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24426发布日期:2018-07-13 14:38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复混肥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别适合应用于复混肥生产线的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使复混肥或复混肥添加剂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常采用喷涂防板结剂来实现。目前,通常是先将常温下呈固态/胶状的防板结剂加热融解至液态后再输送至生产线,受防板结剂本身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制约,并且生产线运行的温度波动较大,防板结剂在传输流路中易产生相变变成固态或呈粘胶状,一方面会导致整体输送流路的流动性较差,进一步导致喷涂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固态或呈粘胶状的防板结剂易附着在管道内壁甚至堵塞管道,对防板结剂的用量大大增加并对总体生产效率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部分企业采取在管道上包裹保温棉的方式,但效果并不理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管道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及方法,旨在更好的解决防板结剂输送过程中管道堵塞和防板结剂用料浪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防板结剂输送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包括具有前部和后部的传输通道,所述前部设有向防板结剂提供能量以使其融解至液态的第一能量供给单元,融解后的防板结剂从所述前部经所述传输通道朝所述后部运动以进行输送作业,所述传输通道设有能为所述输送作业中的防板结剂提供能量以使其保持液态的第二能量供给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能量供给单元包括以75℃~95℃或者85℃~95℃或者80℃~85℃的温度对所述前部中的防板结剂进行加热而使其融解至液态的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二能量供给单元包括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使所述传输通道整体上构成一个能使防板结剂从进入所述传输通道开始直至从所述传输通道输出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75℃~95℃或者85℃~95℃或者80℃~85℃范围内的加热保温流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为水浴加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后部包括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连接有能使所述储液装置中防板结剂的温度保持在75℃~85℃范围内的第三加热保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通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三输送管道,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与所述前部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之间设有油泵,所述第三输送管道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之间设有过滤器。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板结剂输送系统,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能量供给单元和第二能量供给单元能很好的保证防板结剂在整个输送过程中均呈液态,避免发生相变固化而堵塞流路,并大幅提升防板结剂的总体利用率,对生产企业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其中,通过控制第一能量供给单元的能量输出还能达到减缓防板结剂逐渐融解的速度的目的,从而有效的防止防板结剂在融解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从根本上保证了进入传输通道的液态防板结剂(即防板结油)的品质。第二能量供给单元一方面可在传输通道中部分防板结剂已经发生相变固化甚至造成流路堵塞时通过向防板结剂输出能量使防板结剂再次由固态向液态转化,以达到提高流动性、消除堵塞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在防板结剂温度降低时及时提供能量以预防其在输送作业中发生相变而固化。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防板结剂输送方法,使用上述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包括步骤:向所述防板结剂输送系统中传输通道的前部加入待输送的防板结剂;

通过设于所述前部的第一能量供给单元向待输送的防板结剂提供能量以使其融解至液态;

融解后的防板结剂从所述前部经所述传输通道朝所述后部运动以进行输送作业,在所述输送作业中,通过设于所述传输通道的第二能量供给单元为防板结剂提供能量以使其保持液态;

将防板结剂从所述后部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能量供给单元包括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以75℃~95℃或者85℃~95℃或者80℃~85℃的温度对所述前部中的防板结剂进行加热而使其融解至液态;所述第二能量供给单元包括第二加热保温装置,所述第二加热保温装置使所述传输通道整体上构成一个加热保温流路,所述加热保温流路能使防板结剂从进入所述传输通道开始直至从所述传输通道输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在75℃~95℃或者85℃~95℃或者80℃~85℃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为水浴加热器,通过所述水浴加热器使所述前部中的防板结剂融解至液态。

进一步的,所述后部包括储液装置,所述储液装置连接有第三加热保温装置,通过所述第三加热保温装置使所述储液装置中防板结剂的温度保持在75℃~85℃范围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输送作业中还包括对防板结剂进行过滤的步骤。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防板结剂输送方法,步骤简单,通过采用上述防板结剂输送系统,能实现对防板结剂的充分利用,避免传输通道堵塞,有利于提升总体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板结剂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应用图1所示防板结剂输送系统进行防板结剂输送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内、外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包括具有前部100和后部的传输通道,前部100设有向防板结剂提供能量以使其融解至液态的第一能量供给单元,融解后的防板结剂从前部100经传输通道朝后部运动以进行输送作业(如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传输通道设有能为输送作业中的防板结剂提供能量以使其保持液态的第二能量供给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板结剂输送系统,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第一能量供给单元和第二能量供给单元能很好的保证防板结剂在整个输送过程中均呈液态,避免发生相变固化而堵塞流路,并大幅提升防板结剂的总体利用率,对生产企业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其中,第二能量供给单元一方面可在传输通道中部分防板结剂已经发生相变固化甚至造成流路堵塞时,通过向防板结剂输出能量使防板结剂再次由固态向液态转化,以达到提高流动性、消除堵塞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在防板结剂温度降低时及时提供能量以预防其在输送作业中发生相变而固化。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能量供给单元包括以75℃~95℃或者85℃~95℃或者80℃~85℃的温度对前部100中的防板结剂进行加热而使其融解至液态的第一加热保温装置;第二能量供给单元包括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使传输通道整体上构成一个能使防板结剂从进入传输通道开始直至从传输通道输出的过程中其温度保持在75℃~95℃或者85℃~95℃或者80℃~85℃范围内的加热保温流路。

