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7878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连接器中的端子插入状态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线束的制造工序等中,在将压接于电线端部的端子插入连接到连接器之后,进 行拉伸试验。拉伸试验为如下试验用预定的拔出力对插入于连接器中的端子进行拉伸,从 而确认该端子是否会被拔出。作为进行这种拉伸试验的装置,已知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公开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所图示的装置基本上包括能移动地被支撑的连 接器保持器;对连接器保持器施力的弹簧;以及被连接器保持器的移动按压而导通的微动 开关。在保持于连接器保持器的连接器中插入端子之后,通过对端子进行拉伸实施拉伸试 验。端子完全插入到连接器中的情况下,拉伸端子时,连接器保持器与连接器一起移动。通 过该移动,连接器保持器接通微动开关时,检察合格。另一方面,端子在连接器中为不完全 插入的情况下,拉伸端子时,端子从连接器拔出。因此,微动开关维持断开状态,不能做出检 查的合格判定。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9-18085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259623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以及2公开的装置中,能承受多大程度的拉伸力时才判定为合 格的基准值,由连接器保持器的重量、弹簧的设定值等决定。因此,很难应对合格判定基准 的改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行插入于连接器中的端子的拉伸试验时,能够容易地 应对合格判定基准的改变。为解决上述课题,第一方式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用于进行插入于连接器中 的端子的拉伸试验,包括连接器保持部,以能够插入所述端子的姿势保持连接器;基体 部,能够移动地支撑所述连接器保持部;载荷检测部,检测作用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载 荷;以及检查控制单元,具有存储部和判定部,所述存储部用于存储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 所述判定部根据来自所述载荷检测部的检测输出和所述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进行所述端 子的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第二方式在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中,所述判定部将拉伸所述 端子之前作用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载荷作为初始载荷,在拉伸所述端子时作用于所述连 接器保持部的检测载荷和所述初始载荷的差超过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拉 伸试验合格。第三方式在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中,还包括预施力部,向所 述端子的插入方向对所述连接器保持部施力,在所述连接器保持部被包含所述预施力部的作用力的力向所述端子的插入方向按压的状态下,所述载荷检测部能够检测出作用于所述 连接器保持部的载荷。第四方式在第一至第三方式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中,还包 括锁紧机构部,能够将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上所保持的所述连接器在锁紧状态和解开状态 之间切换;和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将所述锁紧机构部从所述锁紧状态切换驱动为所述解 开状态,所述检查控制单元具有连接器锁紧状态控制部,该连接器锁紧状态控制部根据来 自所述载荷检测部的检测输出和预定的过拉伸基准值,判断所述端子是否被过拉伸,当判 断为过拉伸时,通过所述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的驱动将所述锁紧机构部从所述锁紧状态切 换为所述解开状态。第五方式在第一至第四方式中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中,还包 括多个插入部位指示部,能够对设置于所述连接器的多个插入部位进行指示动作,所述检 查控制单元具有插入顺序指示控制部,该插入顺序指示控制部使所述多个插入部位指示部 进行插入指示动作,以依次指示所述多个插入部位,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与所述多个插 入部位分别对应的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所述判定部在所述多个插入部位指示部中的任意 一个进行插入指示动作之后,使用与进行该插入指示动作的所述插入部位指示部对应的所 述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进行所述端子的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根据第一方式,通过拉伸插入于连接器中的端子,检测作用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 的拉伸载荷,根据该检测输出以及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进行端子的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 因此能够容易地应对合格判定基准的改变。