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378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属于升压补热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当液态物料在大量的定向运输时,往往使用管道来进行运输。但是长距离的管道运输,管道内的运输液体物料的温度和压力会降低。有些液态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有温度和压力要求的,但是现有的换热站的加热效率较低,若要达到良好的补热效果,则需要降低液体物料单位时间的流量,会降低液体物料的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在于提供一种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可在不降低液态物料运输速度的前提下,有效的对物料进行补热和增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包括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之间连接有换热仓,换热仓内设有换热管,进料管道和出料管道通过多通管道连接到各个换热管;

换热仓底部设有水槽,水槽内设有加水管,水槽的上方两侧设有与电源连接到的磁控管和搅拌器;

换热仓的顶部设有排压管道,排压管道和出料管道连接到升压站,升压站内设有叶轮组,组成叶轮组的两个叶轮,即叶轮A和叶轮B的叶片反向设置,叶轮A的叶片伸入排压管道,叶轮B的叶片伸入出料管道。

所述的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换热仓内的换热管均为螺旋管道,且管道为金属材质。

所述的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水槽侧壁上与加水管同一水平高度上设有液位开关,加水管与水源之间设有电磁阀,电磁阀的线圈通过水位开关的常闭触点连接到电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通过磁控管对水槽内的水进行微波加热,形成干蒸汽,蒸汽会不断充满换热仓内,并形成压力,并且温度非常高的干蒸汽可以良好的对换热管内流过的液态物料进行换热,利用较高的温差快速的进行热交换,对液态物料进行补热。且在热交换过程中在换热管外壁凝结成的液滴,会由搅拌器反射出的微波进行加热,使其再次升温变成水蒸气。当换热仓内的压力达到泄压阀的泄压压力时,会使泄压阀开阀,开阀后喷出的蒸汽会推动叶轮A高速转动,由于叶轮A和叶轮B同轴,叶轮B也会在叶轮A的带动下高速转动,从而使叶轮B为出料管道增压。使磁控管加热制作的蒸汽既可以加热,又可以为液态物料增压,合理的利用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位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电气原理图;

图4位叶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管道;2、多通管道;3、换热仓;4、换热管;5、排压管道;6、升压站;7、叶轮组;8、出料管道;9、液位开关;10、水槽;11、加水管;12、搅拌器;13、磁控管;14、叶轮B;15、叶轮A;16、电磁阀;17、泄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包括进料管道1和出料管道8,进料管道1和出料管道8之间连接有换热仓3,换热仓3内设有换热管4,进料管道1和出料管道8通过多通管道2连接到各个换热管4;

换热仓3底部设有水槽10,水槽10内设有加水管11,水槽10的上方两侧设有与电源连接到的磁控管13和搅拌器12;

换热仓3的顶部设有排压管道5,排压管道5上设有泄压阀17,排压管道5和出料管道8连接到升压站6,升压站6内设有叶轮组7,组成叶轮组7的两个叶轮,即叶轮A15和叶轮B14的叶片反向设置且同轴连接,叶轮A15的叶片伸入排压管道5,叶轮B14的叶片伸入出料管道8。

所述的中转站升压补热系统,水槽10侧壁上与加水管11同一水平高度上设有液位开关9,加水管11与水源之间设有电磁阀16,电磁阀16的线圈通过水位开关的常闭触点连接到电源。当水位低于液位开关9时,液位开关9归位,使断开的常闭触点闭合,电磁阀16的线圈与电源接通,电磁阀16开启,为水槽10加水,保证了蒸汽不断被产出,提高换热仓3内的压力。

实施例2:在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基础上,换热仓3内的换热管4均为螺旋管道,且管道为金属材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