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3204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试验用具,尤其涉及ー种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滑台试验是通过非破坏性的模拟车辆碰撞运动,对车辆碰撞时乘员在车厢内部受到二次碰撞而产生的伤害值进行评价,从而实现乘员保护装置的短期低成本开发。该实验中通常选用SESA加速度型台车系统,实际模拟法规所涉及的实车正面碰撞、后面碰撞、侧面碰撞、侧面柱撞的加速度波形,包含反弹在内的碰撞全过程。通过对被试件进行的模拟加速度试验,进行座椅、安全带、气囊等约束系统零部件的匹配开发和验证。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2081007A,名称为“汽车撞击试验机”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了汽车进行模拟碰撞试验时的过程及进行试验的装置。在正式试验前,需要输入模拟曲线,再根据假人等设备的重量在滑台上通过配重进行配重模拟曲线2 3次,待试验结果逼近目标曲线时再装载假人进行正式试验。现有的配重有环形配重片和配重沙包两种,通过环形配重片进行配重作业时,环形配重片是通过丝杆配合压块与螺母及滑台上的滑台固定孔(滑台固定孔为螺纹孔)来连接在滑台上的;通过配重沙包进行配重作业时,配重沙包是通过绳索配合连接在滑台上的杆桩来连接在滑台上的,配重固定时既费时又麻烦并且试验过程中配重会产生晃动,而在模拟实验的配重过程中配重的晃动会给实验波形带来很大的误差,从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将配重快速方便地固定在滑台上且配重不会晃动的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解决了在滑台试验配重环节时配重固定到滑台上费时麻烦且配重晃动影响试验结果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ー种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呈盒体结构,其包括至少ー侧壁和设置在该侧壁底部的底壁,在所述底壁的中间位置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或在所述至少ー侧壁上设有绳索绑定结构,所述两个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同滑台上的滑台固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一致。“绳索绑定结构”是指配合绳索将配重沙包绑定在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空间内的结构。使用过程中,通过螺栓穿过两个通孔中的一个通孔后螺纹连接在滑台上的滑台固定孔来实现本实用新型锁紧在滑台上。如果是通过环形配重片进行配重,则用丝杆穿过两个通孔中的另ー个通孔后螺纹连接在滑台固定孔上,再将环形配重片以叠接的方式搁置在侧壁所围成的空间内并平置在底壁上,丝杆从环形配重片的中间穿过,最后在配重片上面放ー块压板,该压板穿设在丝杆上,再用螺母拧在丝杆上将压板同环形配重片压紧在一起即可;如果是通过配重沙包进行配重,则直接将配重沙包放置在底壁和和侧壁围成的空间内,再用绳索配合绳索绑定结构将配重沙包绑紧在本实用新型上即可。作为优选所述侧壁有四个,且该四个侧壁围设呈正四棱柱形,所述底壁位于该正四棱柱形底部,所述侧壁的内切圆的直径同环形配重片的外接圆的直径相等。当配重为环形配重片时,能使环形配重片平置在本实用新型内时,侧壁的四个侧面都同环形配重片的侧面抵接在一起,起到防止环形配重片产生径向移动的作用。当配重为配重沙包时,侧壁的四个侧面将配重沙包围住,沙包不会产生垂直于侧壁方向的移动。作为另ー优选,所述侧壁包括两个内表面为弧形面的对向设置的壁部,所述两个壁部的内表面位于同一个短轴长度同环形配重片的外接圆的直径相等的椭圆柱面上。当环形配重片平置在本实用新型内时,侧壁的内表面为弧形面的两个壁部抵接在环形配重片的相対的两侧上,起到防止环形配重片产生径向移动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设置在底壁上。结构紧凑,外观简洁。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孔有八个,所述八个第一通孔环绕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围。 使用时最多可使用八个螺栓将本实用新型同滑台固接在一起,保证本使用新型同滑台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強度。第一通孔环绕在第二通孔的周围,使用过程中,环形配重片搁置在本实用新型内时不易产生傾斜,固定环形配重片时方便。作为另ー优选,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耳朵,所述安装耳朵位于所述侧壁的外部,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安装耳朵上。将第一通孔设计为位于侧壁的外部,当穿过第一通孔的用于将本实用新型固接在滑台上的螺栓的头部型号不一致时,不会影响环形配重片在本实用新型内部的平稳性。作为优选,所述绳索绑定结构包括多个对向分布在所述侧壁上的穿绳孔;位于所述侧壁的同一侧上的所述穿绳孔,一个孔位于另ー个孔的上方。“穿绳孔”是指供绳索穿过用的通孔。