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98299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组件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的利用是21世纪新型能源开发的重点课题。目前太阳能已应用于许多民 用领域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游艇、太阳能收音机、太阳能计算机、太阳能乡村电站等。太 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利用。光伏 组件是太阳能利用过程中的重要零部件。在光伏组件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电性能测试,得 到光伏组件的电压电流曲线。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在电性能测试过程中,通过一定固定高的木质桌,上料时 首先将光伏组件人为放置到桌面上,然后两人配合抬起光伏组件放入测试轨道内部。上料 桌是木桌,且光伏组件在进入模拟仪时先要垂直放在桌子上进行外观的检查,在这个过程 中,由于桌面的原因经常会出现磕、碰、划伤等事故,影响光伏组件的质量。另外,员工将光 伏组件推入测试仪时,光伏组件边框将直接与桌面产生摩擦,非常费力,而且时间一长桌面 就会磨坏。另外,由于不同规格组件测试时模拟仪的轨道将会升高或降低,而桌子的高度是 固定的,导致桌面高度与轨道的高度不一致,操作非常不方便。因此,如何降低光伏组件的测试难度,减少测试过程中出现事故的可能,确保光伏 组件的质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利用该光伏组件上料器 可以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测试难度,减少光伏组件电性能测试过程中出现事故的可能,从 而确保光伏组件的质量。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包括 测试平台和支撑光伏组件的测试轨道,还包括支撑所述测试轨道且可调整所述测试轨道与 所述测试平台之间的相对高度的升降机构。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啮合部件和第二啮合部件,所述第一 啮合部件安装于所述测试通道上,所述第二啮合部件安装于所述测试平台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具体为与所述测试通道的底部固定连接的丝杠,所述 第二啮合部件具体为旋转轴安装于所述测试平台的齿轮。优选地,所述齿轮具体为锥形齿轮。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测试轨道的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杆 和所述测试平台的固定螺栓。优选地,所述测试轨道包括槽体和沿所述槽体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滚轮, 所述滚轮的中心轴与所述槽体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安装于所述槽体上。[0013]优选地,所述滚轮包括套于所述中心轴外表面的轴承,以及与所述轴承的外表面 固定连接的尼龙轮体,该尼龙轮体沿所述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尺 寸,且小于所述槽体的尺寸。优选地,所述槽体的槽壁低于所述滚轮的上表面。优选地,所述测试平台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测试轨道两侧的第一台面和第二台面, 所述第一台面低于所述第二台面。优选地,靠近所述第一台面的所述槽体的槽壁为尼龙槽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包括测试平台、测试轨道和升降 机构,光伏组件在测试轨道中移动并进行测试,升降机构用于支撑测试轨道,同时调整测试 轨道与测试平台之间的相对高度。第一啮合部件第二啮合部件这样,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 测试时,升降机构的第一啮合部件可以相对于第二啮合部件移动,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 测试轨道上升或下降。当不同型号、尺寸的光伏组件进行测试时,通过调整升降机构相对于 测试平台的高度,使测试轨道中的光伏组件与测试仪器相匹配,以满足不同型号、结构的光 伏组件进行测试的需求,从而有效提高光伏组件上料器的适用性,为光伏组件测试提供便 利。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啮合部件具体为与所述测试通道的底部固定 连接的丝杠,所述第二啮合部件具体为旋转轴安装于所述测试平台的齿轮。丝杠与齿轮配 合是工业机械中常用的相对位置调节机构,其结构牢固,调节方便,而且均可以通过市场上 直接购买,便于实现。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测试轨道包括槽体和沿所述槽体的延伸方向依 次设置的若干滚轮,所述滚轮的中心轴与所述槽体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安装于所述槽体,使 所述光伏组件沿各所述滚轮的上表面移动。即光伏组件在测试轨道中移动时,滚轮绕其中 心轴转动,形成光伏组件的支撑力。这样,光伏组件与滚轮之间形成滚动摩擦,不仅可以有 效减少光伏组件在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确保光伏组件的质量;而且可以减小操作 人员对光伏组件的作用力,使测试更方便、快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组件上料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上料器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上料器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上料器第三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上料器第四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利用该光伏组件上料器 可以有效降低光伏组件的测试难度,减少光伏组件电性能测试过程中出现事故的可能,从 而确保光伏组件的质量。