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砂/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6021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砂/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料装置,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砂/尘环境试验的加
砂/尘装置。
背景技术
砂/尘环境试验是检验车辆、飞行器、电器设备、军用装备等在沙漠、干旱地区和 风砂天气条件下的环境适应性和环境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目前,模拟飞散干砂或充满尘埃 的砂/尘环境的试验装置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吹砂试验系统、吹尘试验系统和砂/尘试验系 统。 在各种砂/尘环境试验系统中, 一般包括模拟风速环境的循环风道、加砂/尘装 置、砂/尘循环回收装置、空气调节装置等,其中,加砂/尘装置用于向试验系统中添加砂/ 尘用料,以满足砂/尘环境试验所需的砂/尘颗粒浓度要求。传统的加砂/尘装置一般利 用气力输送方式使砂/尘料与空气混合形成气固两相流进行输送。 然而,传统加砂/尘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难以对砂/尘料的投放量实现精确控 制;另外,传统加砂/尘装置一般通过例如阀门等来手动调节砂/尘投放量,因而效率比较 低。因此,传统加砂/尘装置无法满足对试验系统的试验段中的砂尘浓度进行精确自动控 制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砂/尘料的投放量精确控制的加砂/ 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采用滑块来精确控制砂/尘料的 投放量。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包括文丘里混合器和设置在文丘里混合器上方的滑块 供料器。文丘里混合器的进料口与滑块供料器下端的供料口相连接,以将砂/尘料与空气 混合来输出包含砂/尘料的气固两相流。滑块供料器包括设置在滑块供料器的上部、用于 容纳砂/尘料的加料仓;滑块在加料仓的下料口处滑动,以控制砂/尘料的投放量;气缸与 滑块连接,用于控制滑块的滑动。 依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文丘里混合器的一端与鼓风机相连,另一端输出经混合的 包含砂/尘料的气固两相流,文丘里混合器的进料口位于文丘里混合器的中段。 依据本实用新型,在滑块与滑块供料器的供料口之间还设置有下料斗,从加料仓 的下料口输出的砂/尘料进入该下料斗中。此外,加料仓的底面可以形成为夹角为90度的 圆锥面,以便于砂/尘沉落,防止砂/沉结拱。 另外,依据本实用新型,文丘里混合器的进料口处的截面减小,从而利用文丘里原 理对滑块供料器的供料口处的砂/尘料产生吸附作用,以使砂/尘料下料流畅,防止出现堵 塞现象。进一步地,文丘里混合器的进料口处可形成为易加工的倒置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通过采用滑块进料器,能够实现对砂/尘投放量的微量调节,从而提高控制精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采用文丘里式混合器,可以 使砂/尘料下料流畅,防止出现堵塞现象,并且该文丘里混合器易于加工;此外,本实用新 型采用气动控制技术来控制滑块的滑动,可以容易地实现砂/尘投放量的自动控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包括滑块供料器l和文丘里混合器2。滑 块供料器1设置在文丘里混合器2上方,用于向文丘里混合器2供应砂/尘料,文丘里混合 器2利用文丘里原理将滑块供料器1所供应的砂/尘料与空气混合,以输出包含砂/尘料 的气固两相流。滑块供料器1下端设置有供料口 16,该供料口 16与文丘里混合器2的进料 口 24相连接。 滑块供料器1包括加料仓11、滑块12和气缸13。 加料仓11设置在滑块供料器1的上部,用于容纳砂料或尘料。滑块12设置在加 料仓11的下料口 15下方。滑块12的一端与定位气缸1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气 缸13使滑块12在加料仓11的下料口 15处滑动,以控制下料口 15的开合。滑块12可在 固定的滑轨上或者固定的缸体中滑动。 通过控制滑块12的滑动来调节从加料仓11的下料口 15输出的砂/尘料的量。更 详细地讲,通过滑块12的滑动可控制下料口 15的开合,进而控制砂/尘料的投放量。如图 1所示,当滑块12滑动到左侧时,下料口 15关闭;当滑块12向右滑动时,下料口 15打开。 利用滑块12,可通过控制下料口 15打开的持续时间,来控制从下料口 15输出的砂/尘量。 可以通过实时监测砂/尘环境试验中的砂/尘浓度,并依据监测到的砂/尘浓度 调节气缸13的压力,进而控制滑块12的滑动,来对下料口 15处的砂/尘料投放量进行精 确调节,从而将砂/尘环境试验中的砂/尘浓度控制在理想值。另外,可采用常用的自动控 制技术,如PLC、电磁阀等来实现砂/尘浓度的自动控制。 如图1所示,在滑块12下方还可设置有下料斗14。当滑块12滑动到使下料口 15 打开的位置时,从加料仓ll的下料口 15输出的砂/尘料被下料口 15下方的下料斗14收 纳,经下料斗14后从滑块供料器1的供料口 16输出。通过另外设置下料斗14,可以使来自 加料仓11的砂/尘料更稳定地从滑块供料器1的供料口 16输出。 此外,为便于砂/尘料沉落,防止砂/尘料结拱,可将加料仓11的底面设计为倾斜
面。例如,可将加料仓11的底面设置为夹角为90度的圆锥面。 滑块供料器1下端的供料口 16与文丘里混合器2的进料口 24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采用文丘里式的混合器将滑块供料器1供应的砂/尘
