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瓶药液的灌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2775发布日期:2020-02-14 15:1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容量瓶药液的灌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兽药药液的灌装系统,具体涉及大容量瓶药液的定量灌液、封盖系统。



背景技术:

在兽药领域,将药液定量灌装并封口是主要的包装方式之一。药瓶包括小容量瓶和大容量瓶,小容量瓶体积小,其包装设备一般是将灌装、加塞、旋盖机构绕大波轮环形布置,大拨轮分度间歇运行,将空瓶按一瓶或两瓶一组依次送入大拨轮,大拨轮旋转带动瓶子运动至灌液、加塞儿、旋盖工位,进行灌装、加塞、旋盖操作。而大容量瓶体积较大,采用上述包装设备只能单瓶灌液,生产效率低。而且多数包装系统只能进行单种液体的灌装和单一方式封口,设备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容量瓶药液的灌装设备,通过在双轨输瓶机构的一侧设置一驱多式灌液装置,一次性灌装两排药瓶,显著提高灌装效率,并可按需进行旋盖或轧盖封口。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容量瓶药液的灌装系统,包括依序设置在机架上的进瓶部、理瓶机构、灌液机构及封盖机构,理瓶机构的出瓶端对接双轨输瓶机构,灌液机构设置在双轨输瓶机构的一侧,包括设置在升降板上的双排灌针,两排灌针分别与位于输瓶机构双轨上的两排药瓶对准,并借助配套软管和一驱多式定量泵送机构连接储液罐,输瓶机构的每根轨道侧部设置有两弹出式挡瓶机构,两挡瓶机构的距离与同时灌液的药瓶组的总长度适配,并交替伸缩形成药瓶防倒、暂停结构,两根轨道的挡瓶机构同步动作;双轨输瓶机构的出瓶端借助拦瓶机构对接旋盖系统和轧盖系统,形成并轨旋盖或轧盖、分轨旋盖和轧盖的封盖结构。

该灌装系统中,空药瓶从进瓶部放入,经理瓶机构整理成两排顺序送至输瓶机构的两轨道上,到达灌液工位后,两根轨道的前、后挡瓶机构先后伸出,使两排药瓶阻挡、暂停在灌液工位,前、后挡瓶机构之间停放3-8瓶药瓶。然后灌针在升降板的带动下下降伸入药瓶内,一驱多式定量泵送机构将药液定量灌入药瓶后,灌针从药瓶内拔出、抬高,挡瓶机构释放灌液后的药瓶,药瓶借助拦瓶机构并轨进行旋盖或扎盖,或分两路一路旋盖、一路轧盖。理瓶机构用以使药瓶顺序排列在轨道上,挡瓶机构、升降灌针及一驱多式定量泵送机构用以实现一次灌装多瓶药液,节省空间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双轨输瓶机构及双封盖系统可以实现利用同一驱动机构同时灌装两种药液,利用同一系统实现两种形式封盖,功能多,系统利用率高。

一驱多式定量泵送机构为多通道蠕动泵,蠕动泵的通道数量与灌针数量匹配,两排灌针的软管设置在通道内,并连接同一储罐或每排灌针的软管连接一个储罐。蠕动泵通过对弹性软管进行交替式挤压和释放来实现流体的输送,可以实现定量、等量多管路输送。输送的介质不会接触泵体,方便拆装和清洗,自吸力、密封性好,精度高。

一驱多式定量泵送机构包括定位在机架上的储液筒,储液筒数量与灌针数量匹配,每个储液筒内均设置有活塞和配套活塞杆,且每个储液筒的进出液管分两路连接一进液管和一出液管,每个出液管与一根灌针的软管对应连接,各进液管按排连接两储液罐或均与一储液罐连通,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各储液筒的活塞杆均定位在升降架上,升降架与直线式往复驱动机构连接。该泵送机构,通过升降架带动各储液筒的活塞杆同时升降,以借助单向阀将药液同时吸入储液筒,再从储液筒同时排入药瓶,各储液筒的活塞行程一致,泵送的药液相等,与药瓶需灌装的药量匹配。进液管和出液管上的单向阀用以实现利用同一套活塞进液和出液,活塞往复运动,从进液管将药液抽入储液筒,再从储液筒经出液管送入药瓶,实现定量灌液。当灌装同种液体时,所有进液管可连接同一储液罐,当灌装两种液体时,可按排连接两储液罐。

