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冷却液加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9173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冷却液加注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冷却液加注设备。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需要进行温控的部件包括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以及其他功率电子器件,而各部件的要求冷却液温度不同,使得可能同时存在多套冷却系统,且受限于布置,各冷却系统难以实现自动排空及冷却液加注功能,尤其在后期维修过程中,温控系统内冷却液无法完全排出,无法采用生产线使用的传统冷却液加注设备。

目前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的冷却液加注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生产线上抽真空加注,此方案要求系统内没有冷却液,一旦有冷却液可能造成真空泵吸入冷却液而损坏;第二种是通过电动水泵的循环逐步将空气通过膨胀箱排出,此方案只针对简单的温控系统有效,比如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且水泵出力较大才能达到要求,目前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采用此方法达不到排空加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冷却液加注设备,以实现快速简便地加注和回收冷却液,并保护真空泵不被损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冷却液加注设备,包括:

用于向温控系统加注冷却液的加注口;

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第一快速接头、第二快速接头和第二开断阀,其中,所述第一快速接头在所述储液罐上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快速接头在所述储液罐上的位置;

用于抽取真空的电动真空泵;

所述加注口通过外部管路依次连接第一开断阀、第一快速接头,所述储液罐通过第二快速接头与所述电动真空泵相连。

其中,所述加注口包括膨胀箱盖口和设置在其上的管口,所述膨胀箱盖口可活动地与温控系统连接,所述管口用于连接外部管路。

其中,所述膨胀箱盖口由金属制成,所述管口焊接在所述膨胀箱盖口上或者与所述膨胀箱盖口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第一快速接头设置在所述储液罐下部,所述第二快速接头设置在所述储液罐上部。

其中,在所述加注口与所述第一开断阀之间的管路上还安装有真空表,用于监测温控系统的真空状况。

其中,所述储液罐由透明材料制成,其罐身上标注有刻度。

其中,所述储液罐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用于获取储液罐内液面高度信息。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可适用于维修过程中冷却液加注,解决传统加注设备无法采用电动真空泵抽真空加注问题;通过设计加注口与储液罐,可回收温控系统的冷却液,同时保护真空泵不被破坏;采用快速接头方便操作,实现快速排空及加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冷却液加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加注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冷却液加注设备排空冷却液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冷却液加注设备加注冷却液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冷却液加注设备,包括:

用于向温控系统加注冷却液的加注口;

用于储存冷却液的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上设置有第一快速接头、第二快速接头和第二开断阀,其中,所述第一快速接头在所述储液罐上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快速接头在所述储液罐上的位置;

用于抽取真空的电动真空泵;

所述加注口通过外部管路依次连接第一开断阀、第一快速接头,所述储液罐通过第二快速接头与所述电动真空泵相连。

再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设计了新的加注口,包括膨胀箱盖口11和设置在其上的管口12,膨胀箱盖口11可活动地与温控系统连接(通常为螺纹连接),管口12用于连接外部管路,并通过外部管路依次连接第一开断阀、第一快速接头,将加注口与储液罐连接起来,从而实现本实施例加注设备与新能源汽车温控系统的连接。膨胀箱盖口11采用机械加工方式加工成金属盖口,管口12则焊接在金属盖口11上或者与金属盖口一体成型。

在加注口与第一开断阀之间的管路上还安装有真空表,用于监测温控系统的真空状况。

作为一种例子,第一快速接头设置在所述储液罐下部,第二快速接头设置在储液罐上部。

本实施例的加注设备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或电机液冷系统,包括排空和加注两个过程。以下结合图3和图4分别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3所示,温控系统(本实施例为电池或电机液冷系统)一般均设有放水阀,进行排空前大部分冷却液可以通过放水阀排出,之后部分冷却液仍会残存在温控系统内,此时将温控系统的放水阀关闭,将第一开断阀打开,第二开断阀关闭,并打开电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抽真空过程中,温控系统中残存的冷却液会依次通过加注口、第一开断阀、第一快速接头进入储液罐(冷却液流动方向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由于储液罐体积较大,第一快速接头的位置低于第二快速接头,冷却液由于重力作用不会通过第二快速接头进入电动真空泵,从而保护电动真空泵不被破坏。

当真空表指数达到要求后,关闭第一开断阀,同时保压一段时间,压力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可进入加注过程。请参照图4所示,加注时首先断开第二快速接头,移除电动真空泵,再打开第二开断阀,观察储液罐液面高度,当液面不满足要求时,注入足量的冷却液。然后再打开第一开断阀,储液罐中的冷却液由于大气压力作用依次通过第一快速接头、第一开断阀、加注口进入温控系统(冷却液流动方向如图4中虚线箭头所示)。由于前述排空过程使得真空度较高,因此可实现多次加注,通过第一开断阀的开关合理控制加注速度,直至冷却液充满膨胀箱,完成加注过程。为了便于对储液罐液面高度的观察,一种方式是将储液罐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并在罐身标注刻度,通过人肉眼观察;另一种方式是在储液罐内安装液位传感器,通过传感器信号获取储液罐内液面高度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适用于维修过程中冷却液加注,解决传统加注设备无法采用电动真空泵抽真空加注问题;通过设计加注口与储液罐,可回收温控系统的冷却液,同时保护真空泵不被破坏;采用快速接头方便操作,实现快速排空及加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