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04002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安全工程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层织物特别是消防员灭火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模拟实验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员身着防护服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灭火救援,防护服的热防护性能及舒适性直接影响到消防员的生命安全。测定不同辐射条件下防护服内部热传递的参数,建立防护服热传递模型,是改进消防服热防护性能,提高消防员灭火救援时的安全性,增加消防员灭火救援时防护服的舒适性的基础。目前用于测定防护服热防护性能的实验装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参照国家标准制作的标准测试装置,如参考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Materials)D4108标准制作的小尺寸顶部测试装置(Bench Top Testing);参考美国防火协会(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标准 NFPA 1971 制作的热防护性能(TPP) (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测试装置及NFPA1977制作的辐射防护性能 (RPP) (Radiant Protective Performance)测试装置。这类设备主要用于测定防护服织物的热防护性能,热防护性能用TPP值表示,目前建立的部分消防服热传递模型多为基于这类标准实验装置测定的数据。另一类为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计的装置,如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发表的研究报告(消防服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Development of an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Fire Fighter' s Protective Clothing.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IR6400)中介绍的一种针对实际火灾条件发展的消防服热性能测试装置,其辐射强度为1. 5Kw/m2-50Kw/m2,防护服暴露时间可为几秒到30分钟, 可测试辐射条件和火焰等情况下的相关参数。中国专利申请号200510024922. 7公开的一种热防护服装或织物的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为圆柱形结构,圆柱中部设有恒温水系统用以确保内部温度恒定,圆柱最外层为辐射源,辐射源与样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对不同含水量的防护服样品进行测试。但由于防护服内部水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少,而这类装置不能考虑外部水分连续施加的情况和人体连续出汗的情况,因而不能模拟真实条件下防护服内部热传递,且上述装置仅测定防护服受热面和背热面温度,或在防护服内部设少量测点,不能对防护服内部各层的温度进行精确测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建立防护服内部热湿传递机理模型提供依据,来满足实验及生产的需要。本发明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包括热源(2)、预热屏蔽板(3)、喷水系统(12)、样品前夹板(6)、样品后夹板(8)、出汗系统(14)和测控系统(19);所述的样品前夹板(6)和样品后夹板(8)的板面中央分别开有与被测样品(7)周边的形状相似、尺寸稍小的样品孔(9a)和(9b),样品前夹板(6)面向热源(2),样品后夹板(8)面向出汗水箱(17);预热屏蔽板(3)可抽动地置于热源(2)与样品前夹板(6)之间;所述出汗系统(14)由出汗水箱(17)经流量控制阀(11)和带有加热调控器的恒温水箱(1 