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0587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机领域,具体用于对风力机叶片以及其他机械结构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据世界风能理事会(GffEC)宣布,2009年全球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为1. 579亿KW,比2008年新增加31%。风力机叶片成本占整台风力发电机组的1/5,叶片结构设计是整个风力机组设计的基础,它的设计根据应该根据气动设计中计算的载荷,并考虑机组实际运行环境的影响,如风沙、低温结冰等问题,使叶片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叶片在规定的使用环境条件下,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部发生损坏。因此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对于提高风力机的生产成本、工作效率以及使用寿命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主要研究机械结构的固有频率、阻尼和振型图。通过固有频率、阻尼和振型图,可以对风力机叶片进行振动故障诊断、结构损伤预测以及结构动力特性优化,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风力机叶片的效率和性能、延长风力机叶片的使用寿命。获取风力机叶片的固有频率以后,在风力机工作的时候,则可以将风力机的激振频率与风力机叶片的固有频率错开,可以避免风力机发生共振,有效提高风力机的性能、延长风力机的使用寿命。在风力机叶片的各种振动特性分析方法中,模态分析是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手段。 模态分析的经典定义为将线性定常系统振动微分方程中的物理坐标变换为模态坐标,使方程组解耦,成为一组以模态坐标及模态参数描述的独立方程,以便求出系统的模态参数, 坐标变换的矩阵为模态矩阵,且每列为模态振型。模态分析的计算主要采用有限元分析或通过降阶进行数值积分求解的方法,有限元分析可以运用国际上成熟的有限元分析软件 (如 ANSYS、MARC、ALGOR、ABAQUS 等)进行处理分析。目前对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方法比较少,缺乏可以对风力机叶片在定常载荷下的分析方法。而风力机叶片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例如需要承载叶片的离心拉力、风力、冰雪覆盖的载荷等等,因此对风力机叶片在定常载荷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可以更加精确地获得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对于风力机叶片进行振动故障诊断、结构损伤预测以及结构动力特性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模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分析精度高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液压牵引机构、采集单元、主控单元和用于固定待测叶片一端的底座,所述液压牵引机构包括液压驱动组件、牵引支架、牵引绳和至少一个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夹持固定于待测叶片上,所述牵引绳设于牵引支架上,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液压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夹具相连,所述采集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用于采集待测叶片受牵引力时的应变响应信息的测点元件,所述测点元件均勻分布于待测叶片的表面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点元件包括至少一组应变检测单元,所述应变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检测检测横向应变的第一应变计和用于检测纵向应变的第二应变计。同一所述应变检测单元中的第一应变计和第二应变计呈T字形布置。所述牵引绳靠第一夹具的一端设有悬梁,所述悬梁上设有等距分布的挂绳,所述第一夹具等距固定于待测叶片上、并通过挂绳竖直悬挂于悬梁上。它还包括用于对待测叶片施加振动激励的振动激励源,所述测点元件采集待测叶片的振动响应信息并输出至主控单元。所述振动激励源包括力锤,所述力锤上设有力传感器,所述力传感器与主控单元相连。所述振动激励源包括偏心电机,所述主控单元包括用于控制偏心电机振动频率的变频器,所述变频器与偏心电机相连,所述偏心电机通过第二夹具固定于待测叶片上,所述第二夹具上设有弹簧和支承于弹簧上的电机安装板,所述偏心电机固定于电机安装板上。所述测点元件还包括用于检测加速度信息的加速度传感单元,所述加速度传感单元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于待测叶片的翼型表面上,所述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于待测叶片的翼型前缘,同一测点元件中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位于待测叶片的同一个翼型截面上。所述底座上设有通过螺栓固定的夹具,待测叶片的一端通过夹具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夹具上设有圆形的安装盘,所述夹具通过安装盘安装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安装盘的安装位上设有角度刻度盘。