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跟随式旋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2560发布日期:2020-10-13 07:4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跟随式旋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盖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跟随式旋盖装置。



背景技术:

旋盖是瓶装饲料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现有的液体添加剂饲料的生产过程中,灌装后一般会直接旋盖密封;但是一般液体饲料的灌装并不会灌装满瓶,瓶子中会残留空气、水分等影响保质期限的物质。特别是对于在空气环境中容易氧化的物质,如维生素c来说,瓶内残留的空气会降低其效价,缩短其保质期限,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人工充氮效率低,要配合自动旋盖装置的效率需要的人力成本高。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跟随式旋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提及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跟随式旋盖装置,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传送带、夹持单元、旋盖单元、送盖单元和充氮单元,所述夹持单元设置在传送带上,用于夹持旋盖中的瓶子并带动瓶子向前运动,所述旋盖单元设置在夹持单元的一侧,与送盖单元连接,所述送盖单元用于将瓶盖传送至旋盖单元,所述充氮单元包括氮气填充头,所述氮气填充头设置在夹持单元上,位于旋盖单元的前侧,其通过软管与氮气源连接。

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中,所述旋盖单元包括水平轨道、纵向轨道、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旋盖臂安装座和旋盖臂,所述纵向轨道的后部垂直卡接在水平轨道上,所述旋盖臂安装座的一端垂直卡接在纵向轨道的正面,所述旋盖臂设置在旋盖臂安装座的下方,与纵向轨道平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分别与水平轨道、纵向轨道和旋盖臂安装座传动连接。

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中,还包括用于检测夹持单元中的瓶子的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旋盖臂水平位移轨迹的前端和后端。

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中,所述氮气填充头设置于旋盖臂水平位移轨迹的前端。

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中,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第一夹瓶部、第二夹瓶部、第四驱动电机和第五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夹瓶部和第二夹瓶部分别设置于传送带的内侧和外侧,其下表面与传送带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第四驱动电机和第五驱动电机分别与第一夹瓶部和第二夹瓶部传动连接。

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中,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夹瓶部上。

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中,所述夹持单元还包括夹瓶杆,所述夹瓶杆包括两根,分别水平设置在第一夹瓶部和第二夹瓶部上方。

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中,所述送盖单元包括理盖器、送盖轨道、第六驱动电机、第一升降架和第二升降架,所述理盖器和第六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架用于控制理盖器的升降,所述送盖轨道的一端与理盖器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旋盖单元,所述第二升降架用于控制送盖轨道的升降。

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中,所述送盖单元还包括瓶盖剔除机构,所述瓶盖剔除机构包括铝箔检测部件和瓶盖剔除部件,所述铝箔检测部件固定在送盖轨道上方,所述瓶盖剔除部件设置在铝箔检测部件的一侧,固定在送盖轨道的侧壁上,用于将不含铝箔的瓶盖推出送盖轨道。

