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超速关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04262发布日期:2019-08-10 00:1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管道超速关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阀门传动及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流体直接参与控制的超速关断阀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长距离流体输送管路中,应设有安全保护的超速关断阀,当管道下游发生爆管或其他事故,管道流体出现超速情况时,阀门应快速关闭,避免事态的扩大。阀门关闭过程分快、慢两个阶段:先快关截断大部分水流,后慢关以消除关阀水锤。该阀在长输送管线上分级布置,往往安装在偏僻的阀门井内,正常工况下均保持开启状态,无需人员置守维护;事故情况发生时,监控装置监测到介质超速变化,发出机械切换信号,阀门驱动装置驱动阀门关闭。根据此工作模式,最适宜采用纯机械的免维护驱动装置:阀门手动开启或临时电动开启时,储备关阀能量,并通过锁定装置将阀门保持在全开位,开启后无需其他保位能源的追加;介质超速时监控装置发出机械切换信号,直接利用管道介质的压力能源解除锁定,重锤势能驱动阀门关闭。这样避免了偏僻场所的配电成本和电气维护成本,避免了电气故障,提高了作为管道安全设备的可靠性。

流体输送管路通常设置有监控装置,起到对管路介质流速的监控,现有的监控装置通常采用电子传感技术,并连接至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在管路中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低;且只能通过电气控制方式对超速信号作出响应,不适于用作纯机械式管道安全保护装置的监控发讯。目前也有采用机械式的监控装置,这种机械式的结构,通常结构较为复杂,并且采用机械式的结构,检测反应时间较慢,不能有效起到监控管理的效果。

超速关断阀通常使用重锤式的传动结构来控制管路中液体的通断,在使用时通过推顶装置推顶重锤,使得重锤摆动升起,从而打开阀路实现通路,在需要关闭阀路时,使得重锤落下从而带动管路内部的结构实现管路的快速封闭,目前重锤升起后的锁定通常是采用推顶装置持续推顶的方式,在关闭阀路时,解除推顶使得重锤落下,这种结构重锤部分持续抵触在推顶装置上,推顶装置持续处于工作状态,浪费能源,同时持续性的受压会影响推顶装置的使用寿命,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且这种需不断补充能源以补偿液压系统的泄漏的工作方式也不适合超速关断阀无电免维护自保位的工况要求。亦或是采用垂直于重锤举升轨迹面的锁定销的方式,举锤开阀时外力退锁,开阀到位后反向外力投入锁定;关阀时再用外力先将锁退出,重锤落下关阀。但这种投锁、解锁动作均需外力参与的电气自动化工作方式也不适合超速关断阀无电操作的工况要求。亦或是使得重锤重心通过临界线倚靠在机体结构上,再通过水平方向的另一个推顶件,在关闭阀路时,该推顶件输出端推顶重锤越过中轴线再下落,从而通过重锤的重力快速关闭阀路。但这种方式关阀推项行程长、操作力大,不适合用输水管道低压介质直接作动力源;且阀门安装的垂直度、阀门长期不动作可能出现的卡涩情况均会对阀门关闭动作造成较大的影响,反应速度较慢,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情况,影响整个设备的安全性能以及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超速关断装置,可以有效对管道介质进行监控,在介质流速过大时,可以驱动阀门快速切断管路,同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以及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超速关断装置,包括管体和机架,所述管体设置在机架的一侧,所述机架上摆动设置有重锤形成对管体中介质通断的控制,所述机架上形成有摆动槽,所述重锤通过摆杆摆动设置在摆动槽上,所述机架上对应摆杆位置设置有用于推顶摆杆使重锤立起蓄能并导通管体的驱动件,所述机架设置有用于在重锤升起后锁定限制重锤下落的锁定机构,所述管体侧壁上设置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上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通过检测口与管体导通,所述安装台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向安装台中延伸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沿管体径向设置并与安装台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受介质冲击带动凸轮转动的感测板,所述感测板通过检测口向管体中延伸并朝向管体中介质流向设置,所述安装台还设置有用于解锁锁定机构使重锤下落的触点开关,所述触点开关靠近凸轮凸起的一侧设置。