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17213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ー种承载组件,特别涉及的是应用在计量管理装置上与计量模块组成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对电カ能源的依赖性不断提高,为了计量用电消耗的数量,对电カ用电现场实现有效的管理,所以电カ计量设备应运而生,而且成为电力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的一个热点方向。对于现有的用电计量管理装置而言主要是装有电能表的计量箱。随着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用电量和居民用电量成倍増加,这给电カ部门的用电计量、收费和用电管理带来极大的压力和困难。目前我国电カ部门所使用的电能计量和管理方法大多是ー户一箱一表的管理方式,用电计量管理装置主要为以下方式将现有的每户电表集中安装在一个防护箱内或将多个箱拼装在一起,每ー个箱体内各种电能计量组件都需要连接,从而导线和排线就会增加很多,而且连接也非常复杂,这在厂家进行生产时,加工效率就会十分低下,同时也给供电部门安装和维修带来很大的麻烦,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而且进线和出线在布线中相互接触从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和故障,并且存在不便于维修和更换的缺陷。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497319Y的实用新型专利同样存在不便于维修和更换的缺陷,如果其中一个用户的计量部分发生故障,就必须整体装置进行维修和更换,从而造成了计量装置的浪费,给用户和供电部门増加了成本。这ー难题一直困扰着电力供电部门,阻碍了供电部门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同时如果通过某种方式解决了上述的问题,但是仍然要遵循现有的置于箱体内部这样的结构要求,所以如何实现这种结合组装关系也一直困扰着本领域技术人员。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创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用以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包括一基板,其用以和ー电量表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电能表电能计量组件的安装区域;至少ー走线通道,其设置于所述的基板上。较佳的,所述的走线通道为电カ线走线通道,其是一体设置在基板上,所述的电力线走线通道为纵向和/或横向设置,其中两者兼有时,所述纵向的电カ线走线通道和横向的电カ线走线通道在交错处存在防止走线干扰的高度差。 较佳的,所述的走线通道为电カ线走线通道,其是分体设置在所述的基板上,其为纵向和/或横向设置,所述的电力线走线通道为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U型承载件,在同时设置所述纵向的电カ线走线通道和横向的电カ线走线通道时,在两者交错处存在防止各自走线干扰的高度差。较佳的,还包括ー电能表连接板,用以将所述的电能表安装在所述的基板上。较佳的,所述的电能表安装区包括一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一主定位嵌入件;所述的电能表连接板与所述的电能表相连接,并收纳于所述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的电能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副定位嵌件,其与所述的第一主定位嵌件相嵌合。较佳的,还包括走线通道盖板,其与所述的基板或是所述U型承载件相连接,用以罩设在所述走线通道上。较佳的,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所述的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设置在走线通道上,或是走线通道的一端。较佳的,还包括至少ー接线取电模块盖,其设置在所述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上,用以隔离接线取电模块。较佳的,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固定孔,用以与箱体底板相固接。较佳的,所述的电能表连接板设置有固定孔,用以与所述的电能表相固接。较佳的,所述的电能表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的电能表下部一体制得。较佳的,所述的基板一侧设置有一第一主接合部,另ー侧设置有一第一副接合部,将任意两块基板的第一主接合部和第一副接合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实现基板的扩展。较佳的,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主接合部和第一副接合部连接方式为嵌合关系连接在一起或是采用螺钉连接在一起,或一体成型制得。较佳的,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控制线走线通道,其设置在所述的基板上。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规范了走线,为实现电カ设备组装的标准化提供了基础,组装方便。

图IA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一基板的示意图;图IB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ニ基板的示意图;图IC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三基板布线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一应用时的分解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一应用时的示意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ニ应用时的示意图;图2D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三应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请參阅图IA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一基板的示意图,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包括一基板53,其上设置有电能表安装区域,所述的基板53上设置有螺孔535用于将来和一箱体底部进行连接,这也是本实用新型与电量表箱的ー种结合方式;所述的电能表安装区为一第一凹槽531,所述的第一凹槽531内设置有若干定位凸起534 ;在所述的基板53上设置有走线通道536,从而规范走线,所述的走线通道536为电力线走线通道,其是一体设置在基板53上,所述的电力线走线通道536为横向设置,这往往是根据电力线是从箱体的横向进入的方式安排和设置的;另外所述的电力线走线通道也可以分体的设置在所述的基板53上,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纵向设置在所述的基板53上,所述的电力线走线通道为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基板走线通道预留区域5363上的U型承载件5364构成的(结合参阅图2A所示),在同时设置所述纵向的电力线走线通道和横向的电 力线走线通道时,在两者交错处存在防止各自走线干扰的高度差,即横向走线和纵向走线一高一低的交错走过,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横向电力线走线通道和纵向电力线走线通道的设置,其在多表位电表箱中使用中效果作为明显,即其中一个电力线走线通道对应的进线部分,另一个电力线走线通道对应的出线部分,往往横向的电力线走线通道对应进线IN,纵向的电力线走线通道对应出线0UT,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模式化的走线规范设置。