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数据采集方法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3515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测量数据采集方法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数据(计量型数据)的采集方法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 可供操作者对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按照任意顺序进行测量的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最原始的产品测量技术是由操作者按照测量控制指标的规定顺序(例如按照 长、宽、高的顺序依次测量)对产品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纸张上。这种 原始的测量方式效率低下,而且纸张的保留方式成本太大而且可靠性低。后来的测
量设备具有了数据传输接口 (例如USB或RS232等),以这些测量设备为基础,实 现了初级的数字化测量方式,操作者可以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计算机中,较之最原始 的纸张记录的测量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此种测量方式仍然需要操作者机械 地、按部就班地按照体系规定的测量顺序对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进行测量和数据录 入,从而导致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在测量操作上需要学习和熟练记忆的内容过多, 稍有不规范的操作顺序就会产生错误的信息记录,从而不能达到正确和高效进行测 量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测量数据采集方法,通过该方 法改良了传统的操作繁琐、冗余性差的测量方式,提高了操作者测量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测量数据采集装置,通过该装置改良了传统的 操作繁琐、冗余性差的测量方式,提高了操作者测量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测量数据采集方法,供操作者对被 测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按任意顺序进行测量,该测量数据是一种计量型数据,该方 法包括
(1)预设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值,存储在系统中;(2) 接收操作者测量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并将当前测量数据与 数据的ID属性信息进行绑定;
(3) 将被测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依次与系统中存储的该产品各个 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如果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属于系统中的预设范围 则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5);
(4) 判断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是否只属于被测产品的某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 围,如果属于则将测量数据自动归入系统中对应的控制指标,否则测量数据通过人 工选择归入系统中对应的控制指标;
(5) 将测量数据归入到系统中某个被测产品的预设范围最接近该测量数据的 控制指标。
上述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其中,步骤(2)中的该数据的ID属性信息包括 测量设备编号、人员、批次。
上述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是否符合控制图理论的判异准则,如果符合则反馈表 示正常数据的信号,如果不符合则反馈表示异常数据的信号。
上述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其中,判断是否符合控制图理论的判异准则的步 骤进一步包括
判断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是否超出控制标准或规范标准,如果未超出则反馈表
示正常数据的信号,如果超出则反馈表示异常数据的信号。
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测量数据采集装置,供操作者对被测产品的各个控制指
标按任意顺序进行测量,该测量数据是一种计量型数据,该装置包括 范围预设模块,预设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值; 数据库模块,存储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 测量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操作者测量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 属性绑定模块,将当前测量数据与数据的ID属性信息绑定在一起; 第一比较模块,将该被测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依次与该数据库模
块中存储的该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属于数
据库模块中该产品的某个/些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如果测量数据不属于该产品任
何一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则输出第一归类信号;第二比较模块,在第一比较模块判断出测量数据属于被测产品的控制指标的 预设范围后,进一步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只属于数据库模块中该产品的其中一个控制 指标的预设范围,如果只属于其中的一个则输出第二归类信号,否则输出第三归类 信号;
归类模块,在接收到第一归类信号后将测量数据归入数据库模块中被测产品 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最接近该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在接收到第二归类信号后将测 量数据归入数据库模块中的预设范围包含该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在接收到第三归 类信号后将测量数据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归入到数据库模块中所选择的控制指标 中。
上述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其中,该属性绑定模块中的数据的ID属性信息包
括测量设备编号、人员、批次。
上述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其中,该装置还包括
数据异常判断模块,通过判断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是否符合控制图理论的判异 准则来判断数据是否异常;
反馈模块,在数据异常判断模块判断出数据异常后反馈表示异常的信号,在 数据异常判断模块判断出数据正常后反馈表示正常的信号。
上述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其中,该数据异常判断模块中的控制图理论的判 异准则包括判断测量数据是否超出控制标准或规范标准。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测量值与系统中存储 的各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并据此将测量数据归入到对应的控制指标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异常的判定方式。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改良 了原有的操作繁琐的测量方式,使得操作者在测量产品时无需按照控制指标的规定 顺序进行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量的准确度。


图1是本发明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请参见图1,下
面是对该方法中各步骤的详细描述。
步骤S100:预设各个产品下的各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值,存储在系统中。 所谓控制指标,就是产品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例如产品的长、宽、高等。 步骤S101:接收操作者测量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并将当前的测