进一步的直线式往复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机架上的直线电机或电机驱动的丝杠丝母副。直线电机或电机驱动的丝杠丝母副便于控制活塞杆的行程。

所述升降板由t形连接部和两灌针夹条形成“王”字形结构,沿药瓶输送方向,在灌针夹条上开设长槽,各灌针自由端穿过长槽、并借助分设于灌针夹条上、下侧的夹片夹持固定在长槽中。进一步的,沿药瓶输送方向,在升降板中部开设长槽,各灌针自由端穿过长槽、并借助分设于升降板上、下侧的夹片夹持固定在长槽中。这种结构,各灌针沿沿药瓶输送方向,顺次固定在长槽中,与各药瓶瓶口对准。夹片夹持固定结构,可便于沿长槽调整灌针的位置以与药瓶瓶口对准,垂直于长槽调整灌针的高度以控制灌针在药瓶中的插入深度。

为了便于控制灌针的升降,升降板的连接部连接直线式往复驱动机构,并借助定位在机架上的导杆导向,直线式往复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机架上的直线电机或电机驱动的丝杠丝母副或液压升降系统或气缸。

所述弹出式挡瓶机构为定位在机架上的气缸,每根轨道的前后两挡瓶气缸气杆的距离与同时灌液的药瓶组的总长度适配。前挡瓶气缸的作用是将药瓶阻挡、暂停在灌液工位,后挡瓶气缸用以阻挡后续的药瓶进入灌液工位,避免挤到和碰撞正在灌液的药瓶,前、后挡瓶气缸的气杆之间停放3-8瓶药瓶。

进一步的,沿药瓶传输方向在后挡瓶气缸的后侧、前挡瓶气缸的前侧设置有计数传感器。计数传感器的设置可便于控制定量的药瓶准确暂停在灌液工位。

所述拦瓶机构包括架设在输瓶机构上方的安装板及铰接在安装板上的拦瓶板,拦瓶板借助驱动机构分别与两根轨道的中隔栏和外隔栏对接形成分轨和并轨结构。拦瓶板在中位时两排药瓶按原轨道向前分别输送至旋盖和轧盖系统,拦瓶板位于一侧时,两排药瓶并轨全部进入旋盖系统或轧盖系统。拦瓶板的驱动机构为定位在安装板上的自复位双向气缸,自复位双向气缸的进出气孔设置在缸筒的两端,活塞初始位位于缸筒中部,活塞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复位弹簧,且两复位弹簧的规格相同。两复位弹簧均无初始预紧力,以使拦瓶板位于中位。气缸一端进出气孔通气,拦瓶板向一侧摆动,对接一轨道的外隔栏,药瓶并轨。另一端进出气孔通气,拦瓶板向对侧摆动,对接另一轨道的外隔栏,药瓶并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该灌装系统集理瓶、运瓶、灌液、封盖于一体,各机构紧密衔接、相互协调,可自动连续运行,实现了连续不间断的灌装,生产效率高。2、通过一驱多式定量泵送机构实现了一次灌装多瓶大容量药液,节省空间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3、活塞杆、灌针运动平稳,灌液量可调,各瓶灌液量相等,灌装精准,弹出式挡瓶机构的前、后挡瓶气缸协调运动并与灌针配合,实现了灌针与药瓶的精确对准。4、采用双轨输瓶机构及双封盖系统可以实现利用同一驱动机构同时灌装两种药液,利用同一系统实现两种形式封盖,功能多,系统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灌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灌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自复位双向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进瓶部,2代表理瓶机构,3代表灌针,31代表导杆,32代表储液筒,321代表进液管,322代表出液管,33代表活塞杆,34代表升降架,35代表限位套,36代表升降板,361代表长槽,37代表夹片,4代表滑轨,5代表输瓶机构,51代表中隔栏,52代表外隔栏,6代表挡瓶机构,61代表前挡瓶气缸,62代表后挡瓶气缸,7代表拦瓶板,71代表安装板,8代表计数传感器,9代表自复位双向气缸,91代表进出气孔,92代表缸筒,93代表活塞,94代表复位弹簧,10代表轧盖系统,11代表旋盖系统,12代表药瓶,13代表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一种大容量瓶药液的灌装系统,包括依序设置在机架上的进瓶部1、理瓶机构2、灌液机构及封盖机构,理瓶机构2的出瓶端对接双轨输瓶机构5,灌液机构设置在双轨输瓶机构5的一侧,包括设置在升降板36上的双排灌针3,两排灌针3分别与位于输瓶机构5双轨上的两排药瓶对准。输瓶机构5的每根轨道侧部设置有两弹出式挡瓶机构6,两挡瓶机构6的距离与同时灌液的药瓶12组的总长度适配,并交替伸缩,两根轨道的挡瓶机构同步动作。双轨输瓶机构5的出瓶端借助拦瓶机构对接旋盖系统11和轧盖系统10。旋盖系统11和轧盖系统10后端通过轨道连接有出瓶盘。

