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6207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编码器,尤其是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
背景技术
常规型的旋转编码器只输出两组相关的脉冲编码信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扰码、乱 码、错码现象,产品的稳定性不佳,在汽车音响、微波炉等高档产品上使用的效果欠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及市场需求,推出一种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 型编码器,它输出三组相关有时序差的的脉冲信号,能有效解决扰码、乱码现象,大大加强 了产品的稳定性,直接安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电路板上,可广泛用于汽车音响、微 波炉等高档产品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构造本实用新型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包括支架、弹片、转子、刷子、基座 、端子及接触片,端子与接触片整体成型为一体;刷子呈圆环状,与刷子构成一体结构的五 个刷爪在刷子的圆环上均匀排列;四个所述接触片排列成圆环状,刷子的五个所述刷爪分别 与四个所述接触片电接触,刷子的五个所述刷爪可随转子转动不断改变与四个所述接触片的 电接触关系,从端子输出三组相关的有时序差的脉冲信号。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子呈圆筒状,圆筒状转子的下端向周侧平伸并整体成型一环形凸沿,在转子所述 凸沿的下底面铆接刷子,以使刷子随所述转子转动;在转子所述凸沿的上顶面制有环形定位 谷,所述定位谷呈起伏的相当于波峰与波谷有序相连的弧形顶面。
所述基座呈圆筒状,在圆筒状基座的下端向周侧平伸并整体成型一环形安装槽,四个所 述接触片包塑于所述安装槽且其上表面外露以与刷爪电接触,四个所述端子从基座伸出,转 子的铆接刷子的所述凸沿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便于刷子的所述刷爪与所述接触片电接触。
所述弹片呈环状,弹片与支架卡接紧固,在弹片上制有定位凸,定位凸与转子的所述凸 沿上的所述定位谷相配合,定位凸可相对于所述定位谷转动,从定位谷的其中一个谷落到另 一个谷而定位。
所述支架呈环状,支架与基座铆接将配合成整体的转子、刷子、基座、接触片及端子, 还有弹片紧固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其一、能从端子输出三组相关的有时序 差的脉冲信号,对有关装置的三个相关因子进行控制,可以满足音响、微波炉等需要。其二 、便于与所使用的装置安装,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地安装在所使用装置的电路板上,其转子可 方便地与所使用装置的旋转件卡接。其三、输出信号稳定,不易产生乱码、错码。其四、结 构简单。


图l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转子朝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转子朝下)。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分列示意图(与图l对应)。
图中1、支架;11、安装脚;12、扣位;2、弹片;21、定位凸;22、凸卡槽;3、转 子;31、凸沿;32、定位谷;33、限位定位缺口; 4、刷子;41、刷爪;5、基座;51、安装 槽;52、凸台;53、卡槽;54、定位槽;55、定位柱;6、接触片;7、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包括支架l、弹片2、转子3、 刷子4、基座5、接触片6及端子7,端子7与接触片6整体成型为一体;刷子4呈圆环状,与刷 子4构成一体结构的五个刷爪41在刷子4的圆环上均匀排列;四个所述接触片6排列成圆环状 ,刷子4的五个所述刷爪41分别与四个所述接触片6电接触,刷子4的五个所述刷爪41可随转 子3转动不断改变与四个所述接触片6的电接触关系,从端子7输出三组相关的有时序差的脉 冲信号。
所述转子3呈圆筒状,圆筒状转子3的下端向周侧平伸并整体成型一环形凸沿31,在转子 3所述凸沿31的下底面制有铆接凸柱,与此相对应,刷子4上开有铆接孔,将刷子4铆接于转 子3所述凸沿31的下底面,以使刷子4随所述转子3转动;在转子3所述凸沿31的上顶面制有环 形定位谷32,所述定位谷32呈起伏的相当于波峰与波谷彼此相连的弧形顶面。
所述基座5呈圆筒状,在圆筒状基座5的下端向周侧平伸并整体成型一环形安装槽51,四 个所述接触片6包塑于所述安装槽51且其上表面外露以与刷爪41电接触,四个所述端子7从基 座5伸出,转子3的铆接刷子4的所述凸沿31安装于所述安装槽51,便于刷子4的所述刷爪41与 所述接触片6电接触。
所述弹片2呈环状,弹片2与支架1卡接紧固,在弹片2上制有定位凸21,定位凸21与转子 3的所述凸沿31上的所述定位谷32相配合,定位凸21可相对于所述定位谷32转动,从定位谷32的其中一个谷落到另一个谷而定位。
所述支架l呈环状,支架1与基座5铆接将配合成整体的转子、刷子、基座、接触片及端
子,还有弹片紧固在一起。
支架1制有扣位12,与此相对应,在基座5制有凸台52,扣位12铆接于凸台52。 为使支架1与基座5铆接得更加牢靠,在扣位12的末端还制有下扣位121,下扣位121拐折
再铆接于基座5上相对应的凸台(图2)。
弹片2上制有凸卡槽22与支架1上的安装脚11相卡,使弹片2与支架1紧固。 支架l上制有安装脚ll,安装脚11卡于基座5上制有的卡槽53,便于支架1与基座5定位。 转子3的上缘开有限位定位缺口33,可以方便地被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转动件上的套
