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家具行业、工艺品行业及其它木制品行业工件表面干砂打磨的立式干砂打磨台,尤其涉及一种在打磨台内独立收集灰尘并净化空气的环保型的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
背景技术:
木制品(如家具、工艺品等)的工件打磨工作一般立式干砂打磨台的台面上进行。工件表面打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粉尘,污染室内环境,让工人呼吸不畅并有害健康。现有的立式干砂打磨台的除尘系统均采用管道的形式将粉尘排放到室外再进行收集处理。这种设备管线长、不紧凑,占用空间
大,浪费场地资源,并会在排尘管道所到之处外泻部分粉尘而污染环境;尤其在寒冷地区(如中国北方),冬季都要供应暖气,室内工作场地的环境温度比室外的环境温度要高得多,操作人员在打磨台上工作时,设备中的吸尘系统会将打磨产生的粉尘和室内热空气同时吸出排至室外,热空气的流失会造成室内工作环境温度降低,降低工作人员的舒适度,若补充损耗的热量,则必须另外增加热能,这样会使成本增加,影响企业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这种打磨台可以在打磨台的内部空间中独立收集灰尘并净化空气,有利于环保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下部的中空的工作台、位于中部的中空的立柱和位于上部的中空的顶盖,工作台、立柱和顶盖均为长方体形或类似于长方体形,具有垂直方向的较宽的长边侧面和较窄的宽边侧面,工作台、立柱和顶盖内部相互贯通,在工作台的台面上和立柱下部的长边侧面上设置有入气孔,在立柱内,在其长边侧面上的入气孔以上的中部安装有风机,风机安装在支撑板上,在支撑板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风机的进气口连接,在顶盖的内壁上设置有终端出气口;其创新之处在于
在工作台和立柱下部内的空间中设置有一个负压室,负压室由多块隔尘板和安装风机的支撑板以及工作台的底板组成,其中两块隔尘板分别与工作台的两个长边垂直侧面平行,在与工作台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与靠近的立柱下部的长边侧面之间设置有空隙,在与工作台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上低于工作台的台面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入气口,除安装风机的支撑板上的出气口和隔尘板上的入气口外,负压室为全封闭空间;
在隔尘板上的每一个入气口上安装有过滤袋,过滤袋只有一个与入气口对应无缝连接的开口,过滤袋的另一端与工作台的长边侧面连接,在工作台内过滤袋的下方安装有若干紧密排列的集尘抽屉。
工作过程中,风机运转将立柱内的空气向上吹出,使负压室内的空气被吸出而形成负压,在此负压作用下,打磨产生的粉尘随空气一起被大气压入工作台的台面上和立柱下部的长边侧面上的入气孔,随后,空气经过过滤袋和隔尘板上的入气口后进入负压室,并被风机吹向顶盖内,而粉尘因为体积大于过滤袋的孔而被阻挡,并有一部分直接落入集尘抽屉内,另一部分被吸附于过滤袋的外壁上,在达到一定份量后,粉尘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掉到下面的集尘抽屉内。工作台内的每一侧的入气口和过滤袋为上、下两层排列,这主要根据打磨台的尺寸来确定, 一般而言采取两层排列比较合理。
过滤袋内安装有与过滤袋的直径一致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过滤袋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伸出过滤袋另一端的挂钩与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长边侧面上的横杆挂式连接。弹簧可以使过滤袋在空气流动中始终保持一种伸展状态,便于空气畅通和粉尘吸附。
在与工作台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上靠近并高于集尘抽屉的位置安装有灰尘滑板,灰尘滑板的一边与隔尘板密封连接,另一边则位于集尘抽屉内部空间所在范围的上面。灰尘滑板主要是防止粉尘从隔尘板与集尘抽屉之间的空隙中漏到集尘抽屉外,造成收集不方便。
顶盖的内壁上的终端出气口包括顶盖的上壁上的出气口和下壁上的出气口;在顶盖的上壁上和下壁上的出气口均安装有过滤网。经过过滤网之后的空气都是净化后的空气,没有污染;从顶盖的下壁上的出气口吹出的空气可以达到把粉尘压向工作台台面的目的,便于粉尘被吸入工作台内,防止了粉尘对室内空间造成污染,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循环。
在工作台的长边台面靠近立柱的一边安装有合页,使工作台的长边台面可以上翻,在工作台的长边台面的内壁与工作台内的骨架横杆之间安装有气压弹簧。这种结构主要用于清理过滤袋时便于打开工作台台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在工作台内完成粉尘的收集,并将净化的空气排放在室内,使室内的热空气没有损失,不影响室内的温度,间
