供具有位于弹簧限位器332和弹簧座358之间的偏压弹 簧356,弹簧356的偏压力被设定为预定数值,以产生偏压力。例如,偏压 压力可以被设定为250磅每平方英寸(psi),使得当容器304达到小于第一 储存容器302a中的压力的压力差时活塞330开始向开启阀位置移动(例如, 朝向储存压力感应通道328滑动)。换句话说,当偏压弹簧356提供的压力 和容器304的压力的总和超过第一储存容器302a的压力时,活塞330朝向 储存压力感应通道328移动到开启位置以启用或开启第二储存容器302b和 容器304之间的流动路径。弹簧356的偏压力可以根据应用来设定,因此其 能够被选择为生成例如50psi、 100psi、 250psi、 400psi等预定压力的任何合 适的偏压力。
为了便于将示例顺序阀300接合到集管(例如,图1和2的集管104) 且为了筒化示例级联系统(例如,图1和2的示例级联系统100)的阀维护, 基体306形成为插装型体。示例顺序阀300的插装型体能够被容易地插入到 集管中而不需要拆卸和/或连接多个流体管线到阀通道(或端口 ) 314、 316和318。
为了防止流动通过储存压力感应通道328、填充压力感应通道318和顺 序阀入口通道314的流体混合,在示例顺序阀300上设置有多个O型圈和 静态密封件。例如,为了防止流动通过储存压力感应端口 328的流体泄露到 阀帽空腔324的储存压力室329中,在活塞330上设置有O型圈360。为了 防止来自第二储存容器302b的流体泄漏到阀帽空腔324中,在阀杆338上 设置有上0型圈362,在杆套筒354上设置有静态密封件364,并且在弹簧 座358设置有静态密封366件。为了防止从填充压力感应通道318流动的流 体泄漏到基体空腔310的其它部分,在阀杆338上设置有下O型圈368。
图4描绘了另一示例级联系统400,其可被用于从流体储存容器组 402a-d分配流体并再充填流体储存容器组402a-d。示例级if关系统400以与以 上结合图1和2描述的示例级联系统IOO基本相似或相同的方式工作,并且 可以通过使用与图3的示例顺序阀300基本相似或相同的多个顺序阀来实 施。然而,除了从储存容器402a-d向容器404输送流体之外,示例级联系 统400还向储存容器402a-d中再充填或再填充流体。再充填功能基本上减 少了当储存容器402a-d例如耗尽且需要再补充或再填充时将储存容器 402a-d从示例级联系统400分离或拆卸的需要。例如,尽管储存容器402a-d 可为了维护目的而被拆卸,容器402a-d不需要为了当它们排空时再补充它 们的流体供应源的目的而被移除。相反,存储容器402a-d可使用从例如储 存罐(例如,移动拖车罐、室外静止罐等)、压缩机等流体供应源(未示出) 输送的流体进行再充填。
示例级耳关系统400包括再充填回路406,该再填充回路406具有通过各 个再充填止回阀410a-d与每个储存容器402a-d连通的再充填流体管线408。 流体供应源通过再充填入口 412被连接到再充填回路406。供给到再充填入 口 412的流体以顺序的方式从具有最低压力的容器开始再充填储存容器 402a-d。具体地,再充填流体沿着连接到储存容器402a-d中具有最小压力的 一个储存容器的流动路径并首先开始填充该容器。当第一储存容器的压力增加到与具有次低压力的储存容器的压力相等的压力水平时,再充填流体开始
同时向两个储存容器流动。当所有储存容器402a-d中的压力水平相等时,再充填流体同时填充所有储存容器402a-d直到所有储存容器402a-d被填充到期望的水平和/或压力。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储存容器402a-d中的压力水平以不同的速度减少,再充填止回阀410a-d防止流体乂人高压储存容器流动到低压储存容器中。
图5A、 5B、 5C分别描绘了可被用于通过使用集成集管的再充填回路(manifold-integrated recharge circuit) 乂人流体卡者存容器纟且502a-d分配流体及再充填流体储存容器组502a-d的另一示例级联系统500的主视图、附视图、端视图。示例级联系统500包括集管504,如图8、 9和10C中所示,该集管504具有形成在其内的流体再充填回路505,以减少实施再充填回路所需的流体管线数量。示例级联系统500以与以上结合图4描述的示例级^:系统400基本上相似或相同的方式工作。
为了接纳多个顺序阀506a-c (图5A-5C和6),集管504包括多个开口508a-c (即,阀腔),如图7-9中所示。每个顺序阀506a-c均与图3的示例顺序阀300基本上相似或相同。顺序阀506a-c具有被设置为插入、配合或以其它方式接合开口 508a-c的插装型体或外壳。