钮插入,便捷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与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转动件的稳固安装。在基座5上制
有定位槽54,便于与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有关部件上的套钮插入。
在基座5的底面制有便于将本实用新型平稳地定位于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电路板的定
位柱55。
四个所述端子7中包括一个公共端子。 端子7、接触片6及刷子4用金属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配装时 将支架l的安装脚ll插入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电路板的安装孔;
将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转动件上的套钮插入本实用新型转子3的限位定位缺口32,及
将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有关部件上的套钮插入基座5上的定位槽54;
将本实用新型的端子7与使用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电路板的有关接点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方案的启迪下,可以做出一些变形与修改,如所述刷子4的具
体形状等,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
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包括支架(1)、弹片(2)、转子(3)、刷子(4)、基座(5)、接触片(6)及端子(7),端子(7)与接触片(6)整体成型为一体;其特征在于刷子(4)呈圆环状,与刷子(4)构成一体结构的五个刷爪(41)在刷子(4)的圆环上均匀排列;四个所述接触片(6)排列成圆环状,刷子(4)的五个所述刷爪(41)分别与四个所述接触片(6)电接触,刷子(4)的五个所述刷爪(41)可随转子(3)转动不断改变与四个所述接触片(6)的电接触关系,从端子(7)输出三组相关的有时序差的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转子(3)呈圆筒状,圆筒状转子(3)的下端向周侧平伸并整体成型一环形凸沿( 31),刷子(4)铆接于转子(3)所述凸沿(31)的下底面,以使刷子(4)随所述转子(3 )转动;在转子(3)所述凸沿(31)的上顶面制有环形定位谷(32),所述定位谷(32) 呈起伏的相当于波峰与波谷有序相连的弧形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基座(5)呈圆筒状,在圆筒状基座(5)的下端向周侧平伸并整体成型一环形安装 槽(51),四个所述接触片(6)包塑于所述安装槽(51)且其上表面外露以与刷爪(41) 电接触,四个所述端子(7)从基座(5)伸出,转子(3)的铆接刷子(4)的所述凸沿(31 )安装于所述安装槽(51),便于刷子(4)的所述刷爪(41)与所述接触片(6)电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弹片(2)呈环状,弹片(2)与支架(1)卡接紧固,在弹片(2)上制有定位凸( 21),定位凸(21)与转子(3)的所述凸沿(31)上的所述定位谷(32)相配合,定位凸 (21)可相对于所述定位谷(3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其特征在 于所述支架(1)呈环状,支架(1)与基座(5)铆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其特 征在于支架(1)制有扣位(12),与此相对应,在基座(5)制有凸台(52),扣位(12 )铆接凸台(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其特征在 于在扣位(12)的末端还制有下扣位(121),下扣位(121)拐折再铆接于基座(5)上 相对应的凸台。
8.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其特征在 于弹片(2)上制有凸卡槽(22),与支架(1)上的安装脚(11)相卡。
9.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其特征在 于支架(1)上制有安装脚(11),安装脚(11)卡于基座(5)上制有的卡槽(53)。
10.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其特征 在于转子(3)的上缘开有限位定位缺口 (33),在基座(5)上制有定位槽(54)。
专利摘要中空型大体积三组脉冲型编码器,涉及一种旋转编码器。包括支架、弹片、转子、刷子、基座、端子及接触片,端子与接触片整体成型为一体;刷子呈圆环状,与刷子构成一体结构的五个刷爪在刷子的圆环上均匀排列;四个所述接触片排列成圆环状,刷子的五个所述刷爪分别与四个所述接触片电接触,刷子的五个所述刷爪可随转子转动不断改变与四个所述接触片的电接触关系,从端子输出三组相关的有时序差的脉冲信号。其有益效果在于能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扰码、乱码现象,输出信号的稳定性提高,制造简单,便于与所使用的装置安装,可以满足汽车音响、微波炉等需要。
文档编号G01D5/247GK201417148SQ200920304188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0日
发明者洪金镳 申请人:广东升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