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1、本实用新型包括液压牵引机构,因此可以通过液压驱动组件方便对待测叶片施加不同的牵引力完成对待测叶片的静态分析,液压驱动组件通过牵引绳、第一夹具对待测叶片实施牵引,牵引力调节灵活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以通过调整牵引支架的位置可改变对风力机叶片力施加牵引力的位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分析精度高的优点。2、第一应变计和第二应变计作为应变检测单元的一组测点,测出的应变响应信息包含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的应变变化,既可以作为风力机叶片可靠性分析、静态分析的依据,也可作为模态分析的基础,同时可以直接研究某些关键点的应变,如叶片振动的节点或者局部结构变动对变动区附近的影响。3、第一应变计和第二应变计之间呈T字形分布,因此其分别检测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的应变变化更加准确,从而分析得到的各个翼型截面的应变信息更加准确。4、牵引绳靠待测叶片的一侧设有悬梁,第一夹具等距固定于待测叶片上、并通过挂绳悬挂于悬梁上,因此对风力机叶片施加的牵引力更加均勻。5、它还包括用于对待测叶片施加振动激励的振动激励源,从而可以通过模态分析获取待测叶片的固有频率、阻尼、振型图等模态振动特性数据,可以实现风力机叶片的损伤检测。6、振动激励源包括力锤,可根据用户需要人为施加振动激励,使用方便,力锤上装有力传感器,可以将可测量的激励力作为输入信号导入到主控单元模态分析软件中进行频响函数的计算,主控单元可以通过监视力传感器输入的激励力信号,通过预览平均的办法将受到干扰的力信号剔除,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最终精度。7、振动激励源包括偏心电机,控制台通过变频器与偏心电机相连,偏心电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弹簧固定于第二夹具上,可以方便控制偏心电机的转速,偏心电机可以产生偏心正弦激励,偏心正弦激励具有较好的信噪比、峰值有效值比以及同样的非线性检测特性, 电机与变频器集成为一体,对叶片激励的动态性能检测更好。8、风力机叶片的表面是曲面,各截面形状和相对扭转角度也不同,因此安装传感器时第一加速度传感器设于待测叶片的翼型表面上,第二加速度传感器设于待测叶片的翼型前缘,第一加速度传感器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同时测试同一个翼型截面的挥舞方向和摆振方向的振动,模态分析软件可以动画显示更加形象的模拟被测叶片的耦合振动振型图, 符合理论和实际要求。9、底座上设有通过螺栓固定的夹具,待测叶片一端通过夹具固定于底座上,安装拆卸方便,分析测试效率高。10、底座上对应所述安装盘的安装位上设有角度刻度盘,在安装的时候可以方便调整风力机叶片的安装角度,可方便用于探索安装方位对风力机叶片动力特性的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应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变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变检测单元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控制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速度传感单元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速度传感单元的详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得到的一阶振型图;图13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得到的二阶振型图;图1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得到的三阶振型图;图15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得到的四阶振型图;图16为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探伤检测原理示意图。图例说明1、激励单元;11、液压牵引机构;110、牵引支架;1101、支架延伸部; 1102、行程开关;111、液压油泵;112、第一夹具;1121、第一弧形夹板;1122、第一直板; 1123、第一螺栓;113、控制台;1131、变频器;114、液压油缸;115、牵引绳;1151、悬梁;
51152、挂绳;12、振动激励源;121、偏心电机;122、力锤;1221、力传感器;123、第二夹具; 1231、第二弧形夹板;1232、第二直板;1233、第二螺栓;1234、弹簧;1235、电机安装板;2、采集单元;21、测点元件;211、加速度传感单元;2111、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112、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12、应变检测单元;2121、第一应变计;2122、第二应变计;3、主控单元;31、信息采集单元;32、工控计算机;4、底座;41、夹具;411、安装孔;412、角度刻度盘;42、安装盘;5、 待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包括液压牵引机构11、采集单元2、主控单元3和用于固定待测叶片5 —端的底座4,液压牵引机构 11包括液压驱动组件、牵引支架110、牵引绳115和至少一个第一夹具112,第一夹具112夹持固定于待测叶片5上,牵引绳115设于牵引支架110上,牵引绳115的一端与液压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夹具112相连,采集单元2包括两个以上用于采集待测叶片5受牵引力时的应变响应信息的测点元件21,测点元件21均勻分布于待测叶片5的表面上。