通常一块基板对于箱体底板而言过小,一般箱体往往会设置多个基板从而形成供多个用户的计量管理承载结构(参阅图2D),为了提高箱体本身的空间效率,较佳的方式就是实现多块基板53的扩展,所述的基板53 —侧设置有一第一主接合部5365,另一侧设置有一第一副接合部5366,将任意两块基板的第一主接合部5365和第一副接合部5366固定连接在一起,就实现基板的扩展,这里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将所述的第一副接合部5366为一突出的T型嵌合块,将第一主接合部5365设置成内凹的嵌合块,通过嵌合关系结合在一起,所述的每一基板上的嵌合块可以是多组,当然只要能够将基板连接在一起都将是本案的保护范围,其方法还应包括但不限于采用螺钉连接在一起,或一开始设置的时候就根据预先设计设置成一体成型制的结构。请参阅图IB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二基板的示意图,其就是上述实施例一中两块基板经过固定连接后设置而成的形态,此时用于设置U型承载件的走线通道预留区域5363成为两块基板53的过渡区域。请参阅图IC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三基板布线状态的示意图,其为将上述实施例一中三块基板53经过固定连接后而成的结构状态,相连的两个基板53之间形成的走线通道预留区域5363下侧可以形成控制线走线通道,用以供信号线S通过,并且基板53的下部可以根据需要纵向或是横向形成槽道,从而供信号线S布线,同时电力线的进线和出线都根据在基板53上部的电力线走线通道设置进行布线,从而形成了立体的强电、弱电布线结构,进而极大的规范了计量装置整体的结构布局。请参阅图2A和图2B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一应用时的分解示意图和安装完毕示意图;所述的基板53设置有电能表安装区,所述的电能表安装区为一第一凹槽531,所述的第一凹槽531内设置有若干第一主定位嵌入件534 ;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应包括一电能表连接板,所述的电能表通过螺栓设置在所述电能表连接板上,使用时所述的电能表连接板收纳于所述的第一凹槽531内,所述的电能表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副定位嵌件,其与所述的第一主定位嵌件534相嵌合。上面电能表连接板与电能表分离固接这种情况适用于普通电表的安装,当然也可以将电能表连接板的结构特征直接设置于电能表的壳体下部(如本实施)。[0041]上面所述的主、副定位嵌件可以是滑槽和凸块,也可以是钩和钩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设计。通过在走线通道预留区域5363上设置U型承载件5364从而形成横向的走线通道,所述的电力线放置到所述的纵向走线通道中,并在所述的纵向走线通道上加盖了走线通道盖板552,其与所述U型承载件相连接,用以隔离所述的电力线,从而确保安全性,当然可以根据走线通道盖板552的形状,将其直接固定在所述的基板53上。所述的基板53上还设置有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所述的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设置在走线通道536上,且在上面开有孔 ;由于所述接线取电模块往往都是裸露的金属导体件,在正常的情况下操作计量装置容易造成触电危险,所以对应的所述的辅助连接板为一接线取电模块盖551,其作用和走线通道盖板552相同,主要是为了确保安全,因此将接线取电模块盖551加长,就能够将横向走线通道全部隔离起来。其与所述的基板53通过设置在所述接线取电模块盖551的螺孔与所述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上的孔通过螺栓进行固接,从而罩设在所述的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上。请参阅图2C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二应用时的示意图;其对应的是上述图IB中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安装了两块电能表3,在两表之间的纵向走线通道上加盖了走线通道盖板552。请参阅图2D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三应用时的示意图;其对应的是上述图IC中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实施例三,将所述基板53与相应的电能表3以及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好后即为一般意义上的总成结构,整体将总成结构设置在一个箱体9上,所述的箱体9上开始进线孔91,出线孔92、93,用以供所述的电力线进线IN和出线0UT,所述的信号线S根据需要在基板下部穿梭,从而规范了整个的走线设置。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基板,其用以和ー电量表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电能表安装区域; 至少ー走线通道,其设置于所述的基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线通道为电カ线走线通道,其是一体设置在基板上,所述的电力线走线通道为纵向和/或横向设置,其中两者兼有时,所述纵向的电カ线走线通道和横向的电カ线走线通道在交错处存在防止走线接触干扰的高度差。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线通道为电カ线走线通道,其是分体设置在所述的基板上,其为纵向和/或横向设置,所述的电力线走线通道为固定连接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U型承载件,在同时设置所述纵向的电カ线走线通道和横向的电カ线走线通道时,在两者交错处存在防止各自走线接触干扰的高度差。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ー电能表连接板,用以将所述的电能表安装在所述的基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能表安装区包括一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内设置有若干第一主定位嵌入件; 所述的电能表连接板与所述的电能表相连接,并收纳于所述的第一凹槽内,所述的电能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副定位嵌件,其与所述的第一主定位嵌件相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线通道盖板,其与所述的基板或是所述U型承载件相连接,用以罩设在所述走线通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所述的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设置在走线通道上,或是走线通道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ー接线取电模块盖,其设置在所述接线取电模块安装区上,用以隔离接线取电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固定孔,用以与箱体底板相固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能表连接板设置有固定孔,用以与所述的电能表相固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能表连接板设置在所述的电能表下部一体制得。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一侧设置有一第一主接合部,另ー侧设置有一第一副接合部,将任意两块基板的第一主接合部和第一副接合部固定连接在一起,实现基板的扩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干,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主接合部和第一副接合部连接方式为嵌合关系连接在一起或是采用螺钉连接在一起,或一体成型制得。
1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控制线走线通道,其设置在所述的基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计量总成的底盘组件,其包括一基板,其用以和一电量表箱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基板上设置有电能表安装区域;至少一走线通道,其设置于所述的基板上。
文档编号G01R11/04GK202393799SQ20112021960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9日
发明者万家盛, 汪志强 申请人:万家盛, 湖北盛佳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