根据第二方式,所述判定部在拉伸所述端子时作用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检测载 荷和初始载荷的差超过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的时,判定为拉伸试验合格,因此能够进行更 为准确的合格判定。根据第三方式所涉及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所述载荷检测部在所述连接器保 持部被包含所述预施力部的作用力的力向所述端子的插入方向按压的状态下,检测作用于 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载荷,因此载荷的检测精度好,能够进行更为准确的合格判定。根据第四方式,当所述端子被过拉伸时,连接器的锁紧状态被解除。因此,抑制了 端子以及连接器破损等。根据第五方式,使用与进行插入指示动作的插入部位指示部对应的合格判定用的 基准值来进行端子的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因此能够根据与各插入部位对应的适当的合格 判定用的基准值进行合格判定。


图1为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的透视图。图2为表示上述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表示上述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表示作用于载荷检测部的载荷的说明图。图5为表示作用于载荷检测部的载荷的说明图。图6为表示锁紧状态的锁紧机构部以及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的说明图。图7为表示解开状态的锁紧机构部以及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的说明图。
图8为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的功能框图。图9为表示插入顺序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0为表示合格判定用基准数据的一个例子的图。图11为表示检查控制单元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12为表示检查控制单元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图13为表示检测载荷随时间变化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端子插 入状态检查装置20的透视图,图2为表示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的主视图,图3为表示 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的俯视图。该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为用于进行插入于连接器10中的端子14的拉伸试 验的装置。即,在装配到车辆的线束的制造过程等中,工作人员进行将安装于构成线束的多 个电线16的端部上的端子14插入到连接器10中的作业。连接器10为由树脂等形成的 大致长方体状部件。在该连接器10上纵横排列形成有能插入连接端子14的孔状的空腔 11 (在图1 图3等中只图示了一部分)。各空腔11向连接器10的背面侧开口,端子14 从连接器10的背面侧插入到空腔11内。在将端子14插入空腔11内时,需要避免端子14 在空腔11中只插入到中途为止的状态(半插入状态)。因此,通过拉伸连接有插入的端子 14的电线16,确认端子14是否可靠地插入在空腔11中。本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就 是用于进行这种确认的装置。该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具有基体部22、连接器保持部30、载荷检测部40和 检查控制单元50。概括地讲,能保持连接器10的连接器保持部30被支撑为相对于基体部 22能移动。在连接器保持部30中保持连接器10的状态下,拉伸从插入于连接器10的端子 14延伸出的电线16时,在连接器10以及连接器保持部30上会作用有向上的力。此时,作 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载荷被载荷检测部40检测,根据该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输出,进 行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按各构成说明的话,连接器保持部30为由树脂或金属或者它们的组合等形成的 大致长方体状的部件,并且能够以能插入端子14的姿势保持连接器10。在此,连接器保持 部30的一个主面(朝上面)上形成有与连接器10的外形对应的连接器保持凹部32。并 且,将连接器10的前端部(与对面侧的连接器连接的一侧的部分)设为里侧,将该连接器 10插入到连接器保持凹部32内时,以连接器10的背面(引出电线16的一侧的面)与连接 器保持部30的一个主面大致一致的状态,将该连接器10收容到连接器保持凹部32内。