相连通组成;出汗水箱(17)面向被测样品(7)的壁面为出汗板(16),该出汗板(16)与样品前夹板(6)和样品后夹板⑶以及预热屏蔽板(3)均面向热源(2)互相平行地分别竖直安装在测试装置的底板(1)上;所述喷水系统(1 由喷头(4)与带有流量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的供水源(1 相连结组成,喷头(4)安置在靠近被测样品(7)面向热源( 一侧表面上部的位置;所述测控系统(19)由置于样品前夹板(6)靠近热源( 一侧表面的热流计( )、预热屏蔽板(3)靠近热源一侧表面中间的热流计(5a)和置于被测样品(7)表面或内部的热电偶(18)通过数据线连接至主控计算机0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汗板(16)上对应于样品孔(9b)的范围03)内分布有200-400个直径小于0. Imm的出汗微孔Q2);在样品前夹板(6)围绕样品孔(9a)周围的边沿上分布有外径为l-3mm的、长度不小于IOmm的样品定位小针(10),在样品后夹板(8)和出汗板(16)上与样品定位小针(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分布有内径与样品定位小针(10)相匹配的样品定位小孔(21a)和Qlb)。所述热源(2)可根据需要选用碳棒加热器、电阻丝加热器、油池或燃烧箱。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热源(2)采用碳棒加热器,以12根长460mm直径 25mm的碳棒Q5)相互间隔25mm,平行地架于垂直于底板(1)的隔热框体04)内,所有碳棒并联后两端接通电源,构成散热面为竖直平面、散热面积为625mmX460mm的散热面,最大热流强度为20kw/m2,通过改变热源的电流强度可改变热流强度。所述出汗板(16)优选采用厚度为2mm的不锈钢材料制作,该出汗板(16)上对应于样品孔(9b)的范围03)内均勻分布有400个直径小于0. Imm的出汗微孔02)。可以将被测样品(7)安装在有滑轮09)的样品小车(34)上,通过推拉样品小车 (34)改变被测样品(7)与热源(2)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在出汗板(16)与样品后夹板⑶之间的固定杆(33)上增加或减少垫片或垫片的厚度来改变出汗板(16)与被测样品(7)之间的距离,以调节被测样品(7)与出汗板(16)之间的空气层厚度。可以将被测样品(7)的各层表面大致均分为9等分,在各分块面积的中点位置分别设置热电偶(18)。本发明装置使用时,根据测试需要在被测样品(7)各层表面需要测试的相关位置布设所需数量的热电偶(18),将被测样品(7)夹于样品前夹板(6)和样品后夹板⑶之间, 调整被测样品⑵与出汗板(16)和热源⑵之间的距离至实验所要求的距离;然后开启并调节加热调控器使出汗水箱(17)内水的温度上升至接近人体的体表温度,调节恒温水箱 (15)与出汗水箱(17)之间的流量控制阀门(11),打开喷头(4)的供水水源(13)的阀门,开通数据采集系统,开启热源O),待预热屏蔽板(3)上的热流计的读数恒定后,抽出预热屏蔽板(3),使被测样品(7)暴露在热流下,暴露时间视热源O)的热流强度和被测样品(7) 的种类及测试需要而定;在此过程中,热流计(5)和热电偶(18)获得的模拟信号经数模转换输入到测控系统(19)的主控计算机00)进行数据存储和计算处理;当被测样品(7)暴露在热流下达到预设的测试时间后,切断加热电源,关闭恒温水箱(15)与出汗水箱(17)之间的流量控制阀门(11)和喷头⑷的供水水源(13)的阀门,数据采集系统继续工作直到样品前夹板(6)上的热流计(5b)的读数降至未开启热源O)时的值。本发明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装置与现有的小尺寸顶部测试装置、辐射防护性能测试装置和热防护服装或织物的热防护性能测试装置相比较,由于本发明装置中在被测样品(7) —侧增加了可连续出汗的出汗板(16),可通过调节出汗水箱(17)中水的温度及组分,通过流量控制阀控制出汗板(16)溢出的水量来调整汗液的组成、温度、出汗量以及出汗速率;由于本发明装置中的出汗水箱(17)和喷头的供水源均为连续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测定连续水分施加对防护服内部热传递影响的缺点,使测试数据更具真实性;本发明装置样品前夹板(6)和样品后夹板(8)对被测样品(7)的固定采取针孔结构,可通过改变在各层之间的样品定位小针(10)上的垫片厚度来调整各层织物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使样品层数、厚度、结构、表面状况均可不受限制地根据测试需要来调节,可测试的样品较现有实验装置更加多样,装置使用更加灵活,克服了原有装置不能模拟多层织物各层之间具有空气层缝隙的缺点;本发明装置结构合理,所使用的材料易得,工作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可实现重复性地操作,可适应大规模工业生产测试的需要。