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成这种形式,这里重锤升起或是下落,控制阀路开启关闭属于现有技术,也是常见的机械机构,这里不多做赘述,重锤的升起动作作为优选采用油缸来抬升或推顶的方式来进行,重锤的升起可以是通过内部设置的油箱经过手动泵进行抬升,也可以是设置支路或者油路,压入油液从而使得驱动件工作,这里的管路中可以设置例如流量调节阀,实现对驱动件输出速度的控制。在管体中介质流速突变增大时,会推顶感测板摆动,从而带动凸轮转动,从而快速的反馈在凸轮的刻度上,从而有效对管道介质流速进行监控,这里的感测板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大小或是伸入管体的长度来调节受力的敏感性,同时结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易损坏,整体结构也十分简单,利于生产加工。同时凸轮转动后凸起位置可以抵触触点开关,从而控制锁定机构脱扣,使得重锤落下,从而关闭阀路,这样控制简单,反应迅速。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摆扣和定位钩,所述定位摆扣通过连接轴摆动设置机架上并在机架形成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高于摆动槽位置设置,所述定位摆扣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定位端并设置有倒钩,所述定位钩设置摆杆上,所述定位钩与倒钩扣合形成对重锤立起后的定位。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件使得重锤立起积蓄重力势能,这里重锤的立起不超过临界线,在该状态下没有外力作用会逆着立起方向回落,在立起的过程中,摆杆上的定位钩会与倒钩相抵触,同时使得定位摆扣偏转,使得定位钩落入倒钩的钩槽中实现扣合,在完成扣合后,驱动件完成做工,这时重锤受自身重力作用会拉紧定位摆扣,而定位摆扣是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从而将重锤拉住,使得重锤不会下落,完成对重锤的定位。这种结构简单,可以更好的对重锤进行定位,锁定操作也十分便捷,在需要解锁时,只需要使得摆动件沿脱扣方向转动即可脱扣,利于操作实现,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钩外侧面为圆滑曲面,所述定位钩外侧面沿倒钩外侧面弧度运动形成定位钩与倒钩的扣合。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为圆滑曲面,可以更为平滑的实现扣合动作,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上于定位摆扣自由端对应位置还设置有用于使定位摆扣朝脱扣方向转动的脱扣缸,所述脱扣缸输出端沿高度方向设置并设置在定位摆杆自由端下方。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脱扣缸,不需要通过人工扳动定位摆扣实现脱扣,而且脱扣缸输出端设置在定位摆扣自由端下方,通过输出端的推顶可以轻松实现脱扣使得重锤落下,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定位摆扣自由端与铰接处的长度来增加力臂,从而可以更轻松的进行脱扣,不需要较大的脱扣力,从而降低脱扣缸的功率要求,使得整体结构具有更短的反应时间,例如将脱扣缸设置成水压缸,通过识别管道内水流的压力的变化,将水流引入水压缸,从而实现自动识别脱扣,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这里的脱扣缸与触点开关相关联,触点开关受压从而使得脱扣缸工作,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扣缸上设置有相导通的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与触点开关之间设置有行程换向阀,所述行程换向阀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形成有第一导流通道,所述基体上设置有换向口,所述换向口向基体内延伸形成有第二导流通道,所述换向口通过第二导流通道形成与第一导流通道的连通,所述换向口与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触点开关设置在第一导流通道前端,后端设置有导液接头,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内壁上形成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设置在限位台阶与触点开关之间,所述限位台阶靠近导液接头的一侧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与导液接头之间抵触有复位弹簧,形成对钢球在限位台阶上的抵触,所述触点开关与钢球传动形成第二导流通道与第一导流通道的连通或中断,所述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形成对脱扣缸中液体的排出。