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压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6232发布日期:2019-03-27 09:31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压盖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压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灌装的地板蜡、工业蜡需要对瓶盖进行压盖密封,行业内多以人工压盖,且以单头压盖,速度慢,与下段工序衔接问题多,生产效率低。实现自动化压盖,则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提高产量,生产更安全高效。

现有的压盖机又称轧盖机或封盖机是一种手动封盖的机器,分手柄和压盖头两部分,手柄前部由一根力簧起到压盖后弹起手柄的作用。压盖头中有一根圈簧是固定四个刀片,压盖机除两桶簧余下部分全为304全不锈钢铸造而成。手动压盖机适用于实验室或小批量生产。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压盖品质高、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压盖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智能化程度高、安全可靠、压盖品质高、工作效率高的全自动压盖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压盖机,其包括提升理盖机构、连接于所述提升理盖机构上端的导流机构、设置在所述导流机构后方的吸盖装置及位于所述吸盖装置后方的压盖装置,所述导流机构包括导入流道及连接于所述导入流道的导出流道,所述导入流道设有导入口及口径小于所述导入口的导出口,并且所述导入流道内设置了满盖感应器,所述导出流道包括底托及平行固定在所述底托上方的压板,所述底托两侧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对挡板,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托之间保留有输送空间。

所述底托包括一对弧形底板,所述底板外侧垂直向外延伸形成挡板。

所述压板与所述底托之间保留有输送空间,组成所述压板的一对所述底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压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底托的宽度,所述底板之间间隙的宽度小于所述压板的宽度。

所述导出流道一端与所述导出口连接处设置有加固盒。

所述导出流道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将一对所述底板固定在同一水平面的稳固架。

所述吸盖装置包括定向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定向移动机构的一对吸盖气缸、连接于每个所述吸盖气缸的推杆及固定在所述推杆下方的吸盘。

所述吸盖装置外侧设有前阻挡定位器和后阻挡定位器,且均为光电感应控制。

所述压盖装置包括四个压盖气缸、与每个所述压盖气缸相连的滑杆、垂直固定在所述滑杆下端的圆形稳固件以及平行固定在所述稳固件下方的压头部。

所述压头部与所述稳固件经由四个连接柱相连接,所述压头部由一对半圆形实施件组成,每个所述实施件由一对连接柱与所述稳固件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压盖机的有益效果:盖子的导流机构的宽窄,根据盖子尺寸调节;导出口的口径小于导入口的口径,致使盖子有序的滑入导出流道;导入流道内设置了满盖感应器,满盖信号传递给提升理盖机构,提升即可停止,可以节省能耗;导出流道的底托两侧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对挡板,防止盖子在运输过程中掉落;此外,导出流道一端与导入流道的导出口连接处设置有加固盒,有利于导出流道与导入流道的固定连接;导出流道另一端设置有稳固架,防止盖子输送过程中引起导出流道晃动,同时用于将一对底板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吸盖装置设有两个吸盘,在吸盖的同时也可以同时放盖,旋转交替动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吸盖装置的放盖位置设有前阻挡定位器和后阻挡定位器,光电感应控制,降低错误率;压盖装置的压头部由一对半圆形实施件组成,工作时,其中一实施件先把盖子一半压下去,另一实施件接着再压另一半,这样可以减少压盖力,防止罐子出现变形,压盖也更加的贴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压盖机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的全自动压盖机的导流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导流机构的导入流道的放大结构图;

图4为图2中的导流机构的导出流道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5为图1中的全自动压盖机的吸盖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图1中的全自动压盖机的压盖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图6中的压盖装置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压盖机,包括提升理盖机构1、固定在提升理盖机构1下端的进料斗2、连接于提升理盖机构1上端的导流机构3、设置在导流机构3后方的吸盖装置4、位于吸盖装置4后方的压盖装置5以及安置在吸盖装置4、压盖装置5下方的输送台6。提升理盖机构1用以提升并整理盖子7,进一步将盖子7输送到导流道3内。

提升理盖机构1包括固定进料斗2的承载台11、由承载台11一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的提升框架12、安装于提升框架12内的提升理盖链条13,所述提升理盖链条13由若干链板14组装而成。提升理盖链条13用于将盖子7提升至提升框架12一侧的导流机构3的安装位置,并且提升框架12另一侧固定有吹气装置(图中未标出),进一步吹气装置将盖子7吹入导流机构3内。