图1为本发明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的配置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验装置中的出汗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验装置中的样品前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验装置中的样品后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装置中的样品小车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样品小车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样品小车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图1给出了本发明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的配置结构原理的示意图;图2为其中的出汗板16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样品前夹板6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样品后夹板8的结构示意图。如上述附图中所示,本发明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包括散热面为竖直平面的热源O)、预热屏蔽板(3)、喷水系统(12)、 样品前夹板(6)、样品后夹板(8)、出汗系统(14)和测控系统(19);所述样品前夹板(6)和样品后夹板(8)的板面中央分别开有与被测样品(7)周边的形状相似、尺寸稍小的样品孔 (9a)和(9b),样品前夹板(6)面向热源O),样品后夹板⑶面向出汗水箱(17);预热屏蔽板(3)可抽动地置于热源( 与样品前夹板(6)之间;所述出汗系统(14)由出汗水箱(17) 经流量控制阀(11)和带有加热调控器的恒温水箱(1 相连通组成;出汗水箱(17)面向被测样品⑵的壁面为出汗板(16),该出汗板(16)与样品前夹板(6)和样品后夹板⑶以及预热屏蔽板(3)均面向热源(2)互相平行地分别竖直安装在测试装置的底板(1)上;所述喷水系统(1 由喷头(4)与带有流量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的供水源(1 相连结组成, 喷头(4)安置在靠近被测样品(7)面向热源( 一侧表面上部的位置;所述测控系统(19) 由置于样品前夹板(6)靠近热源( 一侧表面的热流计( )、预热屏蔽板C3)靠近热源一侧表面中间的热流计(5a)和置于被测样品(7)表面和内部的热电偶(18)通过数据线连接至主控计算机00)组成;所述出汗板(16)上对应于样品孔(9b)的范围内分布有 200-400个直径小于0. Imm的出汗微孔0 ;在样品前夹板(6)围绕样品孔(9a)周围的边沿上分布有外径为l-3mm、长度不小于IOmm的样品定位小针(10),在样品后夹板(8)和出汗板(16)上与样品定位小针(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分布有内径与样品定位小针(10)相匹配的样品定位小孔(21a)和(21b)。图5给出了本发明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装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该实施装置中的样品小车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样品小车的侧视示意图,图8为样品小车的后视示意图。该具体实施装置中的热源( 采用碳棒加热器,以12根460mm长直径为25mm的碳棒05)相互间隔25mm,平行地架于垂直于底板(1)的隔热框体04)内,所有碳棒并联后两端接通电源,构成散热面为竖直平面、散热面积为625mmX460mm的散热面,最大热流强度为 20kw/m2。为便于更换被测样品,本实施例中将样品前夹板(6)拆分为样品面板(6A)、固定底板(6B)和样品底板(6C),样品面板(6A)、固定底板(6B)、样品底板(6C)和样品后夹板