如图2和图3所示,测点元件21包括至少一组应变检测单元212,应变检测单元212包括用于检测检测横向应变的第一应变计2121和用于检测纵向应变的第二应变计 2122。本实施例中,同一应变检测单元212中的第一应变计2121和第二应变计2122呈T 字形布置。本实施例中,测点元件21通过信号放大器与主控单元3相连,主控单元3包括控制台113、信息采集单元31和工控计算机32,信息采集单元31可根据需要采用DH-5922 动态信号分析仪或者DH-3816静态信号采集箱,信息采集单元31和工控计算机32采用USB 相连。主控单元3根据输入的应变响应信息获取待测叶片5各个翼型截面的应变信息。本实施例中,牵引支架110可沿着待测叶片5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可以方便调整对待测叶片5施加牵引力的位置。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液压油泵111、液压油缸114和行程开关1102,液压油泵111与控制台113相连,液压油泵111的输出端与液压油缸114相连,牵引支架110 —侧设有支架延伸部1101,液压油缸114固定于支架延伸部1101上且其活塞杆与牵引绳115相连,行程开关1102设于支架延伸部1101上,液压油泵111可以带动活塞杆在行程开关1102的行程内摆动,控制牵引绳115改变对待测叶片5的牵引力,本实施例的牵引绳115为钢丝绳。牵引绳115靠第一夹具112的一端设有悬梁1151,悬梁1151上设有等距分布的挂绳1152,第一夹具112等距固定于待测叶片5上、并通过挂绳1152竖直悬挂于悬梁1151 上。如图4所示,第一夹具112包括第一弧形夹板1121和第一直板1122,第一弧形夹板 1121和第一直板112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123相连,第一弧形夹板1121上设有用于与牵引绳115连接的连接件,本实施例中该连接件为挂钩。通过第一螺栓1123可以调整第一弧形夹板1121和第一直板1122之间的夹持间隙,从而将第一夹具112可以牢固地夹持固定于待测叶片5上,防止在施加牵引激励的时候由于夹持不牢固而导致牵引失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对待测叶片5施加振动激励的振动激励源12,测点元件21采集待测叶片5的振动响应信息并输出至主控单元3。主控单元3根据输入的振动响应信息获取待测叶片5的固有频率、阻尼、振型图。本实施例中,振动激励源12包括力锤122,力锤122上设有力传感器1221,力传感器1221与主控单元3相连。力锤122和力传感器1221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件仪器,力锤122 激振力的能量量级和频率展宽取决于操作者用力的大小、力锤的重量、力锤122的硬度以及结构上被敲击点的可塑性,力锤122的激振总能产生一个平滑的延伸至规定频率的力。 此外,振动激励源12包括偏心电机121,主控单元3包括用于控制偏心电机121振动频率的变频器1131,变频器1131与偏心电机121相连,偏心电机121通过第二夹具123固定于待测叶片5上,第二夹具123上设有弹簧1234和固定于弹簧1234上的电机安装板1235,偏心电机121固定于电机安装板1235上。偏心电机121和力锤122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夹具123包括第二弧形夹板1231和第二直板1232, 弹簧1234设于第二直板1232上,第二弧形夹板1231和第二直板123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 1233相连。本实施例通过弹簧1234能对待测叶片5产生偏心正弦激励,偏心正弦激励具有较好的信噪比、峰值有效值比以及同样的非线性检测特性,得到的模态参数更加准确。通过第二螺栓1233可以调整第二弧形夹板1231和第二直板1232之间的夹持间隙,从而可以将第二夹具123牢固地夹持固定于待测叶片5上,防止在施加振动激励的时候由于夹持不牢固而导致偏心电机121脱落,更加牢固可靠。如图6所示,主控单元3的控制台113中设有变频器1131,控制台113的操作面板上设有电机电流表、电机电压表、变频器操作单元、液压油泵操作单元和电源开关单元等。 变频器操作单元包括变频器频率显示器、变频器菜单按钮、变频器频率增加按钮、变频器启动按钮、变频器返回上按钮、变频器频率减少按钮、变频器停止按钮等;液压油泵操作单元包括油泵卸压指示灯、油泵加压指示灯、油泵电源指示灯、油泵卸压按钮、油泵加压按钮和油泵电源开关按钮;电源开关单元包括控制台电源指示灯和控制台电源开关。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测点元件21还包括用于检测加速度信息的加速度传感单元211,加速度传感单元211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11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 2112,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111设于待测叶片5的翼型表面上,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112设于待测叶片5的翼型前缘,同一测点元件21中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11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112位于待测叶片5的同一个翼型截面上。