但是,连接器保持部30保持连接器1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连接器 保持部可以为部分包围连接器以进行保持的结构,或者,还可以为利用与对面侧连接器连 接的连接结构来保持连接器的结构。即,只要连接器保持部以使连接器中插入有端子的一 侧的面露出的状态保持该连接器即可。此外,在将连接器10保持在连接器保持凹部32内的状态下,通过后文说明的锁紧 机构部60将连接器10保持成完全防止从连接器保持凹部32拔出的状态。但是,不限于使 用锁紧机构部60的防拔结构,还可以为在连接器保持凹部的开口部形成防拔用的能弹性变形的突起部等来实现防拔的结构。并且,在连接器保持部30的底部的两侧部,向下突出地架设有一对脚部34。将该 一对脚部34与后文说明的基体部22的侧部Mb的上侧相对向配置。并且,在连接器保持部30的下端部垂直地设有下垂片36。下垂片36位于一对脚 部34的大致中央部。在该下垂片36上,沿着与连接器保持部30的移动方向大致正交的方 向突出设置有载荷传递部37。该载荷传递部37具有通过与连接器保持部30 —起移动来将 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载荷传递到载荷检测部40的作用。并且,在此,连接器保持部30中包含上述连接器保持凹部32的部分由树脂形成, 包含一对脚部;34的底部由金属形成,两者通过螺钉固定等一体化。在连接器保持部30中, 将包含上述连接器保持凹部32的部分通过树脂形成,是为了容易地形成与连接器10的形 状对应的连接器保持凹部32。并且,将包含一对脚部34的底部通过金属形成,是为了通过 在该弹性变形困难的部分设置下垂片36以及载荷传递部37,将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 载荷更准确地传递给载荷检测部40。此外,还可以在连接器保持部30上装配对插入于空腔11的端子14进行导通检查 等的机构。基体部22构成为支撑上述连接器保持部30使之能够移动,更为具体地讲使上述 连接器保持部30能够沿着电线的拉伸方向移动。在此,基体部22包括处于底侧的第一基 体部分M ;处于第一基体部分M的上方的第二基体部分26 ;处于第一基体部分M和第二 基体部分沈之间的一对连接部分观。第一基体部分M由金属等形成,设成在大致板状的底板部2 的两端部突出设置 有一对大致长方体状的侧部Mb的形状。一对侧部24b与上述一对脚部34隔出大致相同 的间隔地突出设置,能与该一对脚部34相对向配置。并且,在该一对侧部24b上分别突出 设置有大致棒状的导引部件35,且在一对脚部34上分别形成有能插通该导引部件35的导 引孔35h。通过导引部件35在导引孔35h内沿着其轴向能移动地插通,具有一对脚部34的 连接器保持部30被支撑为能接近或远离具有一对侧部24b的第一基体部分M。并且,第二基体部分沈为由树脂等形成的板状部件,并且形成有能移动地配置上 述连接器保持部30的上部分的位置限制孔^h。连接器保持部30的上部分在被嵌入在该 位置限制孔内的状态下,被支撑为能够沿着电线的拉伸方向移动。在该状态下,连接器 保持部30的上部分,在与电线的拉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被位置限制孔^h限制位置, 因此能够抑制该连接器保持部30摇晃等。并且,一对连接部分观为大致板状部件,更为具体地讲,形成为大致T字状的板状 部件。一对连接部分观各自的下端部通过螺钉固定等被固定在第一基体部分M的侧面上, 一对连接部分观各自的上端部通过螺钉固定等而被固定在第二基体部分沈的侧面上。第 二基体部分沈通过该一对连接部分观支撑在第一基体部分M的上方的一定位置。但是,基体部22能移动地支撑连接器保持部3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 可以为连接器保持部嵌入于大致长方体空间内而能够移动地支撑的结构,或者还可以利用 导引槽和嵌入于该槽中的滑块等的结构来能移动地进行支撑。总而言之,基体部只要是能 够沿着端子的插入拔出方向移动地进行支撑的结构即可。载荷检测部40能检测作用于上述连接器保持部30的载荷。更为具体地讲,载荷
6检测部40具有测压元件等输出与从外部施加的载荷对应的检测信号的载荷传感器42。在 此,载荷传感器42形成为大致长方形板状,承受载荷时,其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发生弹 性变形,输出与该弹性变形量对应的电压值的电信号。该载荷传感器42的一端部通过螺钉 固定等而被固定在突出设置于底板部2 上的传感器固定部41的上端部。由此,载荷传感 器42使其中间部以及另一端部通过载荷传递部37的下方向传感器固定部41的相反侧延 伸,从而以悬臂状支撑在该传感器固定部41上。并且,在载荷传感器42的另一端部经由垫片43固定有载荷承受部件44。载荷承 受部件44形成为大致板状,其一端部通过螺钉固定等而被固定在垫片43上,其另一端部隔 着间隔配置在载荷传感器42的大致中央部的上方。载荷承受部件44的另一端部配置在能 与上述载荷传递部37的下部接触的位置。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向下(端子14的插 入方向)的载荷,从载荷传递部37经由载荷承受部件44而传递给载荷传感器42。由此,通 过载荷检测部40检测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向下的载荷。并且,该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具有螺旋弹簧80,该螺旋弹簧80作为预施力 部对连接器保持部30向端子14的插入方向施力。在此,一对螺旋弹簧80隔着载荷传感器 42设在其两侧。