量数据与数据的ID属性信息绑定在一起。
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界面选择当前测量的产品,然后对该产品的多个控制指
标按照任意顺序进行测量,这些测量数据连同数据的ID属性信息(例如测量设备
编号等)一起输入到计算机中。
步骤S102:将各个测量数据依序与存储的当前测量产品下的各个控制指标的
范围值相比较。判断测量数据是否落入这些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中,如果落入则进
入步骤S103,否则进入步骤S106。
步骤S103:判断测量数据是否仅落入一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中,如果是则
进入步骤S104,否则进入步骤S105。
步骤S104:将测量数据自动归入到预设范围包含该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中。 在这种情况下,举例来说,测量数据是25, 3个控制指标A、 B、 C的预设范
围依次为5 10, 15 30,以及40 50,则测量数据25归入到15 30的控制指标B中。
步骤S105:将测量数据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归入到预设范围包含该测量数据 的其中一个控制指标中。
在这种情况下,举例来说,测量数据是25, 3个控制指标A、 B、 C的预设范 围依次为5 10、 20 30、 22 32,则测量数据25可以被归入到控制指标B或C 中,此时提示操作者选择其中的一个控制指标,测量数据25被归入到操作者所选 的那一个控制指标中。
步骤S106:将测量数据归入到系统中预设范围最接近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中。
在这种情况下,举例来说,测量数据是25, 3个控制指标A、 B、 C的预设范围依次为5 10、 15 20、 40 50,由于预设范围15 20是离测量数据25最接近
的,则测量数据25被归入到控制指标B中。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请参见图2,下
面是对该方法中各步骤的详细描述。
步骤S200:预设各个产品下的各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值,存储在系统中。 所谓控制指标,就是产品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例如产品的长、宽、高等。 步骤S201:接收操作者测量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并将当前测量
数据与数据的ID属性信息绑定在一起。
操作者可以通过操作界面选择当前测量的产品,然后对产品的多个控制指标
按照任意顺序进行测量,这些测量数据连同数据的ID属性信息(例如测量设备编
号等)一起输入到计算机中。
步骤S202:将各个测量数据依序与存储的当前测量产品下的各个控制指标的
范围值相比较。判断测量数据是否落入这些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中,如果落入则进
入步骤S203,否则进入步骤S206。
步骤S203:判断测量数据是否仅落入一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中,如果是则
进入步骤S204,否则进入步骤S205。
步骤S204:将测量数据自动归入到预设范围包含该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中。 在这种情况下,举例来说,测量数据是25, 3个控制指标A、 B、 C的预设范
围依次为5 10, 15 30,以及40 50,则测量数据25归入到15 30的控制指标B中。
步骤S205:将测量数据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归入到预设范围包含该测量数据 的其中一个控制指标中。
在这种情况下,举例来说,测量数据是25, 3个控制指标A、 B、 C的预设范 围依次为5 10、 20 30、 22 32,则测量数据25可以被归入到控制指标B或C 中,此时提示操作者选择其中的一个控制指标,测量数据25被归入到操作者所选 的那一个控制指标中。
步骤S206:将测量数据归入到系统中预设范围最接近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中。
在这种情况下,举例来说,测量数据是25, 3个控制指标A、 B、 C的预设范 围依次为5 10、 15 20、 40 50,由于预设范围15 20是离测量数据25最接近的,则测量数据25被归入到控制指标B中。
步骤S207:判断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是否符合控制图理论的判异准则,如果符 合则进入步骤S208,否则进入步骤S209。
这里的控制图理论的判异准则是指判断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是否超出控制标准 或规范标准。规范标准通常由规范上限、规范下限和规范标准限组成,规范标准是 统一的。而控制标准通常是由测量到的历史数据计算出来的,往往也是由控制上限、 控制下限和控制标准限组成。
步骤S208:反馈表示正常数据的信号。
步骤S209:反馈表示异常数据的信号。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请参见图3,装 置包括范围预设模块100、数据库模块101、测量数据接收模块102、属性绑定模 块103、第一比较模块104、第二比较模块105以及归类模块106。
范围预设模块100预设各个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值,存储在数据库模 块101中。测量时,测量数据接收模块102接收操作者测量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 测量数据,同时属性绑定模块103将当前测量与数据的ID属性信息(例如是测量 设备编号、人员、批次等)绑定在一起。
第一比较模块104将各个测量数据依次与数据库模块101中存储的各个控制 指标的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属于数据库模块101中的某个或某些 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如果测量数据不属于任何一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则输出第 一归类信号给归类模块106。归类模块106在接收到第一归类信号后将测量数据归 入数据库模块101中的预设范围最接近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中。
第二比较模块105在第一比较模块104判断出测量数据属于某个或某些控制 指标的预设范围后,进一步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只属于其中的一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 围,还是属于其中的多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如果只属于其中的一个控制指标的 范围则输出第二归类信号给归类模块106。归类模块106在接收到第二归类信号后 将测量数据归入数据库模块101中的预设范围包含该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中。如果 第二比较模块105判断测量数据属于多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则输出第三归类信号给 归类模块106。归类模块106在接收到第三归类信号后提示操作者选择其中的一个 控制指标,并将测量数据归入到操作者所选择的那个控制指标中。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请参见图4,装 置包括范围预设模块200、数据库模块201、测量数据接收模块202、属性绑定模 块203、第一比较模块204、第二比较模块205、归类模块206、数据异常判断模块 207以及反馈模块208。
范围预设模块200预设各个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值,存储在数据库模 块201中。测量时,测量数据接收模块202接收操作者测量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 测量数据,同时属性绑定模块203将当前测量数据与数据的ID属性信息(例如是 测量设备编号、人员、批次)绑定在一起。
第一比较模块204将各个测量数据依次与数据库模块201中存储的各个控制 指标的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属于数据库模块201中的某个或某些 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如果测量数据不属于任何一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则输出第 一归类信号给归类模块206。归类模块206在接收到第一归类信号后将测量数据归 入数据库模块201中的预设范围最接近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中。
