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79889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尤指一种可自定位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i.e.CE)与高效液相色谱类似,是一种分离检测技术,是分析化学中的一种新型的仪器分析技术。其用途是将分析样品中的各组分(如血清中的葡萄糖、尿酸等)通过在毛细管中电泳分离,然后加以检测并定量。毛细管电泳是粒子以电场为驱动力,在毛细管中按其淌度(单位电场下离子的平均电泳速度)或分配系数不同进行高效、快速分离的一种电泳新技术。
目前已有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中典型的检测池设计和定位装置如

图1所示,是用三维调节器将圆盘电极通过手工调节,使圆盘电极表面与毛细管出口对齐。由于每次手工调节的重现性较差,影响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度。且该装置体积较大,抗震性不好,轻微的震动就会引起圆盘电极与毛细管出口相对位置的微小变化,影响测定的准确性和精度,故在操作该装置时必须十分小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现性高,操作简单方便的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
本实用新型的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包括有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及电极支架、电解池、电解液、辅助电极和接地电极(为两根铂丝)、参比电极、接插件,其中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包括用于安装毛细管和检测电极的绝缘体的电极支架,如可为有机玻璃支架、用于检测被测物的园盘电极、用于电流信号传输的绝缘铜导线以及用于引导毛细管出口与检测圆盘电极准直的毛细管引导孔。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的电极支架,是在一片正方形或矩形透明绝缘材料薄片,中部开出一矩形孔为电解液导通孔,用于导通电解液、观察毛细管出口与检测圆盘电极的相对位置以及处理检测电极表面,然后用钻头在矩形孔上下的绝缘材料薄片上通过精密的机械加工钻出两个内径400-500μm的圆孔,由于毛细管电泳用的石英熔融毛细管的外径均为360μm,其中穿毛细管的孔内径要求为400μm,该孔称为毛细管引导孔,要求两孔同心成线,其是成品检测电极与毛细管出口准直的关键。其中之一穿入连有带有绝缘层的电极引线的电极,电极材料一般为直径300-500μm的碳棒、铜丝、铂丝、金丝、镍丝等,用胶(如502胶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氯仿溶液)密封使电极固定并使电极与电解液绝缘,其中电极穿出电极孔1-1.5mm,周围用胶绝缘,用锉刀沿径向将电极磨成圆盘状,用于电化学检测电极圆盘表面与毛细管出口对齐。毛细管引导孔上端开出引导槽后粘上一块用橡胶或塑料绝缘弹性体制成的固定块,在其中部有一与绝缘材料薄片上毛细管引导孔同心的小孔,内径小于毛细管外径,当毛细管插入后用于固定毛细管,且有抗震功能以提高检测的重现性。毛细管引导孔与电极孔是同轴成线的,于是密封在电极孔中的圆盘检测电极与毛细管也是同轴成线的,故检测圆盘毛细管出口与圆盘电极可靠地对齐,以提高定位的重现性。
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是通过粘结在检测电极支架上的绝缘弹性体的固定块调节和固定毛细管出口与圆盘检测电极表面的接近程度。
电极支架为可插入检测池中也可取出的活动体。
本实用新型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顶部盖面上设置有两个电极接线柱和毛细管的插入孔,和插入参比电极的参比电极孔,和至少一个以上的导线插入孔以及插入接地电极的接地电极插入孔。
本实用新型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由于使用的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支架上留有引导毛细管的引导孔和固定块,可将毛细管与圆盘检测电极对准,不需要使用三维调节器调节电极与毛细管出口相对位置,有效地提高了毛细管出口与检测电极准直的重现性,操作简便,设计的与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配套的电解槽,体积小,试剂消耗小,易于屏蔽,同时减小了毛细管电泳仪的体积,有利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仪的集成化和小型化,结构简单小巧,抗震性好,易于生产维护,采用全密闭设计,减小高压放电的影响,提高测定灵敏度,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上的检测电极位于电极支架的电解液导通孔内,不易粘污和碰伤。
本实用新型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不仅可用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包括安培、电导和电位检测),还可用于伏安法、安培法等电化学测定中的电解池,以及还可用作流动注射电化学检测中的检测器。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符号说明1-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2-电解液,3-园盘检测电极,3’-接地电极,3”-辅助电极,4-绝缘导线,5-电极接线柱,6-固定块,7-电解液导通孔,9-毛细管,13-接地电极孔,14-参比电极孔,18-导线孔,19-毛细管引导孔,19’-下部毛细管引导孔,8-三维定位仪,80-三维定位用旋钮。
图1是现有的典型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示意图图2是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示意图。
图3是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侧示图。
图4是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顶盖示意图。
图5是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示意图。
如图2、3所示,为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采用透明绝缘材料制成,包括有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1,接地电极3’,辅助电极3”,绝缘导线4,两个电极接线柱5,固定块6,毛细管9,电解池用于固定园盘电极3和盛放电解液2。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1,是一片正方形或矩形透明绝缘材料薄片,尺寸为2cm×2cm×0.5cm,中部开出一矩形孔为1cm×0.5cm的电解液导通孔7,然后用钻头在矩形孔上下的绝缘材料薄片上通过精密的机械加工钻出两个内径400-500μm的圆孔,由于毛细管电泳用的石英熔融毛细管的外径均为360μm,其中穿毛细管的孔内径要求为400μm,该孔为毛细管引导孔19,两孔同心成线。其中之一穿入连有带有绝缘层的电极引线的电极3,电极材料为直径300-500μm的碳棒,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氯仿溶液的胶密封使电极固定并使电极与电解液2绝缘,其中电极穿出电极孔1-1.5mm,周围用胶绝缘,用锉刀沿径向将电极磨成圆盘状,用于电化学检测电极圆盘3表面与毛细管出口对齐。如图4所示,检测池顶部盖面上设置有毛细管的插入孔19,插入参比电极的参比电极孔14、至少一个以上的导线插入孔18,插入接地电极的接地电极孔13。如图5所示是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1,其中电极支架为中间镂空用于导通电解液和便于电极表面处理和观察电极表面与毛细管出口的相对位置,并钻出两个圆孔,其中之一穿入连有带绝缘层的电极引线的电极,胶密封使电极固定并使电极与电解液绝缘,另一头开出引导槽后粘上一块橡皮块制成固定块6,用于调节和固定毛细管出口与圆盘检测电极表面的接近程度。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1的毛细管9引导孔19与电极3对准,使毛细管9出口与电极3对齐定位。电极支架为可插入检测池中也从中取出的活动体。
权利要求1.一种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包括有电解池、电解液、辅助电极、接地电极、参比电极、接插件,其特征在于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及电极支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中的毛细管引导孔与电极孔对准使毛细管出口与电极对齐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是通过粘结在检测电极支架上的绝缘弹性体制成的固定块调节和固定毛细管出口与圆盘检测电极表面的接近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支架为可插入或取出的活动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定位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池,改变传统的通过三位定位仪手工调节毛细管出口与检测电极相对位置的这一重现性差的方式,采用加工在同一绝缘材料上的同轴成线毛细管引导孔和检测电极孔,使毛细管出口与密封于电极孔中的检测电极可靠地对齐,从而提高测定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同时,缩小了定位和检测装置的体积和降低了其生成成本和材料消耗。
文档编号G01N27/447GK2447788SQ0021880
公开日2001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1日
发明者陈刚, 陈良钜, 娄文华 申请人:上海医大仪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