螺旋弹簧80的一端部与基体部22的底板部2 连接,其另一端部与连接 器保持部30的底部连接,以伸长的状态配置于基体部22和连接器保持部30之间。通过使 该螺旋弹簧80伸缩的弹性恢复力,对连接器保持部30向基体部22侧(即朝下方的端子14 插入方向)施力。在该状态下,通过自重以及螺旋弹簧80的作用力,对连接器保持部30向朝下方的 端子14插入方向进行施力。因此,载荷检测部40在连接器保持部30被包含螺旋弹簧80 的作用力的力而向端子14的插入方向按压的状态下,检测作用于该连接器保持部30的载 荷。并且,在该状态下,一对侧部M和一对脚部34隔着间隔相对向。在此,参照图4以及图5,对作用于载荷检测部40的载荷进行说明。首先,如图4所示,在连接器保持部30内保持连接器10的状态下,或者在该连接 器10中插入端子14的状态下,连接器保持部30的自重以及连接器10的自重等这一部分 的力1 和螺旋弹簧80的弹性恢复力的力1 的合力Fl,作为载荷Fl从载荷传递部37经由 载荷承受部件44传递给载荷传感器42。在该状态下,从连接器10拔出端子14时,从上述合力Fl减去拔出力Fc得到的力 F2,作为载荷F2从载荷传递部37经由载荷承受部件44传递给载荷传感器42。并且,当解除从连接器10拔出端子14的力Fc时,则恢复成力1 和力1 的合力 Fl作为载荷Fl传递给载荷传感器42的图4所示的状态。如此,通过螺旋弹簧80施加预载荷,即使作用有端子14的拔出力Fc的情况下,也 能尽可能地维持载荷传递部37向一个方向(向下的端子插入方向)按压载荷传感器42的 状态。由此,能够在载荷传感器42向一个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的范围内检测载荷,因此能够 进行更为准确的载荷检测。并且,由于在使载荷传递部37接触载荷承受部件44的状态下检 测作用于载荷传感器42的载荷变化,因此能够减小検查时连接器保持部30的移动量。因 此,还具有能抑制连接器保持部30被卡在其他部分等不良并更为可靠地进行试验等的优 点ο此外,对于螺旋弹簧80的作用力,优选的是,将螺旋弹簧80的作用力和连接器保持部30等的自重的力的合力即向下的力,设定得大于拔去试验的基准值的拔出力,使得在 端子14的拔去试验中载荷传递部37不会从载荷承受部件44离开。但是,螺旋弹簧80不是必备的结构,并且连接器保持部30的载荷传递给载荷检测 部40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的例子。例如还可以为连接器保持部的一部分与载荷检测部一体 连接而传递载荷的结构。并且,该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作为对保持在连接器保持部30的连接器10进 行锁紧以及解开的结构,具有锁紧机构部60和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图6以及图7为表 示锁紧机构部60以及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的说明图,图6表示锁紧状态,图7表示解开 状态。如图1 图3、图6以及图7所示,锁紧机构部60以及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分 别设在连接器保持凹部32的一侧部以及另一侧部。锁紧机构部60具有锁紧板61、摆动支撑片62和螺旋弹簧63。锁紧板61沿着连接器保持凹部32的开口边缘部的长边边缘部进行配置,通过与 配置于连接器保持凹部32内的连接器10的背面侧的长边边缘部抵接,能够限制连接器10 从该连接器保持凹部32拔出。并且,摆动支撑片62在锁紧板61上被固定成下垂状,能配置在形成于连接器保持 部30的侧部的凹部33内(参照图6以及图7)。该摆动支撑片62的前端部(下端部)的 连接器保持凹部32侧边角部分,被支撑为经由销状的轴部6 能相对于连接器保持部30 摆动。在该摆动支撑片62的支撑状态下,使锁紧板61在连接器保持凹部32侧摆动,由此 锁紧板61的内侧侧边缘部配置于连接器保持凹部32的开口边缘部内,以构成限制连接器 10从该连接器保持凹部32拔出的锁紧状态。在该状态下,拉伸从插入于连接器10的空腔 11中的端子14延伸的电线16时,作用于连接器10的拔去力从锁紧板61经由轴部6 更 可靠地传递到连接器保持部30上。并且,使锁紧板61向从连接器保持凹部32侧离开的方 向摆动,由此将锁紧板61的内侧侧边缘部从连接器保持凹部32的开口内配置到侧方,构成 能从该连接器保持凹部32拔出连接器10的解开状态。即,通过锁紧板61的摆动姿势的改 变,锁紧机构部60在锁紧状态和解开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螺旋弹簧63用作对锁紧板61向锁紧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即,螺旋弹簧63 相比上述轴部6 位于外侧,且压缩配置于摆动支撑片62的先端部(下端部)和形成于连 接器保持部30的侧部的凹部33的底面之间。通过该螺旋弹簧63的伸出方向的弹性恢复 力,绕轴部6 对摆动支撑片62施力,向锁紧方向对锁紧板61施力。通过该螺旋弹簧63, 对包含锁紧板61的锁紧机构部60施力,使其始终成为锁紧状态。作为起到该螺旋弹簧63 的作用的施力部件,可以利用其他板簧、扭力盘簧(Torsion coil spring)等。并且,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能将上述锁紧机构部60从锁紧状态切换驱动成解 开状态。更为具体地讲,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具有驱动部67和连接片68。驱动部67具有固定于基体部22的侧部24b的一侧面上的驱动主体部67a和从该 驱动主体部67a向上方突出并能进退驱动的杆部67b。作为该驱动部67具有线圈和可动铁 心,采用通过对线圈中流动的电流进行接通断开控制来对与可动铁心连接的杆部67b进行 进退驱动的结构。作为驱动部,可以利用其他气缸、液压缸等能通过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进 行进退驱动的各种致动器。