第二比较模块205在第一比较模块204判断出测量数据属于某个或某些控制 指标的预设范围后,进一步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只属于其中的一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 围,还是属于其中的多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如果只属于其中的一个控制指标的 范围则输出第二归类信号给归类模块206。归类模块206在接收到第二归类信号后 将测量数据归入数据库模块201中的预设范围包含该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中。如果 第二比较模块205判断测量数据属于多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则输出第三归类信号给 归类模块206。归类模块206在接收到第三归类信号后提示操作者选择其中的一个 控制指标,并将测量数据归入到操作者所选择的那个控制指标中。
数据异常判断模块207通过判断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是否符合控制图理论的判 异标准来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异常。例如判断测量数据是否超出控制标准或规范标准 来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异常。反馈模块208在数据异常判断模块207判断出数据异常 后反馈表示异常的信号,在数据异常判断模块208判断出数据正常后反馈表示正常 的信号。数据异常判断模块207和反馈模块208可以是远程的,归类模块206在完 成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归类后通过DDL动态链接库与远程后台系统发生数据交互。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 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测量数据采集方法,供操作者对被测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按任意顺序进行测量,该测量数据是一种计量型数据,该方法包括(1)预设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值,存储在系统中;(2)接收操作者测量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并将当前测量数据与数据的ID属性信息进行绑定;(3)将被测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依次与系统中存储的该产品各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如果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属于系统中的预设范围则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5);(4)判断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是否只属于被测产品的某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如果属于则将测量数据自动归入系统中对应的控制指标,否则测量数据通过人工选择归入系统中对应的控制指标;(5)将测量数据归入到系统中某个被测产品的预设范围最接近该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 该数据的ID属性信息包括测量设备编号、人员、批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判断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是否符合控制图理论的判异准则,如果符合则反馈表示正常数据的信号,如果不符合则反馈表示异常数据的信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是否符合控 制图理论的判异准则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判断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是否超出控制标准或规范标准,如果未超出则反馈表 示正常数据的信号,如果超出则反馈表示异常数据的信号。
5、 一种测量数据采集装置,供操作者对被测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按任意顺序进行测量,该测量数据是一种计量型数据,该装置包括 范围预设模块,预设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范围值; 数据库模块,存储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测量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操作者测量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 属性绑定模块,将当前测量数据与数据的ID属性信息绑定在一起; 第一比较模块,将该被测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依次与该数据库模块中存储的该产品的各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进行比较,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属于数据库模块中该产品的某个/些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如果测量数据不属于该产品任何一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则输出第一归类信号;第二比较模块,在第一比较模块判断出测量数据属于被测产品的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后,进一步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只属于数据库模块中该产品的其中一个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如果只属于其中的一个则输出第二归类信号,否则输出第三归类A 口 信5;归类模块,在接收到第一归类信号后将测量数据归入数据库模块中被测产品 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最接近该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在接收到第二归类信号后将测 量数据归入数据库模块中的预设范围包含该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在接收到第三归 类信号后将测量数据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归入到数据库模块中所选择的控制指标 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属性绑定模块 中的数据的ID属性信息包括测量设备编号、人员、批次。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 数据异常判断模块,通过判断采集到的测量数据是否符合控制图理论的判异准则来判断数据是否异常;反馈模块,在数据异常判断模块判断出数据异常后反馈表示异常的信号,在 数据异常判断模块判断出数据正常后反馈表示正常的信号。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数据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数据异常判断模块中的控制图理论的判异准则包括判断测量数据是否超出控制标准或规范标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改良了传统测量方式,提高了测量效率。其技术方案为方法包括(1)预设并存储产品各控制指标的范围值;(2)接收产品各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并绑定当前测量数据与数据ID属性信息;(3)将产品各控制指标的测量数据依次与产品各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值比较,如果测量数据属于预设范围则进入步骤(4),否则进入步骤(5);(4)判断测量数据是否只属于被测产品某控制指标的预设范围,若是则将测量数据归入对应的控制指标,否则通过人工选择归入对应的控制指标;(5)将测量数据归入到系统中某预设范围最接近测量数据的控制指标。本发明应用于产品测量设备的领域。
文档编号G01D9/00GK101625248SQ20081004026
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7日
发明者李禄麟, 高孙锋 申请人:上海新策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