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将换向阀设置成这种形式,通过钢球在第一导流通道中的滑动,在钢球不抵触在限位台阶上时,使得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导通,即使得液体可以通过第一导流通道流入第二导流通道,实现液体进入脱扣缸,从而使得脱扣缸输出端伸出推顶定位摆扣,从而实现脱扣,在抵触开关不受凸轮作用时,钢球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抵触在限位台阶上,从而再次对将第一导流通道进行封闭,从而实现切断动作,使得脱扣缸压力下降,使得输出端下降不再抵触定位摆扣。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可以较好的对介质流速变化进行感应并且利用,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点开关包括触钮和钮座,所述钮座与第一导流通道插接配合并与第一导流通道导通,所述触钮滑动设置在钮座上并向第一导流通道中延伸有推杆,推杆通过限位台阶抵触在钢球上形成推钮与钢球的传动。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将触点开关设置成这种形式,触钮可以受凸轮抵触从而推顶钢球,使得使得第一导流通道与第二导流通道导通,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台上于凸轮平滑一侧设置有定位座形成对凸轮转动的导向,所述凸轮与定位座之间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中设置有定位珠,所述定位座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调节座和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座设置在定位座侧壁上,所述调节座上设置有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穿过定位座设置,所述调节螺杆设置在调节通槽靠近调节座的一端并与调节通槽螺纹配节,所述定位珠设置在调节通槽的另一端,所述调节弹簧设置在调节通槽中并抵触在调节螺杆与定位珠之间。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定位珠,提高转动盘转动的流畅性,同时便于进行观察校准,作为优选可以在定位座上设置刻度,可以通过观察定位珠位置,对介质流速进行粗读,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通过转动调节螺杆旋进或者旋出对调节弹簧进行推顶或放松调节弹簧,通过压缩或是舒张弹簧控制对定位珠的抵触力,从而对转动盘的压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转动盘对介质流速冲击的敏感性,通过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并且便于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轮向安装台外延伸形成有复位方轴,所述复位方轴上设置有用于对凸轮转动复位的扳手。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快速对凸轮进行复位,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摆杆上形成有摆动轴,所述重锤通过摆动轴摆动设置在摆动槽中,所述机架上对应摆动槽位置设置有定位轴套,所述定位轴套套设在摆动轴外形成摆动轴在摆动通槽中的定位,所述机架底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安装轴,所述驱动件通过安装轴设置在安装孔中,所述驱动件输出端与摆杆传动连接形成对重锤举升或落下的驱动,所述机架上于安装孔位置设置有安装轴套,所述安装轴套套设在安装轴上形成安装轴在安装孔中的固定。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安装重锤时,先将摆杆上摆动轴置入摆动槽中,这里的摆动槽和摆动轴之间是存在空隙的,使得摆杆可以顺畅的安装进入摆动槽,再将定位轴套由摆动槽另一侧套入,套住摆动轴,填充摆动轴与摆动槽之间的空隙,再将定位轴套与定位座相固定,从而完成安装,在安装驱动件时,先将驱动件上安装轴置入安装孔中,这里的安装孔和安装轴之间是存在空隙的,使得驱动件可以顺畅的安装进入安装孔,再将安装轴套由安装孔另一侧套入,套住安装轴,填充安装轴与安装孔之间的空隙,再将安装轴套与定位座相固定,从而完成安装。