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能开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415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能开瓶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开最大的内盖直径和最小的内盖直径之间所有不同直径的瓶子内盖的万能开瓶器。



背景技术:

在科学实验、研究开发、工农业生产、生活、医疗、卫生及环保等领域,人们大量使用着各种瓶装的化学试剂。这些包装瓶的大小和型号不仅品种繁多,其包装方式也各式各样。这些化学试剂中,既包括液体试剂,也包括固体试剂。出于保质期和安全等问题,厂家要保证包装瓶的包装严密,以防止物料泄漏。因此,不少厂家不仅在包装瓶的瓶口上设置了外盖,还在外盖的内侧设置了内盖。但是,几乎所有的内盖都被设计为伸入瓶内、而外部仅留有一段小小的翻边。这使得在没有专用工具的情况下,内盖不容易打开。有时,甚至在打开的过程还常常伴随着化学试剂喷溅,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为此,人们设计出了多种专用工具来解决这项难题。但这些专用工具通常仅仅能够打开一种或者两种直径的内盖。然而市面上存在着五花八门的内盖和各种不同的内盖直径;有英制的,也有公制的;有小口的,也有广口的;其中,最大和最小的内盖直径相差好几倍;并且,最大的内盖直径和最小的内盖直径之间则存在着几百种不同的内盖直径,因此很多直径瓶口内盖缺少相应的开启工具,一方面开瓶困难,另一方面安全隐患多。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一款打开最大的内盖直径和最小的内盖直径之间所有不同直径的瓶子内盖的万能开瓶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万能开瓶器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上的在径向平面上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子弹头形结构的通孔,从而实现了通过一款万能开瓶器打开最大的内盖直径和最小的内盖直径之间所有不同直径的瓶子内盖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万能开瓶器包括:外壳和通孔;通孔在径向平面上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子弹头形结构,设置于外壳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子弹头形结构包括:设置在通孔第一端的径向为扇形的第一圆弧;设置在通孔第二端的径向为扇形的第二圆弧;第一圆弧的内径小于第二圆弧的内径;第一圆弧的第一端和第二圆弧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延伸臂相连接;第一圆弧的第二端和第二圆弧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延伸臂相连接;第一延伸臂和第二延伸臂之间的距离由通孔的第一端向通孔的第二端方向逐渐加宽;第一圆弧、第二圆弧与第一延伸臂、第二延伸臂之间均为平滑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第一圆弧的内径为14mm-16mm;第二圆弧的内径为36mm-62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平滑过渡为圆弧过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万能开瓶器还包括:沿通孔的内缘环形设置的薄刃;薄刃的刃口朝向通孔的内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薄刃包括:第一薄刃,设置于第一延伸臂上;第二薄刃,设置于第二延伸臂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万能开瓶器还包括:通孔盖,连接外壳,用于防止通孔被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一方面这样实现了通过一款万能开瓶器打开最大的内盖直径和最小的内盖直径之间所有不同直径的瓶子内盖的效果;另一方面能防止内盖上沾染的物料污染环境或接触人体、造成不应有的伤害;此外,能很容易就拔起内盖,使用方便,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 2、通孔 3、第一圆弧

4、第二圆弧 5、第一延伸臂 6、第二延伸臂

7、薄刃 8、第一薄刃 9、第二薄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万能开瓶器包括:外壳1和通孔2;通孔2在径向平面上为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的子弹头形结构,设置于外壳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万能开瓶器的通孔2套住内盖,通过开瓶器的通孔2带动内盖脱离瓶口。通孔2内侧可以设置粗糙纹路或凸起,以增大内盖与通孔2间的摩擦力。通孔2内侧还可以设置内螺纹式凹槽,用于旋转咬合内盖,从而易于向上拔起。子弹头形结构包括内径较大的一端和内径较小的一端。从内径较大的一端套入内盖,内盖在通孔2内时,将内盖沿通孔2的径向平面向内径较大的一端滑动至内盖径向平面向内径较小一端与通孔2卡合牢固,这样能很容易就拔起内盖,并且内盖不会脱落造成事故。开瓶器的外壳可以为塑料材质例如聚碳酸酯或金属材质例如钢铁,其中钢铁可以为厚度为0.8mm的304不锈钢。外壳可以通过打磨和抛光变得更安全和美观。开瓶器的外壳可以采用PC注塑的方式制作。

