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饮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83541发布日期:2019-04-03 01:2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饮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饮料机,包括壳体、钢瓶、进气阀组件、混合罐、气嘴棒、设在混合罐底部的放水阀、设在混合罐顶部的进气接口和设在混合罐顶部的排气阀,壳体包括主体腔、钢瓶腔和接液腔,气嘴棒固定在进气接口上并伸入混合罐内。存在问题是:手动操作,使用不方便,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饮料机,它具有自动控制,质量好,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全自动饮料机,包括壳体、钢瓶、进气阀组件、混合罐、气嘴棒、设在混合罐底部的放水阀、设在混合罐顶部的进气接口和设在混合罐顶部的排气阀,壳体包括主体腔、钢瓶腔和接液腔,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水箱组件、纵向隔板、支撑座板、进气座、限位架、进气连杆、控制杆、锁合杆、枢接座、传动杆、放气驱动阀和放水杆;

水箱组件包括上开口的箱体、箱盖、设在水箱底部的单向阀、设在壳体内的水箱座和水泵,水箱组件设在壳体的后部;

支撑座板设在壳体的前部,进气座设在支撑座板上,所述进气阀组件的进气主体设在进气座内,进气主体的二个枢接座板伸出进气座;进气连杆的一端与枢接座板枢接,锁合杆的中部与进气座枢接,锁合杆上端的扣钩与进气连杆上的导向腔内的扣位配合、下端与放气驱动阀的水平驱动部配合,放气驱动阀的垂直部与进气连接杆配合,枢接座与纵向隔板固定连接,传动杆与枢接座的下表面枢接、传动杆枢接端的端部与排气阀配合;放水杆与放水枢接座枢接并与放水阀配合;控制杆相对于支撑座板向上或向下移动,控制杆驱动进气连杆;控制杆与支撑座板滑动配合,驱动机构驱动控制杆;控制杆与放水杆和传动杆配合;

与放水阀连通的导液管伸入所述接液腔内。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饮料机,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装卸杯座、打嘴和打嘴驱动装置,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装卸杯座腔,装置杯装腔位于接液腔的上部,装卸杯座腔与接液腔相通;打嘴驱动装置设在壳体内位于装卸杯腔的上方;

装卸杯座包括放置啤酒盒的具有上下开口的容置腔,

装卸杯座与装卸杯腔可拆卸配合,打嘴的下端与容置腔相对应。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饮料机,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制冰水装置,制冰水装置包括上开口的冰水筒、设在冰水筒上部的上开口的导向腔、盖体、储冰筒、削冰刀、水位传感器、圆环形外齿轮、齿轮和电机,

导向腔包括位于上部的梯级,梯级上部周向壁上的贯通孔、位于中心的支撑轴和设在底板上的下冰孔;削冰刀固定在导向腔的底板上,刀刃部伸入导冰孔内;

储冰筒包括具有上开口的外筒体、筒形轴座和二个右旋的螺旋导向板,螺旋导向板将外筒体和筒形轴座连接在一起,二个螺旋导向板两端的间隙构成下冰孔;外筒体的上开口端设有沿板,沿板下部的外筒体上设有轴向凸起;

圆环形外齿轮的中心孔上设置有轴向凹槽;

水位传感器设置在冰水筒的下部,冰水筒固定在所述壳体后部内,并与箱体相邻;一轴套套在支撑轴上并连接在一起,圆环形外齿轮设在梯级上,储冰筒穿过圆环形外齿轮插入导向腔内,储冰筒的下端与导向腔的底板滑动配合;轴套插入筒形轴座内,电机固定在壳体内,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齿轮通过贯通孔与圆环形外齿轮啮合,箱体通过供水泵与导向腔的顶部连通;冰水筒通过供冰水水泵与所述混合罐连通。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饮料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驱动齿轮和电机,

支撑座板上设有导向孔,齿条固定在所述控制杆的一侧,电机通过一电机座固定在支撑座板的下部,驱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饮料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控制杆的上端设有压板,压板驱动所述进气连杆;下端设有拨杆,拨杆与放水杆配合。

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饮料机,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与接液腔的底板配合。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饮料机,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水箱加水后,操作控制装置,向混合罐加水充二氧化碳气体、排气和出液自动完成,使用方便,质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图之三。

