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砂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869发布日期:2018-11-16 23:24阅读:29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砂轮。



背景技术:

安瓿瓶是常用的医用器具,用于定量容纳各种医用药液。

如图1所示,安瓿瓶6包括瓶头61、瓶颈62、以及瓶身63。使用时,需要医护人员一只手固定安瓿瓶6,另一只手抓取砂轮4,利用砂轮4圆弧边的刃口沿安瓿瓶6的瓶颈62划开。

然后沿刃口的划痕将瓶颈62掰断。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都是直接用手接触砂轮4和安瓿瓶6,尤其是将安瓿瓶6掰断后,医护人员的手部容易被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医用砂轮,通过使医护人员间接的接触断裂的瓶头和砂轮,从而减少医护人员因开启安瓿瓶而划伤手的情况。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砂轮,包括用于容纳瓶头的套体和设于套体内部的砂轮片,套体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砂轮片设于套体的开口端上,套体侧壁开有侧口,侧口沿套体的长度方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砂轮片为半圆形,且砂轮片的圆弧边贴合套体的内壁,砂轮片的直线边上设有刃口,且刃口正对瓶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套体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套体上设有凹面,凹面上分布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凹面凹陷的部位正对瓶头的中间部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侧口向开口端延伸,并贯穿开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套体将安瓿瓶的顶端包裹,此时砂轮片的刃口正对瓶颈。护士将手指放置在对应的凹面上,此时套体发生形变使砂轮片的刃口倾斜并紧贴瓶颈。旋转数下使刃口贴合瓶颈滑动数周。然后即可掰下安瓿瓶的顶端,从而分离安瓿瓶顶端和安瓿瓶的瓶身。

(2)橡胶制成的套体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安瓿瓶,防滑纹增加了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时的稳定性。

(3)掰下的瓶头仍然存留在套体内,此时沿瓶头的外圆弧面捏动套体,将瓶头从侧口挤出,即可进行下一个开瓶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表示安瓿瓶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凹面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表示砂轮片与侧口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其中:1、套体;2、侧口;3、凹面;4、砂轮;5、砂轮片;6、安瓿瓶;61、瓶头;62、瓶颈;63、瓶身。

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砂轮4,包括用于容纳瓶头61的套体1和设于套体1内部的砂轮片5,套体1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砂轮片5设于套体1的开口端上,套体1侧壁开有侧口2,侧口2沿套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

砂轮片5为半圆形,且砂轮片5的圆弧边贴合套体1的内壁,砂轮片5的直线边上设有刃口,且刃口正对瓶颈62。套体1由橡胶制成。套体1上设有凹面3,凹面3上分布有防滑纹。凹面3凹陷的部位正对瓶头61的中间部位。侧口2向开口端延伸,并贯穿开口端。

通过套体1将安瓿瓶6的顶端包裹,此时砂轮片5的刃口正对瓶颈62。护士将手指放置在对应的凹面3上,此时套体1发生形变使砂轮片5的刃口倾斜并紧贴瓶颈62。旋转数下使刃口贴合瓶颈62滑动数周。然后即可掰下安瓿瓶6的顶端,从而分离安瓿瓶6顶端和安瓿瓶6的瓶身63。

橡胶制成的套体1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安瓿瓶6,防滑纹增加了摩擦力,进一步提高了操作时的稳定性。

掰下的瓶头61仍然存留在套体1内,此时沿瓶头61的外圆弧面捏动套体1,将瓶头61从侧口2挤出,即可进行下一个开瓶动作。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