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化学衍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7644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化学衍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化学衍生器。
背景技术
液相色谱法是将液态的流动相注入装有固定相填充剂的色谱柱中,对分析标的物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注入的分析标的物,由流动相带入色谱柱内,各组分在该色谱柱内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由于液相色谱法具有分辨率高、速度快以及分析精确度高的优点而越来越多地在化学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例如,可以应用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有机酸、甾体化合物、抗菌素、糖类、吓啉、核酸及其降解产物、蛋白质、酶和多肽以及脂类等的检测。 利用液相色谱法对分析标的物进行检测时,如果该分析标的物为具有荧光的化合物,则可以使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所谓荧光是指从激发态分子衰变为自旋多重度相同的基态或低激发态时的自发发射现象。因此,分析标的物中的具有荧光的各组成成分可以通过其荧光的不同来区分。 然而,液相色谱法需要将分析标的物在液态的流动相的带动下注入色谱柱内进行分析。因此,分析标的物不可避免地会与水相接触。通常,对于大部分种类的具有荧光的分析标的物来说,与水接触后并不会对其荧光性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但是,对于某些种类的分析标的物来说(如黄曲霉毒素Bl和Gl),与水接触后会使其荧光性下降,甚至丧失,即发生荧光的淬灭现象。而一旦分析标的物的荧光性较低或丧失,则无法直接利用荧光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 对于与水接触后出现荧光淬灭现象的这些物质来说,通常可以采用衍生的方法使其荧光性得以增强或恢复,然后再利用荧光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目前,常用衍生的方法主要包括三氟乙酸衍生法和碘衍生法等。但是,三氟乙酸毒性很强,操作步骤繁琐,试验重复性较差;而碘衍生法则需要配制碘衍生液,操作也非常复杂。 因此,对于与水接触后出现荧光淬灭现象的这些物质,为了能够方便地利用荧光检测器对其进行检测,需要一种操作简便地对其进行衍生处理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衍生处理中操作繁琐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简便地进行衍生处理的光化学衍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一种光化学衍生器,其中,该光化学衍生器包括底座,该底座包括具有开口的腔室;和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在该基座上的紫外线光源,该发光装置的基座封盖所述腔室的开口 ,所述紫外线光源位于所述腔室内。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进行衍生处理时,将需要进行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荧光性较差或丧失荧光性)放入所述腔室内,利用发光装置的紫外线光源所发出的光(如紫外线)使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获得该物质的衍生物或其他物质(具有较好荧光性)。 以黄曲霉毒素B工为例加以说明。对于黄曲霉毒素B工来说,当黄曲霉毒素B工与水接触后其荧光性较差,将黄曲霉毒素与水一起放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中进行衍生处理,其光化学反应为[0011]
黄曲霉毒素B1 黄曲霉毒素B1a 该光化学反应过程的原理是光化学衍生可以使流动相中的水与黄曲霉毒素B1作用,生成荧光特性更强、更稳定的化合物黄曲霉毒素Bla。从黄曲霉毒素Bla分子结构可以看到(如图l所示),最左边的五圆环上的双键被-OH键和-H键加成,也就是说该五圆环上的双键变为单键后,生成黄曲霉毒素黄曲霉Bla,而该黄曲霉毒素Bla具有强烈的荧光性,并且荧光性很稳定,不会发生荧光淬灭的现象。因此,能够解决黄曲霉毒素B1在水溶液中发生荧光淬灭现象,很难用液相色谱检测的问题。 再如,对于黄曲霉毒素G1来说,与水接触也具有荧光淬灭现象。利用本实用新型
对黄曲霉毒素G1的衍生处理与上述黄曲霉毒素B1类似。其反应过程为
黄曲霉毒素G1 黄曲霉毒素G1a 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进行衍生操作时,打开紫外线光源直接对该光化学衍生器内的待处理物质进行处理即可。显然,该操作过程不需要毒性较强的物质参与,操作也十分简便。