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中,所述送盖单元还包括用于将瓶盖从送盖轨道传送至旋盖臂的取盖器,所述取盖器设置在送盖轨道的末端,包括取盖升降架和取盖座,所述取盖座设置在取盖升降架上,其上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瓶盖适配,并与送盖轨道的末端相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跟随式旋盖装置,所述装置通过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对进入旋盖区的瓶子进行检测,分别控制充氮单元往瓶内填充氮气和旋盖臂的旋盖工作,充氮填充头在旋盖前往瓶子中填充氮气,有效降低了瓶子中空气的含量,从而降低瓶内空气对产品的影响,延长产品的保质期限;所述夹持单元保证了瓶子在旋盖过程中能够稳定地竖立以及运动轨迹的稳定,提升旋盖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跟随式旋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旋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所述瓶盖剔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取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控制器,2-传送带,3-夹持单元,4-旋盖单元,5-送盖单元,6-充氮单元,7-第一光电传感器,8-第二光电传感器,31-第一夹瓶部,32-第二夹瓶部,33-第四驱动电机,34-第五驱动电机,35-夹瓶杆,41-水平轨道,42-纵向轨道,43-第一驱动电机,44-第二驱动电机,45-第三驱动电机,46-旋盖臂安装座,47-旋盖臂,51-理盖器,52-送盖轨道,53-第六驱动电机,54-第一升降架,55-第二升降架,56-瓶盖剔除机构,57-取盖器,61-氮气填充头,561-铝箔检查部件,562-瓶盖剔除部件,571-取盖升降架,572-取盖座,572a-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跟随式旋盖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跟随式旋盖装置,包括控制器1,分别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的传送带2、夹持单元3、旋盖单元4、送盖单元5和充氮单元6,所述夹持单元3设置在传送带2上,用于夹持旋盖中的瓶子并带动瓶子向前运动,调节瓶子向前运动的速度,使之与旋盖臂47旋盖的速度适配;所述旋盖单元4设置在夹持单元3的一侧,与送盖单元5连接,所述送盖单元5用于将瓶盖传送至旋盖单元4,所述充氮单元6包括氮气填充头61,所述氮气填充头61设置在夹持单元3上,位于旋盖单元4的前侧,其通过软管与氮气源连接,所述氮气填充头61的氮气流量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装置运行时,瓶子通过传送带2进入夹持单元3,在夹持单元3的夹持和带动下经过充氮单元6时,氮气填充头61开启,向瓶子内填充氮气,然后旋盖单元4向瓶子上盖合瓶盖,并一边跟随瓶子移动一边进行旋盖;旋盖完后旋盖单元4脱离瓶盖,瓶子继续向前传送,完成旋盖操作。所述装置旋盖前通过充氮单元6向瓶子内填充氮气,有效地减少了瓶内空气的含量,降低了产品变质的可能性,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限。所述装置实现了理盖、输盖和旋盖的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瓶装饲料的包装效率。

请参阅图2,具体的,所述旋盖单元4包括水平轨道41、纵向轨道42、第一驱动电机43、第二驱动电机44、第三驱动电机45、旋盖臂安装座46和旋盖臂47,所述纵向轨道42的后部垂直卡接在水平轨道41上,所述旋盖臂安装座46的一端垂直卡接在纵向轨道42的正面,所述旋盖臂47设置在旋盖臂安装座46的下方,与纵向轨道42平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3和第二驱动电机44分别与水平轨道41和纵向轨道42传动连接,实现了旋盖臂47在x轴和y轴的移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45用于驱动旋盖臂47的转动,使其能够完成抓盖、旋盖、脱盖的操作。所述旋盖臂47旋盖时,纵向轨道42沿水平轨道41左右滑动,抓取瓶盖,并移动至初始旋盖位置。当瓶子经过时,旋盖臂安装座46沿纵向轨道42下降,使旋盖臂47的高度与待旋盖的瓶子适配,开始旋盖;同时,纵向轨道42沿水平轨道41向前移动,带动旋盖臂47沿瓶子的传送方向移动。旋盖完毕后,旋盖臂安装座46沿纵向轨道42上升,纵向轨道42复位,继续下一个旋盖循环。上述操作均通过控制器1的控制下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旋盖的速度和稳定性。

请参阅图3,进一步的,所述的跟随式旋盖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夹持单元3中的瓶子的第一光电传感器7和第二光电传感器8,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7和第二光电传感器8分别设置于旋盖臂47水平位移轨迹的前端和后端;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7和第二光电传感器8分别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有效提高了旋盖控制的精准度。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7检测到瓶子时,充氮单元47往瓶子中填充氮气;当第二光电传感器8检测到填充氮气后的瓶子时时,旋盖臂47开始取盖,通过控制器设定的取盖、旋盖和松盖程序完成旋盖的一系列工作,然后旋盖臂47上升,复位,进入下一个旋盖工作的循环。

具体的,所述氮气填充头61设置于旋盖臂47水平位移轨迹的前端,处于第一光电传感器7的感应区中,并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实现先充氮后旋盖。

