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防震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2722发布日期:2019-04-09 22:1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防震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气体气瓶防震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型防震圈。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气瓶或钢瓶重心高、重量大,在搬运或运输中,通过需要在气瓶或钢瓶上套装两只防震圈,且传统的防震圈为橡胶圈,其主要的作用是防止气瓶瓶体受到直接冲撞以及预防搬运过程中出现抛、滑、滚或碰等野蛮装卸方法时,造成气瓶或钢瓶瓶体产生伤痕或变形,同时还能减少瓶身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但是,现有的防震圈存在以下问题:1、防震圈的内径小于气瓶的外径,需使用专用设备才能将防震圈牢固套装在气瓶瓶体上,防震圈拆装不方便。2、钢瓶倾倒后,由于防震圈也是圆形,不能有效阻止钢瓶的进一步滚动,尤其是倾倒在斜坡上时,钢瓶会继续滚动造成更多的破坏。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在上述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防震圈,其方便拆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防震圈,包括防震圈本体,所述防震圈本体包括防震环和若干个内凸部,以所述防震环围绕的一侧为内侧,相对一侧为外侧,所述防震环的内环面呈圆环状,各所述内凸部均以所述防震环的圆心为中心环绕设置于所述内环面处,且各所述内凸部均朝向所述内环的圆心,而且各所述内凸部间隔布置。

所述防震环的外环面具有外凸部或棱角。

所述外环面呈圆环状,所述外凸部具有若干个,各所述外凸部均以所述防震环的圆心为中心环绕设置于所述外环面,且各所述外凸部间隔布置。

各所述内凸部和各所述外凸部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所述内凸部和所述外凸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相拼接形成球状。

各所述内凸部和各所述外凸部交错布置。

所述防震环、所述内凸部和所述外凸部一体成型。

所述外环面呈方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防震环的内环上设置若干个内凸部,且各内凸部间隔设置,这样,在防震圈本体套装于气瓶或钢瓶的顶部或底部后,内环面与各内凸部之间具有间距,借助简单的木片或扁平杆(如J形扁平杆)等工具插入对应一个间距内,方便撬动防震圈本体沿气瓶或钢瓶的瓶身移动至相应的位置处;反之,当从气瓶或瓶处拆卸防震圈本体时,借助前述的工具能够快速、省力地将防震圈本体沿气瓶或钢瓶的瓶身拆卸下来。

(2)、外环为具有棱角或凸部的外环,这样,气瓶或钢瓶倾倒在地面滚动时,外环的相应部位与地面相接触,因凸部或棱角的原因,能够阻碍气瓶或钢瓶滚动,从而阻止气瓶或钢瓶持续滚动。

(3)、由于相对应的外凸部和内凸部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相拼接形成球状,这样,一方面能够阻止气瓶倾倒时气瓶持续滚动,另一方面拆卸防震圈本体时,人工或借助前述简单的工具即可使防震圈本体在各个球状部位的作用下沿瓶身翻转或滚动拆卸下来,由于各个球状部位与瓶身接触并沿瓶身翻转或滚动时的摩擦力相对较小,使得人工或借助工具时无需耗费很大的力气即可将防震圈本体拆卸下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防震圈本体 10-防震环

20-内凸部 30-外凸部

40-气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改进型防震圈,套装于气瓶或钢瓶外,本实施例中以套装于气瓶外为例,如图1所示,包括防震圈本体100,此防震圈本体100包括防震环10和若干个内凸部20,以防震环10围绕的一侧为内侧,相对的一侧为外侧。

本实用新型中,以气瓶40的横向截面为圆形为例,防震环10的内环面与气瓶40的横向截面的形状相适配,换言之,内环面呈圆环状,各内凸部20均以防震环的圆心为中心环绕设置于内环面处,且各内凸部20间隔布置,相邻的内凸部20之间的距离均相同,而且,各内凸部20均朝向防震环的圆心处凸起,且各内凸部20与内环面一体成型。其中,气瓶40的外径略大于或者等于各内凸部20至防震环的圆心之间的距离。较佳地,各内凸部20均为半球状,以便于各凸部20的凸点处分别抵接于气瓶40的相应位置。

作为优选地,以常用的40升气瓶40为例,40升气瓶40的直径约为219mm,高度约为145cm,各内凸部20的最大直径约为20mm,且相邻两内凸部20之间的距离为10mm。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防震圈,通过在防震环10的内环面上设置若干个内凸部,且各内凸部间隔设置,这样,在防震圈本体100套装于气瓶40的顶部或底部后,内环面与各内凸部20之间具有间距,使得气瓶与内环面之间形成空隙,借助简单的木片或扁平杆(如J形扁平杆)等工具插入对应一个空隙内,方便撬动防震圈本体100沿气瓶40的瓶身移动至相应的位置处;反之,当从气瓶40处拆卸防震圈本体100时,借助前述的工具能够快速、省力地将防震圈本体100沿气瓶40的瓶身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中防震环10的外环面具有棱角或外凸部。

当外环面呈圆环状时,外环面以防震环的圆形为中心环绕设置有若干个外凸部30,各外凸部30均朝背离防震环的圆形的方向凸起,且各外凸部30间隔布置,各外凸部30与外环面一体成型,其中,各外凸部30与各内凸部20一一对应,且各外凸部30与各内凸部20还可以相互交错布置。此外,防震圈本体100的外环面还可以呈方形状,这样外环面具有四个棱角。

作为优选地方式,各外凸部30上均设置延伸出若干个凸点或尖点。

本实用新型中,防震圈本体100的外环面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例如呈六棱形等。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防震圈,外环面具有棱角或外凸部,这样,气瓶40倾倒在地面滚动时,外环面的相应部位与地面相接触,因凸部或棱角的原因,能够阻碍气瓶40滚动,从而阻止气瓶40持续滚动。

作为优选地方式,前述相对应的外凸部30和内凸部20还可以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相拼接形成球状。这样,一方面能够阻止气瓶倾倒时气瓶持续滚动,另一方面拆卸防震圈本体100时,人工或借助前述简单的工具即可使防震圈本体100在各个球状部位的作用下沿瓶身翻转或滚动拆卸下来,由于各个球状部位与瓶身接触并沿瓶身翻转或滚动时的摩擦力相对较小,使得人工或借助工具时无需耗费很大的力气即可将防震圈本体100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中,此防震圈本体100为橡胶防震圈本体100。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防震圈,通过各内凸部的设置,以及将外环面设置有具有棱角或外凸部的外环面,一方面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另一方面在气瓶或钢瓶倾倒时能够有效地阻止气瓶或钢瓶持续滚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