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段保养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2678发布日期:2023-03-10 22:0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管段保养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领域的保养,特别是涉及一种管段保养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2.工程建造时,造价昂贵、厚壁、较大直径的白钢材质管段保养规范严格,保养技术等级高。白钢管段制造时内壁已经形成一层致密防腐层,防止被酸性、碱性气体或其他腐蚀性液体破坏其内表面。
3.但曾经发生过自来水进入白钢管内部,长时间存放时致使内表面腐蚀的现象,造成多根白钢管报废,经化验是自来水中的氯离子含量高造成的,由此经济损失巨大,同时也耽误了宝贵的生产工期。
4.目前的白钢管简单防护方案为在管口的两端使用橡胶或塑料封堵,较严格防护方案是在白钢管内部设置一气囊,由于气囊密封较差经常漏气,需多次检查、充气,因此保养效果差、效率低,而且费时、费力。
5.综上,需要一种简单、高效保养密封昂贵的白钢管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能够实现对造价昂贵、壁厚、较大直径的白钢材质管段高质量保养,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管段保养密封装置。该装置通过底部密封金属板与固定套筒之间为轴向“o”型密封环,滑动套筒通过两道径向“o”型密封环与固定套筒和压紧套筒相连,顶部金属压板与锁紧螺栓、螺母相连,充氮管阀向管段内部充入氮气进行保养,解决管段保养密封的技术问题。
7.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
8.管段保养密封装置包括底部密封金属板、固定套筒、滑动套筒、压紧套筒和顶部金属压板;
9.底部密封金属板,为嵌入管段内腔的圆形板,在底部密封金属板一侧焊接有圆周阵列的锁紧螺栓,锁紧螺栓同侧设置有连接充氮管阀、充氮压力表的连接管,连接管贯穿底部密封金属板并与之焊接固定;
10.固定套筒圆周阵列有与锁紧螺栓及连接管相应的通孔,固定套筒通过锁紧螺栓装配在底部密封金属板上;固定套筒侧部设有凹槽安装轴向“o”型密封环,在底部密封金属板与固定套筒之间形成轴向密封;固定套筒外圆周上设置有阶梯台阶装配径向“o”型密封环,在固定套筒与管段内腔之间形成径向密封;
11.滑动套筒套装在固定套筒的阶梯台阶上,并设置在两径向“o”型密封环之间,形成连续的第一道径向“o”型密封环与第二道径向“o”型密封环;
12.压紧套筒圆周阵列有与锁紧螺栓及连接管相应的通孔,压紧套筒通过锁紧螺栓与底部密封金属板相互装配;压紧套筒设有凸台,凸台套装在固定套筒的阶梯台阶上,同时,凸台挤压径向“o”型密封环;
13.顶部金属压板圆周阵列有与锁紧螺栓及连接管相应的通孔,顶部金属压板通过锁紧螺母与锁紧螺栓的螺纹连接,挤压压紧套筒以及滑动套筒,共同装配于底部密封金属板,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14.为了进一步解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套筒中,固定套筒为阶梯端盖,其侧部的封底上设有凹槽镶嵌轴向“o”型密封环,实现轴向密封;在端盖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阶梯台阶镶嵌径向“o”型密封环,实现径向密封。
15.进一步的,滑动套筒为圆环结构,其内径与固定套筒的阶梯台阶间隙配合进行装配,其外径与管段的内腔相应;滑动套筒两侧挤压有径向“o”型密封环。
16.进一步的,压紧套筒为圆形端盖,其侧部设有锁紧螺栓及连接管贯穿的封底,封底的外圆设有压环,压环的内径与固定套筒的阶梯台阶间隙配合进行装配,其外径与管段的内腔相应;压环的端部与滑动套筒联动挤压径向“o”型密封环。
17.积极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锁紧螺栓焊接在底部密封金属板上,充氮管阀、充氮压力表连接管贯穿于底部密封金属板并与之焊接,固定套筒凹槽内安装轴向“o”型密封环,并与底部密封金属板相连,滑动套筒位于第一道径向“o”型密封环与第二道径向“o”型密封环之间,顶部金属板下部为压紧套筒,其上连接充氮管阀、充氮压力表管,提升密封效果、提高劳动效率,操作便捷,使用灵活方便,对造价昂贵、厚壁、较大直径的白钢材质管段高质量保养密封和普通管段的保养密封均适合。适宜作为管段保养密封装置使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半剖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主视半剖图。
