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型药瓶的旋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9758发布日期:2018-11-16 23:2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型药瓶的旋盖机构,属药瓶旋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药口服液生产领域,常使用一种扁型药瓶对药液进行包装储存。在生产过程中,药液灌装完毕后,需进行旋盖操作后,才能满足出厂的需要。以前扁型药瓶的旋盖工作均由人工完成存有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不能满足企业生产使用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药瓶的旋盖工作均能使用机械完成,但现有旋盖机构由于结构原因的限制存有工作效率低和易将瓶盖旋入过紧或过松导致的产品废品率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旋盖结构以解决现有旋盖结构存有的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解决现有旋盖装置存有的工作效率低和废品率高问题的扁型药瓶的旋盖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扁型药瓶的旋盖机构,它由安装平台、支撑柱、旋转套筒、驱动电机、驱动罩、旋盖单体和驱动盘构成;其特征在于:安装平台内通过固装的支撑柱活动套装有旋转套筒;旋转套筒的下端固装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一侧驱动电机安装的中心齿轮啮合连接;支撑柱和旋转套筒延伸至安装平台的上方;支撑柱的顶端固装有驱动罩;驱动罩内的旋转套筒上端通过固装的装配盘均匀安装有多个旋盖单体;装配盘上方的支撑柱上固装有引导环板;旋盖单体与驱动罩内壁上设置的齿轮圈啮合连接,与引导环板滑动连接;旋盖单体下方的旋转套筒上固装有驱动盘;驱动盘一侧设置有防转导轨。

所述的驱动盘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药瓶卡口,各药瓶卡口分别与各旋盖单体相对应。

所述的旋盖单体由转轴、转轴齿轮和旋盖头构成;装配盘上均布有多个转轴;各转轴处于同一圆圈上;各转轴的上端分别固装有转轴齿轮;各转轴齿轮分别与驱动罩内壁上设置的齿轮圈啮合连接,各转轴齿轮的下端面与引导环板滑动连接;各转轴的下端分别固装有旋盖头。

所述的各旋盖头均由旋盖套筒、限位环和限力磁块构成;转轴的端头活动插装有旋盖套筒;旋盖套筒上方的转轴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旋盖套筒内部的转轴端头固装有限力磁块;限力磁块与旋盖套筒存有一定的磁力;旋盖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摩擦槽。

所述的引导环板呈倾斜状设置;引导环板上与防转导轨对应的部分本体位于最低位置,且该部分本体处于同一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扁型药瓶的旋盖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连续进行旋盖操作,且在旋盖工作过程中能使各瓶盖以统一的旋紧力旋入,从而解决了现有旋盖装置存有的工作效率低和废品率高的问题,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C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D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平台,2、支撑柱,3、旋转套筒,4、驱动电机,5、驱动罩,6、驱动盘,7、传动齿轮,8、装配盘,9、引导环板,10、防转导轨,11、药瓶卡口,12、中心齿轮,13、转轴,14、转轴齿轮,15、旋盖套筒,16、限位环,17、限力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扁型药瓶的旋盖机构由安装平台1、支撑柱2、旋转套筒3、驱动电机4、驱动罩5、旋盖单体和驱动盘6构成。

安装平台1内通过固装的支撑柱2活动套装有旋转套筒3;旋转套筒3的下端固装有传动齿轮7;传动齿轮7与一侧驱动电机4安装的中心齿轮12啮合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1);驱动电机4工作时可通过中心齿轮12和传动齿轮7带动旋转套筒3逆时针转动(参见说明书附图1和3)。

支撑柱2和旋转套筒3延伸至安装平台1的上方;支撑柱2的顶端固装有驱动罩5。

驱动罩5内的旋转套筒3上端通过固装的装配盘8均匀安装有多个旋盖单体。旋盖单体由转轴13、转轴齿轮14和旋盖头构成(参见说明书附图1);装配盘8上均布有多个转轴13;各转轴13处于同一圆圈上。各转轴13在受力时可在装配盘8上自转和上下移动。