需要注意的是:拔出来的内盖上往往粘有物料,不可随意乱放!最好事先准备好一只大小合适的空烧杯,将开瓶器连同内盖一起平放在烧杯上,并且最好内盖处于烧杯内并要保持开瓶器和内盖整体的稳定和安全,以防止内盖上沾染的物料污染环境或接触人体、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完成从瓶内取样之后再按照相反的流程将内盖装回原处。同样要注意:操作者的手不可接触内盖的外圆面,更不可接触内盖的底面(这里接触物料的可能性最大。)只可以接触内盖的上部或凹陷的内腔部分(这里是绝对不会接触物料的)。

这样一方面实现了通过一款万能开瓶器打开最大的内盖直径和最小的内盖直径之间所有不同直径的瓶子内盖的效果;另一方面能防止内盖上沾染的物料污染环境或接触人体、造成不应有的伤害;此外,能很容易就拔起内盖,使用方便,效果好。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子弹头形结构包括:设置在通孔2第一端的径向为扇形的第一圆弧3;设置在通孔2第二端的径向为扇形的第二圆弧4;第一圆弧3的内径小于第二圆弧4的内径;第一圆弧3的第一端和第二圆弧4的第一端之间通过第一延伸臂5相连接;第一圆弧3的第二端和第二圆弧4的第二端之间通过第二延伸臂6相连接;第一延伸臂5和第二延伸臂6之间的距离由通孔2的第一端向通孔2的第二端方向逐渐加宽;第一圆弧3、第二圆弧4与第一延伸臂5、第二延伸臂6之间均为平滑过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万能开瓶器的第一圆弧3一侧能嵌入较小直径的内盖;而第二圆弧4一侧能嵌入较大直径的内盖;第一圆弧3和第二圆弧4之间通过第一延伸臂5和第二延伸臂6平滑连接,从而能嵌入较小直径和较大直径之间的任意内盖;通过内盖在通孔2中滑动,进而使得内盖卡合开瓶器的通孔2;利用杠杆原理,只要通过外壳1发力,即可使得通孔2带动内盖倾斜或翘起进而脱离瓶口。通孔2内侧可以设置粗糙纹路或凸起,以增大内盖与通孔2间的摩擦力;第一圆弧3内侧、第二圆弧4内侧、第一延伸臂5内侧和第二延伸臂6内侧还可以设置内螺纹式凹槽,用于旋转咬合内盖,从而易于向上拔起;从第二圆弧4一侧套入内盖,内盖在通孔2内时,将内盖沿通孔2的径向平面从第二圆弧4一侧滑动至第一圆弧3一侧与通孔2卡合牢固,这样能很容易就拔起内盖,并且内盖不会脱落造成事故。

这样一方面实现了通过一款万能开瓶器打开最大的内盖直径和最小的内盖直径之间所有不同直径的瓶子内盖的效果;另一方面能防止内盖上沾染的物料污染环境或接触人体、造成不应有的伤害;此外,能很容易就拔起内盖,使用方便,效果好。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第一圆弧3的内径为14mm-16mm;第二圆弧4的内径为36mm-62mm。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打开内盖直径在60mm到16mm之间所有各种内盖直径的内盖。既可以设计袖珍型的产品例如:第二圆弧4的内径为36mm-38mm且第一圆弧3的内径为14mm-16mm;也可以设计功能更全面的产品例如:第二圆弧4的内径为60mm-62mm且第一圆弧3的内径为14mm-16mm。

这样一方面实现了通过一款万能开瓶器打开最大的内盖直径和最小的内盖直径之间所有不同直径的瓶子内盖的效果;另一方面能防止内盖上沾染的物料污染环境或接触人体、造成不应有的伤害;此外,能很容易就拔起内盖,使用方便,效果好。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第一圆弧3、第二圆弧4与第一延伸臂5、第二延伸臂6之间均为平滑过渡。

这样一方面通孔2更匹配内盖,使得内盖与通孔2之间的的卡合更稳固,使用方便,效果好;另一方面过渡没有棱角,使用更为安全。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平滑过渡为圆弧过渡。