(8)均采用厚度均为5mm的不锈钢板制作。根据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被测样品(7)尺寸为 230mmX 230mm,在所述的样品面板(6A)、固定底板(6B)、样品底板(6C)和样品后夹板⑶ 的板面中央分别开有正方形的尺寸为200mmX 200mm的样品孔(9),样品面板(6A)的一侧面向热源O),另一侧面向固定底板(6B);在热源( 与样品面板(6A)之间置有可抽动的预热屏蔽板(3),本实施例中预热屏蔽板(3)采用厚度为200mm的石英板;固定底板(6B)固定在样品面板(6A)背着热源O)的一侧,该固定底板(6B)背着样品面板(6A) —侧的样品孔
(9)周围边距为20mm的各条边沿上分别设有2根外径10mm、长30mm的固定杆(33);在样品底板(6C)围绕样品孔(9)周围边距为5mm的各条边沿上均勻分布有12个外径为1mm,长度为IOmm的样品定位小针(10);在样品后夹板(8)和出汗板(16)上与样品定位小针(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分布有内径与样品定位小针(10)相匹配的样品定位小孔(21a)和Qlb); 样品后夹板(8) —侧面向样品底板(6C),另一侧面向出汗水箱(17),采取被测样品(7)与出汗板(16)之间的空气缝隙为IOmm ;为了使水在出汗水箱(17)内呈S形循环水流,在出汗水箱(17)内设置5块隔板(38),将出汗水箱(17)分为6个区域,序号为单数的隔板(38a) 安装在出汗水箱(17)上部壁面,该隔板(38a)的下部与壁面之间留有空隙作为水流通道; 序号为双数的隔板(38b)安装出汗水箱(17)下部壁面,该隔板(38b)的上部与壁面之间留空作为水流通道;出汗水箱(17)面向样品后夹板⑶的壁面为出汗板(16),该出汗板(16) 采用厚度为2mm的不锈钢材料制作,出汗板(16)上对应样品孔(9)的200mmX 200mm范围内分布有255个直径0. Imm的出汗微孔(22),在出汗水箱(17)上部安装有三根进水管(35)、 1根回水管(37)和一个水银温度计00),出汗水箱(17)通过进水管(35)和回水管(37) 与带有流量控制阀(11)和加热调控器的恒温水箱(15)相连通,组成出汗系统(14);在样品后夹板(8)和出汗板(16)上与样品底板(6C)相对应的位置分布有内径与样品定位小针 (10)相匹配的样品定位小孔(21);样品底板(6C)、样品后夹板(8)、出汗板(16)周围分布有尺寸与固定杆(3 外径相同,位置相对应的固定杆孔(39),样品底板(6C)、样品后夹板 (8)、出汗板(16)通过将固定杆孔(39)穿入固定杆(33),然后在每个固定杆(3 上拧上螺母,使样品底板(6C)、样品后夹板(8)、出汗板(16)固定在固定底板(6B)上;为便于调整被测样品(7)与热源(2)之间的距离,本实施例中在底板⑴上设有两条凹入底板⑴的垂直于样品面板(6A)的样品小车轨道(观),并将样品面板(6A)、固定底板(6B)和样品底板 (6C)均安装在有四个滑轮(29)的样品小车(34)的支架(32)上,滑轮(29)和支架(32)安装在样品小车的底座(30)上;将小车底座(30)上的滑轮09)的滚轮Q9A)置于样品轨道 (28)内,可通过推拉样品小车(34)改变被测样品(7)与热源⑵之间的距离。为了便于预热屏蔽板(3)抽出和插入,本实施例中采取在底板(1)上设有两条凹入底板(1)的平行于样品面板(6A)的屏蔽板轨道(27),屏蔽板轨道(XT)与热源O)的距离分别为50mm和100mm,预热屏蔽板(3)置于屏蔽板轨道、2Τ)内,通过屏蔽板抓手可实现预热屏蔽板(3)插入和抽出。在本实施例的喷水系统(12)中设置了两个喷头G),安装在被测样品(7)面向热源( 一侧靠近被测样品(7)表面上部的位置,两个喷头(4)分别与喷水管(36)相连,喷水管(36)穿过样品面板(6A)上部与带有流量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的供水源(1 相连。为增加实验的安全性并减小热源O)的热量损失,本实施例中采用隔热板将垂直于热源⑵的三个面封闭,三块隔热板与底板(1)组成隔热箱体( ),热源 O)、预热屏蔽板(3)、样品小车(34)置于隔热箱体06)内部,隔热箱体06)尺寸为 800mmX650mmX500mm;在预热屏蔽板(3)面向热源(2) —面的中间位置安装一个热流计 ( ),在样品面板(6A)面向热源(2) —侧样品孔(9)周围四个边缘的中间位置安装四个热流计(5b)。