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峰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7642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能峰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医学领域中对核探测器标定时用到的调节装置,具体的,涉及 需要用准直源或泛源调节的场合,比如多窗能量配位调节、能量线性的调节等。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核医学领域对核探测器系统进行能量线性校正或者多窗配位指标测试时, 公认的方法是使用一个带有屏蔽效果的直的圆筒型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放射源筒 盖、放射源筒身和放射源筒座,放射源筒盖和放射源筒座置于放射源筒身的两端,放射源筒 盖的中心处有一准直孔,将双能峰核素置于放射源筒座上,通过已知的双能峰峰值来标定 核探测器系统的能量线性或多窗配位,当放射源筒盖盖在放射源筒身时,产生准直源,可用 来进行多窗配位测试;当放射源筒盖从放射源筒身上拿下时,可用于进行能量线性校正。目 前常用的双能峰放射源是2tllTl,但是2tllTl并不是医院常用的放射源核素,所以订购较为不 方便。目前在核医学领域较多使用的放射源核素都是单能峰,如57Co或99mTc,但是用单能峰 核素进行多窗配位测试时带来的位置误差较大;另外在标定能量线性时,在两个或三个单 能峰核素的选择上首先要满足能峰值间有一定的差距,否则不能够很好地在较大范围内进 行能量线性校正,这种分别使用单能峰核素进行标定的过程很是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单能峰核素标定能量线性时过程较为繁琐、标定多窗配位 误差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能峰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放射源筒盖、放射 源筒身和放射源筒座,其中放射源筒盖和放射源筒座置于放射源筒身的两端,放射源筒盖 的中心处有一准直孔,放射源筒身呈V字型,材料为具有屏蔽效果的金属,该材料被Y射线 激发后能产生X射线;放射源筒座与放射源筒身的一端以螺旋方式连接。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效果,在放射源筒座内固定有盛放放射源的容器, 该容器由无屏蔽效果的材料制成。另外,也可将放射源筒盖与放射源筒身的另一端用螺旋 方式连接。由于本实用新型装置只需使用一个单能峰核素即可产生X射线和Y射线的双能 峰,所以可使用一个半衰期相对较长的单能峰核素,这样不用频繁订购放射源,既节省了成 本,又简化了用两个或三个单能峰核素进行能量校正时需要分别调整的繁琐过程,校正效 果较为理想,另外,由于测试多窗配位时不用更换放射源核素,能够保证不同能峰在核探测 器上同一点的位置准确性,所以本装置也可用来测试核医学仪器的多窗配位。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能峰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单能峰核素就能产生双能峰的调节装置,其原理是当 一部分Y射线打在放射源筒壁的金属材料上时,会激发该金属材料发射出X射线,这种X 射线与放射源类型无关,只与使用的放射源筒材料有关,所以,调节装置只要能使激发出的 X射线与强度相当的Y射线同时出射,被核探测器接收,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如图1所示,该调节装置包括放射源筒盖1、放射源筒身2和放射源筒座3,其中放 射源筒盖1和放射源筒座3置于放射源筒身2的两端,放射源筒盖1的中心处有一准直孔6。 放射源筒身2呈V字型,使用的材料为具有屏蔽效果的金属,且该材料被γ射线激发后能 产生X射线,比如使用钨镍铁材料、或使用钨材料、或使用铅材料制成,材料的厚度L3根据 使用的核素进行确定,只需保证其能有效的屏蔽射线即可,这样放射源筒对放射源具有较 好的屏蔽效果,并能保证足够的X射线被激发。放射源筒身2的V字型夹角α在130° 145° 之间,放射源筒身2的内部直径Φ1至少在IOmm以上,以保证产生的、射线和X射 线能有足够的空间同时向放射源筒盖1的方向出射。放射源筒盖1和放射源筒座3可以用螺旋方式拧在放射源筒身2的两端,并且均 可从放射源筒身2上拧下。拧下放射源筒座3时可在其中放置单能峰核素,比如57Co或 99mTc,对于固体源(比如57Co)可以直接放在放射源筒座3上;对于液体源(比如99mTc),可 以先注射在棉球5上并放置于一盛放放射源的容器4内,再将容器4放置在放射源筒座3内 部,比如可用胶将容器4与放射源筒座3粘接固定,也可采用其他方式如增加挡片的方式 固定。拧下放射源筒盖1的时候,可以用泛源标定核探测器的能量线性;当放射源筒盖1拧 在放射源筒身2上时,可通过准直孔6进行多窗配位测试。