本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光伏组件上料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的位置为基 准来定义的。应当理解,本文中所采用的方位词不应当限制本专利的保护范围。[002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 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光伏组件上料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 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上料器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光伏 组件上料器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上料器第三角度的立体 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光伏组件上料器第四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包括测试平台1、测试轨道2和升 降机构3,光伏组件在测试轨道2中移动并进行测试,升降机构3用于支撑测试轨道2,同时 调整测试轨道2与测试平台1之间的相对高度。升降机构3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啮合部件 31和第二第一啮合部件32,第一啮合部件31安装于测试通道2上,第二啮合部件32安装于 测试平台1上。这样,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测试时,升降机构3的第一啮合部件31可以相 对于第二啮合部件32移动,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测试轨道2上升或下降。当不同型号、 尺寸的光伏组件进行测试时,通过调整升降机构3相对于测试平台1的高度,使测试轨道2 中的光伏组件与测试仪器相匹配,以满足不同型号、结构的光伏组件进行测试的需求,从而 有效提高光伏组件上料器的适用性,为光伏组件测试提供便利。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啮合部件31具体为与测试轨道2的底部固定连接 的丝杠,第二啮合部件32具体为旋转轴安装于测试平台1的齿轮。丝杠与齿轮配合是工业 机械中常用的相对位置调节机构,其结构牢固,调节方便,而且均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购买, 便于实现,有利于降低光伏组件上料器的生产成本。具体地,上述齿轮可以为锥形齿轮,通过锥形齿轮与丝杠的配合,使升降机构3在 高度调节时精度更高,调整更准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啮合部件31和第二啮合部件32除了丝杠和锥形齿轮外,还可 以是如各附图所示的齿条和齿轮,或者是其它相互啮合且可实现测试轨道和测试平台相互 高度调整的结构,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料器还可以包括与测试轨道2的底部 固定连接的固定杆33,以及连接固定杆33和测试平台1的固定螺栓34。当升降机构3带 动测试轨道2升降时,固定螺栓34松开,测试轨道2带动固定杆33升降;测试轨道2到达 预定位置后,拧紧固定螺栓34,使固定杆33与测试平台1固定连接,保持固定杆33与测试 平台1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光伏组件测试时,光伏组件对测试轨道2和升降机构3有压 力,此压力由相互啮合的丝杠和齿轮承担,增加固定杆33和固定螺栓34后,固定螺栓34可 以承担部分压力,从而减小丝杠和齿轮的负荷,提高光伏组件上料器的可靠性。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固定螺栓34连接固定杆33和测试平台1的方法是在固 定杆33上设置若干连接孔,测试平台1的支脚上设置螺栓连接孔,当测试轨道2与测试平 台1的相对位置确定后,固定螺栓34依次穿过支脚和固定杆33上的连接孔,拧紧固定螺栓 34,使固定杆与测试平台1固定连接。显然,固定杆33与测试平台1之间的位置可以通过多种结构进行调节。例如可以 在固定杆33上设置纵向的长圆孔,固定螺栓34在长圆孔中移动,并在合适的位置固定;或 者固定杆33上不设孔,固定螺栓34拧紧后直接与固定杆33的表面相抵,也能起到相同的 固定作用;抑或测试平台1的支脚有多个横杠,固定杆33上的螺栓连接孔与一个横杠上的连接孔相对时安装固定螺栓34。总之,这类的结构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只要能有效调 节测试轨道2与测试平台1之间的相对位置,且能承担光伏组件的部分压力,就能满足本实 用新型的要求,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测试轨道2包括槽体21和沿槽体21的延伸方向依次 设置的若干滚轮22,滚轮22的中心轴与槽体21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安装于槽体21上,光伏 组件沿各滚轮22的上表面移动。即光伏组件在测试轨道2中移动时,滚轮22绕其中心轴 转动,形成光伏组件的支撑力。这样,光伏组件与滚轮22之间形成滚动摩擦,不仅可以有效 减少光伏组件在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确保光伏组件的质量;而且可以减小操作人 员对光伏组件的作用力,使测试更方便、快捷。具体地,上述的滚轮22可以包括中心轴、轴承和尼龙轮体,且轴承的内表面与中 心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轴承的外表面与尼龙轮体固定连接,轴承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沿 中心轴延伸方向均勻设置的多个。