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售水机自动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432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售水机自动灌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售水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售水机自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售水机是一种设置在社区内为居民提供饮用水的设备,包括制水和灌装两个主要部分。制水部分是通过水泵增压经过多道过滤器,包括活性炭过滤器,PP棉滤芯,RO模等等,制造出纯净水保存到水箱。灌装部分是通过投币或者IC卡方式,消费者将水桶置于出水口下,按下控制板控制出水开关进行打水,并通过流量或时间来计算费用。

消费者通常以纯净水专用水桶作为取水的容器,水桶的造型比较特殊,桶口仅稍大于灌装口的外径,消费者在售水机上打水时,水桶口往往不能与灌装口精确的对齐,纯净水外泄造成水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灌装口是固定安装在售水机上的,且底部有一部分处于外露状态,无法被售水机内置的杀菌消毒装置所覆盖,售水口长期暴露的部分容易累积灰尘、滋生细菌,严重影响水质。

因此,需要对售水机的灌装装置进行改进,以提高其灌装的准确性和卫生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售水机的准确灌装,避免水资源浪费,同时解决灌装口被灰尘细菌等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售水机自动灌装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售水机自动灌装装置,包括支架、升降机构和灌装口;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和与横梁垂直固定设置的竖轴;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与三个齿轮相啮合的链条,与竖轴平行设置的导轨以及与导轨滑动连接的滑块,滑块可随链条的升降而上下移动;升降机构的第一齿轮与电机同轴设置,第二齿轮位于导轨的底端,第三齿轮位于导轨的顶端;电机与售水机的控制主板相连接;灌装口为竖直安装的管状结构,灌装口的底部呈收缩状;灌装口固定设置在滑块上。

优选的,电机为双向转动电机。

优选的,导轨底端有第一限位块,导轨顶端有第二限位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售水机自动灌装装置,在无人取水的情况下,灌装口随滑块通过链条升到导轨的顶端,整体位于售水机的内部;当有人灌装取水时,将水桶置于灌装口下,按下取水按钮,控制主板控制电机工作,通过链条带动滑块,灌装口向下运动,穿过水桶口并进入水桶内部,然后开始出水;取水结束停止打水时,按下结束或暂停按钮,控制主板控制电机反向运转,通过链条带动滑块将灌装口向上运动,离开水桶,然后返回售水机的内部,结束灌装。带来的有益的效果包括:

(1)灌装口与水桶口的定位更准确,并且灌装过程中灌装口位于水桶内部,不会发生纯净水外泄的情况,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2)无人取水时,灌装口位于售水机的内部,不与外界直接接触,杜绝了累积灰尘、滋生细菌等影响水质的问题;同时,灌装口处于售水机内置的杀菌消毒装置覆盖范围之内,保证了纯净水的品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竖轴,3、链条,4、第一齿轮,5、电机,6、第一限位块,7、第二齿轮,8、灌装口,9、导轨,10、滑块,11、第二限位块,12、第三齿轮,13、支架,14、升降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结合、简化,均为等效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售水机自动灌装装置,包括支架13、升降机构14和灌装口8;支架13包括水平设置的横梁1和与横梁1垂直固定设置的竖轴2;升降机构14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12,与三个齿轮相啮合的链条3,与竖轴2平行设置的导轨9以及与导轨9滑动连接的滑块10,滑块10可随链条3的升降而上下移动;升降机构14的第一齿轮4与电机5同轴设置,第二齿轮7位于导轨的9底端,第三齿轮12位于导轨9的顶端;电机5与售水机的控制主板相连接;灌装口8为竖直安装的管状结构,灌装口的底部呈收缩状;灌装口8固定设置在滑块10上。

优选的,电机5为双向转动电机。

优选的,导轨9底端有第一限位块6,导轨顶端有第二限位块11。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各部分名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