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分配流体的灌装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5306发布日期:2023-07-27 13:59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用于分配流体的灌装嘴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配流体的灌装嘴。该灌装嘴包括:入口开口,用于连接至流体供给管线;出口端部,与入口开口相对地设置;主阀,用于控制通过灌装嘴的流体流动;以及防排出阀,布置在主阀的下游。防排出阀包括阀座和可向上游移动到关闭位置的阀本体。


背景技术:

1、当流体通过这种灌装嘴分配时,通常的情况是在分配过程结束之后(具体地在主阀关闭之后),流体的残余量保留在灌装嘴内。具体地对于高粘度的流体而言,大量的流体可能粘附到该灌装嘴的内壁。如果灌装嘴在排出侧上向下倾斜,则所述残余量可能流出,这经常是不期望的。为了防止流体的保留的残余量被排出,已知提供了防排出阀(参见实例ep2 687479a1)。在此,防排出阀通常设计成使得在主阀打开时使所述防排出阀通过流体流的压力而打开。


技术实现思路

1、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于,在主阀打开的情况下通过防排出阀的流体流被阻碍。具体地,在防排出阀处可能出现高的背压和不期望的漩涡。针对这种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嘴,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问题在该灌装嘴上发生的可能很小。

2、所述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了有利的实施例。根据本发明,该阀本体具有第一部分本体和第二部分本体,该第二部分本体构造成可相对于该第一部分本体移动。能够通过第一部分本体相对于阀座的朝向下游的移动而打开第一流体路径。能够通过第二部分本体相对于第一部分本体的朝向下游的移动而打开第二流体路径。

3、首先,将解释在本说明书的文本中使用的一些表达。防排出阀用于防止在主阀关闭之后保留在主阀下游的灌装嘴中的流体的残余量的排出。为此目的,防排出阀的阀本体可以通过保持力被保持在关闭位置,该保持力足够大以防止残余量的排出。然而,保持力通常很小,使得当主阀打开时由流体流产生的打开压力足以打开防排出阀。

4、灌装嘴优选地构造成用于分配液体,具体地燃料,诸如像汽油或柴油。在本说明书的文本中使用的术语“上游”和“下游”涉及流体的主流动方向,该主流动方向被定向为从入口开口到出口端部。

5、根据本发明的防排出阀具有第一部分本体和能相对于该第一部分本体向下游移动的第二部分本体的事实意味着流体流可以以更均匀且更稳定的方式穿过防排出阀,其中,此外,防排出阀之前的背压降低。

6、在本发明的文本中,已经认识到,在现有技术中,高背压经常建立在防排出阀之前,具体地在大的流通速率下,使得灌装嘴内的部件经受强烈的机械载荷并且减少了可实现的通过该灌装嘴的流动。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构造成可相对于第一部分本体移动的第二部分本体,使得不仅可以打开第一流体路径而且还可以打开第二流体路径,该第一流体路径是通过该第一部分本体相对于阀座的移动打开的,该第二流体路径可以使得有额外的流动穿过该防排出阀。在此,第二部分本体可以相对于第一部分本体移动,如主阀打开之后通过由流体流产生的压力移动。由此,穿过灌装嘴的流体流可以被分开到第一流体路径与该第二流体路径,这总体上使得流动动力学改进,同时具有在防排出阀之前的增加的通过量和更低的背压。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流体路径可以具体地在外侧穿过该第一部分本体的入口侧端部,其中该第二流体路径可以在内侧穿过该第一部分本体的入口侧端部。

7、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部分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路开口以用于第二流体路径,其中该通路开口能够通过第二部分本体相对于该第一部分本体的移动而打开。经由通路开口在内侧被引导成经过第一部分本体的流动可以与在外侧沿第一部分本体引导的流动合并,使得流动动力学进一步改进。

8、此外,第二部分本体可以具有密封表面,该密封表面用于邻接抵靠第一部分本体的配对密封表面,其中该配对密封表面优选地形成用于该第一部分本体的部分本体阀座。在这种情况下,当防排出阀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部分本体的通路开口可以具体地位于配对密封表面的下游。密封表面和配对密封表面使得可以确保防排出阀在关闭位置可靠地封闭,并且因此可靠地防止流体的残余量流出。

9、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部分本体的密封表面和第一部分本体的配对密封表面相对于防排出阀的轴向方向成60°至120°的角度,优选地80°至100°的角度。更优选地,第二部分本体的密封表面和第一部分本体的配对密封表面基本上垂直于防排出阀的轴向方向。如果防排出阀的轴向方向基本上垂直于密封表面,则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实现良好的密封作用。此外,密封表面和配对密封表面可以优选地构造成使得在防排出阀的关闭位置中,它们以基本上平面的方式彼此抵靠。