这样一方面通孔2更匹配内盖,使得内盖与通孔2之间的的卡合更稳固,使用方便,效果好;另一方面过渡没有棱角,使用更为安全。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万能开瓶器还包括:沿通孔2的内缘环形设置的薄刃7;薄刃7的刃口朝向通孔2的内侧。

在本实施例中,将带刃口处的外平面紧贴在瓶口处,将通孔2内的刃口缓慢地、均匀地推入瓶子内盖的翻边与瓶口之间的间隙中,待刃口接触内盖喉径、可以用力向上拔起时,缓慢地撬动,随即就可以轻松地把内盖拔出来。

这样一方面能很容易就拔起内盖,使用方便,效果好;另一方面能防止内盖上沾染的物料污染环境或接触人体、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薄刃7包括:第一薄刃8,设置于第一延伸臂5上;第二薄刃9,设置于第二延伸臂6上。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臂5和第二延伸臂6上可以分别设置镜像对称、刃口相对的“L型”第一薄刃8和第二薄刃9。第一薄刃8和第二薄刃9的上侧可以分别贴合第一延伸臂5和第二延伸臂6。第一薄刃8和第二薄刃9的下侧可以相连接并贴合第一圆弧3设置。自通孔2的小端到大端第一延伸臂5和第二延伸臂6之间各刃口处的间距,能涵盖从最小内盖直径到最大内盖直径,以及最小内盖直径到最大内盖直径之间的全部内盖直径的适用范围,因而能轻松地卡合相应直径的内盖,并将之拔出。在本实施例中,只需将带刃口处的外平面紧贴在瓶口处,将开瓶器第一延伸臂5和第二延伸臂6上的刃口缓慢地、均匀地推入瓶子内盖的翻边与瓶口之间的间隙中,待刃口接触内盖喉径、可以用力向上拔起时,缓慢地撬动,随即就可以轻松地把内盖拔出来。

这样一方面能很容易就拔起内盖,使用方便,效果好;另一方面能防止内盖上沾染的物料污染环境或接触人体、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万能开瓶器还包括:弹性层,分别设置于薄刃7的上侧和/或下侧,用于夹紧内盖。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可以为橡胶或是海绵。

这样一方面通过弹性层能填补内盖下侧和上侧与通孔2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得内盖和通孔2之间的卡合更加紧密,进而防止内盖脱出通孔2,防止内盖掉落而污染内盖;另一方面能增加内盖与通孔2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内盖更容易被拔出瓶口。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万能开瓶器还包括:限位块,用于限制内盖的位置;滑槽,设置于外壳1上且滑动连接限位块,用于使限位块沿通孔2的第一端至第二端方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滑槽可以包括朝向通孔2的第一端倒钩或是波浪形凸起,用于将限位块的一端固定或卡住。限位块可以包括旋转轴和夹持部;夹持部用于卡合限位块;旋转轴用于旋转夹持部到达可夹持内盖的位置。

这样一方面通过限位块能防止内盖从通孔2的一侧滑出,从而使得内盖和通孔2之间的卡合更加紧密,进而防止内盖脱出通孔2,防止内盖掉落而污染内盖;另一方面能增加内盖与万能开瓶器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内盖更容易被拔出瓶口。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万能开瓶器还包括:通孔盖,连接外壳1,用于防止通孔2被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通孔盖既可以是旋转连接外壳1,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外壳1。这样可以在万能开瓶器不使用时保持通孔2的清洁,防止由于通孔2的污染进而造成内盖的污染。

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地,提供了一种万能开瓶器,其中,万能开瓶器还包括:手柄,连接外壳1,用于提供开启内盖时的杠杆力。

在本实施例中,手柄既可以包括抓握环,也可以包括凹凸的抓握部。手柄和外壳1的径向平面可以存在一定角度,施加力更方便。

这样一方面通过手柄使得通孔2与手之间的距离增加,从而使得化学药剂更远离开瓶的操作者,因而更加安全;另一方面手柄更易抓握,并且可以在手柄和外壳1的径向平面之间设置角度,从而使得内盖更容易被拔出瓶口,方便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