图1为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化学衍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分析标的物经过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光化学衍生器的衍生处理后测得的色谱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分析标的物没有经过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光化学衍生器的衍生处理后测得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包括底座l,该底座1包括具有开口 2的腔室3 ;和发光装置4,该发光装置4包括基座5和固定在该基座5上的紫外线光源6,该发光装置4的基座5封盖所述腔室3的开口 2,所述紫外线光源6位于所述腔室3内。 根据该光化学衍生器,将发光装置4的基座5封盖在底座1的腔室3的开口 2上后,固定在基座5上的紫外线光源6也位于腔室3内,以用于对该腔室3内需要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进行照射。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通过简单地对位于腔室3内需要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进行照射即可完成对其的衍生处理。因此,该操作过程较为简便,从而克服了传统上衍生处理操作非常繁琐的缺陷。 该底座1具有开口 2的腔室3,该底座1以及腔室3的形状可以任意选择,只要能够满足与发光装置4的基座5相配合,能够实现衍生处理即可。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底座1包括矩形的底板、位于该底板的表面上的两块遮光板7和两块支撑板8,所述遮光板7和支撑板8均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两块遮光板7彼此相对,所述两块支撑板8彼此相对,每块遮光板7分别与两块支撑板8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遮光板7和支撑板8限定的空间为所述腔室3。 如图1所示,在底板(未显示)顶面上的两块遮光板7和两块支撑板8围成一个槽(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正方体),该槽的底部为底板,从而由底座1的底板、遮光板7和支撑板8限定的空间形成底座1的腔室3。该腔室3仅在上部为打开的,形成开口 2。根据该结构的底座1,将发光装置4的基座5放在开口 2上,由遮光板7和/或支撑板8支撑。[0025] 但是,优选地,所述遮光板7的高度高于所述支撑板8的高度,所述基座5位于所述两块遮光板7之间,所述基座5安装有紫外线光源6的表面与所述两块支撑板8接触。[0026] 也就是说,在该情况下,基座5由相对的两块支撑板8支撑,同时基座5还位于两块遮光板7之间。而且,由于遮光板7的高度高于支撑板8,因而遮光板7将基座5的两个相对侧面遮盖至少一部分,从而获得较好的封闭效果,有利于利用紫外线光源6进行光照。[0027] 通常情况下,紫外线光源6可以为各种紫外线灯。为了便于光化学反应的进行,紫外线光源6发出的紫外线的波长可以为250nm至400nm,优选地可以为254nm或360nm,照射强度可以根据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的种类和量来确定,只要能使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发生上述光化学衍生反应,从而生成荧光特性更强和/或更稳定的化合物即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对于上述黄曲霉素Bl和Gl而言,一次衍生的量不超过500mg时,照射强度为5kJ/m2即可达到衍生目的。 为了便于对紫外线光源6的控制,如图l所示,所述基座5还包括控制所述紫外线光源6的开关9,该开关9至少位于所述基座5朝向所述两块遮光板7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所述遮光板7还包括开槽或开孔IO,所述开关9通过所述开槽或开孔10暴露于遮光板7的外部。 由于开关9位于基座5的一个侧面上,并且通过开槽10暴露于外部,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开关9进行操作,以控制紫外线光源6。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光化学衍生器进行衍生处理时,可以将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直接放入腔室3内,为了便于连续的进行衍生处理,优选将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放入透明的容器内,并将该容器放入底座1的腔室3中,从而利用紫外线光源6对该容器内的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进行光照,实现衍生处理。因此,优选地,所述光化学衍生器还包括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容器,该容器位于所述腔室3内,从而便于紫外线光源6发出的光线照射所述容器内的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如包含有黄曲霉毒素B1的溶液)。由于容器由透光材料制成,因此来自紫外线光源6的紫外线能够透过该容器而照射容器内的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 优选地,为了便于光化学反应的进行,所述容器与紫外线光源6的最小距离为0. lcm至3cm。此处所述的容器与紫外线光源6的最小距离是指容器的边缘与紫外线光源6的边缘的最小距离。 当完成衍生处理后,可以将容器取出,从而获得完成光化学反应的物质。 优选地,为了实现自动化的连续反应,优选地,所述容器还包括入口端11和出口