接地节约了能源,增加了企业效益;同时也不会因风管长而泄露粉尘、污染环境,有利于环保。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一; 图4是图1中的A-A剖视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位于下部的中空的工作台3、位于 中部的中空的立柱2和位于上部的中空的顶盖1,工作台3、立柱2和顶盖1 均为长方体形或类似于长方体形,具有垂直方向的较宽的长边侧面和较窄的 宽边侧面,工作台3、立柱2和顶盖1内部相互贯通,在工作台3的台面4 上和立柱2下部的长边侧面上设置有入气孔;如图3所示,在立柱2内,在 其长边侧面上的入气孔以上的中部安装有风机13,风机13安装在支撑板上, 在支撑板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风机13的进气口连接,在顶盖1 的上壁上和下壁上均设置有出气口,并在每一个出气口安装有过滤网6;风 机13的数量根据其自身的功率和工作台3的长度来确定, 一般为3个。
如图3所示,在工作台3和立柱2下部内的空间中设置有一个负压室18, 负压室18由多块隔尘板17和安装风机13的支撑板以及工作台3的底板组 成,其中两块隔尘板17分别与工作台3的两个长边垂直侧面平行,在与工 作台3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17与靠近的立柱2下部的长边侧面之 间设置有空隙,在与工作台3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17上低于工作 台3的台面4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入气口 19,除安装风机13的支撑板上的出 气口和隔尘板17上的入气口 19外,负压室18为全封闭空间。如图3所示,在隔尘板17上的每一个入气口 19上安装有过滤袋10,过 滤袋10只有一个与入气口 19对应无缝连接的开口,过滤袋10的另一端与 工作台3的长边侧面连接,在工作台3内过滤袋10的下方安装有若干紧密 排列的集尘抽屉5;过滤袋10内安装有与过滤袋10的直径一致的弹簧11, 弹簧11的一端与过滤袋10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伸出过滤袋10另一 端的挂钩8与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的长边侧面上的横杆9挂式连接,弹簧11 可以使过滤袋10在空气流动中始终保持一种伸展状态,便于空气畅通和粉 尘吸附;工作台3内的每一侧的入气口 17和过滤袋10为上、下两层排列, 这主要根据打磨台的尺寸来确定, 一般而言采取两层排列比较合理,入气口 17和过滤袋10数量则根据工作台3的长度来确定, 一般为20——30个。
如图3所示,在与工作台3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17上靠近并 高于集尘抽屉5的位置安装有灰尘滑板12,灰尘滑板12的一边与隔尘板17 密封连接,另一边则位于集尘抽屉5的内部空间所在范围的上面。灰尘滑板 12主要是防止粉尘从隔尘板17与集尘抽屉5之间的空隙中漏到集尘抽屉5 以外,造成收集不方便。
如图4所示,在工作台3的长边台面靠近立柱2的一边安装有合页(图 中不可见),使工作台3的长边台面4可以上翻,在工作台3的长边台面4 的内壁与工作台3内的骨架横杆15之间安装有气压弹簧14,这种结构主要 用于清理过滤袋10时便于打开工作台3的台面4。
结合图l——图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16的 电源输入端与室内交流电源的电源输出端连接好的情况下,首先开启电控箱 16的的总电源开关,再开启照明开关,打开照明灯7,然后启动风机开关, 使风机13开始运行,然后生产人员开始工作打磨工件。在此过程中,风机13运转将立柱2内的空气向上吹出,使负压室18内的空气被吸出而形成负 压,在此负压作用下,打磨产生的粉尘随空气一起被大气压入工作台3的台 面4上和立柱2下部的长边侧面上的入气孔,随后,空气经过过滤袋10和 隔尘板17上的入气口后进入负压室18,并被风机13吹向顶盖1内,而粉尘 因为体积大于过滤袋10的孔而被阻挡,并有一部分直接落入集尘抽屉5内, 另一部分被吸附于过滤袋10的外壁上,在达到一定份量后,粉尘在自身重 量的作用下掉到下面的集尘抽屉5内。
顶盖l的内壁上的终端出气口排出的空气都是净化后的空气,没有污染; 从顶盖1的下壁上的出气口吹出的空气可以把粉尘压向工作台3的台面4, 便于粉尘被吸入工作台3内,防止了粉尘对室内空间造成污染,形成了良好 的工作循环。
工作完成后,取下工件,清扫工作台3的台面4,使台面4上的粉尘全 部被吸入工作台3内;然后关闭风机开关、插座电源开关;再借助工作台3 内的气压弹簧14的弹力,人工翻转开启台面4,清扫过滤袋10上的粉尘, 也可取下挂钩8,将过滤袋10上的粉尘抖落到集尘抽屉5内。清扫完毕后, 闭合台面4,拉出集尘抽屉5,倒掉粉尘,然后将集尘抽屉5装回原位,关 闭照明开关、电控箱16的总电源开关,工作结束。