各转轴13的上端分别固装有转轴齿轮14;各转轴齿轮14分别与驱动罩5内壁上设置的齿轮圈啮合连接。各转轴13的下端分别固装有旋盖头(参见说明书附图2)。各旋盖头均由旋盖套筒15、限位环16和限力磁块17构成;转轴13的端头活动插装有旋盖套筒15;旋盖套筒15上方的转轴13上螺纹连接有限位环16;旋盖套筒15内部的转轴13端头固装有限力磁块17;设置限位环16和限力磁块17的目的在于:以将旋盖套筒15活动限定在转轴13上,并且可在转轴13上自由转动。

限力磁块17与旋盖套筒15存有一定的磁力;由此当转轴13转动时,其可通过限力磁块17通过磁力带动旋盖套筒15一起转动;从而可使工作时转动的旋盖套筒15将瓶盖旋入到药瓶上;由于限力磁块17与旋盖套筒15之间的磁力一定,当旋盖套筒15将瓶盖旋紧到一定程度时,其旋紧力大于限力磁块17与旋盖套筒15之间的磁力时,旋盖套筒15会克服磁力后自转,从而迫使每个瓶盖的旋紧力一致,进而解决了现有旋盖装置易将瓶盖旋入过紧或过松导致的产品废品率高的问题。

旋盖套筒15的内壁上设置有摩擦槽(说明书附图中未视)。设置摩擦槽的目的在于:增加工作时旋盖套筒15与瓶盖之间的摩擦系数,进而避免了打滑事故的发生。

装配盘8上方的支撑柱上固装有引导环板9;引导环板9与各旋盖单体的转轴齿轮14下端面滑动连接。引导环板9呈倾斜状设置;工作时装配盘8带动各旋盖单体转动过程中;各旋盖单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其转轴齿轮14始终与引导环板9保持滑动连接,由于引导环板9呈倾斜状设置因此在引导环板9的作用下,其会按照引导环板9的倾斜程度在上下方向上产生移动。

引导环板9上与防转导轨10对应的部分本体位于最低位置,且该部分本体处于同一平面。如此设置后,即可使药瓶进入到引导环板9在驱动盘6的驱动下移动时,各旋盖单体刚好处于最低位置,使各旋盖单体的旋盖套筒15插入到对应的瓶盖上,如此即可使药瓶在驱动盘6驱动过程中进行旋盖。

旋盖单体下方的旋转套筒3上固装有驱动盘6;驱动盘6的圆周上设置有多个药瓶卡口11,各药瓶卡口11分别与各旋盖单体相对应;如此即可确保旋转套筒3通过药瓶卡口11输送药瓶时,每个药瓶都都旋盖单体与之对应并对其进行旋盖,避免了“漏旋”问题的发生。

驱动盘6一侧设置有防转导轨10。设置防转导轨10的目的在于:一是对药瓶进行引导,避免发生与驱动盘6 “脱离”的问题;二是利用药瓶呈扁型的特性,使其在进行旋盖过程中,防转导轨10能够防止药瓶转动,从而便于旋盖操作的顺利进行。

该扁型药瓶的旋盖机构工作时,驱动电机4通过中心齿轮12和传动齿轮7带动旋转套筒3逆时针转动;旋转套筒3转动过程中带动驱动盘6和装配盘8同步转动。装配盘8转动过程中将带动各旋盖单体同步转动;各旋盖单体随装配盘8转动过程中在驱动罩5内部齿轮圈和转轴齿轮14的作用下,各旋盖单体同步逆时针自转。

在这一过程中转动的驱动盘6在其他设备的配合,不断的接收完成落盖的药瓶;当药瓶进入驱动盘6的药瓶卡口11中时,与该药瓶卡口11对应的旋盖单体在引导环板9的引导下刚好下移至最低位置,其旋盖套筒15插入到药瓶的瓶盖上,随后在驱动盘6转动过程中,防转导轨10能够引导药瓶前进,且能阻止扁型的药瓶转动,此时同步转动且自转的旋盖单体,将瓶盖旋入到药瓶上。在这一过程中当旋盖单体的旋盖套筒15将瓶盖旋紧到一定程度时,旋盖套筒15会克服限力磁块17的磁力后自转。

当完成旋盖的药瓶随驱动盘6移动至防转导轨10的末端时,在其他设备的配合下驱动盘6将完成旋盖的药瓶输出,至此完成药瓶的旋盖工作。

该扁型药瓶的旋盖机构,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解决了现有旋盖机构存有的工作效率低和废品率高的问题,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