通过绳索将配重沙包固定在本实用新型内的方法为首先使绳索穿过穿绳孔中位于侧壁的相対的两个侧面上的两个孔,然后将配重沙包放入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空间内并使配重沙包压在绳索上,再使绳索穿过穿绳孔中高度同配重沙包高度平齐且与前述两个孔所在方位相同的两个孔,拉紧绳索,将绳索打结即可。为了提高绑定效果,可通过多道且相互交叉设置的绳索来对配重沙包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穿绳孔为沿所述侧壁的周向延伸的条形孔。绳索从穿绳孔内穿过时方便。作为另ー优选,所述绳索绑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外表面上的至少两个绳索绑定销和沿所述侧壁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穿索孔,所述穿绳孔和所述绳索绑定销对向分布在所述侧壁上。通过绳索将配重沙包固定在本实用新型内的方法为将配重沙包放入由侧壁和底壁围成的空间内,使绳索一端系在绳索绑定销上,使绳索穿过穿绳孔的两个位于侧壁的相対的两个侧面上的孔,绳索绑定在另外ー个绳索绑定销上或经另ー个绳索绑定销进行换向再绑在第三个或起始的那个绑定销上即可。为了提高绑定效果,可在沙包上通过多道且相互交叉设置的绳索来对配重沙包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绳索绑定销为钩状,所述绳索绑定销位于所述侧壁的底端,所述穿绳孔有四条,所述穿绳孔以所述侧壁的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分布。绑定销设计为钩状,绑定绳索时方便、稳固;设置四个穿绳孔,通过绳索对配重沙包进行交叉绑定时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侧壁和底壁构成供容纳配重的空间,将配重连接到滑台上时快速方便;由于侧壁能够限制配重沿垂直于侧壁轴线方向的移动,再配合其它的压块或绳索,使得在模拟试验配重时配重不会晃动,提高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对配重沙包进行固定时的分体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对环形配重片进行固定时的分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三的对配重沙包进行固定时的分体示意图。 图中侧壁1,前壁部11,前壁部的内表面111,后壁部12,后壁部的内表面112,安装耳朵13,左壁部14,右壁部15,底壁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绳索绑定结构5,穿绳孔51,竖条孔511,方形孔512,绳索绑定销52,滑台6,滑台固定孔61,螺栓62,纵绑定绳索71,横绑定绳索72,长绳索73,配重沙包81,环形配重片82,丝杆9,压板91,螺母9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參见图1,ー种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包括侧壁I和位于侧壁I的底端的底壁2。侧壁I和对比2构成ー个盒体结构。底壁2上设有八个第一通孔3和ー个第二通孔4。八个第一通孔3环绕在第二通孔4的周围。侧壁I为正四棱柱形管状结构。在侧壁上设有绳索绑定结构。绳索绑定结构由16个穿绳孔51构成。穿绳孔51为沿侧壁I的周向延伸的长孔。16个穿绳孔51对向设置在侧壁I上。在侧壁I的四个侧面上各有四个穿绳孔51。穿绳孔51中位于侧壁I的同一侧上的四个孔沿上下方向分布。參见图2,第一通孔3之间的孔位间距同滑台6上的滑台固定孔61之间的孔位间距一致。滑台固定孔61为螺纹孔。将配重沙包固定到滑台上的方法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八颗螺栓62 —一对应地穿过八个第一通孔3后螺纹连接在八个滑台固定孔61上来锁紧在滑台6上,用纵绑定绳索71从穿绳孔51中分别位于侧壁I的前后侧面上的最下端的两个中穿过、用横绑定绳索72从穿绳孔51中位于侧壁I的左右侧面上的最下端的两个中穿过,将两个配重沙包81放置在由侧壁I和底壁2围成的空间内并压在纵绑定绳索71和横绑定绳索72上,使纵绑定绳索71和横绑定绳索72从穿绳孔51中同配重沙包高度平齐的通孔中穿过,将纵绑定绳索71勒紧并打结,将横绑定绳索72勒紧并打结,至此即完成了对配重沙包81的固定工作。參见图3,侧壁I的内切圆的直径同环形配重片82的外接圆的直径相等。将环形配重片固定到滑台上的方法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八颗螺栓62 —一对应地穿过八个第一通孔3后螺纹连接在八个滑台固定孔61上来锁紧在滑台6上,将两个环形配重片82以叠接的方式平置在本实用新型内,丝杆9的下端依次穿过环形配重片82和第二通孔4后螺纹连接在滑台固定孔61中对应的那个上,将设有通孔的压板91套设在丝杆9的上端并搁置在环形配重片82上,通过螺母92配合丝杆9将压板91压紧在环形配重片82上,至此即完成了对环形配重片82的固定工作。实施例ニ,參见图4,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穿绳孔51包括八个沿周向均匀分布在侧壁I上的竖条孔511和八个沿周向均匀分布在侧壁I上的方形孔512。方形孔512一一对应地位于竖条孔511的下方。这样设计使得使用时绳索不易产生水平方向的移动且配重沙包的高度不需要同穿绳孔的高度平齐也能被牢固固定。实施例三,參见图5,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侧壁I的前壁部11和后壁部12都为弧形结构。前壁部的内表面111和后壁部的内表面121位于同一个短轴长度同环形配重片82 (參见图3)的外接圆的直径相等的椭圆柱面上。