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3448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量传感器,更属于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光学设备在工业现场测量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根据视觉原理,采用数字CCD的光 学传感器的应用趋向成熟。但就目前实际应用状况,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从而对进一步的推 广应用有一定影响。就其原因,不是数字CCD的光学传感器的原因,而是由于使用现场的环 境如粉尘、温度高等因素,而数字CCD的光学传感器又无防护装置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粉尘、高温的影响,提 高数字CCD的光学传感器使用效果的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实现目的的技术措施
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包括光学测量传感器,其在于光学测量传感器连接在传 感器箱内,传感器箱的一面为门;空气冷却器与传感器箱通过管连接;在传感器箱上连接防 护器,接线孔设在传感器箱上。其在于所述的防护器由视窗、固定视窗的防护套、防护套上的进气斜口、防护套底部 的排气口组成。
其在于防护器还为二节式,其以进气斜口为界,带视窗及进气斜口的防护套上段安装 在的传感器箱内,带排气口的防护套下段安装在的传感器箱外并与传感器箱连接,防护套上 段与防护套下段同中心线安装。
其还在于传感器箱内上通过管连接消音器。
其在于空气冷却器为专利号为01208844. 7《分隔多孔组合式气体压动制冷装置》专利

本实用新型集传感器的降温和光学镜头视窗前吹扫于一体,有效解决了光学测量传感器的 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和使用效果。结构简单,容易推广实施。

图1为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光学测量传感器1采用嫘钉或焊接连接在传感器箱2后侧 板内;传感器箱2的前侧面为门7,门7与传感器箱2的一个侧板采用铰接,在该门上还可 连接手柄,以利开关;空气冷却器3为专利号为01208844. 7《分隔多孔组合式气体压动制冷 装置》专利产品,其与传感器箱2通过管4连接,管4的另一端穿过传感器箱2伸进其内, 并采用焊接或螺钉与消音器8连接;在传感器箱2上加工连接防护器5的孔和接线孔6;防 护器5为二节式,其以进气斜口53为界,带视窗51及进气斜口53的防护套52上段安装在 的传感器箱2内,带排气口 54的防护套52下段安装在的传感器箱2外并与传感器箱2通过 螺钉连接;防护套52上段的下端面加工成45度的斜面,防护套52下段的上端面加工成的 45度斜面与上段下端面的斜面平行安装,两者之间形成的间隙为进气斜口 53;防护套52上 段与防护套52下段同中心线安装。
工作原理
压縮空气在空气冷却器3中经过冷热分离,将冷空气通过管4进入传感器箱2内对光学 测量传感器l进行冷却,再通过进气斜口 53进入防护套52下段,再由防护套52底部的排气 口54排出。由于该冷却气体的压力大于大气压,当其进入防护套52后, 一是将防护套52外 的粉尘挡在排气口 54而不使粉尘落在视窗51上,二是该冷却气体对视窗51有一定吹扫作用, 使视窗51保持清洁。
权利要求1、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包括光学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光学测量传感器(1)连接在传感器箱(2)内,传感器箱(2)的一面为门(7);空气冷却器(3)与传感器箱(2)通过管(4)连接;在传感器箱(2)上连接防护器(5),接线孔(6)设在传感器箱(2)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器(5)由视窗(51)、固定视窗(51)的防护套(52)、防护套(52)上的进气斜口 (53)、 防护套(52)底部的排气口 (54)组成。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护器(5)还为二 节式,其以进气斜口 (53)为界,带视窗(51)及进气斜口 (53)的防护套(52)上 段安装在的传感器箱(2)内,带排气口 (54)的防护套(52)下段安装在的传感器 箱(2)外并与传感器箱(2)连接,防护套(52)上段与防护套(52)下段同中心线 安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还在于传感器箱(2)内 上通过管(4)连接消音器(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视窗受到粉尘的污染及高温的影响,而导致应用效果不理想的不足。措施光学测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包括光学测量传感器,其在于光学测量传感器1连接在传感器箱2内,传感器箱2的一面为门7;空气冷却器3与传感器箱2通过管4连接;在传感器箱2上连接防护器5,接线孔6设在传感器箱2上。本实用新型集传感器的降温和光学镜头视窗前吹扫于一体,有效解决了光学测量传感器的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和使用效果,结构简单,容易推广实施。
文档编号G01D11/00GK201247074SQ20082006832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8日
发明者万来毅, 锦 付, 何平安, 张明建, 王宝龙, 缪庆元, 陶茂刚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