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被测样品(7)尺寸为230mmX230mm,样品取自我国现行使用的消防员战斗服,为四层织物(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舒适层);测试前先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即对被测样品进行洗涤,干燥后,将各层被测样品(7)的表面200mmX200mm范围内大致分为9等分,各块面积的中点位置分别安装有用于实时测定温度变化的热电偶(18), 靠近热源O)的一面的各块面积的中点位置分别安装直径为Imm的热电偶(18),其他各块面积的中点位置分别安装直径为0.5mm的热电偶(18),然后将被测样品(7)夹于样品底板 (6C)和样品后夹板⑶之间,样品底板(6C)上的样品定位小针(10)穿过被测样品(7)和样品定位小孔(21),样品底板(6C)、样品后夹板(8)通过将固定杆孔(39)穿入固定杆(33), 然后在每个固定杆(33)上套入内径为10mm,厚度为5mm的垫片,再将出汗板(16)四周的固定杆孔(39)穿入固定杆(33),最后在每个固定杆(3 上拧上螺丝,此时被测样品(7)与出汗板(16)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为IOmm;拉动样品小车(34),调整被测样品(7)与热源(2) 之间的距离为300mm,热流计(5)、热电偶(18)通过数据线连接至主控计算机Q0);然后开启并调节加热调控器使出汗水箱(17)内水的温度上升至36士2°C,调节恒温水箱(1 与出汗水箱(17)之间的流量控制阀门(11),使出汗板(16)上的出汗微孔02)溢出的水量为 2.47X10_4kg/m2s,打开喷头(4)的供水水源(13)阀门,使喷头⑷喷水流量为lX10_5m3/ s,开通数据采集系统,开启热源0),电流为35A,待预热屏蔽板(3)上的热流计的读数恒定后,抽出预热屏蔽板(3),使被测样品(7)暴露在热流下,暴露时间取60s,在此过程中,热流计( 和热电偶(18)获得的的模拟信号经数模转换输入到测控系统(19)的主控计算机00)进行数据存储和计算处理;当被测样品(7)暴露在热流下达到60s后,切断加热电源,关闭恒温水箱(15)与出汗水箱(17)之间的流量控制阀门(11)和喷头⑷的供水水源 (13)阀门,数据采集系统继续工作直到样品前夹板(6)上的热流计(5b)的读数降至未开启热源( 时的值,可模拟各层织物之间空气层缝隙为0,织物与出汗板(16)之间空气层缝隙为IOmm时,出汗和外层水分共同作用下,织物内部热传递情况。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将各层安装了热电偶的被测样品(7)置于样品底板(6C)上,样品底板(6C)上的样品定位小针(10)穿过被测样品(7);本实施例中不在固定杆(33)上加垫片, 而是直接将出汗板(16)四周的固定杆孔(39)穿入固定杆(33),在每个固定杆(3 上拧上螺丝。此时被测样品(7)位于出汗板(16)和样品底板(6C)之间,被测样品(7)紧贴出汗板(16),被测样品(7)与出汗板(16)之间以及各层织物之间的空气层缝隙均为0。采取本实施例的这种样品安装方式可模拟织物紧贴皮肤时,织物内部热传递情况。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的热源(2)采用电阻丝加热器,将直径为3mm的电阻丝缠绕于460mm 长,直径为25mm的12根碳棒上,缠绕了电阻丝的碳棒Q5)相互间隔25mm,平行地架于垂直于底板(1)的隔热框体04)内,构成散热面为竖直平面、散热面积为625mmX460mm的散热面,热流强度取15kw/m2。将被测样品(7)的每层穿过样品底板(6C)上的样品定位小针 (10)后,在每个样品定位小针(10)上增加内径为1mm,厚度为2mm的垫片,待每层样品均固定后,将样品后夹板(8)四周的固定杆孔(39)穿入固定杆(33),在每个固定杆(3 上拧上螺丝;实验过程中将喷水系统(12)的阀门关闭,可模拟各层织物之间空气缝隙为2mm,织物与皮肤之间空气缝隙为5mm时,人体出汗对织物内部热传递的影响。可通过改变垫片的厚度来模拟各层织物之间在不同空气缝隙尺寸时对织物内部热传递的影响。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的热源(2)采用一个直径300mm,高IOOmm的油池,燃料采用煤油,将被测样品(7)与油池的距离调为50mm,实验中油池火的火焰可直接接触被测样品(7)表面,本实施例可模拟在实际燃烧条件下,热量和燃烧产物对被测样品(7)内部热传递的影响。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的热源( 采用燃烧箱,该燃烧箱面向被测样品(7)的一面是厚度为3mm的钢板,面积为625mmX460mm,燃烧箱厚度为100mm,燃烧箱其他部分采用隔热板制作,燃烧箱一侧连接了燃料进料管,另一边连接空气进气管,燃烧箱中部有点火器,实验中,进料管向燃烧箱内注入丙烷,用点火器点火;将出汗微孔0 溢出的水量调整为 2. 