集管504包括接纳止回插装阀512a-d (图5B、 5C、 6和9)的多个止回阀开口 510a-d(即,止回阀阀腔)(图5A、 7-9和10C ),每个止回插装阀包括两个止回阀。特别地,如图9中所示,每个止回插装阀512a-d包括各自的流体输送止回阀514a-d和各自的再充填止回阀516a-d。流体输送止回阀514a-d以与图1和2的止回阀114a-c基本上相同的方式工作。再充填止回阀516a-d以与图4的再充;真止回阀410a-d基本上相同的方式工作。将止回插装阀512a-d直接接纳或安装到集管504中显著减少了实施示例级联系统500所需的流体管线。以下将结合图11对止回插装阀512a-d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每个储存容器502a-d与形成在集管504中的各自的储存容器入/出口520a-d (图5C、 7和8 )相联接。储存容器入/出口 520a-d (即,储存容器端口 520a-d)当从储存容器502a-d向容器518输送流体时起入口的作用。然而,在再充填过程中储存容器端口 520a-d如下所述起出口的作用,用于向储存容器502a-d输送流体。
为了感应储存容器502a-c中的压力,顺序阀506a-c中的储存压力入口517a-c (图5A-5C)通过各个流体管线519a-c (图5A-5C )被分别联接到集管出口 521a-c (图5A-5C、 6、 7和9 )。来自储存容器502a-c的流体通过储存容器入口 520a-c流入集管504中,并通过集管出口 521a-c流出集管504。于是,流体流动通过流体管线519a-c并进入到顺序阀506a-c的储存压力入口 517a-c,以填充顺序阀506a-c的储存压力感应室(例如,图3的储存压力感应室329)。以这种方式,每个顺序阀506a-c均能够感应到储存容器502a-c中对应的一个的压力。
为了从集管504向容器518输送流体,流体输送管线522 (图5A)与集管504的出口 524 (图5A、 7、 8、 10A和10B)相联d妾。如图5A、 8和10B中所示,出口通道526在第一阀开口 508a和出口 524之间延伸。出口通道526允许流动^各径(例如,图2的容器流体流动路径120、 130和136 )从储存容器502a-d向容器518输送流体。
为了允许从第一储存容器502a输送流体,第一储存容器口 520a(图5C、7和8)与第一双止回插装阀512a流体耳关接。以这种方式,来自第一储存容器502a的流体能够流动通过流体输送止回阀514a、出口通道526和出口 524。为了允许从第二储存容器502b输送流体,第二储存容器端口 520b (图5C、7和8 )与第二双止回插装阀512b流体4关接。以这种方式,来自第二储存容器502b的流体能够流动通过流体输送止回阀514b、在止回阀开口 510b和第一顺序阀开口 508a之间延伸的流体通道528、顺序阀506a、通道526和出口 524。在图示的示例中,来自第三和第四储存容器502c-d的流体以相似的方式输送通过各个流体输送止回阀514c-d、通道、和顺序阀506a-c。
为了感应容器518中的压力,填充容器压力管线530 (图5A)与填充
18压力入口 532 (图5A、 6-8、 10A和10E)联接。如图5A、 8和10E所示,填充压力通道534在每个顺序阀开口 508a-c和填充压力入口 532之间延伸,以使每个顺序阀506a-c (图5A-5C和6)能够感应容器518 (图5A )中的压力。
为了将流体再补充到储存容器502a-b中,再充填管线536 (图5A)与集管504的再充填入口 538 (图7-9、 IOA和10C)联接。如图8、 9和10G中所示,再充填通道540在每个止回岡开口 510a-d和再充填入口 538之间延伸。在再充填过程中,再充填流体流动通过再充填入口 538、并通过再充填止回阀516a-d (图9)中的对应于具有最低压力的储存容器的一个再充填止回阀。例如,如果第一储存容器502a具有最低压力且第二储存容器502b具有次低压力,再充填流体首先流动通过第一再充填止回阀516a (图9)并通过第一储存容器端口 520a(5C、 7和8),以填充第一储存容器502a。当第 一储存容器502a达到与第二储存容器502b的压力基本上相等的压力时,再充填流体同时流动通过第 一和第二再充填止回阀516a和516b以及第 一 和第二储存容器端口 520a和520b,以同时填充第一和第二储存容器502b。再充填过程以相似的方式继续将流体再补充到所有储存容器502a-d中