连接片68为长条部件,在此形成为长条板状部件。连接片68的一端部能旋转地 与杆部67b连接,连接片68的另一端部能旋转地与上述锁紧板61中与连接器保持凹部32 相反的一侧的侧部连接。在通常状态下,锁紧板61因螺旋弹簧63的作用力而成锁紧状态,由此拉动连接片 68使其向上方移动,并且驱动部67的杆部67b成突出状态(参照图6)。由此,限制连接器 10从连接器保持凹部32拔出。当然,杆部67b自身还可以通过别的螺旋弹簧等施力部的作 用力而被向突出方向施力。当通过驱动部67的驱动对杆部67b进行退避驱动时,连接片68被拉向下方,并且 锁紧板61外侧侧边缘部被向下方拉动,从而该锁紧板61成解开状态(参照图7)。由此,连 接器10能从连接器保持凹部32脱离。此外,工作人员用手使锁紧板61移动,由此也能够 将锁紧板61设为锁紧状态。其中,如上所述,本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在将载荷传递部37按压到载荷传感 器42侧的载荷承受部件44的状态下进行检查,因此在对端子14进行插入以及拔出试验时 连接器保持部30移动的量极小。因此,在锁紧板61经由连接片68以及驱动部67与基体 部22连接的状态下,即使检查时连接器保持部30移动,也不会有使锁紧板61在锁紧状态 和解开状态之间进行状态改变程度的影响。但是,本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中,锁紧机构部60以及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 不是必备的。并且,如图1 图3所示,该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还具有多个插入部位指示 部70。多个插入部位指示部70与作为连接器10的插入部位的空腔11对应地设置,可分别 进行插入指示动作。其中,图1 图3表示与部分空腔11对应的插入部位指示部70。在 此,插入部位指示部70由发光二极管构成,设在第2基体部分沈的上表面且与所对应的空 腔11的排列对应的外方位置。根据检查控制单元50的控制信号进行发光,对所对应的空 腔11进行插入指示动作。此外,插入部位指示部70无需针对各空腔11以一对一地设置。例如,可以根据插 入的端子14的种类等,针对多个空腔11设置一个插入部位指示部70。并且,插入部位指示 部70还可以为电灯泡等其他显示部等。并且,该插入部位指示部70不是必备的。图8为本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的功能框图。上述载荷检测部40经由未图示 的输入电路等与检查控制单元50连接,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输出被输入到该检查控制单 元50中。并且,检查控制单元50经由为图示的输出电路等与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及插 入部位指示部70连接。并且,根据来自检查控制单元50的控制信号,一对锁紧状态切换驱 动部66被驱动控制为同步锁紧以及解开,此外,各插入部位指示部70分别进行发光指示动 作控制。并且,在检查控制单元50上连接有由开关、接触面板等构成的输入部51a,并且连 接有由液晶显示面板、指示灯等构成的显示部51b。输入部51a能接收各种设定信息以及各 种指示的输入。并且,显示部51b至少能显示合格判定结果,优选的是能显示基于载荷检测 部40的检测载荷。上述检查控制单元50具有微处理器52和存储部M。微处理器52能按照存储于 存储部M中的程序所规定的命令执行各种処理。存储部M由ROM (Read Only Memory 只读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随机存取存储器)、可重写的非易失性存储器(EPROM(ErasabIe Programmable ROM)、闪存等)、硬盘装置等构成。该存储部M除存储有 上述程序之外还存储有其他各种数据,并且还作为微处理器的作业区域使用。尤其,在此,存储部M中作为通过入力部51a等设定的数据,存储有合格判定用基 准数据Ma、过拉伸基准值Mb、插入顺序数据Mc。如图9所示,插入顺序数据5 为将插 入顺序和插入位置(空腔11的位置)建立对应的数据。即,在装配线束时,有时根据作业 的效率化、检查顺序的状况等,规定端子14在各空腔11中的插入顺序,本插入顺序数据Mc 表示上述的插入顺序。但是,本插入顺序数据5 不是必须的。合格判定用基準数据Ma 为,在拉伸端子14时能承受多大程度的拉伸载荷时才判定为合格的作为基准的数据。在 此,如图10所示,合格判定用基準数据5 为将多个空腔11 (插入位置)和合格判定用的基 准值建立对应的数据,每个空腔11都规定有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通常,对于与较大端子 14对应的空腔11,设定较大的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对于与较小的端子14对应的空腔11, 设定较小的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并且,根据空腔11相对于载荷传递部37的相对位置关 系,拉伸端子14时作用于载荷检测部40的力的施加方式不同。因此,可以根据空腔11的 位置,改变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但是,还可以对所有空腔11设定共同的合格判定用的基 准值,并且,还可以根据插入于空腔11中的端子的种类或空腔11的位置等将多个空腔11 分割为多个组,对各组分别设定不同的合格判定用基准。