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2768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测量工具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工具。
技术背景[0002]在生产生活中,当遇到需要测量各种间隙时,人们一般使用塞尺这种薄片量尺进行测量,通过能插入的塞尺的厚度来判断缝隙的大小。但现有技术中,塞尺较小较薄不便于手拿,尤其是当面与面的间隙位于内腔时,往往需要拇指与食指捏住塞尺探入孔中去测量。[0003]例如发动机领域中有一种阀座孔(发动机气缸盖装气门阀座的孔),当阀座(也为孔形)压入后,需要手持塞尺探入到阀座孔中,保持塞尺水平,然后测量阀座孔底端面与阀座下表面是否有间隙。(可参考图1,图1为阀座压入阀座孔后的剖面图)[0004]但是,手捏着塞尺探入内腔测量时,由于不可视和不宜拿塞尺测量等原因,再加上操作空间小,故不宜找准被测量的位置,导致测量准确率及效率都比较低。此外由于塞尺太薄(如0. 02mm厚),手持塞尺探入内腔时由于操作不便会导致磕碰等,故也易损坏塞尺。发明内容[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0006]手捏塞尺对内腔中的缝隙进行测量时准确率及效率都较低、以及由于操作不便而易损坏塞尺的问题。[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0008]一种测量工具,包括塞尺,还包括本体、第一压紧部件、第二压紧部件;[0009]所述本体为柱体,其一端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底端为垂直于所述本体轴线的平面;[0010]所述第二压紧部件置于所述盲孔的底端;[0011]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从本体表面通至所述盲孔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轴线及其长边均垂直于所述本体的轴线,所述矩形孔的短边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塞尺的厚度, 所述盲孔的底端在所述矩形孔的短边的范围内;[0012]所述第一压紧部件可拆卸的紧密插入到所述盲孔中;[0013]所述塞尺插入到所述矩形孔中,并被第一压紧部件通过第二压紧部件锁紧在所述盲孔的底端。[0014]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矩形孔具体包括两个,并关于所述盲孔的轴线中心对称。[0015]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紧部件具体为压块;所述压块具有朝向第一压紧部件的第一表面和朝向所述盲孔底端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一压紧部件底端的面积,所述第一压紧部件底端为第一压紧部件朝向第二压紧部件的一端。[0016]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表面具体为外凸弧形面,所述第二表面具体为与所述盲孔轴线垂直的平面。[0017]上述方案中,优选的,第一压紧部件具体为销钉。[0018]上述方案中,优选的,第一压紧部件具体为螺钉;所述盲孔带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螺纹。[0019]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螺纹的长度小于所述盲孔的长度,且所述螺纹从所述盲孔的顶端起开始分布。[0020]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压紧部件均具体为金属材质。[0021]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盲孔的轴线具体与所述本体的轴线重合。[0022]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本体具体为圆柱体。[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24]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的测量工具,使原有的手捏塞尺从内腔中探入测量的方式改进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测量工具探入测量,使塞尺易拿,也易找准位置,克服了内腔内空间小操作不便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及效率。此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测量工具在内腔中进行测量时,由于比手捏塞尺的方式更方便,不易磕碰等,故也使得塞尺不易损坏。


[0025]图1是现有技术中塞尺的使用方式示意图;[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视图;[00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的剖面图;[002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矩形孔位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显明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量工具,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视图视图(图2 中I为主视图,II为左视图,III为俯视图)。所述测量工具包括把紧螺钉1、本体2、压块 3、塞尺4,本体2上还开有矩形孔5。具体来讲[0031](1)塞尺[0032]塞尺4属于现有技术,是一种薄片状的量尺,以其厚度来测量间隙的大小。