放射源筒盖1、放射源筒座3与 放射源筒身2的旋拧具有一定的螺旋余量,当放射源筒盖1和放射源筒座3处于远离放射 源筒身2的最大余量时,以放射源筒身2的V字型夹角α的角平分线为分割轴,半个放射 源筒身2与放射源筒座3或放射源筒盖1组合后的长度Ll或L2均在30mm 40mm之间, Ll和L2长度可以相等,也可以略有差异。当位于放射源筒座3的放射源核素发射出的、射线打到放射源筒身2的内壁时, 会激发其内壁金属产生X射线,由于放射源筒身2具有一定角度α,所以产生的X射线多数 会向放射源筒盖1的方向出射,出射线中还包括了一大部分没有打到放射源筒身2内壁上、 直接出射的Y射线,所以对着放射源筒盖1的核探测器会同时采集到两个能峰一个X射 线能峰,一个Y射线能峰。当调整放射源筒盖1和放射源筒座3的螺旋余量时可以调整X 射线能峰和Y射线能峰的相对强度,比如在保证放射源筒盖1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向靠 近放射源筒身2的方向旋转放射源筒座会使X射线的相对强度增大,反之X射线的相对强 度减弱。具体的示例如图1所示的结构,放射源筒身2由钨镍铁材料制成,材料的厚度L3 为8. 5mm ;V字型夹角α为135° ;内部直径Φ1为15mm。从放射源筒身2上拧下放射源筒 座3,在放射源筒座3内的容器4中放入已注射好99mTc的棉球5,当放射源筒盖1和放射源 筒座3旋拧到远离放射源筒身2的最大余量时,以放射源筒身2的V字型夹角α的角平分 线为分割轴,半个放射源筒身2与放射源筒座3或放射源筒盖1组合后的长度Ll和L2分 别控制在33mm和36mm。在对着放射源筒盖1的方向放置核探测器,满足标定能量线性或多窗配位测试时核探测器所需的其他条件后,核探测器可采集到来自本双能峰调节装置的X射线和Y射线,能量分别为58. 5keV和140. 5keV。
权利要求一种双能峰调节装置,包括放射源筒盖、放射源筒身和放射源筒座,其中放射源筒盖和放射源筒座置于放射源筒身的两端,放射源筒盖的中心处有一准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源筒身呈V字型,使用的材料为具有屏蔽效果的金属,所述材料被γ射线激发后能产生X射线;所述放射源筒座与所述放射源筒身的一端以螺旋方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能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源筒身的V字型夹 角在130° 14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能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源筒座内固定 有盛放放射源的容器,所述容器由无屏蔽效果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能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源筒盖、放射源 筒身和放射源筒座由钨镍铁材料或钨材料或铅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能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源筒身内部直 径至少在IOmm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能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放射源筒身V 字型夹角的角平分线为分割轴,所述放射源筒身与所述放射源筒座组合后的一边长度在 30mm 40mm之间;所述放射源筒身与所述放射源筒盖组合后的另一边长度也在30mm 4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能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源筒盖与所述 放射源筒身的另一端用螺旋方式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双能峰调节装置,包括放射源筒盖、放射源筒身和放射源筒座,其中放射源筒盖和放射源筒座置于放射源筒身的两端,放射源筒盖的中心处有一准直孔,放射源筒身呈V字型,材料为具有屏蔽效果的金属,该材料被γ射线激发后能产生X射线;放射源筒座与放射源筒身的一端以螺旋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一个单能峰核素即可产生X射线和γ射线的双能峰,简化了用两个或三个单能峰进行能量校正时需要分别调整的繁琐过程,校正效果较为理想,同时,本装置还可以用来测量核医学仪器的多窗配位。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做核医学领域中对核探测器标定所需的调节装置。
文档编号G01T7/00GK201569748SQ20092022296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光琪 申请人: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