过拉伸基准值54b为,表示在拉伸 端子14时,为了抑制端子14以及连接器10破损,作用有多大程度的拉伸载荷时解除连接 器10的锁紧的数据。在此,对所有空腔11共同设定一个过拉伸基准值Mb。但是,还可以 与上述一样,对每个空腔11或针对每个分组的空腔11分别设定过拉伸基准值。并且,过拉 伸基准值Mb的设定不是必须的。上述微处理器52按照存储于存储部M中的程序所规定的命令执行各种処理,由 此作为判定部52a、连接器锁紧状态控制部52b、插入部位指示控制部52c执行各种处理。 判定部5 为,根据来自上述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输出和包含于上述合格判定用基准数据 54a中的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进行端子14的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的处理功能部分。连接 器锁紧状态控制部52b为,根据来自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输出和上述过拉伸基准值Mb,判 断端子14是否被过拉伸,当判断为过于拉伸时,通过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的驱动将锁紧 机构部60从锁紧状态切换控制为解开状态的处理功能部分。插入部位指示控制部52c为, 根据插入顺序数据5 使多个插入部位指示部70进行发光动作以依次指示多个插入部位 的处理功能部分。对于上述处理,在后文中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此外,上述各处理的全部 或者一部分,也可以用硬件实现。图11为表示该检查控制单元50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首先,处理开始后,在步骤S 1中,进行插入位置的指示。即,插入部位指示控制部 52c根据插入顺序数据Mc,确定与步骤Sl的反复次数对应的顺序的插入位置,使与该插入 位置对应的插入部位指示部70发光。由此,工作人员当看到发光的插入部位指示部70时, 能够识别需要插入端子14的空腔11。在下一步骤S2中,取得初始载荷。即,判定部5 根据来自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 输出,将在拉伸端子14之前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载荷作为初始载荷取得,将其进行存 储。在此,假设了取得初始载荷的定时为刚进行插入部位指示之后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其他 定时。在假设连接器保持部30上未作用有基于工作人员等的外力的定时取得初始载荷即可。对于这点,在后文中再次说明。 在下一步骤S3进行合格判定。在此,判定部5 在上述初始载荷和来自载荷检测 部40的检测输出的差超过上述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的情况下,判定拉伸试验为合格。艮口, 工作人员根据上述插入位置指示,将端子14插入指示的空腔11之后,对从端子14延伸的 电线16进行拉伸。那么,与该拉伸力对应的载荷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与拉伸端子14时 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检测载荷对应的信号从载荷检测部40输出。那么,判断从检测 载荷减去上述初始载荷的值是否超过与构成目前的试验对象的空腔11对应的合格判定用 的基准值。该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是通过参照上述合格判定用基准数据5 确定与在步骤 Sl中指示的空腔11对应的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并进行选择。当判断出上述减法后的值超 过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时,判断为具有充分的拉伸强度、即合格。在判断为合格的情况下, 将其内容显示在显示部51b中。此外,也可以为通过单纯的蜂鸣器等发声体通知的结构。 即,只要将合格的内容通过一些通知部以视觉或听觉等通知即可。此外,上述减法后的值和 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合格或不合格中的任意一个。当判断为不 合格时,反复进行步骤S3的处理,而判断为合格时,进入步骤S4。 在步骤S4中,判断插入是否结束。即,插入部位指示控制部52c参照目前的插入 顺序等,判断在需要插入的所有空腔11中是否都插入了端子14。当判断为插入未完成时, 返回到步骤Si,反复进行上述处理。当判断为插入完成时,结束处理。图12为表示检查控制单元50在执行图11所示的处理时,连接器锁紧状态控制部 52b作为定期性的中断处理所执行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即,连接器锁紧状态控制部52b在步骤Sl 1中,判断上述初始载荷和来自载荷检测 部40的检测输出的差是否超过过拉伸基准值Mb,在判断为未超过的情况下结束处理,返 回到图11所示的处理。而判断为超过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2。此外,在上述初始载荷和来 自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输出的差与过拉伸基准值54b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进入任意一个处 理。