止回插装阀512a-d允许同时填充容器518和再充填储存容器502a-d。例如,当再充填流体流动通过第一再充填止回阀516a (图9)以填充储存容器502a时,流体可同时流动通过第一流体输送止回阀514a以填充容器518。
集管504被设置为流体连接位于集管504的任一端的流体输送管线522(图5A)、填充容器压力管线530 (图5A)和再充填管线536 (图5A)。例如,在可替代的示例实施方式中,流体输送管线522、填充容器压力管线530和再充填管线536可以分别与端口 542、 544和546 (图7 )流体联接,并且流体管线519c (图5B)可与集管出口 521d流体联接,流体管线519b(图5B)可与集管出口 521c流体联接,而流体管线519a (图5B )可与集管出口521b流体联接。以这种方式,集管504可被用于通过具有端口 542、544和546 (图7)的端部来输送流体。在任何实施方式中,任何没有与某物流体联接(例如,没有与流体管线、阀等流体联接)的端口应该被封堵或塞住以防止流体在操作过程中泄露出集管50。
尽管没有示出,压力传感器器件出口或开口也可形成在集管504中,以允许使用压力计、模拟传感器和/或数字传感器来监测每个储存容器502a-d中的压力。压力传感器器件出口可以被设置为通过流体管线连接到压力传感器器件或压力计,或直接接纳压力传感器器件或压力计而不带任何中间流体管线。
图11为示例双止回插装阀600的详细图示,其可^l用于实施图5B、5C、6和9的示例双止回插装阀512a-d。示例止回插装阀600包括可以独立工作的第 一止回阀602和第二止回阀604。例如,第 一止回阀602可以#皮用于实施图9的流体输送止回阀514a-d以允许流体从储存容器502a-d流动到容器518。另一方面,第二止回阀604可净皮用于实施图9的再充填止回阀516a-d并允许再充填流体在再填充过程中从再填充通道540流动到储存容器502a-d。
在图示的示例中,示例双止回插装阀600包括具有第一止回阀外壳部608、第二止回阀外壳部610和紧固外壳部612的外壳606,第一止回阀外壳部分608包括第一止回阀602,第二止回阀外壳部分610包括第二止回阀604,紧固外壳部分612具有螺紋表面614,螺紋表面614允许将示例双止回插装阀600紧固到阀腔或开口上,例如图5A、 7、 8的止回阀开口 510a-d和IOC。
止回阀602和604 #皮设置为端对端结构并且沿止回插装阀600的长度4皮此轴线对准。特别地,第一止回阀外壳部分608包括外螺紋端部616,外螺紋端部616与第二止回阀外壳部610的内螺紋端部618螺紋接合,以使止回阀602和604基本上^皮此轴线对准。第二止回阀外壳部610具有外螺紋端部620,外螺紋端部620与紧固外壳部612的内螺紋端部622螺紋接合。
下面详细参照图12和13,图12和13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可被用于从流体储存容器1102a-d输送流体(例如,氧气、天然气、丙烷、氢气等)的又一示例级联系统1100的剖视图。级联系统1100包括具有多个顺序
级1106a、 1106b和1106c的集管1104。每个顺序级1106a、 1106b和1106c包括与集管1104联接的各自的顺序阀1108a、 1108b和1108c。每个顺序阀1108a、 1108b和1108c与流体储存容器1102a、 U02b和1102c中对应的一个流体联接。调节器1110与集管出口 1112相联接以允许将储存容器1102a-d提供的流体填充到流体容器1118 (例如,流体消耗容器、可再填充容器、瓶、压力容器等)。
每个储存容器1102a-d通过多个容器端口 1121a-d中对应的一个,直接地或通过流体管线(未示出)或其它管道与集管1104联接。每个容器端口1121a-d均包括直线节段1125a-d,直线节段1125a-d如将要描述的那样与集管1104限定的多个输送通道1123a-d中对应的一个连通并与顺序阀1108a-c连通。另外,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至第三容器端口 U21a-c中的每个均包括由集管1104限定的肘形节段1127a-c,肘形节段1127a-c从各自的直线节段1125a-c延伸到各自的第一至第三顺序阀1108a-c。如此设置,肘形节段1127a-c如将要描述的那样将来自第一至第三储存容器1102a-c的压力供给到第一至第三顺序阀1108a-c。集管1104此外还限定用于接纳例如上述止回阀114或止回阀512的止回阀(未示出)的止回阀端口 1116a-d。止回阀将被设置为与容器端口 1121a-d和/或输送通道1123a-d连通,以允许流体仅沿一个方向流动(例如,流体朝向集管出口 1112流动),并从而防止流体从集管出口 1112或任何其它源回流到储存容器1102a-d中。