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同时在拆卸调试时,也十分便捷,不需要将整个侧面板拆卸下来,不会影响驱动件或是重锤的位置,不再需要进行反复调试,再次进行装配时更为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架的侧面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台的正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台的侧面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换向阀的剖面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架正面的局部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图6可以看出公开了一种管道超速关断装置,包括管体1和机架2,所述管体1设置在机架2的一侧,所述机架2上摆动设置有重锤4形成对管体1中介质通断的控制,所述机架2上形成有摆动槽21,所述重锤4通过摆杆41摆动设置在摆动槽21上,所述机架2上对应摆杆41位置设置有用于推顶摆杆41使重锤4立起蓄能并导通管体的驱动件8,所述机架2设置有用于在重锤4升起后锁定限制重锤4下落的锁定机构,所述管体1侧壁上设置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上设置有安装台3,所述安装台3通过检测口与管体1导通,所述安装台3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凸轮5,所述凸轮5向安装台3中延伸有转动轴52,所述转动轴52沿管体1径向设置并与安装台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5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受介质冲击带动凸轮5转动的感测板51,所述感测板51通过检测口向管体1中延伸并朝向管体1中介质流向设置,所述安装台3还设置有用于解锁锁定机构使重锤4下落的触点开关9,所述触点开关9靠近凸轮5凸起的一侧设置。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成这种形式,这里重锤4升起或是下落,控制阀路开启关闭属于现有技术,也是常见的机械机构,这里不多做赘述,重锤4的升起动作可以采用气缸、油缸、电机和其他类似的驱动装置通过杠杠或是抬升推顶方式升起,重锤4的升起可以是通过内部设置的油箱经过手动泵进行抬升,也可以是设置支路或者油路,压入油液从而使得驱动件8工作,这里的管路中可以设置例如流量调节阀,实现对驱动件8输出功率的控制。在管体1中介质流速突变增大时,会推顶感测板51摆动,从而带动凸轮5转动,从而快速的反馈在凸轮5的刻度上,从而有效对管道介质流速进行监控,这里的感测板51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大小或是伸入管体1的长度来调节受力的敏感性,同时结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易损坏,整体结构也十分简单,利于生产加工。同时凸轮5转动后凸起位置可以抵触触点开关9,从而控制锁定机构脱扣,使得重锤4落下,从而关闭阀路,这样控制简单,反应迅速。

上述锁定机构包括定位摆扣6和定位钩61,所述定位摆扣6通过连接轴摆动设置机架2上并在机架2形成定位孔,所述定位孔高于摆动槽21位置设置,所述定位摆扣6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为定位端并设置有倒钩,所述定位钩61设置摆杆41上,所述定位钩61与倒钩扣合形成对重锤4立起后的定位。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驱动件8使得重锤4立起积蓄重力势能,这里重锤4的立起不超过临界线,在该状态下没有外力作用会逆着立起方向回落,在立起的过程中,摆杆41上的定位钩61会与倒钩相抵触,同时使得定位摆扣6偏转,使得定位钩61落入倒钩的钩槽中实现扣合,在完成扣合后,驱动件8完成做工,这时重锤4受自身重力作用会拉紧定位摆扣6,而定位摆扣6是转动设置在机架2上的,从而将重锤4拉住,使得重锤4不会下落,完成对重锤4的定位。这种结构简单,可以更好的对重锤4进行定位,锁定操作也十分便捷,在需要解锁时,只需要使得摆动件沿脱扣方向转动即可脱扣,利于操作实现,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上述倒钩外侧面为圆滑曲面,所述定位钩61外侧面沿倒钩外侧面弧度运动形成定位钩61与倒钩的扣合。