具体的,所述夹持单元3包括第一夹瓶部31、第二夹瓶部32、第四驱动电机33和第五驱动电机34,所述第一夹瓶部31和第二夹瓶部32分别设置于传送带2的内侧和外侧,其下表面与传送带2的上表面齐平,所述第四驱动电机33和第五驱动电机34分别与第一夹瓶部31和第二夹瓶部32传动连接。更具体的,所述第一夹瓶部31和第二夹瓶部32平行设置,两者之间的距离可调节,适应不同规格的瓶子的需求。一般地,所述两者之间的距离为待旋盖的瓶子的外径。所述第一夹瓶部31和第二夹瓶部32分别包括主动轮、被动轮和环形带,所述主动轮分别与第四驱动电机33/第五驱动电机34传动连接,环形带套接在主动轮和被动轮上。待旋盖的瓶子在两条环形带的夹持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前移动,保证了旋盖过程中瓶子竖立的稳定性和运动路线稳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7和第二光电传感器8设置在第二夹瓶部32上,其感应方向正对旋盖单元4。

优选的,所述夹持单元3还包括夹瓶杆35,所述夹瓶杆35包括两根,分别水平设置在第一夹瓶部31和第二夹瓶部32上方,两根夹瓶杆35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一般的,两根夹瓶杆35之间的距离为待旋盖的瓶子的外径。当需要旋盖的瓶子较高时,所述夹瓶杆35和第一夹瓶部31、第二夹瓶部32共同对瓶子进行夹持,保证瓶子运动过程的稳定性,适应不同规格的瓶子使用。

具体的,所述送盖单元5包括理盖器51、送盖轨道52、第六驱动电机53、第一升降架54和第二升降架55,所述理盖器51和第六驱动电机5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架54用于控制理盖器51的升降,使所述理盖器51的高度与送盖轨道52配合;所述送盖轨道52的一端与理盖器5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旋盖单元4,所述第二升降架55用于控制送盖轨道52的升降,使之与旋盖臂47的高度适配;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送盖轨道52为卧u型的轨道。所述送盖单元5解决了人工理盖、送盖效率低的问题,运行稳定,工作效率高。进一步的,所述送盖单元5还包括自动上盖器(图中未示出),配备具有自动缺盖报警功能,提高了所述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请参阅图4,进一步的,所述送盖单元5还包括瓶盖剔除机构56,所述瓶盖剔除机构56包括铝箔检测部件561和瓶盖剔除部件562,所述铝箔检测部件561固定在送盖轨道52上方,与控制器1连接,其下端略高于送盖轨道52上的瓶盖a的上端,所述瓶盖剔除部件562设置在铝箔检测部件561的一侧,固定在送盖轨道52的侧壁上,用于将不含铝箔的瓶盖推出送盖轨道52。当铝箔检测部件561检测到瓶盖内没有铝箔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1,此时控制器1控制瓶盖剔除部件562伸展,将瓶盖剔除出送盖轨道后复位。优选的,所述瓶盖剔除部件562相对于送盖轨道52的另一侧为瓶盖储存斗,便于收集不合格的瓶盖。

请参阅图5和6,再进一步的,所述送盖单元5还包括用于将瓶盖a从送盖轨道52传送至旋盖臂47的取盖器57,所述取盖器57设置在送盖轨道52的末端,包括取盖升降架571和取盖座572,所述取盖座572设置在取盖升降架571上,其上表面设有凹槽572a,所述凹槽572a与瓶盖适配,并与送盖轨道52的末端相接,使从送盖轨道52传送出来的瓶盖直接进入所述凹槽572a中。所述取盖器57取盖时,首先使所述凹槽572a的槽底不高于送盖轨道52的传送平面,使送盖顺畅,当瓶盖到达所述凹槽572a中后,取盖升降架571伸展,带动取盖座572上升,将瓶盖传送至旋盖臂47,待旋盖臂47取盖后,所述取盖升降架571复位,进行下一个取盖循环。

优选的,所述送盖轨道52上还设有用于无盖检测的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1电性连接,所述装置运行时,若该光电传感器检测不到瓶盖通过时,控制器1会报警,提醒生产人员及时补充瓶盖,提高所述装置的持续生产能力。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