示例级联系统1100允许储存容器1102a-d提供充足的压力以将储存在流体储存容器U02a-d中的流体填充到例如容器1118的容器中。例如,为了填充容器1118,顺序阀1108a-c以顺序的方式激活从每个流体容器1102a-d的输送,以确保从集管1104的压力输出相对于容器1118中的压力足够高,从而允许填充容器1118。在工作过程中,在将容器1118连接到调节器1110之后,流体从第一储存容器1102a通过第一容器端口 1121a的直线节段1125a和第一输送通道1123a被输送到集管出口 1112。为了检测容器1118中的压力的量,容器1118被连接到或流体联接到集
管1104的压力感应端口 1122。压力感应端口 1122与形成在集管1104中的压力感应通道1124相联:4妻。压力感应通道1124与每个顺序阀1108a-c的压力感应通道1126a-c连接。容器1118中的流体压力通过压力感应流动路径1128^皮联接,以允许每个顺序阀1108a-c在填充过程中感应容器1118中压力。
当容器1118中的压力上升到相对于第一储存容器1102a中的压力的特定水平时,第一顺序阀1108a自动启用(例如,开启)第二储存容器1102b向集管出口 1112供给流体。第二储存容器1102b通过第一顺序阀1108a向容器1118输送流体。特别地,来自第二储存容器1102b的流体流动通过设置在第二止回阀端口 1116b中的止回阀、第一级入口 1132a、第一顺序阀1108a,并离开第一级出口 1134a,通过第一输送通道1123a并到达集管出口1112。当第二储存容器1102b被启用时来自第一容器1102a的流动基本上被停用(例如,关闭)。第一顺序阀1108a和i殳置在第一止回阀端口 1116a中的止回阀工作以防止流体从第二储存容器1102b流入到第一储存容器1102a中。
当容器1118中的压力增加到相对于第二储存容器1102b中的压力的特定水平时,第二顺序阀U08b自动启用第三储存容器1102c向集管出口 1112供给流体。第三储存容器1102c通过第二顺序阀1108b和第一顺序阀1108a输送流体到达容器1118。如图12中所示,第三储存容器1102c中的流体流动通过设置在第三止回阀端口 1116c中的止回阀、第二级入口 1132b、第二顺序阀1108b、第二级出口1134b、集管1104的第二输送通道1123b、第一级入口 1132a、第一顺序阀1108a、第一级出口 134a、第一输送通道1123a,并到达集管出口 112。当容器1118中的压力到达相对于第三储存容器1102c的特定水平时,第三顺序阀1108c以与刚刚关于第一和第二顺序阀1108a、1108b描述的相似的方式自动允许来自第四储存容器1102d的流动。
在一些示例实施方式中,集管1104可以适于容纳附加储存容器(例如,第五储存容器)(未示出)和附加顺序阀(例如,第四顺序阀)。
当流体输送被调节器1110切断且容器1118与示例级联系统1100断开 连接时,顺序阀1108a-c阻断来自第二、第三和第四储存容器1102b-d的流 动,从而使第一储存容器1102a能够至少部分地填充可被连接到示例级联系 统1100的任何后续容器1118。
如果容器1118中的期望压力没有超过导致第一储存容器1102a不能继续输 送流体的水平,则容器1118可被填充而不激活后续的储存容器1102b-d。
图13描绘了示例顺序阀1300,其可被用于实施以上结合图12中描绘 的示例级联系统1100所描述的示例顺序阀1108a-c。在图示的示例中,顺序 阀1300可为例如图12中描绘的第一顺序阀1108a的具体形式,因此适于被 联接在第一储存容器1102a和第二储存容器1102b之间。
示例顺序阀1300包括基体1306,该基体1306具有基体外表面1308和 限定基体内表面1312的基体空腔1310。基体1306还包括阀入口通道1314 和阀出口通道1316。阀入口通道1314在基体外表面1308和基体内表面1312 之间延伸,并提供流动路径以允许流体从第二储存容器1302b向基体空腔 1310流动。阀出口通道1316 乂人基体空腔1310延伸到基体外表面1308,并 提供流动路径以允许来自第二容器1302b的流体/人基体空腔1310流动到填 充容器1118。
