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6596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实现自动检测的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一直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包装内的气体含量可直接导致包装内物品的失效或变质。目前,我们对于一般包装内的气体残留量具备检测手段,但对于真空包装却几近束手无策。由于真空包装内的气体压力低于环境大气压,而且包装内的气体量极低,使用通常的检测方式无法从包装内部顺利抽取测试气体样品。当前有一种检测方法是通过降低包装外的气压,促使包装内的气体出现膨胀,进而通过检测包装中气体膨胀量测得包装内的气体残留量,但这种方法在测定气体膨胀量上存在困难, 在计量准确性和计量范围之间难以两全,因此实际应用性不高,应用局限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可靠、定量精准、操作方便的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它包括两个测试筒,分别由测试筒体和测试筒盖组成,内测试筒置于外测试筒内部,并在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之间形成真空区域。其中内测试筒上安装有可根据试样情况任意更换测试量程的更换式液体体积测量装置,而外测试筒上设有抽真空装置接口,并安装有压力测量装置。通过对真空区域抽真空,可以降低放置于内测试筒中试样周围的压力,进而使得试样出现膨胀引起内测试筒中测试液体的液位变化, 通过不断检测内测试筒内的液位变化和真空区域的压力变化,能精确测得包装内的气体残留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它包括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内测试筒由内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在内测试筒顶部安装有可更换式液体体积测量装置,液体体积测量装置与内测试筒连通;外测试筒由外测试筒体和外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外测试筒设有抽真空装置接口,并安装有压力测量装置;内测试筒置于外测试筒内部,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真空区域;试样和测试液体在检测时置于内测试筒内。所述内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盖间以及外测试筒体和外测试筒盖间分别通过相应的密封圈密封。所述外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体是一体的,或分离的。所述液体体积测量装置为计量管或者为配有液位自动测量装置的截面积恒定器皿,液位自动测量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包括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内测试筒由内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在内测试筒顶部安装有可更换式计量管,计量管与内测试筒连通;外测试筒由外测试筒体和外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外测试筒设有抽真空装置接口,并安装有压力测量装置;内测试筒置于外测试筒内部,并在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之间形成真空区域;试样和测试液体在检测时置于内测试筒内。试验前,先将内测试筒体牢固地安装在外测试筒体内,再将试样放置于内测试筒体内,之后向其中充入测试液体,安装好内测试筒盖,使之与内测试筒体密封完好。选择量程和精度合适的可更换式计量管安装在内测试筒顶部,并调节内测试筒内测试液体的液位高度至计量管的起始位置。安装好外测试筒盖,使之与外测试筒体密封完好。然后将抽真空装置与外测试筒体上的抽真空装置接口相连。试验时,先对真空区域抽真空,随着真空区域压力的降低,试样内的气体会膨胀,促使内测试筒中的测试液体进入计量管并不断升高液位,通过压力测量装置测得真空区域的真空度,通过计量管测得测试液体上升体积的变化,连续测量测试液体上升体积的变化和真空区域的压力变化计算试样内部的气体残留量。所述内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盖间以及外测试筒体和外测试筒盖间分别通过相应的密封圈密封。所述外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体是一体的,或分离的。本实用新型还有另一种结构,即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可更换式带有液位自动测量装置的截面积恒定器皿完成对测试液体上升体积的测定。本实用新型包括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内测试筒由内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在内测试筒上安装有液位自动测量装置,在其顶部安装有可更换式截面积恒定器皿,截面积恒定器皿与内测试筒连通,液位自动测量装置与截面积恒定器皿相互配合,液位自动测量装置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液位的变化与截面积恒定器皿的面积自动计算出液体体积;外测试筒由外测试筒体和外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外测试筒设有抽真空装置接口,并安装有压力测量装置; 内测试筒置于外测试筒内部,并在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之间形成真空区域;试样和测试液体在检测时置于内测试筒内。试验前,先将内测试筒体牢固地安装在外测试筒体内,再将试样放置于内测试筒体内,之后向其中充入测试液体,安装好内测试筒盖,使之与内测试筒体密封完好。选择尺寸合适的更换式截面积恒定器皿安装在内测试筒顶部,并调节内测试筒内测试液体的液位高度至截面积恒定器皿的起始位置。安装好外测试筒盖,使之与外测试筒体密封完好。然后将抽真空装置与外测试筒体上的抽真空装置接口相连。试验时,先对真空区域抽真空,随着真空区域压力的降低,试样内的气体会膨胀,促使内测试筒中的测试液体进入截面积恒定器皿并不断升高液位,通过压力测量装置测得真空区域的真空度,通过液位自动测量装置测得测试液体液位的高度,根据截面积恒定器皿的尺寸计算测试液体上升体积的变化,连续测量测试液体上升体积的变化和真空区域的压力变化计算试样内部的气体残留量。所述内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盖间以及外测试筒体和外测试筒盖间分别通过相应的密封圈密封。 所述外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体是一体的,或分离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量程可调,计量准确,显著提高测试精度。2.能根据试样情况灵活调整液体体积测量装置,有效扩大检测装置的适用范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试验开始时的结构图(放置试样及测试液体);