并且,本处理还可以通过将来自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输出与过拉伸基准值进行比较而 进行。在步骤S12中,连接器锁紧状态控制部52b向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输出切换为 解开状态的指令。那么,通过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66的驱动,锁紧机构部60从锁紧状态切 换为解开状态,以使连接器10能够从连接器保持凹部32脱离。此外,作为将锁紧机构部60 切换为锁紧状态的结构的替代,或在其基础上,还可以附加基于声音或者显示的报警。此外,图12所示的处理可以通过硬件的中断处理来进行。例如将来自载荷检测部 40的检测输出,通过比较电路与过拉伸基准值所对应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在超过过拉伸 基准值的情况下,经由中断端子等进行输入,由此从检查控制单元50向锁紧状态切换驱动 部66输出切换为解开状态的指令。对上述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的动作与端子拉伸试验步骤进行说明。其中,图 13为表示检查时由载荷检测部40检测的检测载荷随时间变化的例子的图。首先,将作为装配以及检查对象的连接器10插入连接器保持部30的连接器保持 凹部32内。此时,只要展开锁紧板61,且将连接器10插入连接器保持凹部32内,并且在插 入之后使锁紧板61向锁紧方向返回移动,就能将连接器10以锁紧的状态保持在连接器保 持部内。
其后,经由输入部51a等指示检查开始时,在检查控制单元50中进行图11以及图 12所示的处理。S卩,多个插入部位指示部70选择性地发光。工作人员将该发光作为线索确定作为 插入对象的空腔11,将预定的端子14插入到该空腔11中。然后,在检查控制单元50中,取得初始载荷。该初始载荷主要为基于连接器10以 及连接器保持部30的自重的载荷和基于螺旋弹簧80的载荷的和。在进行端子14的插入 作业的阶段,会被施加由已插入好的端子14以及电线16的自重带来的载荷。因此,对应各 空腔11的每次检查都更新初始载荷,由此能够对应每次检查检测出更为准确的拉伸载荷。其后,工作人员拉伸从插入的端子14向外方延伸的电线16,通过显示部51b等确 认是否进行了合格判定。即使拉伸电线16合格判定也未进行的情况下,通常为端子14的 插入不完全,因而导致端子14从空腔11拔出。因此,工作人员就要实施端子14的再插入 作业等。当工作人员确认合格判定时,工作人员结束电线16的拉伸作业。其后,由于下一 步的插入部位指示部70发光,因此工作人员实施下一个端子14的插入以及检查作业。此外,当拉伸电线16时,若进行强烈的拉伸等,则锁紧机构部60切换为解开状态。 因此,通过电线16的拉伸,能够从连接器保持凹部32拔出连接器10,抑制了端子14(尤其 是端子14的卡定用连接部(Lance))以及空腔11破损等。此外,初始载荷的取得定时,如上所述,除刚进行插入位置指示之后之外,可以为 插入位置指示时或刚进行插入位置指示之前。还可以为其他从合格判定时起经过预定时 间之后,或在合格判定之后检测载荷比预定值小且变动幅度处于预定范围内而稳定的时刻 (参照图13的期间Ts)等。并且,可以将上述检查中的检测载荷的变化显示在显示部51b等中。由此,工作人 员能够学习适当的施力方式。按照如上所述地构成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将插入于连接器10的端子14, 经由电线16进行拉伸,由此检测作用于连接器保持器30的拉伸载荷,根据其检测输出以及 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进行端子14的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因此能够容易地应对合格判定 基准的改变。作为合格判定基准的改变,如上所述,可以想到制作与各空腔11与合格判定用的 基准值建立对应的合格判定用基准数据Ma,对应每次向各空腔11插入端子14的插入作 业,都读入与该空腔11对应的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来判定是否合格。由此,对应空腔11的 位置、形状、插入于空腔11中的端子形状等,能够用适当的基准值实施合格判定。尤其,在 针对插入有多种端子14的所谓混合式连接器也能实施适当的检查等,因此是有效的。并且,由于判定部5 在检测载荷和初始载荷的差超过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的情 况下,判定为拉伸试验合格,因此能够进行更为准确的合格判定。S卩,当弹簧80劣化而作用力发生变动时,基于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载荷会不同。 因此,通过根据初始载荷和检测载荷的差判定是否合格,抑制了这种弹簧80等的劣化影 响,能够进行更为准确的判定。并且,根据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的设置姿势,基于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载荷 也不同。例如,在将本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以倾斜的姿势设置的情况下,由连接器保持部30等的自重带来的影响变小。因此,通过根据初始载荷和检测载荷的差来判定是否 合格,抑制了由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的设置姿势带来的影响,能够进行更为准确的判定。并且,在端子14的插入作业中,由于端子14以及电线16的自重等,检测载荷时时 刻刻发生变化。