为了使顺序阀1300能够感应到容器1118中的流体压力,基体1306进 一步包括对应于图12中描绘的压力感应通道1126a的填充压力感应通道 1318。填充压力感应通道1318在基体外表面1308和基体空腔1310之间延 伸。填充压力感应通道1318提供路径以允许流体压力从容器1118被联接到 基体空腔1310。
更进一步,顺序阀1300的基体1306限定在基体外表面1308和基体空 腔1310之间延伸的容器压力感应通道1317。容器压力感应通道1317允许 流体压力从储存容器1102a被联接到基体空腔1310。容器压力感应通道1317
23允许流体压力从容器1102a^皮联接到控制通道1319,控制通道1319被限定 在承载在基体空腔1310中的阀杆套筒1354中,如将要进一步描述的那样。
示例顺序阀1300还包括阀帽1320,该阀帽1320具有阀帽空腔1324。 为了使示例顺序阀300能够感应到第一储存容器1102a中的压力,阀帽空腔 1324与阀杆套筒1354中的控制通道1319流体连通。
基体306被联接到阀帽320以形成压力紧密封并封装多个阀部件,包括 上述阀杆套筒1354的一部分。另外,基体1306和阔帽1320封装活塞1330, 该活塞1330与弹簧限位器1332相联接,并可滑动地设置在阀帽空腔1324 中。活塞1330具有储存压力感应表面1334和与该储存压力感应表面1334 相对的填充压力感应表面1336。第一储存容器1102a中的压力通过集管1104 中的容器端口 1121a、顺序阀1108a的基体1306中的容器压力感应通道1317 和阀杆套筒1354中的控制通道1319 ^皮传递到4诸存压力感应表面1334,并 向储存压力感应表面1334施力。储存容器1118中的压力如将要描述的那样 ^皮传递到填充压力感应表面1336,并向填充压力感应表面1336施力。
例如,为了感应容器1118中的压力,示例顺序阀1300包括阀杆1338, 该阀杆1338具有贯穿其形成的阀杆通道1340。容器1118中的流体压力祐二 联接到填充压力感应通道1318、杆通道1340、阀杆侧端口 1342,并进入到 弹簧限位器室1346中。由此,容器1118中的压力向填充压力感应表面1336 施加力,该力与由储存容器1102a施加到储存压力感应表面1334的力相反。 示例顺序阀1300根据施加到压力感应表面334和336上的相反力之间的差 来启用(例如,开启)和停用(例如,关闭)从第二储存容器1302b到容器 1118的流体流动。
为了停用和启用来自第二储存容器1102b的流体路径,在阔杆1338上 设置有塞部1348。图示的阀杆1338处于闭合位置,在该闭合位置中塞部1348 与阀座1350邻接或接合以在它们之间产生密封,从而停用或关闭来自第二 储存容器1102b的流体路径。阀座1350可以由聚合物或一些其它适合的材 料制成以确保阀座1350和塞部1348之间的压力紧密封。为了启用或开启来自第二储存容器1102b的流体路径,阀杆1338被朝向阀帽1320移动到开启 位置,在该开启位置中塞1348从阀座1350脱离以允许流体在阀座1350和 塞1348之间流动。于是,流体流动通过阀杆套筒1354的侧端口 1352并通 过阀出口通道1316流出。才艮据以上描述,应该理解的是每个顺序阀1108a-c 均包括阀元件,用于控制流体流动通过基体1306。阀元件可以被理解为包 括但不限于阀杆1338、塞1348、活塞1330、阀杆限位器1332、阀杆套筒 1354、和/或由顺序阀1108a-c承载的用于控制流体乂人其中流过的任何其它部 件。
本示例级if关系统1100的一个特征是图12中描绘的每个顺序阀1108a-c 的基体1306中的阀入口通道1314被设置为与阀座1350的底侧流体连通。 如图12中描绘的,例如,每个顺序阀1108a-c的阀入口通道1314被设置为 相对于各自的阀杆1338的纵轴线101a-c成小于九十度(90。)的角度a、卩。 例如,在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三顺序阀1108a、 1108c的阀入口通道 1314朝向对应的阀杆13 3 8倾斜并以大约为四十五度(4 5 ° )的角度a与阀杆 的纵轴线101a、 101c相交。另外,第二顺序阀1108b的阀入口通道1314朝 向对应的阀杆1338倾斜并以大约为四十五度(45。)的角度(3与阀杆的纵轴 线101b相交。在其它实施例中,只要每个顺序阔1108a-c的阀入口通道1314 与阀座1350的底侧连通,角度a、 j3可以大体是任何角度或其它配置。此夕卜, 在7>开的实施例中,阀入口通道1314相对于阀杆1338的角度a、 |3导致阀 入口通道1314被设置为相对于由阀口限定的输送通道1123a-d成一角度。
