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控制浮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415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位控制浮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位控制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响应液面变化的浮体。
现有的液位控制装置,如中国专利号95202880.8所公开的“液位自动控制装置”,其技术方案是检测浮盒内设有一空芯双连体球,空芯双连体球内装有一钢球,端部设有一微动开关。这样的构造,具备万向工作性能,不论液面水流如何变化,控制装置均可准确动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结构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1.空芯双连体球内腔间距较小,钢球在内腔的移动距离小,有可能造成钢球对微动开关的冲击力或压力不够,影响控制装置的动作;2.空芯双连球体内腔间距小,使钢球的动作较敏感,令液位控制的高度一般在0.8-1m的范围,不太适合液面高度控制较深的场合使用。因此,有需要在95202880.8专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液面深度控制范围大、控制准确无误的液位控制浮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液位控制浮体,包括有壳体、导线、装于壳体内的容腔、装于容腔内的钢球以及装于壳体内露出于容腔的微动开关,特别之处是容腔分成上容腔和下容腔,两容腔之间有通道连通,且通道可让钢球通过。进一步地,两容腔及通道布置于浮体的中轴线上,且两容腔可以是球形腔或椭球形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浮体主要由壳体1、微动开关2、钢球3、导线4和容腔构成。壳体1由上部呈半球体、中部呈圆柱体、下部呈锥体的空心几何体组成。放置钢球3的容腔装于壳体1内,且沿浮体中轴线布置,容腔分成上容腔51和下容腔53,分别呈球形,两容腔之间有通道52连通,且通道52的直径稍大于钢球3,可让钢球3通过微动开关2装于壳体1下部,且其触点外露于下容腔53底部,受钢球3的撞击和重压而动作。
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液面低于设定的下限水位时,浮体上部的半球体朝向下、下部的锥体朝向上,钢球3处于上容腔51内,微动开关2断开,通过导线4启动水泵工作,补充液体;随着液面不断上升,浮体在液体中的状态逐渐翻转,平衡状态逐渐发生变化,即浮体的上部半球体逐渐朝向上,下部的锥体逐渐朝向下,一旦液面到达设定的上限水位时,钢球3在上容腔51内的平衡状态被破坏,钢球3会沿着通道52滚向另一端的下容腔53,并最终使浮体的上部半球体完全朝向上、下部锥体朝向下,形成新的平衡,与此同时,钢球3利用其重力及动量撞击微动开关2,并使之闭合,从而停止水泵。
当然,本实施例只列举了一种较佳的结构方式,而实际上容腔的形状除球形腔外还可以是椭球形腔或其它空间几何形腔体;通道的截面形状及长短也可随浮力大小需要而变化,只要与钢球匹配即可;壳体的外形同样可以变换,这里不再赘述。
显然,本实用新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1.钢球经过一段通道才与容腔相作用,钢球运动碰撞的动量增大,触碰微动开关力量更大、更准确可靠;2.通道的存在延长了钢球从一容腔到达另一容腔改变平衡状态的时间,从而使浮体控制液面的深度可达1-2m,并且可通过通道的长短而适应控制不同的液面高度;3.结构简单、牢固,适应性强。
权利要求1.液位控制浮体,包括有壳体、导线、装于壳体内的容腔、装于容腔内的钢球以及装于壳体内露出于容腔的微动开关,其特征在于容腔分成上容腔和下容腔,两容腔之间有通道连通,且通道可让钢球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体,其特征是两容腔及通道布置于浮体的中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体,其特征是两容腔可以是球形腔或椭球形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液位控制浮体,它包括有壳体、导线、装于壳体内的容腔、装于容腔内的钢球以及装于壳体内露出于容腔的微动开关,容腔分成上容腔和下容腔,两容腔之间有通道连通,且通道可让钢球通过,这样的构造,利用连接容腔的通道一方面增强了钢球碰撞的动量;另一方面延长平衡状态改变的时间而使液面控制范围加大、加深,具有结构简洁、牢固,动作准确可靠,适应性强等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F23/30GK2403009SQ00200338
公开日2000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0日
发明者黎建良 申请人:黎建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