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头加工包装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5284发布日期:2019-08-13 19:1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罐头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罐头加工包装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罐头,是一种包装食物的方法,可以是罐装饮料,包括罐头汽水、咖啡、果汁、冻奶茶、啤酒等,也可以是罐装食品,包括午餐肉,包装材料为马口铁,开罐部分沿用开罐器,或有仿易拉罐科技,用的包装物料是铝合金,如今开罐方式多数是易拉罐式,便于使用,罐头食品是指将符合要求的原料经过处理、调配、装罐、密封、杀菌、冷却,或无菌灌装,达到商业无菌要求,在常温下能够长期保存的食品,罐头食品制作有两大关键特征:密封和杀菌。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罐头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购买量越来越多,现有市场上罐头加工包装不具备便于操作加工的优点,在进行加工时工艺繁琐,生产流程较多,自动化程度较低,加工效率不高,影响罐头产品的生产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罐头加工包装制作工艺,具备便于操作加工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罐头加工包装制作工艺不具备便于操作加工优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罐头加工包装制作工艺,所述制作工艺步骤如下:原料及原料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检验→包装→成品。

优选的,所述装罐工艺采用了自动灌装机,使用的是适配的容器的灌装封口,灌装使用的容器为玻璃材质,充填灌装时罐头内要留有一定的顶隙,顶隙的预留空间为6-8mm,装罐时要保持罐口边缘的清洁和干燥,不要将原料或盐液粘留在罐口上而影响密封。

优选的,所述排气工艺采用排气箱蒸汽加热工艺,通过在排气箱内加热使罐头内食品受热,其中所含气体受热膨胀排出罐外,趁热封罐再进行杀菌冷却,罐头通过输送带进入排气箱中,其与蒸汽直接接触从而吸收蒸汽中热量升温达到排气效果。

优选的,所述密封工艺采用旋合式封口机进行封口,利用夹爪、摩擦轮或摩擦带,使带凸爪的金属瓶盖与瓶口有螺旋凸缘的玻璃瓶相对转动并使其沿螺旋线轴向移动,以使盖顶的密封胶紧紧压在瓶口端部而形成封口。

优选的,所述杀菌冷却工艺采用卧式杀菌锅进行高温杀菌,其锅盖采用自锁楔块啮合方法进行密封锁紧,对杀菌锅内进行加温杀菌,温度要求为110-115摄氏度,加温完成后锅内增加0.5~0.8个大气压进行杀菌作业,降温冷却时,停止供应蒸汽,将冷却水压入喷水管,由于锅内温度下降,蒸汽冷凝,而使锅内力降低采用压缩空气的压力来补偿,在杀菌过程中,应注意最初排气,进而泄汽,使蒸汽流通,亦可每隔15-20分钟放气一次,促进热交换。

优选的,所述检验工艺采用过程目视检验对罐体外观以及是否存在鼓包进行检验以及随机全面抽检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优选的,所述包装工艺采用流水线作业手动贴标以及手动装箱封箱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自动灌装机能够减少工作人员手动灌装的劳动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手动灌装产生的灌装数量上的误差;

通过排气箱蒸汽加热工艺能够有效防止罐头在封口后杀菌过程中涨罐,而且杀菌冷却后可形成真空度,利于长期保存;

通过卧式杀菌锅,能够大批量对罐头进行杀菌,提升了生产效率,加压杀菌有效保持杀菌锅的温度,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升了杀菌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罐头加工包装制作工艺,制作工艺步骤如下:原料及原料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检验→包装→成品。

装罐工艺采用了自动灌装机,使用的是适配的容器的灌装封口,灌装使用的容器为玻璃材质,充填灌装时罐头内要留有一定的顶隙,顶隙的预留空间为6-8mm,装罐时要保持罐口边缘的清洁和干燥,不要将原料或盐液粘留在罐口上而影响密封。

排气工艺采用排气箱蒸汽加热工艺,通过在排气箱内加热使罐头内食品受热,其中所含气体受热膨胀排出罐外,趁热封罐再进行杀菌冷却,罐头通过输送带进入排气箱中,其与蒸汽直接接触从而吸收蒸汽中热量升温达到排气效果。

密封工艺采用旋合式封口机进行封口,利用夹爪、摩擦轮或摩擦带,使带凸爪的金属瓶盖与瓶口有螺旋凸缘的玻璃瓶相对转动并使其沿螺旋线轴向移动,以使盖顶的密封胶紧紧压在瓶口端部而形成封口。

杀菌冷却工艺采用卧式杀菌锅进行高温杀菌,其锅盖采用自锁楔块啮合方法进行密封锁紧,对杀菌锅内进行加温杀菌,温度要求为110-115摄氏度,加温完成后锅内增加0.5~0.8个大气压进行杀菌作业,降温冷却时,停止供应蒸汽,将冷却水压入喷水管,由于锅内温度下降,蒸汽冷凝,而使锅内力降低采用压缩空气的压力来补偿,在杀菌过程中,应注意最初排气,进而泄汽,使蒸汽流通,亦可每隔15-20分钟放气一次,促进热交换。

检验工艺采用过程目视检验对罐体外观以及是否存在鼓包进行检验以及随机全面抽检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包装工艺采用流水线作业手动贴标以及手动装箱封箱方法。

使用时,通过自动灌装机能够减少工作人员手动灌装的劳动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手动灌装产生的灌装数量上的误差,通过排气箱蒸汽加热工艺能够有效防止罐头在封口后杀菌过程中涨罐,而且杀菌冷却后可形成真空度,利于长期保存,通过卧式杀菌锅,能够大批量对罐头进行杀菌,提升了生产效率,加压杀菌有效保持杀菌锅的温度,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升了杀菌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罐头加工包装制作工艺,所述制作工艺步骤如下:原料及原料处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检验→包装→成品。所述装罐工艺采用了自动灌装机,使用的是适配的容器的灌装封口,灌装使用的容器为玻璃材质,充填灌装时罐头内要留有一定的顶隙,顶隙的预留空间为6‑8mm,装罐时要保持罐口边缘的清洁和干燥,不要将原料或盐液粘留在罐口上而影响密封,所述排气工艺采用排气箱蒸汽加热工艺,通过在排气箱内加热使罐头内食品受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罐头加工包装不具备便于操作加工的优点,在进行加工时工艺繁琐,生产流程较多,自动化程度较低,加工效率不高,影响罐头产品的生产和推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叶伟超;施少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狮市利成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07
技术公布日:2019.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