图7-1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7-2是图7的A—A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立体图之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立体图之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全自动饮料机,包括壳体1、钢瓶2、进气阀组件3、混合罐4、气嘴棒5、设在混合罐4底部的放水阀6、设在混合罐顶部的进气接口41和设在混合罐顶部的排气阀7,壳体1包括主体腔1A、钢瓶腔1B和接液腔1C,钢瓶腔1B有供钢瓶进出的开口,钢瓶腔盖1B1与开口可拆卸配合。进气阀组件3的进气主体31的出气接口与混合罐4上的进气接口41连通;还包括水箱组件8、纵向隔板9、支撑座板10、进气座11、限位架12、进气连杆13、控制杆14、锁合杆15、枢接座16、传动杆17、放气驱动阀18和放水杆19;

如图1、图2、图10所示,水箱组件8包括上开口的箱体81、箱盖82、设在水箱底部的单向阀83、设在壳体1内的水箱座84和水泵85,水箱组件8设在壳体1的后部;水泵85与水箱座84上的出水接口和混合罐4进水接口42连通;

所述控制杆14的上端设有压板141,压板141驱动所述进气连杆13;下端设有拨杆142,拨杆142与放水杆19配合。

纵向隔板9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中部,支撑座板10设在壳体1的前部,位于纵向隔板9和壳体壁板之间的空间内;进气座11设在支撑座板10上,所述进气阀组件3的进气主体31设在进气座11内,进气主体31的二个枢接座板32伸出进气座11;进气连杆13的一端与枢接座板32枢接,锁合杆15的中部与进气座11枢接,锁合杆15上端的扣钩与进气连杆13上的导向腔131内的扣位132配合、下端与放气驱动阀18的水平驱动部配合,放气驱动阀18的垂直部与进气连接杆13配合,枢接座16与纵向隔板9固定连接,传动杆17与枢接座16的下表面枢接、传动杆17的枢接端的端部与排气阀7配合,即驱动排气阀7;放水杆19与放水枢接座191枢接并与放水阀6配合,放水杆19驱动放水阀6;控制杆14相对于支撑座板10向上或向下移动,控制杆14驱动进气连杆13;控制杆14与支撑座板10滑动配合,驱动机构驱动控制杆14;控制杆14与放水杆19和传动杆17配合;放气驱动阀18固定在支撑座板10上,并与混合罐4的顶部连通;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条141、驱动齿轮(图中未示出)和电机142,

支撑座板10上设有导向孔101,齿条141固定在所述控制杆14的一侧,电机142通过一电机座固定在支撑座板10的下部,驱动齿轮固定在电机轴上,驱动齿轮与齿条141啮合。控制杆14和齿条141在导向孔10内向上或向下移动;

与放水阀6连通的导液管61伸入所述接液腔1C内。

如图7-1所示,所述放气驱动阀18包括阀体181、带垂直传动杆182的垂直塞体183、压力弹簧、顶杆184、顶阀盖、带水平顶杆185的水平塞体186、复位弹簧和水平阀盖,

阀体181包括水平进气道1811、垂直阀腔1812和水平阀腔1183,垂直阀腔1812和水平阀腔1183分别与水平进气道1811相通;垂直阀腔1812上设有沉孔18121;顶杆184的一端设有一端开口的传动杆孔1841;

垂直塞体183设置在垂直阀腔1812的底部,压力弹簧套在传动杆182上,顶杆184插入垂直阀腔1812的沉孔18121内,顶阀盖与垂直阀腔1812的开口端螺合,顶杆184穿过顶阀盖伸出,压力弹簧与垂直塞体183与顶杆184位于沉孔内的一端配合,传动杆182伸入传动杆孔1841内并滑动配合;

水平塞体186设在水平阀腔1813内,水平阀盖与水平阀腔螺合,水平顶杆185穿过水平阀盖的导向孔伸出,复位弹簧套在水平顶杆185上,一端与水平塞体186配合,另一端与导向孔上的沉孔的顶板配合。水平进气道1811与混合罐4的顶部连接接通;如图7-1所示,混合罐4的有压力气体,进入水平进气道1811内,压力气体的作用,使水平塞体186向左移动,水平顶杆185作用于锁合件15,使锁合杆15转动,锁合杆15的扣钩与扣位132分离;与此同时,垂直塞体183移动,顶杆184向上移动作用于进气连杆13,进气连杆13复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水箱组件8的箱体81内加水后,操作控制装置,水泵85工作,箱体81内的水进入混合罐4内;如图3、图7、图8所示,驱动机构工作,控制杆14向下移动,控制杆14顶部的压板141驱动进气连接杆13逆时针转动,锁合件15的扣钩与进气连杆13上的导向腔131内的扣位132锁合;然后控制杆14复位,如图3、图6所示;钢瓶2的内二氧化碳气体经进气阀组件3的进水主体,经混合罐4的进气接口41上的气嘴棒5进入混合罐4内的水中;当混合罐4的的气体超过设定的压力时,放气驱动阀18的垂直部和水平部动作,垂直部驱动进气连杆13的悬空端、水平部驱动锁合杆15的下端转动,扣钩与扣位132分离;进气阀组件3关闭;