在侧壁I的外侧面上设有四个安装耳朵13,姆ー个安装耳朵13上各设有ー个第一通孔3。四个安装耳朵13位于侧壁I的前后左右四个壁部上。绳索绑定结构5包括八个穿绳孔51和八个设置在侧壁I外表面的绳索绑定销52。穿绳孔51和绳索绑定销52对向分布在侧壁I上。穿绳孔51为沿侧壁I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的竖条孔。穿绳孔51以侧壁I的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分布在侧壁I上。绳索绑定销52为钩状。绳索绑定销52位于侧壁I的底端。參见图6。将配重沙包固定到滑台上的方法为本实用新型通过4颗螺栓62 —一对应地穿过四个第一通孔3后螺纹连接在四个滑台固定孔61上来锁紧在滑台6上,将三个配重沙包81放置在本实用新型内,将长绳索73的一端系在绳索绑定销52中位于左壁部14后方的那个上,然后使长绳索73依次穿过穿绳孔51中位于左壁部14后方的那个穿绳孔及右壁部15中位于后方的那个穿绳孔、将长绳73钩在绳索绑定销52中位于右壁部15的那两个上、将长绳索73依次穿过穿绳孔51中位于右壁部15前方的那个及左壁部14中位于前方的那个、将长绳73钩在绳索绑定销52中位于左壁部14的前端的那个上、将长绳73钩在绳索绑定销52中位于前壁部11的左端的那个上,如此依次作业,直到长绳73十字交叉地将配重沙包81绑定在本实用新型上即可。
权利要求1.ー种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呈盒体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侧壁和设置在该侧壁底部的底壁,在所述底壁的中间位置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或在所述至少ー侧壁上设有绳索绑定结构,所述两个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同滑台上的滑台固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有四个,且该四个侧壁围设呈正四棱柱形,所述底壁位于该正四棱柱形底部,所述侧壁的内切圆的直径同环形配重片的外接圆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两个内表面为弧形面的对向设置的壁部,所述两个壁部的内表面位于同一个短轴长度同环形配重片的外接圆的直径相等的椭圆柱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通孔分别为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该第一通孔设置在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有八个,所述八个第一通孔环绕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周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耳朵,所述安装耳朵位于所述侧壁的外部,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所述安装耳朵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绑定结构包括多个对向分布在所述侧壁上的穿绳孔;位于所述侧壁的同一侧上的所述穿绳孔,一个孔位于另ー个孔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绳孔为沿所述侧壁的周向延伸的条形孔。
9.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绑定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侧壁外表面上的至少两个绳索绑定销和沿所述侧壁的中心线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穿索孔,所述穿绳孔和所述绳索绑定销对向分布在所述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绑定销为钩状,所述绳索绑定销位于所述侧壁的底端,所述穿绳孔有四条,所述穿绳孔以所述侧壁的中心线为中心均匀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试验用具。一种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呈盒体结构,其包括至少一侧壁和设置在该侧壁底部的底壁,在所述底壁的中间位置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或在所述至少一侧壁上设有绳索绑定结构,所述两个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同滑台上的滑台固定孔之间的孔位间距一致。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将配重快速方便地固定在滑台上且配重不会晃动的的滑台试验配重固定结构,解决了在滑台试验配重环节时配重固定到滑台上费时麻烦且配重晃动影响试验结果的问题。
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2420854SQ20112049112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日
发明者刘卫国, 曹国华, 李月明, 柳惠君, 赵福全, 韩刚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