如此设置,来自各个上游储存容器1102b-d的压力被传递到阀座1350 的底侧。例如,对于图12中描绘的第一顺序阀1108a,来自第二储存容器 1102b的压力通过第二容器端口 1121b和集管1104中的第二输送通道 1123b,然后通过第一顺序阀1108a的阀入口通道1314 (在图13中标出)被 连通到阀座1350的底侧。图12中描绘的第二和第三顺序阀1108b-c的阀入 口通道1314被类似地i殳置。这与本文先前所讨i仑的示例级耳关系统100、 400、 500不同。例如,对于图1中描绘的级联系统100,来自第三储存容器102c的压力纟皮传递到第二顺序阀108b的阀座的顶部。如此i殳置,阀座必须一皮寸子
细力口工到高精度(close tolerance)以平衡阀元件,并确保阀的精确4喿作,尤 其是在阀同时在入口和出口侧受压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因此,参照图12和 13公开的级联系统1100通过总是将来自上游储存容器1102b-d的压力供给 到阀座1350的底侧而使每个顺序阀1108a-c在所有条件下的精确操作最大 化。在公开的示例中,这是通过使阀入口通道1314在每个顺序阀1108a-c 中倾斜来实现的。
继续参照图13,阀杆1338的移动和塞1348的移动由活塞1330来控制。 即,如果活塞1330朝向阀帽1320移动,则阀杆1338和塞1348也朝向阀帽 1320移动到开启位置,以启用来自第二储存容器1102b的流动路径。活塞 1330移动远离阀帽1320,则阀杆1338也远离阀帽1320移动到闭合位置, 这导致塞1348与阀座1350接合并停用来自第二储存容器1102b的流动路 径。
活塞1330才艮据或响应储存压力感应表面1334和填充压力感应表面1336 上的相反力之间的差而移动。为了当容器1118中的压力小于第一储存容器 1102a中的压力时向活塞1330提供偏压力以促使活塞1330移动到开启位置, 示例顺序阀1300设置有位于弹簧限位器1332和阀杆套筒1354的弹簧座 1358之间的偏压弹簧1356。如果弹簧1356的偏压力提供例如250磅每平方 英寸(psi)的预定压力,则当容器1118达到比第一储存容器1102a中的压 力小250psi的压力时,活塞1330开始向开启阀位置移动(例如,朝向阀帽 1320滑动)。换句话说,当由负偏压弹簧1356提供的压力和容器1118的 压力的总和超过第一储存容器1102a的压力时,活塞1330向上朝向阀帽1320 移动到开启位置以启用或开启第二储存容器1102b和容器1U8之间的流动 路径。由弹簧1356的偏压力所产生的压力可被选择为任何合适的偏压,例 如50psi、 100psi、 250psi、楊psi等。
为了便于将示例顺序阀1300接合到图12中描绘的集管且为了简化示例 级联系统的阀维护,基体1306形成为插装型体。示例顺序阀1300的插装型体能够被容易地插入到集管1104中而不需要拆卸和/或连接任何流体管线。
于是,参照图12和13描述的示例级联系统1100有利地消除了与装配和维 护具有多个位于集管外部的流体管线的级联系统相关的低效率,因为上述对 具有多个位于集管外部的流体管线的级联系统的装配和维护需要将包括集 管的各种部件仔细地通过例如软管夹或一些其它装置与流体管线联接。相 反,图12中描绘的集管1104的示例提供了顺序阀1108a-c、储存容器1102a-d 和任何止回阀的简单插装型装配。
实际上,本文所描述的每个实施例的共有的优点在于,每个实施例均包 括多个顺序阀,每个顺序阀限定的基体被设置在集管中,使得入口、出口和 至少一个压力感应通道被设置在位于集管的外部边界的内部的位置上。这种
构造大大地减小了所需的任何流体管线和/或管件的复杂性。
为了防止流动通过顺序阀1300的流体混合,顺序阀1300可以包4舌一个 或多个与例如以上参照图1和2描述的顺序阀300相似的静态和/或动态密 封件。另外,在可替代的示例中,图12和13中描绘的示例级联系统1100 的集管1104、储存容器1102a-d或一些其它部件可以包括压力计或测量仪, 用于读取和显示储存容器1102a-d、填充容器1H8、集管输送通道1123a-d、 容器端口 1121a-d或系统1100的任何其它位置中的压力。
尽管本文描述的示例级联系统100、 400、 500、 1100^皮大体上描述为包 括单个集管来容纳三个顺序阀,例如图12中描绘的顺序阀1108a-c,级联系 统100、 400、 500、 1100可替代的实施例可包括例如以端对端结构连接在一 起的多个集管,以容纳附加的顺序阀,从而能够容纳附加的流体储存容器。 尽管在本文中各种系统被描述为包括被连接到各种集管的多个"流体储 存容器"102、 302、 402、 502、 1102,应该理解的是,为了解释的目的并且 对于所附权利要求,这些容器也能够被称为"流体供给容器",使得它们能 够与由各种系统填充的容器明显地区分开。
