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管式低温液体输送臂和气体返回臂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63620发布日期:2021-02-26 11:49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双层管式低温液体输送臂和气体返回臂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液体输送臂系统,特别涉及其中的低温液体输送臂和气体返回臂。


背景技术:

[0002]
在进行低温液体(如lng)输送时,为了维持输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压力平衡,需要组合使用一个液相输送臂和一个气相返回臂,在液相输送臂输送低温液体的同时,气相返回臂输送用于压力平衡的返回气体。
[0003]
而组合使用一个液相输送臂和一个气相返回臂,必然产生占地面积与费用的浪费问题。
[0004]
此外,液相输送臂由于内部运输的是低温液体,其外部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容易结厚冰层,从而影响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管式低温液体输送臂和气体返回臂一体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
一种双层管式低温液体输送臂和气体返回臂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结构的整体为双层管结构,所述双层管结构具有内层管、外层管以及支撑结构,所述内层管与外层管相互不连通,而所述支撑结构支撑在所述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
[0008]
所述内层管可供低温液体通过,所述内层管与外层管之间可供返回气体通过。
[0009]
其中:所述一体结构包括内臂、外臂与三维接头,内臂与外臂之间以旋转接头形成可转动连接,外臂与三维接头以另一个旋转接头形成可转动连接;所述内臂、外臂、旋转接头以及三维接头均为双层管结构。
[0010]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沿内层管以及外层管的轴向布置。
[0011]
其中:所述支撑结构沿内层管以及外层管的径向间隔布置。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3]
本发明通过双层管的设计,仅占用一个臂的空间,可以实现两个臂组合才能完成的工艺效果,节省了占地面积的同时,也节省了输送臂的投资和基础框架、施工和以及运输的投资。
[0014]
此外,本发明中输送低温液体的内层管的外壁不与空气直接接触,而是与外层管中的返回气接触,返回气中几乎不含有水蒸气,因此不会出现结冰的现象。而且,外层管可以起到帮助内层管保冷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外观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7]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种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标记说明:内臂1;旋转接头2;外臂3;三维接头4;内层管5;外层管6;支撑结构7;低温液体a;返回气体b。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管式低温液体输送臂和气体返回臂一体结构,其整体结构的外形与现有的低温液体输送臂相同,具有内臂1、外臂3与三维接头4,内臂1与外臂3之间以旋转接头2形成可转动连接,外臂3与三维接头4以另一个旋转接头2形成可转动连接,其中:
[0020]
所述内臂1、外臂3、旋转接头2以及三维接头4的横截面形状如图2所示,具有内层管5、外层管6以及支撑结构7,所述内层管5与外层管6相互不连通,而所述支撑结构7可以维持内层管5与外层管6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避免发生相对晃动;在图2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7沿内层管5以及外层管6的径向间隔布置;在图3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7沿内层管5以及外层管6的轴向布置。
[0021]
使用的时候,本发明能够将一个容器中的低温液体传输至另外一个容器中,比如将lng船中的低温液体lng输送至lng储罐,其中的内层管5用于输送正向流动的低温液体a,而外层管6用于输送反向流动的用于压力平衡的返回气体b,因而兼具低温液体输送臂和气体返回臂的双重作用。
[0022]
本发明通过双层管的设计,仅占用一个臂的空间,可以实现两个臂组合才能完成的工艺效果,节省了占地面积的同时,也节省了输送臂的投资和基础框架、施工和以及运输的投资。
[0023]
此外,本发明中输送低温液体a的内层管5的外壁不与空气直接接触,而是与外层管6中的返回气接触,返回气中几乎不含有水蒸气,因此不会出现结冰的现象。而且,外层管6可以起到帮助内层管5保冷的功效。
[0024]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