10、有利的是如果第二部分本体具有周向表面,则在防排出阀的关闭位置中该周向表面被第一部分本体径向地完全包围。第二部分本体可以具体地相对于第一部分本体同心地布置。由此,第二部分本体可以在第一部分本体内被牢固地引导,其中,在关闭位置中,该第一部分本体的配对密封表面可以在其整个周向上抵靠该第二部分本体的密封表面。

11、优选地,第二部分本体的从密封表面向前延伸的部分的截面朝向入口侧端部变窄。由此,已经发现可以实现对流通特性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第二部分本体的外表面在该变窄的区域中可以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该第二部布置在该第一部的上游,其中,该第一部向外隆起并且该第二部分向内隆起。这种隆起使得可以避免在第二流体路径(具体地经过该密封表面的流动)中产生漩涡,由此可以进一步改进流通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小背压。

12、在优选实施例中,部分本体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通过线性引导件被引导成相对于阀座进行滑动运动,其中,该线性引导件优选地具有柄部,该柄部在该防排出阀的轴向方向上延伸并且被引导成通过第二部分本体的通路开口进行滑动运动。通路开口可沿第二部分本体的轴向方向居中地延伸。此外,第二部分本体可以相对于其轴向方向旋转对称。

13、线性引导件可以替代地或另外地具有优选地在防排出阀的轴向方向上延伸的定位开口,该定位开口相对于该阀座刚性地布置,并且部分本体的引导突出部被引导成进行通过该定位开口的滑动运动。此外,部分本体中的一者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引导突出部,另一部分本体在任何情况下都通过被引导而在该至少一个引导突出部上进行滑动运动。上述措施使可以沿着防排出阀的轴向方向牢固地引导第一部分本体和第二部分本体,使得确保用于防止流体的残余量的排出的关闭作用可靠以及在主阀打开时的打开运动可靠。

14、在优选实施例中,两个部分本体中的一者构造成使得在沿关闭位置的方向移动期间,该部分本体将两个部分本体中的另一者一起带动到该关闭位置中。具体地,第二部分本体可以构造成使得在沿关闭位置的方向移动期间,第二部分本体将第一部分本体一起带动到关闭位置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部分本体的带动优选地通过从第二部分本体的密封表面传输至第一部分本体的配对密封表面的力来实现。该构造具有足以使第二部分本体主动地移动至关闭位置中的优点。第一部分本体然后被一起带动而不需要额外的复位元件。为此目的,灌装嘴可以具有机械复位元件,例如弹簧元件,该机械复位元件构造成用于迫使第二部分本体到关闭位置中。

15、在有利的实施例中,第二部分本体包括磁性材料,其中提供了磁性材料制成的配对磁体,该配对磁体布置在该第二部分本体的上游并且构造成通过磁性相互作用将第一部分本体和该第二部分本体保持在防排出阀的关闭位置中。磁性材料可以是由外部磁场的磁极吸引的材料。具体地,磁性材料可以是铁磁性材料。配对磁体可以是永磁体。磁性材料也可以是永磁体的形式,并且配对磁体由被外部磁场的磁极吸引的材料制成。优选地,第一部分本体由非磁性材料制成。此外,优选地,围绕磁性材料和该配对磁体的壳体部和/或灌装嘴的排出管也由非磁性材料形成。如果围绕磁性材料的元件和配对磁体由非磁性材料制成,则磁性材料与配对磁体之间的磁性相互作用将不会被干扰。

16、优选地,第二部分本体具有最大打开位置,该最大打开位置位于配对磁体的有效范围之外,使得在流体分配过程已经结束之后,该第二部分本体保持在打开位置中,其中,在该灌装嘴在该排出侧上向上倾斜的情况下,该第二部分本体能够通过利用重力被移动回到该有效范围内,在该有效范围内,所述第二部分本体通过该配对磁体拉入到关闭位置中。例如,在分配流体期间,防排出阀的轴向方向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可以为0°至110°,优选地0°至90°,更优选地0°至70°,其中,0°的角度表示在竖直向下的流动方向上的定向。如果在流体分配过程期间,第二部分本体呈现最大打开位置,由于这种构造,在流体分配过程已经结束之后,该第二部分本体仍保持在该打开位置中,而不发生由磁力引起的该第二部分本体在关闭位置方向上的自动移动。这意味着,例如机动车辆的加燃料,在该加燃料过程中,灌装嘴的出口侧的端部以向下倾斜的方式插入到灌装器颈部中,保留在灌装嘴内的流体的残余量像原来一样仍可以流出到罐中。这防止了已经穿过主阀的流体的残余量保留在主阀下游的灌装嘴的容积中,并且因此防止了由校准流体量计记录的流体的量以与校准规则相关的方式偏离实际分配的流体的量。