即,在进行端子14的插入作业时,渐渐变重而检测载荷变大。因此,通过根 据初始载荷和检测载荷的差判定是否合格,抑制了已插入好的端子14的根数带来的影响, 能够进行更为准确的判定。并且,载荷检测部40在通过包含螺旋弹簧80的作用力的力向端子14的插入方向 进行按压的状态下检测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载荷,因此能够在使载荷检测部40向一 个方向变形的状态下检测载荷的变化。因此,载荷的检测精度好,能够进行更为准确的合格 判定。并且,当端子14被过拉伸时,锁紧机构部60的锁紧被解除,从而使连接器10从连 接器保持凹部32拔出。因此,有效抑制了端子14以及连接器10破损。并且,在检查时以及检查前后,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朝下(端子14的插入方 向)的载荷从载荷传递部37经由载荷承受部件44传递到载荷传感器42,根据作用于载荷 传感器的朝向下方的载荷变化进行载荷检测,因此连接器保持部30的移动量很小。因此无 需使连接器保持部大幅移动,抑制了连接器保持部移动时卡在周边部件等情况,能够更为 可靠地且顺利地进行检查。
权利要求
1.一种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用于进行插入于连接器中的端子的拉伸试验,其特征 在于,包括连接器保持部,以能够插入所述端子的姿势保持连接器; 基体部,支撑所述连接器保持部使之能够移动; 载荷检测部,检测作用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载荷;以及检查控制单元,具有存储部和判定部,所述存储部用于存储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所述 判定部根据来自所述载荷检测部的检测输出和所述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进行所述端子的 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部将拉伸所述端子之前作用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载荷作为初始载荷,在拉 伸所述端子时作用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检测载荷和所述初始载荷的差超过合格判定用 的基准值的情况下,判定为拉伸试验合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还包括预施力部,向所述端子的插入方向对所述连接器保 持部施力,在所述连接器保持部被包含所述预施力部的作用力的力向所述端子的插入方向按压 的状态下,所述载荷检测部能够检测出作用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载荷。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部,能够将保持于所述连接器保持部的 所述连接器在锁紧状态和解开状态之间切换;和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将所述锁紧机构部从所述锁紧状态切换驱动为所述解开状态, 所述检查控制单元具有连接器锁紧状态控制部,该连接器锁紧状态控制部根据来自所 述载荷检测部的检测输出和预定的过拉伸基准值,判断所述端子是否被过拉伸,当判断为 过拉伸时,通过所述锁紧状态切换驱动部的驱动将所述锁紧机构部从所述锁紧状态切换为 所述解开状态。
5.如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还包括多个插入部位指示部,能够对设置于所述连接器的 多个插入部位进行指示动作,所述检查控制单元具有插入顺序指示控制部,该插入顺序指示控制部使所述多个插入 部位指示部进行插入指示动作,以依次指示所述多个插入部位,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与所述多个插入部位分别对应的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 所述判定部在所述多个插入部位指示部中的任意一个的插入指示动作之后,使用与进 行该插入指示动作的所述插入部位指示部对应的所述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进行所述端子 的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
全文摘要
一种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在进行插入于连接器中的端子的拉伸试验时,能够容易地应对合格判定基准的改变。端子插入状态检查装置(20),用于进行插入于连接器(10)中的端子(14)的拉伸试验,包括连接器保持部(30),以能够插入端子(14)的姿势保持连接器(10);基体部(22),支撑连接器保持部(30)使之能够移动;载荷检测部(40),检测作用于连接器保持部(30)的载荷;以及检查控制单元(50),具有存储部(54)和判定部(52a),存储部(54)用于存储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判定部(52a)根据来自载荷检测部(40)的检测输出和合格判定用的基准值进行端子(14)的拉伸试验的合格判定。
文档编号G01N19/04GK102128785SQ201010299378
公开日2011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2日
发明者市川资晃, 田口悠, 谷川聪 申请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