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为圆滑曲面,可以更为平滑的实现扣合动作,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上述机架2上于定位摆扣6自由端对应位置还设置有用于使定位摆扣6朝脱扣方向转动的脱扣缸62,所述脱扣缸62输出端沿高度方向设置并设置在定位摆杆41自由端下方。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脱扣缸62,不需要通过人工扳动定位摆扣6实现脱扣,而且脱扣缸62输出端设置在定位摆扣6自由端下方,通过输出端的推顶可以轻松实现脱扣使得重锤4落下,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定位摆扣6自由端与铰接处的长度来增加力臂,从而可以更轻松的进行脱扣,不需要较大的脱扣力,从而降低脱扣缸62的功率要求,使得整体结构具有更短的反应时间,例如将脱扣缸62设置成水压缸,通过识别泵阀内水流的压力的变化,将水流引入水压缸,从而实现自动识别脱扣,有效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这里的脱扣缸62与触点开关9相关联,触点开关9受压从而使得脱扣缸62工作,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

上述脱扣缸62上设置有相导通的进液口和排液口,所述进液口与触点开关9之间设置有行程换向阀7,所述行程换向阀7包括基体71,所述基体71上形成有第一导流通道72,所述基体71上设置有换向口,所述换向口向基体71内延伸形成有第二导流通道73,所述换向口通过第二导流通道73形成与第一导流通道72的连通,所述换向口与进液口相连通,所述触点开关9设置在第一导流通道72前端,后端设置有导液接头77,所述第一导流通道72内壁上形成有限位台阶74,所述第二导流通道73设置在限位台阶74与触点开关9之间,所述限位台阶74靠近导液接头77的一侧设置有钢球75,所述钢球75与导液接头77之间抵触有复位弹簧76,形成对钢球75在限位台阶74上的抵触,所述触点开关9与钢球75传动形成第二导流通道73与第一导流通道72的连通或中断,所述出液口上连接有出液管形成对脱扣缸62中液体的排出。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将换向阀设置成这种形式,通过钢球75在第一导流通道72中的滑动,在钢球75不抵触在限位台阶74上时,使得第一导流通道72与第二导流通道73导通,即使得液体可以通过第一导流通道72流入第二导流通道73,实现液体进入脱扣缸62,从而使得脱扣缸62输出端伸出推顶定位摆扣6,从而实现脱扣,在抵触开关不受凸轮5作用时,钢球75在复位弹簧76的作用下复位抵触在限位台阶74上,从而再次对将第一导流通道72进行封闭,从而实现切断动作,使得脱扣缸62压力下降,使得输出端下降不再抵触定位摆扣6。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可以较好的对介质流速变化进行感应并且利用,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上述触点开关9包括触钮92和钮座91,所述钮座91与第一导流通道72插接配合并与第一导流通道72导通,所述触钮92滑动设置在钮座91上并向第一导流通道72中延伸有推杆93,推杆93通过限位台阶74抵触在钢球75上形成推钮与钢球75的传动。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将触点开关9设置成这种形式,触钮92可以受凸轮5抵触从而推顶钢球75,使得使得第一导流通道72与第二导流通道73导通,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上述安装台3上于凸轮5平滑一侧设置有定位座55形成对凸轮5转动的导向,所述凸轮5与定位座55之间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中设置有定位珠54,所述定位座55上还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螺杆57、调节座56和调节弹簧,所述调节座56设置在定位座55侧壁上,所述调节座56上设置有调节通槽,所述调节通槽穿过定位座55设置,所述调节螺杆57设置在调节通槽靠近调节座56的一端并与调节通槽螺纹配节,所述定位珠54设置在调节通槽的另一端,所述调节弹簧设置在调节通槽中并抵触在调节螺杆57与定位珠54之间。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设置定位珠54,提高凸轮转动的流畅性,同时便于进行观察校准,作为优选可以在定位座55上设置刻度,可以通过观察定位珠54位置,对介质流速进行粗读,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通过转动调节螺杆57旋进或者旋出对调节弹簧进行推顶或放松调节弹簧,通过压缩或是舒张弹簧控制对定位珠54的抵触力,从而对凸轮的压紧程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凸轮对介质流速冲击的敏感性,通过这样设置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并且便于调节。