端12,所述底座1的底板、遮光板7和支撑板8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孔,所述入口端11和出口
端12通过该孔伸出于所述腔室3之外(也就是说,为了便于容器的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
的引出,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在底座1的底板、遮光板7和/或支撑板8中设置一个或多
个孔)。 具体来说,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液体)在压力作用下(如利用压力泵的作用)由入口端11进入容器内,在容器内的流动过程中进行光化学反应,完成反应后又经出口端12流出,进入随后的处理程序(例如,由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 为了扩大所述容器的表面积,以使流经该容器的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充分进行反应,优选地,所述容器为由中空的管线编织的网13。也就是说,网13是由较细的管线编织而成,该管线为中空的管线,中空的空腔用于输送上述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0036] 更优选地,所述网13为套筒状,所述光化学衍生器还包括固定板14,所述套筒状的网套在所述固定板14上。通过使网13制造为套筒状,能够将该套筒状的网13套在固定板14上(即固定板14插入网13的套筒形状的中间),从而将网13撑开,以便于充分接受紫外线光源6的照射,从而便于反应的进行。 优选地,所述网13为由透明材料(如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管网。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组成所述网13的管线可以具有不同的参数。例如,所述管线的内径可以为O. 2mm至0. 8mm,组成所述网13的管线的总长度可以为5m至30m。优选地,管线的内径为0. 25mm,总长度为25m ;或者管线的内径为0. 5mm,总长度为10m至15m。[003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做了详细地描述。下面结合实施例对该光化学衍生器的使用和操作进行描述,还通过色谱图的对比来评价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光化学衍生器进行衍生处理的效果。 利用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光化学衍生器的操作如下 来自如色谱柱的待衍生处理的分析标的物(如包含有黄曲霉毒素Bl的分析标的
物)通过网13的入口端11进入网13中; 打开开关9,使紫外线光源6发出紫外线; 待衍生处理的物质在网13中的流动过程中,受到附近紫外线光源6发出的紫外线
6的照射,从而发生反应; 完成反应的液体从出口端12流出,进入随后的如荧光检测器中进行荧光检测。[0045] 实施例1 该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的使用方法。[0047] 1)制作图1所示的光化学衍生器,其中,紫外线光源6为8瓦的紫外灯管,能够发射254nm或360nm的紫外线,遮光板7为大小为32cmX9. 2cm,两块遮光板7之间的间距为3. 5cm,所述支撑板8为大小为5. 0cmX3. 5cm,两块支撑板8之间的间距为30cm,腔室3的大小为30cmX3. 5cmX7. 8cm,置于腔室3内的网13由内径为0. 25mm、总长度为25m的管线编织而成,管线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板8上的孔而穿出腔室3,紫外灯管与网13的最小距离为3cm。 2)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1所示的光化学衍生器对该黄曲霉毒素标准液进行衍生处理,其中,紫外光波长360nm,该黄曲霉毒素标准工作液中黄曲霉毒素Bl的浓度为10ug/ml ,黄曲霉毒素B2的浓度为3ug/ml ,黄曲霉毒素Gl的浓度为10ug/ml ,黄曲霉毒素G2的浓度为3ug/ml,黄曲霉毒素标准工作液在网13内的流量为0. 8ml/min。[0049] 3)利用荧光检测器对衍生处理后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工作液进行荧光检测,其中,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60nm,发射波长为440nm,获得黄曲霉毒素B1、B2、G1、G2标准工作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结果如图2所示。[0050] 对比例1 直接利用荧光检测器对衍生处理后的黄曲霉毒素标准工作液进行荧光检测,其中,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360nm,发射波长为440nm,获得黄曲霉毒素Bl、 B2、 Gl、 G2标准工作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结果如图3所示。 在图2和图3中,横坐标为保留时间min,纵坐标为吸光光度值mv。 参考图2和图3,通过色谱图的对比可知在图3中,没有经过利用本实用新型所
