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竖直法兰的漏油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9187发布日期:2019-09-13 22:54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用于竖直法兰的漏油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了用于竖直法兰的漏油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设与技术应用,对于区域电网系统稳定需求不断提升。调相机作为一种无功补偿装置,可为系统提供紧急无功电压支撑。为了支撑调相机的稳定运行,系统会配置定子水冷系统,转子水冷系统,润滑油系统。通常这些子系统是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管道组成,在日常运行中,会在各管道法兰口存在油液的泄露情况,当漏油情况未被发现及时处理时,会导致管道漏油严重,严重时甚至导致调相机失效。因此为了防止管道漏油的情况,配置多名巡检人员对管道定时巡检,不但增加了巡检人员的工作负担,费时费力,并且巡检人员采用双眼去观测,也不能及时发现管道的漏油情况。

申请号为200910188475.7,专利名称为一种物联网框架下的无压液体感应RFID方法的发明专利中记载“读写器从所述翻斗装置的感应RFID标签中获得电子标签和无压液体流量和流经的起始时间、时间间隔等流动状态,以及液体流入与种类等信息,和推断如跑冒滴漏、下水道堵塞、或下水返溢等异常,可作实施智能操作和管理,和通过手机向业主报告等”,因此通过RFID标签能检测是否有液体渗漏,但是单独通过RFID标签检测,由于油液有时流失比较快,导致RFID标签没有检测到,存在检测准确率低、灵敏度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检测准确率低、灵敏度差的缺点,提供了用于竖直法兰的漏油检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用于竖直法兰的漏油检测装置,包括第一隔离块和第二隔离块,第一隔离块和第二隔离块上设有第一吸油棉,第一隔离块、第二隔离块与第一吸油棉构成一个通道,第一吸油棉上设有储油块,储油块包括第二吸油棉和电子标签,第二吸油棉上设有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与第一吸油棉接触,储油块上设有储油袋。通过第一隔离块、第二隔离块和第一吸油棉将油液引导到第二吸油棉上,第二吸油棉将油液聚集起来,从而电子标签更容易检测到管道是否漏油,从而提升漏油检测装置检测时的准确率和灵敏度。通过储油袋防止油液从第二吸油棉中漏出,从而使油液聚集在第二吸油棉上,电子标签更容易检测到管道是否漏油。

作为优选,第一吸油棉与第二吸油棉平行,第二吸油棉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电子标签为RFID标签;电子标签上设有背胶,背胶与第二吸油棉粘贴。

作为优选,储油袋包括底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底面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与第一吸油棉的两侧连接,底面与储油块的底部连接。

作为优选,储油袋为透明胶制成的储油袋;第一吸油棉的长度为11-13cm,第一吸油棉的宽度为2-6cm。

作为优选,第一隔离块的长度为10-14cm,第一隔离块的宽度为3-5cm,第二隔离块的长度为10-14cm,第二隔离块的宽度为3-5cm;储油块的长度为11-13cm,储油块的宽度为2-6cm。

作为优选,第一隔离块和第二隔离块对称设置在第一吸油棉的两端,第一隔离块包括第一包装袋和第一填充物,第一包装袋内设有第一填充物,第二隔离块包括第二包装袋和第二填充物,第二包装袋内设有第二填充物。

作为优选,第一包装袋为塑料纸制成的第一包装袋,第二包装袋为塑料纸制成的第二包装袋;第一隔离块上设有第一双面胶,第二隔离块上设有第二双面胶,第一吸油棉两端分别与第一双面胶、第二双面胶粘贴。通过隔离块将竖直法兰和第一吸油棉分开,由于隔离块是非金属制成的,所以隔离块用于隔离金属制成的竖直法兰对电子标签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隔离块、第二隔离块和第一吸油棉将油液引导到第二吸油棉上,第二吸油棉将油液聚集起来,从而电子标签更容易检测到管道是否漏油,从而提升漏油检测装置检测时的准确率和灵敏度。通过储油袋防止油液从第二吸油棉中漏出,从而使油液聚集在第二吸油棉上,电子标签更容易检测到管道是否漏油。本实用新型的漏油检测装置能判断管道是否漏油,降低了巡检人员的定时巡检的工作负担,减少了人力成本,并且检测更智能,防止出现因管道漏油而出现的事故。本实用新型具有提升漏油检测装置检测时的准确率和灵敏度、降低了巡检人员定时巡检的工作负担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储油块、第一吸油棉、第一隔离块和第二隔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储油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一隔离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第二隔离块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第一隔离块、101—第一填充物、102—第一包装袋、103—第一双面胶、2—第一吸油棉、3—储油块、301—第二吸油棉、302—电子标签、3021—背胶、4—第二隔离块、401—第二填充物、402—第二包装袋、403—第二双面胶、5—通道、6—竖直法兰、7—储油袋、701—第一侧面、702—底面、703—第二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用于竖直法兰的漏油检测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第一隔离块1和第二隔离块4,第一隔离块1和第二隔离块4上设有第一吸油棉2,第一隔离块1、第二隔离块4与第一吸油棉2构成一个通道5,第一吸油棉2上设有储油块3,储油块3包括第二吸油棉301和电子标签302,第二吸油棉301上设有电子标签302,电子标签302与第一吸油棉2接触,储油块3上设有储油袋7。

