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764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液环压缩机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罐相连,气液分离罐出气管通过回流阀与液环压缩机相连;气液分离罐通过其侧下部管线与循环冷却液冷却器顶部连接,冷却后的循环冷却液通过管线经循环液控制阀、喷嘴与液环压缩机相连,从而构成闭路循环系统。选用液环压缩机,冷却液由水改为新型冷却液,使用过程能确保冷却液与乙炔接触不产生物性变化,通过安装喷嘴,实现对入口-26℃低温乙炔气进行压缩输送,并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35℃时,长距离无伴热输送无冻堵情况,连续平稳运行达30000小时以上,年节约维修成本、降低电耗、减少物料损失创效达95万元。
【专利说明】改进的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气体输送系统,具体说涉及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乙烯装置副产的乙炔气,在化工装置中输送乙炔气体的罗茨式压缩机,不仅效率低,而且故障率高,既增加设备维修成本,又造成压缩机不能长周期稳定运行。因此,如何改进乙炔气大直径管道低温长距离输送系统就成为瓶颈问题,在没有技术借鉴的情况下,成为企业广大职工攻关的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采用液环压缩机及配套措施措施解决了低温地区用液环压缩机长距离输送乙炔过程中带水冻堵问题。
[0004]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液环压缩机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罐相连,气液分离罐出气管通过回流阀与液环压缩机相连;气液分离罐通过其侧下部管线与循环冷却液冷却器顶部连接,冷却后的循环冷却液通过管线经循环液控制阀、喷嘴与液环压缩机相连,从而构成闭路循环系统。
[000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积极效果。
[0006](I)选用液环压缩机、冷却液由水改为新型冷却液(冰点_35°C?_40°C)等配套措施,使用过程能确保冷却液与乙炔接触不产生物性变化,通过安装喷嘴,实现对入口 -26°C低温乙炔气进行压缩输送,并且在环境温度不低于_35°C时,长距离无伴热输送正常。
[0007](2)乙炔输送无冻堵情况,压缩机连续运转无故障,各种运行指标良好,设备连续平稳运行达30000小时以上,年节约维修成本、降低电耗、减少物料损失创效达95万元,相比罗茨压缩机大大降低设备维护成本。因此,本发明解决了低温下输送乙炔冻堵问题的同时,又有效保证了压缩机长周期安全运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改进的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示意图。
[0009]图中,1、液环压缩机;2、气液分离罐;3、回流阀;4、循环冷却液冷却器;5、循环液控制阀;6、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1]见图1,一种改进的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液环压缩机I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罐2相连,气液分离罐2出气管通过回流阀3与液环压缩机I相连;气液分离罐2通过其侧下部管线与循环冷却液冷却器4顶部连接,冷却后的循环冷却液通过管线经循环液控制阀5、喷嘴6与液环压缩机I相连,从而构成闭路循环系统。
[0012]本发明通过回流阀控制出口气体流量,通常气液分离罐容积要保证足够好的分离效果,循环冷却液冷却器的换热面积要保证液环压缩机的冷却需要,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常识性知识。由于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就不断地把压缩机旋转摩擦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冷却液在压缩机内又起到密封作用。将新型冷却液注入到该闭路循环系统中,注入量不高于液位75%,不低于液位的50%,运行过程中,气液分离罐液位低于50%时,补充新鲜冷却液(就是补充新鲜的新型冷却液)。所述的新型冷却液的技术特性为冰点_35°C?_40°C之间,在循环冷却液冷却器中被冷却到15°C以下,循环到液环压缩机中继续使用。
[0013]以上提到的压缩机主要参数:介质乙炔99.97wt%,入口温度-26°C,入口压力
0.0lMpa,出 口温度 67°C,出 口压力 0.176Mpa。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乙炔气低温下大直径管道长距离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液环压缩机通过管线与气液分离罐相连,气液分离罐出气管通过回流阀与液环压缩机相连;气液分离罐通过其侧下部管线与循环冷却液冷却器顶部连接,冷却后的循环冷却液通过管线经循环液控制阀、喷嘴与液环压缩机相连,从而构成闭路循环系统。
【文档编号】F17D1/02GK203442485SQ201320490869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3日
【发明者】赵福瑞, 胡庭友, 李永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