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的衍生处理,黄曲霉毒素B1、 B2、 Gl和G2中,黄曲霉毒素B1、 Gl的效
果较差(因为黄曲霉毒素Bl、 Gl存在荧光淬灭现象,而黄曲霉毒素B2和G2没有荧光淬灭
现象)。 在图2中,经过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的衍生处理,虽然这里直接进行荧光检测的不是黄曲霉毒素Bl 、 Gl ,而是上述通过反应获得的具有较好荧光性的黄曲霉毒素Bla、Gla,但同样能够反映出原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Bl、Gl。在这一点上,荧光检测的是黄曲霉毒素Bl、Gl,还是黄曲霉毒素Bla、Gla,实质上差别不大。[0055] 通过图2可以明显看出,黄曲霉毒素B1、G1的荧光检测效果变化非常大。因此,黄曲霉毒素B1、G1所具有的荧光淬灭性不会对利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构成障碍。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化学衍生装置,同样能够对包括黄曲霉毒素Bl、 Gl的具有上述荧光淬灭性的物质利用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权利要求一种光化学衍生器,其特征在于,该光化学衍生器包括底座(1),该底座(1)包括具有开口(2)的腔室(3);和发光装置(4),该发光装置(4)包括基座(5)和固定在该基座(5)上的紫外线光源(6),该发光装置(4)的基座(5)封盖所述腔室(3)的开口(2),所述紫外线光源(6)位于所述腔室(3)内。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矩形的底板、位于该底板的表面上的两块遮光板(7)和两块支撑板(8),所述遮光板(7)和支撑板(8)均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两块遮光板(7)彼此相对,所述两块支撑板(8)彼此相对,每块遮光板(7)分别与两块支撑板(8)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遮光板(7)和支撑板(8)限定的空间为所述腔室(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7)的高度高于所述支撑板(8)的高度,所述基座(5)位于所述两块遮光板(7)之间,所述基座(5)安装有紫外线光源(6)的表面与所述两块支撑板(8)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5)还包括控制所述紫外线光源(6)的开关(9),该开关(9)至少位于所述基座(5)朝向所述两块遮光板(7)的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上,所述遮光板(7)还包括开槽和/或开孔(IO),所述开关(9)通过所述开槽和/或开孔(10)暴露于所述遮光板(7)夕卜。
5. 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化学衍生器还包括由透光材料制成的容器,该容器位于所述腔室(3)内。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与紫外线光源(6)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 lcm至3cm。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所述底座(1)的底板、遮光板(7)和支撑板(8)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孔,所述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通过该孔伸出于所述腔室(3)之外。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由中空的管线编织的网(13)。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化学衍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13)为套筒状,所述光化学衍生器还包括固定板(14),所述套筒状的网套在所述固定板(14)上。
专利摘要公开了一种光化学衍生器,该光化学衍生器包括底座,该底座包括具有开口的腔室;和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基座和固定在该基座上的紫外线光源,该发光装置的基座封盖所述腔室的开口,所述紫外线光源位于所述腔室内。在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化学衍生器进行衍生操作时,打开紫外线光源直接对该光化学衍生器内的待处理物质进行处理即可。显然,该操作过程不需要毒性较强的物质参与,操作也十分简便。
文档编号G01N1/28GK201548439SQ200920222990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吴兆广, 戚大海, 果旗, 王伟, 王雄, 荣钊, 葛宝坤, 陈冰君 申请人:北京中检维康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