本实施例中,加速度传感单元211中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11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112均采用DH130加速度传感器。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底座4上设有夹具41,待测叶片5的一端通过夹具41 固定于底座4上。夹具41上设有圆形的安装盘42,夹具41通过安装盘42安装固定于底座 4上,底座4上对应安装盘42的安装位上设有角度刻度盘412。本实施例中,待测叶片5通过螺栓固定于夹具41上,安装盘42上设有均勻分布的多个用于安装固定于底座4上的安装孔411,夹具41通过螺栓、安装孔411固定于底座4上,底座4通过螺栓固定于地面上。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对风力机叶片的模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等振动特性分析,液压牵引机构11和振动激励源12作为激励单元1的一部分,液压牵引机构11、应变检测单元 212用于对待测叶片5的静态分析,振动激励源12、加速度传感单元211用于对待测叶片5 的模态分析。模态分析用于获取待测叶片5的模态参数,主要包括固有频率、阻尼、振型图; 静态分析主要用于获取待测叶片5的各个翼型截面的应变信息。模态分析分为测力法和不测力法,测力法(频响函数法)是经典的模态分析方法,它引入了自动控制理论中的传递函数(或频率响应函数)概念,传递函数反映系统的是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传递函数来辨识待测叶片5的模态参数,反映出待测叶片5的固有特性。虽然测力法测量的得到模态结果比不测力法的得到的结果要准确,但是对于房屋建筑、大型桥梁等大型结构而言,在无法进行人为激励、且环境激励力也无法测量的情况下,只能利用不测力法得到的响应信号来辨识结构的模态参数。在本实验系统中,测力法和不测力法均可以使用,两者在实验操作方法上基本相同。下述内容以测力法、采用力锤122作为激励源、采集单元2仅采用加速度传感单元 211作为振动采集源为例介绍本实施例在模态分析中的应用1)确定安装测点元件21的测点。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将待测叶片5沿着轴线方向分为14等份共设置15 组测点元件21。待测叶片5的翼型表面上从靠底座4 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标记为1-15号测点,本实施例中1-15号测点分布于风力机叶片的翼型表面上翼弦的二分之一处,1-15号测点用于安装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111 ;待测叶片5的翼型前缘从靠底座4 一端向另一端依次标记为16-30号测点,16-30号测点用于安装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112。选取测点时,要尽量避免使测点在模态振型的节点上。2)系统初始安装连接。在测点依次安装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11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112,然后将加速度传感单元211通过信息采集单元31与工控计算机32相连,信息采集单元31选用DH-5922 动态信号分析仪,工控计算机32上安装有与DH-5922动态信号分析仪对应的DHDAS_5920 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和东华DHMA模态分析软件。力锤122上的力传感器1221连接 DH-5922动态信号分析仪的第2-15通道,加速度传感单元211中的30个DH130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接动态采集分析仪的第1-1通道至第2-14通道。3)设置信号分析仪参数。启动工控计算机32上DHDAS_5920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选择分析/频响函数分析功能首先在菜单“分析(N)”选择分析模式“单输入频响”,然后在自动新建的四个窗口内,分别单击右键,在“信号选择”对话框中设定四个窗口依次为第1-16通道和第2-1通道的频响函数数据,第2-15通道的时间波形,第1-16通道和第2-1通道的相干函数数据, 第1-16通道和2-1通道的时间波形。参数设置如下采样率2KHz ;采样方式瞬态;触发方式信号触发;延迟点数 200 ;平均方式线性平均;时与点数8192 ;采样批次4 ;预览平均V。参数设置应注意1、参考通道第2-15通道(力通道);2、工程单位和灵敏度将第一加速度传感器2111、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112两个传感器的灵敏度输入相应的通道的灵敏度设置栏内。传感器灵敏度为KCH(PC/EU)表示每个工程单位输出多少PC的电荷,如是力,而且参数表中工程单位设为牛顿N,则此处为PC/N; 如是加速度,而且参数表中工程单位设为m/s2,则此处为PC/m/s2。3、量程范围调整量程范围,使实验数据达到较好的信噪比。调整原则不要使仪器过载,也不要使得信号过小。4、模态参数编写测点号和方向。采用单点拾振法时,响应通道(加速度传感器信号)内输入传感器放置的测点号,第1-1通道到第1-15通道的方向为+Z,第1-16通道到第2-14通道的方向为+Y。4)启动DHMA模态分析软件,操作步骤如下几何建模新建结构分件,自动创建矩形模型,输入模型的长宽参数以及分段数; 打开结点信息窗口,编写测点号;导入频响函数数据新建数据文件,导入动态信号分析仪采集到的信号文件,单击 “测量类型”按钮,选择测量类型单点拾振法。参数识别首先光标选择一个频段的数据,点击参数识别按钮,搜索峰值,计算频率阻尼及留数(振型)。5)振型编辑模态分析完毕以后可以观察、打印和保存分析结果,也可以观察模态振型的动画显不。