在工作较长一段时间后(半月或一月),在粉尘较多的情况下,可拆下 顶盖1上的过滤网6进行清洗,凉干后重新装上,即可保持原有过滤功能。 拆卸排尘通道封板,清扫通道粉尘后重新装上,即可保持较长时间的良好除 尘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包括位于下部的中空的工作台(3)、位于中部的中空的立柱(2)和位于上部的中空的顶盖(1),工作台(3)、立柱(2)和顶盖(1)均为长方体形或类似于长方体形,具有垂直方向的较宽的长边侧面和较窄的宽边侧面,工作台(3)、立柱(2)和顶盖(1)内部相互贯通,在工作台(3)的台面(4)上和立柱(2)下部的长边侧面上设置有入气孔,在立柱(2)内,在其长边侧面上的入气孔以上的中部安装有风机(13),风机(13)安装在支撑板上,在支撑板上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风机(13)的进气口连接,在顶盖(1)的内壁上设置有终端出气口;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3)和立柱(2)下部内的空间中设置有一个负压室(18),负压室(18)由多块隔尘板(17)和安装风机(13)的支撑板以及工作台(3)的底板组成,其中两块隔尘板(17)分别与工作台(3)的两个长边垂直侧面平行,在与工作台(3)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17)与靠近的立柱(2)下部的长边侧面之间设置有空隙,在与工作台(3)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17)上低于工作台(3)的台面(4)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入气口(19),除安装风机(13)的支撑板上的出气口和隔尘板(17)上的入气口(19)外,负压室(18)为全封闭空间;在隔尘板(17)上的每一个入气口(19)上安装有过滤袋(10),过滤袋(10)只有一个与入气口(19)对应无缝连接的开口,过滤袋(10)的另一端与工作台(3)的长边侧面连接,在工作台(3)内过滤袋(10)的下方安装有若干紧密排列的集尘抽屉(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其特征在于:工作台(3)内的每一侧的入气口 (19)和过滤袋(10)为上、下两层 排列。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其特征 在于过滤袋(10)内安装有与过滤袋(10)的直径一致的弹簧(11), 弹簧(11)的一端与过滤袋(10)的开口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伸出过滤 袋(10)另一端的挂钩(8)与固定安装在工作台(3)的长边侧面上的 横杆(9)挂式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其特征在于 在与工作台(3)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17)上靠近并高于集 尘抽屉(5)的位置安装有灰尘滑板(12),灰尘滑板(12)的一边与隔 尘板(17)密封连接,另一边则位于集尘抽屉(5)内部空间所在范围 的上面。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其特征在于 顶盖(1)的内壁上的终端出气口包括顶盖(1)的上壁上的出气口和下 壁上的出气口。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其特征在于: 在顶盖(1)的上壁上和下壁上的出气口均安装有过滤网(6)。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其特征在于 在工作台(3)的长边台面(4)靠近立柱(2)的一边安装有合页,使 工作台(3)的长边台面(4)可以上翻,在工作台(3)的长边台面(4) 的内壁与工作台(3)内的骨架横杆(15)之间安装有气压弹簧(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循环式内除尘立式干砂打磨台,包括位于下部的中空的工作台、位于中部的中空的立柱和位于上部的中空的顶盖,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和立柱下部内的空间中设置有一个负压室,负压室由多块隔尘板和安装风机的支撑板以及工作台的底板组成,在与工作台的长边垂直侧面平行的隔尘板上低于工作台的台面的位置设置有若干入气口,除安装风机的支撑板上的出气口和隔尘板上的入气口外,负压室为全封闭空间;在隔尘板上的每一个入气口上安装有另一端与工作台的长边侧面连接的过滤袋,在工作台内过滤袋的下方安装有若干紧密排列的集尘抽屉。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打磨台上的灰尘收集到集尘抽屉内而不用排到室外。
文档编号B24B41/06GK201304607SQ200820223330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1日
发明者陈怀忠 申请人:陈怀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