上述凸轮5向安装台3外延伸形成有复位方轴53,所述复位方轴53上设置有用于对凸轮5转动复位的扳手。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快速对凸轮5进行复位,同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

上述摆杆41上形成有摆动轴42,所述重锤4通过摆动轴42摆动设置在摆动槽21中,所述机架2上对应摆动槽21位置设置有定位轴套22,所述定位轴套22套设在摆动轴42外形成摆动轴42在摆动通槽中的定位,所述机架2底部两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驱动件8上设置有安装轴,所述驱动件8通过安装轴设置在安装孔中,所述驱动件8输出端与摆杆41传动连接形成对重锤4举升或落下的驱动,所述机架2上于安装孔位置设置有安装轴套23,所述安装轴套23套设在安装轴上形成安装轴在安装孔中的固定。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在安装重锤4时,先将摆杆41上摆动轴42置入摆动槽21中,这里的摆动槽21和摆动轴42之间是存在空隙的,使得摆杆41可以顺畅的安装进入摆动槽21,再将定位轴套22由摆动槽21另一侧套入,套住摆动轴42,填充摆动轴42与摆动槽21之间的空隙,再将定位轴套22与定位座55相固定,从而完成安装,在安装驱动件8时,先将驱动件8上安装轴置入安装孔中,这里的安装孔和安装轴之间是存在空隙的,使得驱动件8可以顺畅的安装进入安装孔,再将安装轴套23由安装孔另一侧套入,套住安装轴,填充安装轴与安装孔之间的空隙,再将安装轴套23与定位座55相固定,从而完成安装。这种结构简单利于实现,同时在拆卸调试时,也十分便捷,不需要将整个侧面板拆卸下来,不会影响驱动件8或是重锤4的位置,不再需要进行反复调试,再次进行装配时更为便捷。

现根据图1对该装置的工作流程做简要介绍,在需要开启整个管路时,可以通过手动开阀的方式,关闭第一截止阀101,驱动件8即油缸隔断连通的油路,此时的油缸机能为双作用缸,通过摇动手动泵12,液压油经过第一单向阀141以及第二单向阀142进入油缸无杆腔,推动活塞,升起重锤4,从而控制管路中的阀门打开,油缸有杆腔内的液压油经过第一三通球阀111回到油箱15,当阀门完全开启,开启第一截止阀101,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均连通至油箱15,油缸机能转换为单作用缓闭缸,此时重锤4有落下的趋势,但通过定位摆扣6可以限制重锤4落下,完成手动开阀动作;也可以通过外界油源进行开阀,通过打开第二截止阀102,从而使得外接油源进油管与油缸无杆腔导通,切换第一三通球阀111至外接油源状态,使得外界油源回油管与油缸有杆腔连通,接通外接油源,从而实现开阀,当阀门完全开启时,关闭第二截止阀102,切换第一三通球阀111至手动开阀状态,打开第一截止阀101,油缸有杆腔和无杆腔均连通至油箱15,油缸机能转换为单作用缓闭缸,此时重锤4有落下的趋势,但通过定位摆扣6可以限制重锤4落下,完成外界油源开阀动作。在管道正常工作时,会进行储压罐13储压动作,开启第三截止阀103,管体1中压力介质经过第三截止阀103、过滤器16、第三单向阀143存储在储压罐13中,从而压缩空气储压,使得管体压力有波动时,储压罐13内的压力总是保持在管体压力的高位;当管体1中流速超过预设阈值时,感测板51在介质的推动下摆动,从而带动凸轮5推动换向阀7换向,储压罐13内压力水经过换向阀7进入脱扣缸62的无杆腔推动活塞,从而推动定位摆扣6与重锤4脱扣,使得重锤落下,从而使得管体1阀门关闭,这里阀门关闭的速度可以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171进行控制,当阀门关闭至一定角度位置时,油缸内行程控制杆截断油路,关阀进入缓闭状态,油缸中的液压油继续通过第二流量控制阀172回油,从而阀门缓慢关闭,从而消除管体1中的水锤,缓闭时间可通过第二流量控制阀172进行调整;管路关闭后,需要对脱扣缸62进行复位操作,通过打开第五截止阀105,将第二三通球阀112转动至脱扣缸复位状态,储压罐13中的压力水经过第二三通球阀112进入脱扣缸62有杆腔,无杆腔通过第五截止阀105排水,脱扣缸62活塞在水压的作用下回缩复位,在完成复位动作后,将第五截止阀105,从而将第二三通球阀112接通至脱扣缸62正常状态,若储压罐13以及压力水管中没有压力,可以通过压下定位摆扣6的方式进行机械复位。在需要手动关阀时,手动打开第四截止阀104,管体中的压力水经过第四截止阀104进入脱扣缸62的无杆腔推动活塞,从而退锁,使得重锤4落下,实现关阀。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采用类似工艺、类似结构的等效产品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