6)动画显示打开模态参数文件和几何模型窗口,在模态参数文件窗口内,按数据匹配命令,将模态参数数据分配给几何模型的测点。进入到几何模型窗口,点击动画显示按钮,几何模型将相应模态频率的振型以动画显示出来。在振型表文件内鼠标选择不同的模态频率,几何模型上就相应的将其对应的振型显示出来。在几何模型窗口内,使用相应按钮可以动画进行控制,如更换在视图选择中选取显示方式单视图、多模态和三视图;改变显示色彩方式;振幅、速度和大小,以及几何位置。本实施例最终得到待测叶片5的振型图如图12、图 13、图14和图15所示,其中实线部分指风力机叶片静止状态的振型图,虚线部分指风力机叶片的运动形态的振型图,图中显示为阻尼比,导出后可以直接得到阻尼。从上述振型图可以得出下述结论风力机叶片的一阶为挥舞振动,二阶为摆振振动,三阶、四阶、五阶和六阶为挥舞和摆振的耦合振动;三阶挥舞和耦合振动时节点位置在12号测点附近。本实施例测力法以及通过不测力法固有频率如下表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液压牵引机构 (11)、采集单元O)、主控单元C3)和用于固定待测叶片( 一端的底座G),所述液压牵引机构(11)包括液压驱动组件、牵引支架(110)、牵引绳(115)和至少一个第一夹具(112), 所述第一夹具(112)夹持固定于待测叶片(5)上,所述牵引绳(115)设于牵引支架(110) 上,所述牵引绳(115)的一端与液压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夹具(11 相连,所述采集单元(2)包括两个以上用于采集待测叶片(5)受牵引力时的应变响应信息的测点元件 (21),所述测点元件均勻分布于待测叶片(5)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点元件包括至少一组应变检测单元012),所述应变检测单元(21 包括用于检测检测横向应变的第一应变计0121)和用于检测纵向应变的第二应变计01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应变检测单元012)中的第一应变计0121)和第二应变计012 呈T字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11 靠第一夹具(11 的一端设有悬梁(1151),所述悬梁(1151)上设有等距分布的挂绳(1152),所述第一夹具(11 等距固定于待测叶片( 上、并通过挂绳(115 竖直悬挂于悬梁(115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对待测叶片( 施加振动激励的振动激励源(12),所述测点元件 (21)采集待测叶片(5)的振动响应信息并输出至主控单元(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激励源(1 包括力锤(122),所述力锤(12 上设有力传感器(1221),所述力传感器 (1221)与主控单元(3)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激励源(12)包括偏心电机(121),所述主控单元(3)包括用于控制偏心电机(121)振动频率的变频器(1131),所述变频器(1131)与偏心电机(121)相连,所述偏心电机(121)通过第二夹具(12 固定于待测叶片( 上,所述第二夹具(12 上设有弹簧(1234)和支承于弹簧(1234)上的电机安装板(1235),所述偏心电机(121)固定于电机安装板(1235)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点元件还包括用于检测加速度信息的加速度传感单元011),所述加速度传感单元011)包括第一加速度传感器011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2112),所述第一加速度传感器0111)设于待测叶片(5)的翼型表面上,所述第二加速度传感器0112)设于待测叶片( 的翼型前缘,同一测点元件中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0111)和第二加速度传感器0112)位于待测叶片(5)的同一个翼型截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上设有夹具(41),待测叶片(5)的一端通过夹具Gl)固定于底座(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Gl)上设有圆形的安装盘(42),所述夹具通过安装盘02)安装固定于底座(4) 上,所述底座(4)上对应所述安装盘0 的安装位上设有角度刻度盘G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机叶片的振动特性分析装置,它包括液压牵引机构、采集单元、主控单元和用于固定待测叶片一端的底座,液压牵引机构包括液压驱动组件、牵引支架、牵引绳和至少一个第一夹具,第一夹具夹持固定于待测叶片上,牵引绳设于牵引支架上,牵引绳的一端与液压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一夹具相连,采集单元包括两个以上用于采集待测叶片受牵引力时的应变响应信息的测点元件,测点元件均匀分布于待测叶片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待测叶片的模态分析和静态分析,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分析精度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G01M7/02GK201945429SQ2011200110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4日
发明者刘雨佳, 卢绪祥, 李录平, 李海波, 邓晓湖, 饶洪德 申请人:长沙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