一驱多式定量泵送机构包括定位在机架上的8个储液筒32,储液筒32数量与灌针3数量匹配,每个储液筒32内均设置有活塞和配套活塞杆33,且每个储液筒32的进出液管分两路连接一进液管321和一出液管322,每个出液管322与一根灌针3的软管对应连接,各进液管321按排连接两储液罐或均与一储液罐连通,进液管321和出液管322上均设置有单向阀,各储液筒32的活塞杆33均定位在升降架34上,升降架34与直线式往复驱动机构连接。直线式往复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机架上的伺服电机13驱动的丝杠丝母副。升降架34两端与机架上的滑轨4配合,活塞杆33上安装有限位套35。

升降板36由t形连接部和两灌针夹条形成“王”字形结构,沿药瓶输送方向,在灌针夹条上开设长槽361,各灌针3自由端穿过长槽361、并借助分设于灌针夹条上、下侧的夹片37夹持固定在长槽361中。升降板36的连接部连接直线式往复驱动机构,并穿在定位于机架上的导杆31上。直线式往复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机架上的气缸。弹出式挡瓶机构为定位在机架上的气缸,每根轨道的前后两挡瓶气缸气杆的距离与同时灌液的药瓶12组的总长度适配。沿药瓶传输方向在后挡瓶气缸62的后侧、前挡瓶气缸61的前侧设置有计数传感器8。拦瓶机构包括架设在输瓶机构上方的安装板71及铰接在安装板71上的拦瓶板7,拦瓶板7借助驱动机构分别与两根轨道的中隔栏51和外隔栏52对接形成分轨和并轨结构。拦瓶板7的驱动机构为定位在安装板71上的自复位双向气缸9,自复位双向气缸的进出气孔91设置在缸筒92的两端,活塞93初始位位于缸筒92中部,活塞93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复位弹簧94,且两复位弹簧94的规格相同。

该实施例中,两排药瓶灌装同种药液,8个储液筒32的进液管321分排连接两个储液罐,采用旋盖封盖方式。具体实施时,空药瓶12放置在进瓶部1后,经理瓶机构2整理成一排顺序送至输瓶机构5上,到达灌液工位时,前挡瓶气缸61气杆伸出,阻拦药瓶12,借助计数传感器8的反馈,当灌液工位的每根轨道上暂停有四个空瓶时,后挡瓶气缸62的气杆伸出。升降板36带动灌针3下降插入对应的药瓶12中,8根活塞杆33在升降架34的带动下同时上升,将储液筒32内的药液排入药瓶12,灌针3上升,从药瓶12抽出。前挡瓶气缸61气杆缩回,灌液后的药瓶12向前输送,然后后挡瓶气缸62的气杆缩回,空药瓶12向灌液工位输送,同时8根活塞杆33在升降架34的带动下同时下降,将药液抽入储液筒32。接着前挡瓶气缸61气杆伸出,进行下一轮灌液。灌液后的药瓶12向前输送至旋盖系统11进行封盖操作后输送至出瓶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