78X10_4kg/m2s,喷水流量为2 X 10_4m3/S,本实施例可模拟不同的出汗量和水分施加量时被测样品(7)内部热传递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包括热源O)、预热屏蔽板 (3)、喷水系统(12)、样品前夹板(6)、样品后夹板(8)、出汗系统(14)和测控系统(19);所述的样品前夹板(6)和样品后夹板(8)的板面中央分别开有与被测样品(7)周边的形状相似、尺寸稍小的样品孔(9a)和(9b),样品前夹板(6)面向热源(2),样品后夹板(8)面向出汗水箱(17);预热屏蔽板(3)可抽动地置于热源O)与样品前夹板(6)之间;所述出汗系统(14)由出汗水箱(17)经流量控制阀(11)和带有加热调控器的恒温水箱(1 相连通组成;出汗水箱(17)面向被测样品(7)的壁面为出汗板(16),该出汗板(16)与样品前夹板(6)和样品后夹板⑶以及预热屏蔽板(3)均面向热源(2)互相平行地分别竖直安装在测试装置的底板(1)上;所述喷水系统(1 由喷头(4)与带有流量控制阀和压力控制阀的供水源(1 相连结组成,喷头(4)安置在靠近被测样品(7)面向热源( 一侧表面上部的位置;所述测控系统(19)由置于样品前夹板(6)靠近热源( 一侧表面的热流计( )、预热屏蔽板(3)靠近热源一侧表面中间的热流计(5a)和置于被测样品(7)表面或内部的热电偶(18)通过数据线连接至主控计算机00)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汗板(16)上对应于样品孔(9b)的范围03)内分布有200-400个直径小于0. Imm的出汗微孔Q2);在样品前夹板(6)围绕样品孔(9a)周围的边沿上分布有外径为l-3mm的、长度不小于IOmm的样品定位小针(10),在样品后夹板(8)和出汗板(16)上与样品定位小针(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分布有内径与样品定位小针(10)相匹配的样品定位小孔(21a)和Qlb)。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热源( 选用碳棒加热器、电阻丝加热器、油池或燃烧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特征在于所述热源⑵采用碳棒加热器,以12根长460mm直径25mm的碳棒Q5)相互间隔25mm,平行地架于垂直于底板(1)的隔热框体04)内,所有碳棒并联后两端接通电源,构成散热面为竖直平面、散热面积为625mmX 460mm的散热面,最大热流强度为20kw/m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特征在于所述出汗板(16)采用厚度为2mm的不锈钢材料制作,该出汗板(16)上对应于样品孔(9b)的范围内均勻分布有400个直径小于0. Imm的出汗微孔0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特征在于将被测样品(7)安装在有滑轮09)的样品小车(34)上,通过推拉样品小车(34)改变被测样品(7)与热源(2)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特征在于通过在出汗板(16)与样品后夹板(8)之间的固定杆(3 上增加或减少垫片或垫片的厚度来改变出汗板(16)与被测样品(7)之间的距离,以调节被测样品(7)与出汗板(16)之间的空气层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测试装置,特征在于将被测样品(7)的各层表面均分为9分块,在各分块面积的中点位置分别设置热电偶(1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防护服内部热传递机理的实验装置,特征是在被测样品侧设有可连续出汗的出汗板,可调水温及组分、控制溢出水量来调整汗液的组成、温度、出汗量及出汗速率;样品前后夹板对样品采取针孔结构固定,可通过改变小针上的垫片来调整各层织物之间的空气层厚度,使样品层数、厚度、结构、表面状况不受限制地根据测试需要调节,可测试的样品更加多样,使用更加灵活;克服了现有技术不能测定连续水分施加对防护服内部热传递影响的缺点,使测试数据更具真实性;本发明装置结构合理,工作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可实现重复性地操作,可为建立防护服内部热湿传递机理模型提供依据,满足实验及生产的需要。
文档编号G01N25/18GK102183541SQ2011100241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1日
发明者何松, 张和平, 漆政昆, 程旭东, 许磊, 赵庆, 黄冬梅 申请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