驱动机构动作,控制杆14向上移动,控制杆14下端的拨杆142驱动放水杆19,放水杆19驱动放水阀6,则液体经导液管61伸入所述接液腔1C的饮料杯内。与此同进,控制杆14的上端作用于传动杆17,排气阀7排气;然后,放水杆19和控制杆14复位,自动制饮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作一步改进:还包括装卸杯座20、打嘴21和打嘴驱动装置,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装卸杯座腔1D,装置杯装腔1D位于接液腔1C的上部,装卸杯座腔1D与接液腔1C相通;打嘴驱动装置设在壳体1内位于装卸杯腔1D的上方;

装卸杯座20包括放置啤酒盒201的具有上下开口的容置腔,

装卸杯座20与装卸杯腔1D可拆卸配合,打嘴21的下端与容置腔相对应。

如图3、图4、图5所示,打嘴驱动装置包括电机221、固定在壳体1的座体222、移动杆223、设在移动杆223上齿条224和齿轮(图中未示出);打嘴21的上端与移动杆223的下端固定连接;齿轮与电机的轴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

如图5和7所示,打嘴驱动装置工作时,移动杆223和打嘴21向下沿直线移动,打嘴21穿透装卸杯座20内的啤酒盒201,然后,打嘴21复位;啤酒盒201内啤酒流入接液腔1C的饮料杯内;

本技术方案与前述的工作过程相适应;放水阀6工作的同时,打嘴驱动装置工作,啤酒和水同时流入饮料杯内;也可以是,放水阀6工作结束后,打嘴驱动装置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如图2、图3、图10所示,还包括制冰水装置,制冰水装置包括上开口的冰水筒23、设在冰水筒上部的上开口的导向腔24、盖体25、储冰筒26、削冰刀27、水位传感器231、圆环形外齿轮281、齿轮282和电机,

导向腔24包括位于上部的梯级241,梯级上部周向壁上的贯通孔、位于中心的支撑轴242和设在底板上的下冰孔;削冰刀27固定在导向腔24的底板上,削冰刀27的刀刃部伸入导冰孔内;

储冰筒26包括具有上开口的外筒体261、筒形轴座262和二个右旋的螺旋导向板263,螺旋导向板263将外筒体261和和筒形轴座262连接在一起,二个螺旋导向板263两端的间隙构成下冰孔;外筒体261的上开口端设有沿板,沿板下部的外筒体上设有轴向凸起;

圆环形外齿轮281的中心孔上设置有轴向凹槽;

水位传感器231设置在冰水筒23的下部,冰水筒23固定在所述壳体1后部内,并与箱体81相邻;一轴套套在支撑轴242上并连接在一起,圆环形外齿轮281设在梯级241上,储冰筒26穿过圆环形外齿轮281插入导向腔24内,轴向凸起和轴向凹槽嵌合;储冰筒28的下端与导向腔24的底板滑动配合;轴套插入筒形轴座262内,电机固定在壳体内,齿轮282固定在电机轴上,齿轮282通过贯通孔与圆环形外齿轮281啮合,齿轮280驱动圆环形外齿轮和储冰筒26转动;箱体81通过供水泵与导向腔24的顶部连通,与此同时,储冰筒26转动,削冰刀,削冰刀削的冰片或冰渣和水一起进入冰水筒23,达到设定的水位,水位传感器231将信号传递到控制装置,供水泵23和驱动齿轮282的电机停止转动;冰水筒23的水供冰泵进入混合罐内。通过供冰水水泵与所述混合罐4连通。

所述壳体1内设有超声波发生器29,超声波发生器29与接液腔1C的底板配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对饮料杯内液体饮料处理起泡,改善口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