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721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及时掌握线路导线温升情况,以便当某处导线温度越限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线路事故的发生,为线路导线温度在线监测提供有效技术手段的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导线温度越限导致的线路故障时有发生。在地势险峻的地带,靠人工巡检成本过高,效率过低,无法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因此,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来解决导线温升引发的线路事故,保证输电线路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是电力部门致力解决的重大课题。传统的输电线路线温度检查主要依靠人工巡视,缺乏有效地监测手段,无法及时掌握线路导线温升的情况,经常导致线路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实时监测功能的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后台监测系统和监测终端组成,后台监测系统由相互连接的监测服务器和无线通讯网关组成;所述监测终端安装在输电线路上,主要由导线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组成;导线温度传感器一端与输电线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一端与微处理器模块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相连接,另一端与无线通讯网关无线连接;上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导线温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该系统使用时,在监测终端设置导线温度传感器模块(即导线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模块(即微处理器)、电源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同时在后台监测系统设置监测服务器模块(即监测服务器)、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通讯网关模块(即无线通讯网关);这样,监测终端的导线温度传感器模块能够实时将采集的导线温度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无线通讯网关模块。在后台监测系统,无线通讯网关模块接受来自监测终端无线通讯模块传送的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之后发送至监测服务器模块。监测服务器模块对传输回来的导线温度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可以及时判断导线温度的越限情况,在达到报警状态时及时进行处理。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和优点本新型所提供的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掌握线路导线温升情况,以便当某处导线温度越限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线路事故的发生。同时,该系统也能为动态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增加输电能力,缓解电力紧张形式。
图1是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该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后台监测系统和监测终端组成,该后台监测系统包括监测服务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通讯网关模块;该监测终端安装在输电线路上,包括有导线温度传感器模块、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导线温度传感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相连接,电源模块分别与其他各模块电连接。所述导线温度传感器模块一端与输电线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接;所述的无线通讯模块一端与微处理器模块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相连接,另一端与无线通讯网关模块相连接;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与监测终端各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能够及时掌握线路导线温升情况,以便当某处导线温度越限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线路事故的发生。同时,该系统也能为动态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增加输电能力,缓解电力紧张形式。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受本专利的保护。
权利要求1. 一种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后台监测系统和监测终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监测系统由相互连接的监测服务器和无线通讯网关组成;所述监测终端安装在输电线路上,主要由导线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组成;导线温度传感器一端与输电线路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与微处理器模块相连接;无线通讯模块一端与微处理器模块通过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相连接,另一端与无线通讯网关无线连接;上述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模块、导线温度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输电线路导线温度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后台监测系统和监测终端组成,后台监测系统由相互连接的监测服务器和无线通讯网关组成;监测终端安装在输电线路上,主要由导线温度传感器、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组成;该系统能够及时掌握线路导线温升情况,以便当某处导线温度越限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线路事故的发生。同时,该系统也能为动态提高电网输送能力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增加输电能力,缓解电力紧张形式。
文档编号G01K1/02GK202188913SQ20112021963
公开日2012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李琪林 申请人: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