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加气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42249发布日期:2021-05-25 12:2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LNG加气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lng加气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lng加气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技术的发展,液化天然气(lng)作为汽车能源已被广泛使用。相比于压缩天然气(lng)汽车,lng汽车的行驶里程更长,其车载储气瓶更轻,而且安全性也更高。近年来我国的lng汽车与之配套的lng加气站迅猛增长,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得lng加气站的各方面性能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特别是安全性能方面。

但是现有的控制系统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对泄漏的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工作,不方便进行储罐防护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汽化器拆卸维护的问题。

因此,发明lng加气站控制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lng加气站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控制系统还存在着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方便对泄漏的气体进行收集处理工作,不方便进行储罐防护工作以及不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汽化器拆卸维护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lng加气站控制系统,包括lng加气机,中断开关t,lng低温储罐,槽车,第一电磁阀,可吸附导送处理净化箱结构,可排气检测防护罐结构,可插接气化箱结构,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所述的中断开关t管道连接在lng加气机的下端;所述的lng低温储罐管道连接在中断开关t的右侧;所述的槽车和lng低温储罐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管道连接在lng低温储罐的下端左侧;所述的可吸附导送处理净化箱结构分别安装在lng加气机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排气检测防护罐结构安装在lng低温储罐的外壁;所述的可插接气化箱结构管道连接在第四电磁阀的左侧;所述的第二电磁阀管道连接在lng低温储罐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二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三电磁阀分别管道连接在lng低温储罐的下端右侧和槽车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电磁阀一端管道连接在槽车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第四电磁阀另一端管道连接可插接气化箱结构;所述的可吸附导送处理净化箱结构包括净化箱,吸风机组件,斜t型净化架,排气管,连接管,连接软管和吸气罩,所述的吸风机组件螺栓连接在净化箱的内部顶端右侧;所述的斜t型净化架插接在净化箱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气管螺纹连接在净化箱的右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净化箱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的上端螺纹连接在连接软管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软管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吸气罩的下端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排气检测防护罐结构包括防潮箱,安装口,换气管,换气扇组件和lng检测钻进,所述的安装口开设在防潮箱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换气管的下端左侧螺纹连接在防潮箱的右侧上部且连通设置;所述的换气扇组件螺栓连接在换气管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lng检测钻进螺钉连接在换气管的内部底端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插接气化箱结构包括固定防护箱,支撑块,气化箱,连接板和方头螺栓,所述的支撑块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防护箱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气化箱插接在固定防护箱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分别螺栓连接在气化箱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方头螺栓分别贯穿连接板并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防护箱的上端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槽车和第五电磁阀管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管和吸风机组件连通设置;所述的净化箱的下端螺栓连接有箱盖;所述的斜t型净化架的内壁分别螺钉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和碳纤维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净化箱分别螺栓连接在lng加气机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换气管采用l型的pvc管;所述的换气扇组件设置在lng检测钻进的左侧;所述的防潮箱采用内壁胶接有吸潮垫的不锈钢箱。

优选的,所述的lng低温储罐螺栓连接在防潮箱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lng低温储罐的连接管路分别贯穿防潮箱的左侧和下端。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防护箱和气化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固定防护箱和支撑块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的气化箱和第一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气化箱和第二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管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本新型中控制器(图中未标出)优选但不限于型号为fx3ga-60-cm的plc控制器;所述的lng低温储罐内部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所述的与控制器配合设置的液位传感器(图中未标出)和气压传感器(图中未标出)可采用现有的液位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净化箱,吸风机组件,斜t型净化架,排气管,连接管,连接软管和吸气罩的设置,有利于在加气的过程中出现泄漏事故时,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吸风机组件开始工作,然后将气体吸入净化箱的内部,经过斜t型净化架内部设置的过滤网进行过滤后将气体排出,防止气体中的lng含量过高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潮箱,安装口,换气管,换气扇组件和lng低温储罐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防潮箱进行潮气隔离工作,防止潮气腐蚀lng低温储罐造成泄漏事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防护箱,支撑块,气化箱,连接板和方头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拆卸方头螺栓,方便对气化箱进行拆卸和安装工作,有利于对气化箱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净化箱,吸风机组件,斜t型净化架和排气管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斜t型净化架拆卸工作,方便在工作中对斜t型净化架内壁固定的过滤网进行更换和清理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潮箱,安装口,换气管,换气扇组件和lng检测钻进的设置,有利于在工作中进行防潮的过程中通过lng检测钻进对防潮箱中排出的气体进行检测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lng低温储罐出现泄漏事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潮箱,安装口,换气管和lng低温储罐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lng低温储罐安装和观察工作,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lng低温储罐,槽车,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的设置,有利于在加气的过程中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控制设备导线连接,方便在加气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吸附导送处理净化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排气检测防护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插接气化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中:

1、lng加气机;2、中断开关t;3、lng低温储罐;4、槽车;5、第一电磁阀;6、可吸附导送处理净化箱结构;61、净化箱;62、吸风机组件;63、斜t型净化架;64、排气管;65、连接管;66、连接软管;67、吸气罩;7、可排气检测防护罐结构;71、防潮箱;72、安装口;73、换气管;74、换气扇组件;75、lng检测钻进;8、可插接气化箱结构;81、固定防护箱;82、支撑块;83、气化箱;84、连接板;85、方头螺栓;9、第二电磁阀;10、第三电磁阀;11、第四电磁阀;12、第五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ng加气站控制系统,包括lng加气机1,中断开关t2,lng低温储罐3,槽车4,第一电磁阀5,可吸附导送处理净化箱结构6,可排气检测防护罐结构7,可插接气化箱结构8,第二电磁阀9,第三电磁阀10,第四电磁阀11和第五电磁阀12,所述的中断开关t2管道连接在lng加气机1的下端;所述的lng低温储罐3管道连接在中断开关t2的右侧;所述的槽车4和lng低温储罐3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一电磁阀5管道连接在lng低温储罐3的下端左侧;所述的可吸附导送处理净化箱结构6分别安装在lng加气机1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可排气检测防护罐结构7安装在lng低温储罐3的外壁;所述的可插接气化箱结构8管道连接在第四电磁阀11的左侧;所述的第二电磁阀9管道连接在lng低温储罐3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第二电磁阀9和第五电磁阀12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第三电磁阀10分别管道连接在lng低温储罐3的下端右侧和槽车4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四电磁阀11一端管道连接在槽车4的右侧下部;所述的第四电磁阀11另一端管道连接可插接气化箱结构8;所述的可吸附导送处理净化箱结构6包括净化箱61,吸风机组件62,斜t型净化架63,排气管64,连接管65,连接软管66和吸气罩67,所述的吸风机组件62螺栓连接在净化箱61的内部顶端右侧;所述的斜t型净化架63插接在净化箱6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气管64螺纹连接在净化箱61的右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65的下端螺纹连接在净化箱6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管65的上端螺纹连接在连接软管66的下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软管66的上端螺栓连接在吸气罩67的下端中间位置;进行使用时将lng加气机1安装在阴凉处,lng加气机1与至少一个加气枪管道连接,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lng加气机1的温度,防止在温度过高影响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出现泄漏时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吸风机组件62开始工作,将空气中的lng气体吸入净化箱61的内部,然后通过斜t型净化架63内部设置的过滤网对lng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工作,然后经过排气管64排出,防止空气中lng气体含量过高造成安全隐患,在加气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电磁阀进行加气控制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排气检测防护罐结构7包括防潮箱71,安装口72,换气管73,换气扇组件74和lng检测钻进75,所述的安装口72开设在防潮箱71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换气管73的下端左侧螺纹连接在防潮箱71的右侧上部且连通设置;所述的换气扇组件74螺栓连接在换气管73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lng检测钻进75螺钉连接在换气管73的内部底端右侧;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防潮箱71固定在地下坐着阴凉处,然后固定好lng低温储罐3,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换气扇组件74工作时将防潮箱71中的气体排出,在排出的过程中通过lng检测钻进75对气体进行检测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防潮箱71出现泄漏事故。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插接气化箱结构8包括固定防护箱81,支撑块82,气化箱83,连接板84和方头螺栓85,所述的支撑块82分别螺栓连接在固定防护箱81的内部底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气化箱83插接在固定防护箱81的上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板84分别螺栓连接在气化箱83的左右两侧上部;所述的方头螺栓85分别贯穿连接板84并分别螺纹连接在固定防护箱81的上端左右两侧;然后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加气设备进行工作,进行加气工作,在进行加气的过程中通过固定防护箱81对气化箱83进行防护工作,防止在工作中气化箱83收到损坏影响加气工作,需要时松开方头螺栓85,方便进行气化箱83拆卸以及安装工作,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进而完成加气控制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第一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11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槽车4和第五电磁阀12管道连接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连接管65和吸风机组件62连通设置;所述的净化箱61的下端螺栓连接有箱盖;所述的斜t型净化架63的内壁分别螺钉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和碳纤维过滤网。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净化箱61分别螺栓连接在lng加气机1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换气管73采用l型的pvc管;所述的换气扇组件74设置在lng检测钻进75的左侧;所述的防潮箱71采用内壁胶接有吸潮垫的不锈钢箱。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lng低温储罐3螺栓连接在防潮箱71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lng低温储罐3的连接管路分别贯穿防潮箱71的左侧和下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防护箱81和气化箱8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固定防护箱81和支撑块8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气化箱83和第一电磁阀5和第四电磁阀11管道连接设置;所述的气化箱83和第二电磁阀9和第五电磁阀12管道连接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器(图中未标出)优选但不限于型号为fx3ga-60-cm的plc控制器;所述的与控制器配合设置的液位传感器(图中未标出)和气压传感器(图中未标出)可采用现有的液位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使用时将lng加气机1安装在阴凉处,lng加气机1与至少一个加气枪管道连接,方便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lng加气机1的温度,防止在温度过高影响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出现泄漏时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吸风机组件62开始工作,将空气中的lng气体吸入净化箱61的内部,然后通过斜t型净化架63内部设置的过滤网对lng气体进行过滤净化工作,然后经过排气管64排出,防止空气中lng气体含量过高造成安全隐患,在加气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电磁阀进行加气控制工作,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将防潮箱71固定在地下坐着阴凉处,然后固定好lng低温储罐3,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换气扇组件74工作时将防潮箱71中的气体排出,在排出的过程中通过lng检测钻进75对气体进行检测工作,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防潮箱71出现泄漏事故,然后通过控制设备控制加气设备进行工作,进行加气工作,在进行加气的过程中通过固定防护箱81对气化箱83进行防护工作,防止在工作中气化箱83收到损坏影响加气工作,需要时松开方头螺栓85,方便进行气化箱83拆卸以及安装工作,有利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进而完成加气控制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