尽管参照图12和13描述的示例级联系统1100被公开为不具有再充填 回路,级联系统1100的可替代实施例可包括再充填回路,例如包括再充填管线536的图5A中描绘的再充填回路。如此设置,图12中描绘的级联系 统的1100的集管U04可包括与例如图10C中描绘的再充填通道540相似的 再充填通道。此外,当配备有再充填回^各时,图12中描绘的级联系统1100 的集管1104的止回阀端口 1116a-d可容纳双重止回阀,例如图11中描绘的 又又重止回阀600。
虽然本文描述了特定的设备、方法和制造物,本专利的覆盖范围不限于 此。相反,本专利覆盖文字地或在等同原则下客观地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 围内的所有设备、方法和制造物。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分配系统,包括集管,其限定适于与流体供给容器流体连通的第一流体通道、第二流体通道、和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流体连通的出口,所述出口适于与流体储存容器流体连通;和与所述集管联接的阀,该阀包括阀元件,其适于沿纵轴线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位,用于控制从所述集管的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到所述集管的所述出口的流体的流动,阀入口通道,其设置在所述集管的内部,并且与所述集管的所述第一流体通道直接流体连通,阀出口通道,其设置在所述集管的内部,并且与所述集管的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直接流体连通,第一压力感应通道,其适于与所述流体供给容器流体连通,用于将第一压力传递到所述阀元件的第一压力感应表面,和第二压力感应通道,其适于与所述流体储存容器流体连通,用于将第二压力传递到所述阀元件的第二压力感应表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阀的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通道^皮设 置在所述集管中。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阀的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通道被设 置在所述集管中。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通道和所述第二压 力感应通道被设置在所述集管中。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阀的所述阀入口通道被设置为相 对于所述阀元件的移位的所述纵轴线成小于90。的角度。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阀座,该阀座被设置在所述阀 中并适于当所述阀元件处于所述闭合位置时与所述阀元件接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弹簧,该弹簧被设置在所述阀中并将所述阀元件偏压到所述开启位置。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阀的所述阀入口通道在相对于所 述阀座与所述弹簧相反的位置上与所述阀座流体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被连接为与所述集管的所述出 口流体连通的调节器。