4[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试验结束时的结构图(放置试样及测试液体);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试验开始时的结构图(放置试样及测试液体);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试验结束时的结构图(放置试样及测试液体)。其中1.内测试筒体,2.压力测量装置,3.真空区域,4.内测试筒盖,5.计量管, 6.外测试筒盖,7.密封圈,8.抽真空装置接口,9.外测试筒体,10.测试液体,11.试样, 12.液位自动测量装置,13.截面积恒定器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图1-3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内测试筒由内测试筒体1和内测试筒盖4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在内测试筒顶部安装有可更换式计量管5,计量管5与内测试筒连通;外测试筒由外测试筒体9和外测试筒盖6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外测试筒设有抽真空装置接口 8,并安装有压力测量装置2 ;内测试筒置于外测试筒内部,并在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之间形成真空区域3 ;试样11和测试液体10在检测时置于内测试筒内。试验前,先将内测试筒体1牢固地安装在外测试筒体9内,再将试样11放置于内测试筒体1内, 之后向其中充入测试液体10,安装好内测试筒盖4,使之与内测试筒体1密封完好。选择量程和精度合适的更换式计量管5安装在内测试筒顶部,并调节内测试筒内测试液体10的液位高度至计量管5的起始位置。安装好外测试筒盖6,使之与外测试筒体9密封完好。然后将抽真空装置与外测试筒体9上的抽真空装置接口 8相连。试验时,先对真空区域3抽真空,随着真空区域3压力的降低,试样11内的气体会膨胀,促使内测试筒中的测试液体10 进入计量管5并不断升高液位,通过压力测量装置2测得真空区域3的真空度,通过计量管 5测得测试液体10上升体积的变化,连续测量测试液体10上升体积的变化和真空区域3的压力变化计算试样11内部的气体残留量。所述内测试筒体1和内测试筒盖4间以及外测试筒体9和外测试筒盖6间分别通过相应的密封圈7密封。所述外测试筒体9和内测试筒体1是一体的。实施例2 外测试筒体9和内测试筒体1是分离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实施例3 图4-6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内测试筒由内测试筒体1和内测试筒盖4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在内测试筒上安装有液位自动测量装置12,在其顶部安装有可更换式截面积恒定器皿13,截面积恒定器皿13与内测试筒连通,液位自动测量装置12 与截面积恒定器皿13相互配合,液位自动测量装置12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液位的变化与截面积恒定器皿13的面积自动计算出液体体积,液位自动测量装置12可以采用液位传感器等类似的传感器;外测试筒由外测试筒体9和外测试筒盖6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 外测试筒设有抽真空装置接口 8,并安装有压力测量装置2 ;内测试筒置于外测试筒内部, 并在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之间形成真空区域3 ;试样11和测试液体10在检测时置于内测试筒内。试验前,先将内测试筒体1牢固地安装在外测试筒体9内,再将试样11放置于内测试筒体1内,之后向其中充入测试液体10,安装好内测试筒盖4,使之与内测试筒体1密封完好。选择尺寸合适的更换式截面积恒定器皿13安装在内测试筒顶部,并调节内测试筒内测试液体10的液位高度至截面积恒定器皿13的起始位置。安装好外测试筒盖6,使之与外测试筒体9密封完好。然后将抽真空装置与外测试筒体9上的抽真空装置接口 8相连。 试验时,先对真空区域3抽真空,随着真空区域3压力的降低,试样11内的气体会膨胀,促使内测试筒中的测试液体10进入截面积恒定器皿13并不断升高液位,通过压力测量装置 2测得真空区域3的真空度,通过液位自动测量装置12测得测试液体10液位的高度,根据截面积恒定器皿13的尺寸计算测试液体10上升体积的变化,连续测量测试液体10上升体积的变化和真空区域3的压力变化计算试样11内部的气体残留量。所述内测试筒体1和内测试筒盖4间以及外测试筒体9和外测试筒盖6间分别通过相应的密封圈7密封。所述外测试筒体9和内测试筒体1是一体的。实施例4 外测试筒体9和内测试筒体1是分离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3相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 内测试筒由内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在内测试筒顶部安装有可更换式液体体积测量装置,液体体积测量装置与内测试筒连通;外测试筒由外测试筒体和外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外测试筒设有抽真空装置接口,并安装有压力测量装置; 内测试筒置于外测试筒内部,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真空区域;试样和测试液体在检测时置于内测试筒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盖间以及外测试筒体和外测试筒盖间分别通过相应的密封圈密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体是一体的,或分离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体积测量装置为计量管或者为带有液位自动测量装置的截面积恒定器皿,液位自动测量装置与控制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装置,它原理清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测试准确,解决了在进行真空包装内气体残留量检测时存在的取样困难、取样精度差等问题。其结构为它包括内测试筒与外测试筒;内测试筒由内测试筒体和内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在内测试筒顶部安装有可更换式液体体积测量装置,液体体积测量装置与内测试筒连通;外测试筒由外测试筒体和外测试筒盖组成,两者间密封连接,外测试筒设有抽真空装置接口,并安装有压力测量装置;内测试筒置于外测试筒内部,并在两者之间形成真空区域;试样和测试液体在检测时置于内测试筒内。
文档编号G01F22/02GK202092713SQ201120209969
公开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1日
发明者姜允中 申请人: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