17、仅当灌装嘴在排出侧上被提升时,例如使得防排出阀的轴向方向与竖直方向呈现95°至180°的角度,优选地,95°至160°,更优选地,95°至140°,使第二部分本体(通过减小朝向出口端部作用的向下梯度力或者通过朝向入口端部的向下梯度力的作用)可以返回到配对磁体的有效范围内,其中,所述第二部分本体在带动第一部分本体的同时被拉入到关闭位置中。当从灌装器颈部取出灌装嘴时,这种提升动作通常无论如何都发生,从而在此方面,确保了防排出阀的关闭可靠。

18、在有利的实施例中,防排出阀布置在灌装嘴的排出管的入口端部上。在本发明的文本中,已经认识到,具体地对于具有低粘度的流体,在排出管中仅保留少量的流体,使得对于校准规则的方面以及关于有效防滴漏两者来说该排出管的入口端部上的布置是足够的。同时,已经发现,在排出管的入口端部处用于防排出阀的结构空间更大,并且因此在设计方面可以更容易地实现入口端部处的布置。

19、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分配流体的灌装嘴,该灌装嘴包括:入口开口,用于连接至流体供给管线;出口端部,定位成与该入口开口相对;以及主阀,用于控制通过该灌装嘴的流体流动。灌装嘴包括传感器管线,该传感器管线延伸远至该出口端部并且该传感器管线操作性地连接至自动停用装置,其中,在流体分配期间,该传感器管线被抽真空,使得气流能够经由该传感器管线的端部被吸入。

20、这种自动停用装置基本上从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例如参见ep 2 386520a1),如果液位达到或高于传感器管线的端部区域,则该自动停用装置自动关闭主阀。然而,现有技术完全忽视以下事实:对于常规传感器管线,由于操作自动停用装置需要真空,如果液位到达传感器管线的端部,则一定量的流体进入传感器管线。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进入的流体的量能够在分配流体之后以不受控的方式再次从传感器管线中流出。

21、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避免上述缺点。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4的特征实现。有利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15和16中描述。

22、根据本发明,该传感器管线具有端部区域,在该端部区域中布置了构造成封闭传感器管线的传感器管线阀,该传感器管线阀通过传感器管线所吸入的气体流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23、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管线阀使得可以封闭传感器管线,并且由此,可以防止使所述量的流体被不期望地排出,此外还可以稍微减少进入的流体的量。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管线阀可以通过复位元件被预加载到关闭位置中。由于这个措施,可以进一步减少被不期望地排出的流体的所述量。上述复位元件的尺寸优选地被确定成使得,在流体分配期间,传感器管线阀通过形成的气体流被移动到打开位置。因此,该自动停用装置的功能性不会以任何方式受损。

24、在有利的实施例中,传感器管线阀构造成通过灌装嘴在排出侧上向下倾斜(通过利用重力)而移动到关闭位置中。

25、将如上所述的传感器管线阀布置在传感器管线的端部区域中的构思以及所述构思的更详细的构造(仍将在以下描述)自身具有有创造性的内容。

26、在优选实施例中,传感器管线阀具有阀座并且具有阀本体,该阀本体布置成可在该传感器管线内的该阀座上游移动,使得该阀本体可通过该灌装嘴在排出侧上向下倾斜而移动到该阀座中,并且该阀本体可通过该灌装嘴在排出侧上向上倾斜而移动离开该阀座。阀本体可以例如具有球形形式。通过该构造,可以以特别简单且因此便宜的方式实现传感器管线中的传感器管线阀。

27、在加燃料期间,阀本体由于真空而被移出阀座(可能与重力相反)。一旦液位到达传感器管线的端部区域,就因不再吸入气体而发生自动停用,并且因此该阀本体落回到该阀座中。在停用过程所需的时间期间,少量的流体可以进入到传感器线路中。如果该灌装嘴的端部随后向上倾斜,例如当该灌装嘴被放入到灌装泵中时,该阀本体从该阀中掉出,使得该传感器管线被打开并且可能存在的流体的残余量可以蒸发。

28、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分配流体的灌装嘴的排出管,该排出管包括:入口端部,可连接至该灌装嘴的壳体;出口端部,定位成与该入口端部相对;以及防排出阀,具有阀座并且具有可向上游移动到关闭位置中的阀本体,该排出管的特征是阀本体具有第一部分本体和第二部分本体,该第二部分本体构造成可相对于该第一部分本体移动,其中,可通过该第一部分本体相对于该防排出阀的阀座的朝向下游的移动打开第一流体路径,并且其中,可通过该第二部分本体相对于该第一部分本体的朝向下游的移动打开第二流体路径,其中,该防排出阀优选地布置在该排出管的入口端部上。

29、根据本发明的排出管可以通过已经结合根据本发明的灌装嘴描述的其他特征来开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