10、 一种流体分配系统,包括限定多个阀开口的集管,每个所述阀开口具有适于被连接为与多个流体供 给容器中的一个流体连通的相关的第一流体通道、和适于被连接为与流体储存 容器流体连通的第二流体通道;和多个阀,每个所述阀被设置在所述集管中的所述多个阀开口之一中,并包括阀座,包括支座表面的阀元件,所述阀元件适于沿纵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 位置之间移位,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支座表面接合所述阀座,在所述开启位 置中所述支座表面与所述阔座分开,阀入口通道,其^皮设置在所述集管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流体通道流体连通,阀出口通道,其净皮^:置在所述集管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流体连通,第 一压力感应通道,其适于与所述多个流体供给容器中的 一个流体连 通,用于将第一压力传递到所述阀元件的第一压力感应表面,和第二压力感应通道,其适于与所述流体储存容器流体连通,用于将第 二压力传递到所述阀元件的第二压力感应表面。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阀的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通 道被设置在所述集管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阀的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通道被设置在所述集管中。
13、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阀的所述第一压力感应通道和所述第二压力感应通道^皮:没置在所述集管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阀的所述阀入口通道被设 置为相对于所述阀元件的移位的所述纵轴线成小于90。的角度。
15、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弹簧,该弹簧被设置在每个 所述阀中并将所述阀元件偏压到所述开启位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阀的所述阀入口通道在相通。
17、 一种用于流体分配系统的阀,所述流体分配系统包括多个流体供给容 器,所述多个流体供给容器与集管相联接,用于填充流体储存容器,所述阀包 括基体,其限定基体空腔和外表面;阀座,其由所述基体承载并被设置在所述基体空腔中;阀元件,其被设置在所述基体空腔中,并包括支座表面,所述阀元件适于 沿纵轴线在闭合位置和开启位置之间移位,在所述闭合位置中所述支座表面接 合所述阀座,在所述开启位置中所述支座表面与所述阀座分开;阀入口通道,其以相对于所述阀元件的移位的所述纵轴线成小于90°的角度 从所述基体的所述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基体空腔中,使得所述阀的所述阀入口通 道在与所述阀元件的所述支座表面相反的位置上与所述阀座流体连通;阀出口通道,其从所述基体空腔延伸到所述基体的所述外表面,并适于被 连接为与所述流体储存容器流体连通;第一压力感应通道,其从所述基体的所述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基体空腔中, 并适于与所述流体供给容器中的一个流体连通,用于将第一压力传递到所述阀 元件的第一压力感应表面;和第二压力感应通道,其从所述基体的所述外表面延伸到所述基体空腔中,并适于与所述流体储存容器流体连通,用于将第二压力传递到所述阀元件的第 二压力感应表面。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阀元件偏压到所述开 启位置的弹簧。
全文摘要
一种流体分配系统,其包括集管,该集管具有流体出口以从多个流体供给容器分配流体。所述系统另外还包括与所述集管连接的多个阀,用于控制来自所述容器的流体的流动。所述集管和阀被配置为使得所有的流体流动连接均被设置在所述集管中,从而减少和/或消除了需要位于所述集管外部的管件的数量。如此设置,所述阀包括可容易地安装到所述集管中并容易地从所述集管移除的简单的筒状装置。
文档编号F17C13/04GK101680603SQ200880020420
公开日2010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5日
发明者埃里克·W·伊曼, 托德·W·拉森 申请人:泰思康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