料气力输送到环境试验系统的适当位置。 更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用于向砂/尘环境试验系统的循环风道 中提供砂/尘料,由于循环风道中的气流所引起的压力,滑块供料器1中的砂/尘料很难仅 凭重力下落到循环风道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在滑块供料器1的下方设置
4了文丘里混合器2,以便以气力输送方式将砂/尘试验用料输送到循环风道中。 如图1所示,文丘里混合器2的一端与鼓风机21连接,鼓风机21所输出的气流在 文丘里混合器2的中段与来自滑块供料器1的砂/尘料混合,形成的含砂/尘的气固两相 流通过输出端23输出。另外,可通过电磁阀22来控制鼓风机21的打开/关闭,以控制加
砂/尘操作。 进料口 24形成在文丘里混合器2的中段。该进料口 24与滑块供料器1下端的供 料口 16可通过管道相连接。在进料口24附近,文丘里混合器2的截面减小。因此,根据文 丘里原理,来自鼓风机21的气流在经过截面减小的进料口 24附近时,在进料口 24上方端 口附近形成负压区,从而对来自滑块供料器1的砂/尘料产生吸附作用,使砂/尘料依靠自 身重力以及气力吸附作用进入文丘里混合器2中,达到混合试验用料的目的。这样,可以使 砂/尘料下料更流畅,防止出现堵塞现象。 另外,为了便于加工,如图1所示,可以将文丘里混合器2的进料口 24处设计为易 于加工的倒置梯形凹槽。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文丘里混合器2的进料口 24处的截 面可以形成为任何形状,只要满足文丘里管气力输送的要求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可用于各种砂/尘环境试验系统中,如吹砂试验系统、 吹尘试验系统和砂/尘合一试验系统。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可用于为砂/尘环境试 验系统添加砂料或尘料,并且基于试验所需的砂颗粒浓度或尘颗粒浓度精确调节砂料或尘 料的投放量。 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通过采用滑块进料器,能够实现对砂/尘投放量的微 量调节,从而提高控制精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加砂/尘装置采用文丘里式混合器,可以 使砂/尘料下料流畅,防止出现堵塞现象,并且该文丘里混合器易于加工;此外,本实用新 型采用气动控制技术来控制滑块的滑动速度,可以容易地实现砂/尘投放量的自动控制。
权利要求一种加砂/尘装置,包括文丘里混合器(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文丘里混合器(2)上方的滑块供料器(1),文丘里混合器(2)的进料口(24)与滑块供料器(1)下端的供料口(16)相连接,其中,滑块供料器(1)包括加料仓(11),设置在滑块供料器(1)的上部,用于容纳砂/尘料;滑块(12),在加料仓(11)的下料口(15)处滑动,以控制砂/尘料的投放量;气缸(13),与滑块(12)连接,用于控制滑块的滑动。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加砂/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混合器(2)的一端与鼓 风机(21)相连,另一端(23)输出经混合的包含砂/尘料的气固两相流,文丘里混合器(2) 的进料口 (24)位于文丘里混合器(2)的中段。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砂/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供料器(1)还包括下料 斗(14),该下料斗设置在所述滑块(12)与滑块供料器(1)的供料口 (16)之间。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加砂/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料仓(11)的底面形成为夹角为 90度的圆锥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砂/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混合器(2)的进料口 (10)处的截面减小。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砂/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混合器(2)的进料口(10) 处形成为倒置梯形凹槽。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砂/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2)通过控制加料仓(11) 的下料口 (15)的开合,来控制砂/尘料的投放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砂/尘装置,该加砂/尘装置包括文丘里混合器(2)和设置在文丘里混合器(2)上方的滑块供料器(1),文丘里混合器(2)的进料口(24)与滑块供料器(1)下端的供料口(1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滑块供料器(1)包括加料仓(11)、滑块(12)和气缸(3),加料仓(11)设置在滑块供料器(1)上部,用于容纳砂/尘料,滑块(12)在加料仓(11)的下料口(15)处滑动,以控制砂/尘料的投放量,气缸(13)与滑块(12)连接,用于控制滑块的滑动。因而,可以对砂/尘料的投放量进行精确调节,并且可容易地实现砂/尘浓度的自动控制。
文档编号G01N17/00GK201522416SQ20092027005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6日
发明者任敏, 刘永坚, 张绪光, 张雷, 李金国, 王肖鸣, 祝东明, 羊军, 苏兴荣, 谈贞荣, 赵书平, 辛文波, 马志宏, 马杰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