其长度、宽度、厚度可以有多种值。塞尺4可以是标准塞尺,也可以是用户自己加工得到的非标准塞尺,只要是其厚度已知即可。[0033](2)本体[0034]本体2为柱体,可供人手把持。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为圆柱体。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本体2的横截面显然还可以是椭圆形、四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等多种形状。 同时,本体在各个长度上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使手持部位的横截面更大一些,带来更好的手感。[0035]本实施例中本体2为金属材质。当然本体2的材料还可以是橡胶、塑料等等,只要是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能够开孔并能加持锁紧塞尺等即可。本体2可以用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也可以用组装或其他方式得到。[0036]此外,为了增大摩擦力从而防滑,或者使手感更舒适,本体2的全部表面或部分表面上可以带有各种纹路,甚至还可在本体2的表面上再附加一个起到上述作用的套或层, 起到防滑以及增强手感的作用。[0037](3)本体上的盲孔[0038]本体2的一端沿本体轴线的方向开有盲孔。该盲孔的底端为垂直于本体轴线的平面,这样将塞尺锁紧在盲孔底端后可以保证塞尺与本体轴线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盲孔是直接沿本体轴线开设的,即盲孔轴线与本体轴线重合,也即该盲孔为中心孔。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该盲孔可以是偏心孔,只要是沿本体轴线方向开设即可。[0039]此外,还可以通过各种现有技术将盲孔的底端进行改造,将其扩大,形成一个比盲孔内径更大的空间。这是由于塞尺一般较薄,所以为了尽可能地保护塞尺,可尽量增大塞尺与压块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塞尺所受压强,因此就需要将压块3的直径做的更大一些,故也就需要在盲孔底端相应的有一个较大的空间从而容纳较大的压块。[0040](4)本体上的矩形孔[0041 ] 本体2上开有至少一个从本体表面通至所述盲孔的矩形孔5,供塞尺插入用。矩形孔的短边的宽度不应小于塞尺的厚度,而矩形孔的长边的宽度不应小于塞尺的宽度,这样保证了该矩形与塞尺横截面相对应,从而使塞尺可顺利插入。当然矩形孔的长边的宽度也不易过大,过大的话本体有从矩形孔处断裂成两节的危险。同时矩形孔的短边的宽度也不易过大,否则会使压块露出过多从而影响压块的稳固性。[0042]矩形孔的轴线及矩形孔的长边均垂直于所述本体的轴线,以使塞尺可平行于盲孔底端插入。同时盲孔的底端应在所述矩形孔的短边的范围内(具体可参考图6,图中如和 5b即所述矩形孔的两条长边,A平面为盲孔底端所在的平面),使得从矩形孔外以垂直于盲孔轴线的方向向内观察时(假设有这种观察装置)可以看到或几乎看到盲孔的底端平面, 而这样的目的则是为了保证塞尺插入到盲孔底端与压块之间时,既不会被盲孔底端所阻挡,又能使塞尺插入并被锁紧后,塞尺表面能完全地、自然地贴合在盲孔的底端上,保护塞尺不会被弯曲。[0043]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矩形孔5是两个,并且关于盲孔轴线中心对称,这样塞尺可以横穿本体插入,从而使塞尺的两头都可用于测量。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这种矩形孔可以只有一个,虽然加紧的程度不如本实施例,而且只能用塞尺的一端进行测量,但是也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类似的,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这种矩形孔也可以是两个但不同于本实施例这种对称布局的情况,甚至可以是三个、四个等,也都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0044]此外,所述矩形孔可以通过对本体进行线切割或通过铸造等现有办法得到,只要是保证矩形孔的位置、形状如上文所述即可。[0045]塞尺插入到所述矩形孔中,并被第一压紧部件通过第二压紧部件锁紧在所述盲孔的底端。[0046](5)压块[0047]压块3即第二压紧部件,置于盲孔的底端,如图3所示,起到直接接触塞尺并传递第一压紧部件的压力从而锁紧塞尺的作用。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压紧部件不一定是压块,还可以是其他物体,例如弹簧等,只要是能起到传递压力并能压紧塞尺的作用即可。[0048]本实施例中,压块具有朝向第一压紧部件的第一表面和朝向盲孔底端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具体为外凸弧形面。所述第二表面具体为与本体轴线垂直的平面。优选的,为了减轻塞尺所受压强,避免塞尺损害,第二表面的面积应较大,至少要比第一压紧部件底端的面积要大(第一压紧部件底端即第一压紧部件朝向第二压紧部件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即把紧螺钉1的钉头一端)。如果没有压块3,则把紧螺钉1会直接压到塞尺上,由于压强较大可能会破坏塞尺或使塞尺翘起变形,而且由于接触面积小,会导致与塞尺的摩擦力较小,即使压力很大也可能会造成塞尺的松动甚至是滑落。而现在增加了压块3,不但能够传递压力,还能增大摩擦,也能保护塞尺。[0049]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压块3是从本体2上切割下来的,具体来讲,压块3是在切割形成盲孔底端所述的较大空间时,切割下来的那部分本体,故压块3的材质与本体2相同, 均为金属材质。当然,在切割出压块时,压块与盲孔底端的所述空间相比还要留有一定的余量,例如压块与本体单边有0. 06 0. 08mm的间隙,以使塞尺可以插入。