第一吸油棉2与第二吸油棉301平行,第二吸油棉301的数量为四个,电子标签302为RFID标签;电子标签302上设有背胶3021,背胶3021与第二吸油棉301粘贴。

储油袋7包括底面702、第一侧面701和第二侧面703,底面70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侧面701和第二侧面703,第一侧面701和第二侧面703分别与第一吸油棉2的两侧连接,底面702与储油块3的底部连接。储油袋7为透明胶制成的储油袋7。

第一吸油棉2的长度为12cm,第一吸油棉2的宽度为4cm。第一隔离块1的长度为12cm,第一隔离块1的宽度为4cm,第二隔离块4的长度为12cm,第二隔离块4的宽度为4cm;储油块3的长度为12cm,储油块3的宽度为4cm。

第一隔离块1和第二隔离块4对称设置在第一吸油棉2的两端,第一隔离块1包括第一包装袋102和第一填充物101,第一包装袋102内设有第一填充物101,第二隔离块4包括第二包装袋402和第二填充物401,第二包装袋402内设有第二填充物401。第一包装袋102为塑料纸制成的第一包装袋102,第二包装袋402为塑料纸制成的第二包装袋402;第一隔离块1上设有第一双面胶103,第二隔离块4上设有第二双面胶403,第一吸油棉2两端分别与第一双面胶103、第二双面胶403粘贴。

竖直法兰6是安装在管道上,用于竖直管端之间的连接。当安装漏油检测装置时,将第一隔离块1和第二隔离块4与竖直法兰6粘贴,当管道发生漏油时,油液从两个竖直法兰6之间的缝隙流出,油液从通道5流到第一吸油棉2上,第一吸油棉2将油液引导到第二吸油棉301上,第二吸油棉301将油液聚集起来,聚集的油液会渗透到第二吸油棉301上的电子标签302上,油液会导致电子标签302的反射强度发生改变,现场部署的RFID感应设备能感应到电子标签302信号的变化,通过对比漏油情况下的信号变化模型,由此判断管道已经发生漏油。

通过第一吸油棉2将油液引导到第二吸油棉301上,第二吸油棉301将油液聚集起来,从而电子标签302更容易检测到管道是否漏油,从而提升漏油检测装置检测时的准确率和灵敏度。通过第一隔离块1和第二隔离块4将竖直法兰6和第一吸油棉2分开,由于第一隔离块1和第二隔离块4是非金属制成的,所以第一隔离块1和第二隔离块4用于隔离金属制成的竖直法兰6对电子标签302的影响,并且第一隔离块1和第二隔离块4将油液引导到通道5中,使油液通过第一吸油棉2聚集到第二吸油棉301上,从而使第二吸油棉301上的油液变多,电子标签302更容易检测到管道是否漏油。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第二吸油棉301的数量为两个,第一吸油棉2的长度为11cm,第一吸油棉2的宽度为2cm。第一隔离块1的长度为10cm,第一隔离块1的宽度为3cm,第二隔离块4的长度为10cm,第二隔离块4的宽度为3cm;储油块3的长度为11cm,储油块3的宽度为2cm。

实施例3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第二吸油棉301的数量为五个,第一吸油棉2的长度为13cm,第一吸油棉2的宽度为6cm。第一隔离块1的长度为14cm,第一隔离块1的宽度为5cm,第二隔离块4的长度为14cm,第二隔离块4的宽度为5cm;储油块3的长度为13cm,储油块3的宽度为6cm。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