导流机构3包括固定于提升框架12的导入流道31及连接于导入流道31的导出流道32。导入流道31包括上限定块33、下限定块34及平行固定于上限定块33、下限定块34两侧的一对盖板35。其中上限定块33、下限定块34与一对盖板35围成一通道36。所述通道36包括导入口37、导出口38,且通道36自导入口37向导出口38逐渐变窄。导入流道31的下限定块34相对提升框架12向下倾斜,致使通道36相对提升框架12向下倾斜。导入流道31的盖子7在重力作用下沿下限定块34滑向导出口38。通道36的宽窄根据盖子7尺寸调节,并且通道36内设置了满盖感应器(图中未显示),满盖信号传递给提升理盖机构1,提升即可停止,可以节省能耗。导出口38的开口向下,并与导出流道32固定连接。所述导出流道32包括弧形底托39及平行固定在底托39上方的压板391,底托39由一对弧形底板392组装而成,且两底板392之间留有间隙393,两底板392外侧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对挡板394,防止盖子7在运输过程中掉落。压板391与底托39之间保留有输送空间,压板391的宽度小于底托39的宽度,但压板391的宽度大于底板392之间间隙393的宽度,压板391的设计既能防止盖子7掉落,又节省材料,同时压板391与底托39之间的输送空间为开放式,既方便观察盖子7的输送情况,又方便调节输送空间的大小,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盖子7。此外,导出流道32一端与导出口38连接处设置有加固盒395,有利于导出流道32与导入流道31的固定连接。导出流道32另一端设置有稳固架396,用于将一对底板392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同时稳固架396将导出流道32固定在输送台6两侧,防止盖子7输送过程中引起导出流道32晃动。经由导出流道32输出的盖子7滑向吸盖装置4下方的吸盖台41,吸盖台41固定在输送台6两侧,其底端与输送台6保留的距离方便罐子61的输送。

吸盖装置4包括定向移动机构42、设置于定向移动机构42的一对吸盖气缸43、连接于每个吸盖气缸43的推杆44及固定在推杆44下方的吸盘45。此外,吸盖装置4外侧设有固定在输送台6外侧的前阻挡定位器46和后阻挡定位器47,且均为光电感应控制。定向移动机构42包括旋转件421、移动杆422及马达423。移动件422驱动固定在推杆44上的吸盘45下降,吸取盖子7后回升,由于吸盖气缸43固定在旋转件421上,然后马达423驱动旋转件421旋转定位,旋转件421带动吸盘45吸取的盖子7旋转,当盖子7转动到输送台6传送的罐子61正上方,吸盘45下降并将盖子7放置到罐子61上。放置有盖子7的罐子61经输送台6运送到压盖装置5下方。

压盖装置5包括四个压盖气缸51、与每个压盖气缸51相连的滑杆52、垂直固定在滑杆52下端的圆形稳固件53以及平行固定在稳固件53下方的压头部54。压头部54与稳固件53经由四个连接柱55相连接。压头部54由一对半圆形实施件56组成,每个实施件56由一对连接柱55与稳固件53相连接。当放置有盖子7的罐子输送到压盖装置5下方,压头部54的一实施件56在压盖气缸51的驱动下将盖子7一半压下去,接着另一实施件56再压盖子7的另一半,这样可以减少压盖力。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压盖机的工作原理:将盖子7倒入进料斗2,提升理盖机构1将盖子7提升至导流机构3的导入口37,吹气装置将盖子7吹入导流机构3内,导流机构3进一步将盖子7送到吸盖台41;然后吸盖装置4下降,吸盘45吸取盖子7后回升,旋转再下降,将盖子7放置在罐子61上,此时罐子61所在位置为放盖位置;放盖位置的后阻挡定位器47控制罐子61移动复位,罐子61输送到压盖装置5下方,同时前阻挡定位器46控制后面罐子61移动至放盖位置,罐子61定位完成后依顺序分别进入压盖装置5,此时压盖装置5的压头部54下降,完成压盖动作,依以上动作顺序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压盖机的有益效果:提升理盖机构1可以更换链板14,理多种规格盖子7;盖子7的导流机构3的通道36宽窄,根据盖子7尺寸调节;通道36相对提升框架12向下倾斜,通道36内的盖子7在重力作用下沿下限定块34滑向导出口38,导出口38相对导入口37相应缩小,致使盖子7有序的滑入导出流道32;通道36内设置了满盖感应器,满盖信号传递给提升理盖机构1,提升即可停止,可以节省能耗;导出流道32的底托39两侧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一对挡板394,防止盖子7在运输过程中掉落;此外,导出流道32一端与导入流道31的导出口38连接处设置有加固盒395,有利于导出流道32与导入流道31的固定连接;导出流道32另一端设置有稳固架396,稳固架396将导出流道32固定在输送台6两侧,防止盖子7输送过程中引起导出流道32晃动,同时用于将一对底板392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吸盖装置4设有两个吸盘45,在吸盖的同时也可以同时放盖,旋转交替动作大大提高了效率;吸盖装置4的放盖位置设有前阻挡定位器46和后阻挡定位器47,光电感应控制,降低错误率;压盖装置5的压头部54由一对半圆形实施件56组成,工作时,其中一实施件56先把盖子7一半压下去,另一实施件56接着再压另一半,这样可以减少压盖力,防止罐子出现变形,压盖也更加的贴合。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