一种优选的方式是用线切割的方法将压块3从本体2上切割下来,图5中标记6为工艺用槽,是线切割使用的切割刀具进丝用,是线切割机切削时形成的。在线切割时,还可以同时将矩形孔、盲孔底端空间、压块三者一起切割得到,从而节省了工序。当然,压块也可以和本体相配合的铸造而成,或用其他方式得到压块及两部分本体,然后在本体两部分组合之前将压块放入本体内部。[0050]在本实施例中,压块3与本体2同为金属材质。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压块 2可以是其他材质,例如塑料、橡胶等。另外,压块甚至还可以是有弹性的物体,只要是能起到传递压力并能压紧塞尺的作用即可。[0051]此外,作为进一步优化,压块3与盲孔底端之间甚至还可以塞入垫片等,以起到减小压强、增大摩擦的作用。[0052](6)把紧螺钉[0053]把紧螺钉1即第一压紧部件,可拆卸的紧密插入到盲孔中,起到提供压力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其换成销钉等同样能起到把紧作用的部件。把紧螺钉或销钉等均可拆卸,这样可以方便地调整、更换各种塞尺。本实施例中盲孔内部带有与把紧螺钉1相配合的螺纹。一种优选的方式是,该螺纹的长度小于盲孔的长度,而且从盲孔的顶端(即开口端)开始向分布,这样不但可以降低加工难度,而且还使得拧入螺钉时比较省力。[0054]最后,本实施例的各个部件是这样组装并使用的[0055]先将塞尺4插入到本体2的矩形孔5中,即压块3与盲孔底端之间(本实施例中矩形孔5为一对儿,所以应该使塞尺4穿透本体2,即露出塞尺的两端;如果其他实施例中矩形孔5只有一个,则塞尺插入到其尽头即可),然后拧入把紧螺钉1,把紧螺钉1通过压块 3将塞尺4锁住在盲孔底端。使用时用手捏紧本体2即可利用其上塞尺4对各种缝隙进行测量,尤其是适合测量内腔面与面之间的缝隙,判断面与面的贴合程度是否符合规定。[005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同时,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测量工具,包括塞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本体、第一压紧部件、第二压紧部件;所述本体为柱体,其一端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底端为垂直于所述本体轴线的平面;所述第二压紧部件置于所述盲孔的底端;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从本体表面通至所述盲孔的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轴线及其长边均垂直于所述本体的轴线,所述矩形孔的短边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塞尺的厚度,所述盲孔的底端在所述矩形孔的短边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压紧部件可拆卸的紧密插入到所述盲孔中;所述塞尺插入到所述矩形孔中,并被第一压紧部件通过第二压紧部件锁紧在所述盲孔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孔具体包括两个,并关于所述盲孔的轴线中心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紧部件具体为压块;所述压块具有朝向第一压紧部件的第一表面和朝向所述盲孔底端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的面积大于第一压紧部件底端的面积,所述第一压紧部件底端为第一压紧部件朝向第二压紧部件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具体为外凸弧形面,所述第二表面具体为与所述盲孔轴线垂直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紧部件具体为销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压紧部件具体为螺钉;所述盲孔带有与所述螺钉相配合的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的长度小于所述盲孔的长度,且所述螺纹从所述盲孔的顶端起开始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第二压紧部件均具体为金属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盲孔的轴线具体与所述本体的轴线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体为圆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量工具,包括塞尺、本体、第一压紧部件、第二压紧部件。所述本体为柱体,其一端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底端为垂直于所述本体轴线的平面;所述第二压紧部件置于所述盲孔的底端;所述本体上开设有至少一个从本体表面通至所述盲孔的矩形孔,所述塞尺插入到所述矩形孔中,并被第一压紧部件通过第二压紧部件锁紧在所述盲孔的底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部件为把紧螺钉,所述第二压紧部件为压块,该压块面向螺钉的一端具有外凸弧形面、面向盲孔底端的一端为平面。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工具对内腔中的缝隙进行测量时,可以很好的解决手捏塞尺探入内腔时带来的准确率及效率较低、以及由于操作不便而易损坏塞尺等问题。
文档编号G01B5/14GK202304708SQ20112041150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任传儒, 王爱荣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