21.图中,1.把手,2.锁紧螺栓,3.轴向“o”型密封环,4.底部密封金属板,5.固定套筒,6.滑动套筒,7.径向“o”型密封环,8.压紧套筒,9.顶部金属压板,10.充氮管阀,11.充氮压力表,12.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23.据图所示,管段保养密封装置包括底部密封金属板4、固定套筒5、滑动套筒6、压紧套筒8、顶部金属压板9、轴向“o”型密封环3、径向“o”型密封环7、锁紧螺栓2、锁紧螺母12、充氮管阀10、充氮压力表11和把手1;
24.底部密封金属板4,为嵌入管段内腔的圆形板,在底部密封金属板4一侧焊接有圆周阵列的锁紧螺栓2,锁紧螺栓2同侧设置有连接充氮管阀10、充氮压力表11的连接管,连接管贯穿底部密封金属板4并与之焊接固定;
25.固定套筒5圆周阵列有与锁紧螺栓2及连接管相应的通孔,固定套筒5通过锁紧螺栓2装配在底部密封金属板4上;固定套筒5侧部设有凹槽安装轴向“o”型密封环3,在底部密
封金属板4与固定套筒5之间形成轴向密封;固定套筒5外圆周上设置有阶梯台阶装配径向“o”型密封环7,在固定套筒5与管段内腔之间形成径向密封;
26.滑动套筒6套装在固定套筒5的阶梯台阶上,并设置在两径向“o”型密封环7之间,形成连续的第一道径向“o”型密封环7与第二道径向“o”型密封环7;
27.压紧套筒8圆周阵列有与锁紧螺栓2及连接管相应的通孔,压紧套筒8通过锁紧螺栓2与底部密封金属板4相互装配;压紧套筒8设有凸台,凸台套装在固定套筒5的阶梯台阶上,同时,凸台挤压径向“o”型密封环7;
28.顶部金属压板9圆周阵列有与锁紧螺栓2及连接管相应的通孔,顶部金属压板9通过锁紧螺母12与锁紧螺栓2的螺纹连接,挤压压紧套筒8以及滑动套筒6,共同装配于底部密封金属板4,形成一个整体结构。
29.为了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稳定性,锁紧螺栓2一端连接在底部密封金属板4上,另一端贯穿固定套筒5、压紧套筒8和顶部金属压板9,并通过锁紧螺母12将其锁紧在底部密封金属板4上;当该装置在管段充氮保养时,将顶部金属压板9上的锁紧螺母12锁紧,促使顶部金属压板9、底部密封金属板4、固定套筒5、压紧套筒8以及滑动套筒6同时压缩轴向“o”型密封环3与径向“o”型密封环7,使该装置与管段的“轴向、径向”均处于密封状态。
30.为了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稳定性,固定套筒5为阶梯端盖,其侧部的封底上设有凹槽镶嵌轴向“o”型密封环3,实现轴向密封;在端盖的外圆周上设置有阶梯台阶镶嵌径向“o”型密封环7,实现径向密封。
31.为了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滑动套筒6为圆环结构,其内径与固定套筒5的阶梯台阶间隙配合进行装配,其外径与管段的内腔相应;滑动套筒6两侧挤压有径向“o”型密封环7。
32.为了更加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压紧套筒8为圆形端盖,其侧部设有锁紧螺栓2及连接管贯穿的封底,封底的外圆设有压环,压环的内径与固定套筒5的阶梯台阶间隙配合进行装配,其外径与管段的内腔相应;压环的端部与滑动套筒6联动挤压径向“o”型密封环7。
33.为了再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顶部金属压板9为圆板结构,其外侧设置有把手1,便于安装;贯穿的充氮管阀10的连接管上连接有充氮管阀10,贯穿的充氮压力表11的连接管上连接有充氮压力表11。
3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5.管段保养密封装置的底部密封金属板与固定套筒之间为轴向“o”型密封环,滑动套筒通过两道径向“o”型密封环与固定套筒和压紧套筒相连,顶部金属压板与充氮管阀、充氮压力表、锁紧螺栓相连。
36.充氮保养时,将顶部金属压板的锁紧螺母锁紧,促使顶部金属压板、底部密封金属板及滑动套筒同时压缩轴向“o”型密封环与径向“o”型密封环,使管段保养密封装置与白钢管段的“轴向、径向”处于密封状态。打开充氮管阀向白钢管段内充入氮气,观察压力表达到保养压力0.05mpa后关闭阀门,充氮保养结束。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38.(1)锁紧螺栓2焊接在底部密封金属板4上,充氮管阀10、充氮压力表11的连接管贯穿于底部密封金属板1并与之焊接。
39.(2)将轴向“o”型密封环3安装于固定套筒5上凹槽内,放置于底部密封金属板4上。
40.(3)将第一道径向“o”型密封环7安装在固定套筒5底部凹台处,之后套入滑动套筒6。
41.(4)将第二道径向“o”型密封环7安装在滑动套筒6上部。
42.(5)压紧套筒8安装在第二道径向“o”型密封环7上,顶部金属压板9安装在压紧套筒8上。
43.(6)顶部金属压板9上连接充氮管阀10、充氮压力表管11。
44.(7)充氮保养时,将顶部金属压板9上的锁紧螺母12锁紧,促使顶部金属压板9、底部密封金属板4及滑动套筒6同时压缩轴向“o”型密封环3与径向“o”型密封环7,使管段保养密封装置与白钢管段的“轴向、径向”处于密封状态。
45.(8)打开充氮管阀10向白钢管段内充入氮气,观察充氮压力表11达到保养压力0.05mpa后关闭阀门,充氮保养结束。
4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