申请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在其它条件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将在不同加热温度下升温融解的防板结剂输送至复混肥生产线的包膜机后生产出来的复混肥的防板结效果不同,为此申请人经过多次测试后得知,通过采用上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和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并在上述各温度区间内对防板结剂进行控制,可在防止防板结剂发生相变固化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防板结效果。

申请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发现,在其它条件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即使将在同一加热温度下升温融解的防板结剂输送至复混肥生产线的包膜机后生产出来的复混肥的防板结效果亦呈现出不均匀性。为了探究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申请人采用了多种测试仪器对整个防板结剂的加热输送环节进行数据监控,在一段时间后收回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时发现,不同时段生产出的复混肥的防板结效果呈现一定的规律,并表现为部分时段效果较好,而部分时段效果较差。申请人经过进一步试验后发现,减少单次加热输送的防板结剂的量可使每批次生产的复混肥具有较一致的防板结效果。而在实际生产中这样的做法会导致生产效率极低。在此基础上,申请人在进一步实验和研究后发现,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固体防板结剂各部分受热的均匀性和升温融解的速率会极大的激发防板结剂的化学不稳定性,为此一方面可通过控制第一能量供给单元的能量输出达到减缓防板结剂从固态/胶状逐渐融解的速度的目的,从而有效的防止防板结剂在融解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从根本上保证了进入传输通道的液态防板结剂(即防板结油)的品质;另一方面申请人根据此发现采用多种加热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后发现,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为水浴加热器400,是一种较优的选择,一方面能使前部100中的防板结剂受热更加均匀,另一方面有利于减缓防板结剂的融解过程,即使同时加热较多的固态防板结剂,也能保证具有较好的品质。

下面将采用水浴加热和普通的直接加热两种方式以多个温度进行加热融解后的防板结剂添加至复混肥中,测试复混肥的防板结效果以对不同加热方式和不同温度所得到的防板结剂品质进行详细说明,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说明:复混肥的防板结效果分为6个评价等级,从优到劣分别为“非常好”、“好”、“较好”、“一般”、“较差”、“差”。

通过对比测试得知:在75℃~95℃的各温度下,采用水浴加热相对于直接加热时所得到的防板结剂对复混肥所起到的防板结效果均更好,具有更好的品质;并且水浴加热温度在80℃~85℃范围内时效果较优,在80℃~83℃时效果最佳。而就75℃~80℃和85℃~95℃两种温度区间而言,在达到防板结剂品质较好的前提下,为了提升加热效率,更优选的是85℃~95℃。

类似的,就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而言,使防板结剂的温度保持在80℃~85℃亦为较优的选择,在避免防板结剂固化的前提下,能进一步减小因温度波动较大而导致防板结剂的物理性质或者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此外,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使传输通道整体上构成一个加热保温流路,能达到更系统的消除和预防传输通道堵塞的问题。在实际应用时,更为优选的是在防板结剂从前部100进入传输通道之前对传输通道进行预热,从而更好的避免防板结剂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

在实际应用时,前部100至少装有防板结剂的部分整体置于水浴加热器400,以进一步确保加热的均匀性。

为了简化结构,前部100可以是桶状结构,水浴加热器400包括水浴槽,在使用时将桶状前部100置于水浴槽中,再向其中添加防板结剂即可。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能量供给单元还包括与前部100相连的第一温度检测机构410,第二能量供给单元还包括与传输通道相连的第二温度检测机构510,第一温度检测机构410、第二温度检测机构510、第一加热保温装置(本实施例中为水浴加热器400)及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由同一温控系统700统一控制。通过分别设置温度检测机构,能进一步保证温度准确,确定防板结剂的温度是否达到要求,从而通过这些信息对加热保温装置方便的进行调控。