尼龙轮体可以通过沉头螺钉等机构与轴承的外表面固定 连接,方便更换尼龙轮体,提高滚轮22的可维护性。同时,尼龙轮体沿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的 尺寸应大于光伏组件的尺寸,且小于槽体21的尺寸。这样既可以保证尼龙轮体可以在槽体 21中正常滚动,而且可以确保光伏组件的表面全部落在尼龙轮体上,进一步保护光伏组件 的安全。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尼龙轮体只是滚轮22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只要具有耐 磨、有适当弹性的特点,就能满足本实用新型中滚轮22的需求。同时,上述的内、外是以中 心轴为基础定义,靠近中心轴为内,远离中心轴为外。进一步的,上述的槽体21的槽壁可以低于滚轮22的上表面,即滚轮22高于槽壁 的上表面,当光伏组件在滚轮22上移动时,光伏组件的下表面高于槽壁的上表面,从而确 保光伏组件不会与槽体21碰撞,减小光伏组件出现损坏的可能,提高光伏组件的质量。可以对上述光伏组件上料器作进一步地改进。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上料器的测试平台1可 以分为图示的两部分,且第一台面11和第二台面12分别设于测试轨道2的两侧,第一台面 11低于第二台面12,光伏组件自较低的第一台面11所在的一侧进入测试轨道2。这样,操 作工人利用较小的能量即能将光伏组件放置于测试轨道2中,减轻了操作工人的负担。同 时,较低的第一台面11可以减小光伏组件进入测试轨道2的过程中出现碰撞的可能,尽量 避免了光伏组件受损。而且,靠近第一台面11的槽壁可以设置为尼龙槽壁,以减小槽壁的硬度,进一步 减小光伏组件磕碰受损。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 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 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 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包括测试平台(1)和支撑光伏组件的测试轨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所述测试轨道(2)且可调整所述测试轨道(2)与所述测试平台(1)之间的相对高度的升降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 括相互啮合的第一啮合部件(31)和第二啮合部件(32),所述第一啮合部件(31)安装于所 述测试通道(2)上,所述第二啮合部件(32)安装于所述测试平台(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部件 (31)具体为与所述测试通道(2)的底部固定连接的丝杠,所述第二啮合部件(32)具体为旋 转轴安装于所述测试平台(1)的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具体为锥 形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测试 轨道(2)的底部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以及连接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测试平台(1)的固定螺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 轨道(2)包括槽体(21)和沿所述槽体(21)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的若干滚轮(22),所述滚 轮(22)的中心轴与所述槽体(21)的延伸方向垂直地安装于所述槽体(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2)包括 套于所述中心轴外表面的轴承,以及与所述轴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的尼龙轮体,该尼龙轮 体沿所述中心轴的延伸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尺寸,且小于所述槽体(21)的尺 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21)的槽 壁低于所述滚轮(22)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 平台(1)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测试轨道(2)两侧的第一台面(11)和第二台面(12),所述第一 台面(11)低于所述第二台面(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台面 (11)的所述槽体(21)的槽壁为尼龙槽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整式光伏组件上料器,包括测试平台(1)和支撑光伏组件的测试轨道(2),还包括支撑所述测试轨道(2)的升降机构(3);该升降机构(3)可以调整所述测试轨道(2)与所述测试平台(1)之间的相对高度。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测试时,升降机构的第一啮合部件(31)可以相对于第二啮合部件(32)移动,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测试轨道上升或下降。当不同型号、尺寸的光伏组件进行测试时,通过调整升降机构相对于测试平台的高度,使测试轨道中的光伏组件与测试仪器相匹配,以满足不同型号、结构的光伏组件进行测试的需求,从而有效提高光伏组件上料器的适用性,为光伏组件测试提供便利。
文档编号G01R1/02GK201740795SQ201020526208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9日
发明者李明 申请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