温控系统700可根据第一温度检测机构410检测到的防板结剂所处温度区间来相应的调节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的温度,从而使传输通道中的防板结剂的温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当前部100的防板结剂温度相对处于较高的温度区间时,可相应的通过降低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的功率来使传输通道中的防板结剂温度适当降低,从而使整个输送作业中的防板结剂始终处于理想温度范围内;而当前部100的防板结剂温度相对处于较低的温度区间时,可相应的通过提高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的功率来对传输通道中的防板结剂温度做出适当的温度补偿。这样的结构不仅更加方便控制,还有利于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后部包括储液装置300,储液装置300连接有能使储液装置300中防板结剂的温度保持在75℃~85℃范围内的第三加热保温装置600。通过设置储液装置300能提高使用的便利性,第三加热保温装置600在上述温度区间内对防板结剂进行保温控制,一方面在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的前提下,能够较好的避免防板结剂的物理不稳定性和化学不稳定性对后续生产使用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在生产线停产后重新启动时,可直接通过控制第三加热保温装置600的温度而使储液装置300中的防板结剂融解后即可快速投入生产,无需再从前部100开始经过传输通道后再进行利用,尤其是在传输通道较长时能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加热保温装置600包括设于储液装置300外壁上的加热保温壳体610,加热保温壳体610与储液装置300之间为加热介质输送通道620,加热介质输送通道620连接加热介质源。

类似的,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也可以采用与第三加热保温装置600类似的结构,这样就可以采用同一加热介质源,并且还可由温控系统700对第三加热保温装置600进行同步控制,达到简化系统结构和高效控制的目的。

优选的,第三加热保温装置600还可为常见的伴热装置。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亦优选为伴热装置。

进一步的,伴热装置为夹套伴热装置或电伴热装置。当传输通道较长时,使用夹套伴热的方式,当传输通道不长时,可在储液装置300的主体上设置电伴热装置。此外,伴热装置还可以为伴热箱或者伴热管道,在实际应用时,可向其中通入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蒸汽或热水等,从而以蒸汽/热水伴热保温的方式对储液装置300和传输通道中的防板结剂进行保温,达到了充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进一步的,传输通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管道210、第二输送管道220和第三输送管道230,第一输送管道210与前部100的出口相连,第二输送管道220与第一输送管道210之间设有油泵240,第三输送管道230与第二输送管道220之间设有过滤器251。由于前部100通常呈桶状,具有一定的深度以容纳较多的防板结剂,故采用油泵240将防板结剂从前部100抽入传输通道,可确保足够的输送动力,并能提高传输通道中防板结剂的流动速率。过滤器251的设置可对传输作业中的防板结剂起到过滤的作用,一方面可防止前部100中未融解的防板结剂经传输通道进入后部的储液装置300中并在后续生产中投入使用,另一方面即使防板结剂在传输通道中发生相变而部分固化,过滤器251也能及时将其相变后的防板结剂颗粒滤出,进一步确保防板结剂投入生产的品质,并提高防板结剂的利用率。

进一步的,过滤器251包括过滤元件,过滤元件优选为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筛网。

此外,前部100与第一输送管道210之间还优选设有预过滤器(未示出),以对抽入油泵240的防板结剂进行预过滤,能很好的避免因油泵240的抽液动力过大而造成前部100中部分还未融解的防板结剂直接被抽入输送通道,从而影响后续输送、生产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板结剂输送方法,使用上述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包括:

步骤s100,向防板结剂输送系统中传输通道的前部100加入待输送的防板结剂;

步骤s200,通过设于前部100的第一能量供给单元向待输送的防板结剂提供能量以使其融解至液态;

步骤s300,融解后的防板结剂从前部100经传输通道朝后部运动以进行输送作业,在输送作业中,通过设于传输通道的第二能量供给单元为防板结剂提供能量以使其保持液态;

步骤s400,将防板结剂从后部输出。

第一能量供给单元包括第一加热保温装置,在步骤s200中第一加热保温装置以75℃~95℃或者85℃~95℃或者80℃~85℃的温度对前部100中的防板结剂进行加热而使其融解至液态;第二能量供给单元包括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在步骤s300中第二加热保温装置500使传输通道整体上构成一个加热保温流路,加热保温流路能使防板结剂从进入传输通道开始直至从传输通道输出的过程中温度保持在75℃~95℃或者85℃~95℃或者80℃~85℃范围内。

进一步的,步骤s200中第一能量供给单元(具体为第一加热保温装置)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使前部100中的防板结剂融解至液态。

进一步的,后部包括储液装置300和第三加热保温装置600,步骤s400之前还包括通过第三加热保温装置600使储液装置300中防板结剂的温度保持在75℃~85℃范围内的操作。

进一步的,在步骤s300输送作业中还包括对防板结剂进行过滤的步骤s350。

步骤s350具体包括在防板结剂刚从前部100进入传输通道时的预过滤和在防板结剂从传输通道输出至后部之前的二次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防板结剂输送方法中的各单元/装置/机构等之间相互连接、作用、所取得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方式等,由于与本发明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与本发明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实施例相同,具体内容可参见本发明防板结剂输送系统实施例中的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