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蓼科植物来源药材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的质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检测器(HPLC-VWD)的分段检测技术用于蓼科植物来源药材(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等)中多类成分的同时检测。
背景技术:
:蓼科植物,多草本或灌木,茎节常膨大。托叶包于茎节形成托叶鞘。花两性或单性异株;单被,花被3-6,常花瓣状;子房上位。瘦果或小坚果,常包于宿存花被内。本科约有30属1200种,全球分布。我国15属200余种,其中药用种类约120种,全国均有分布。主要的属有蓼属(Polygonum)、大黄属(liheum)、酸模属(Rumex)等。主要的生药有大黄、何首乌、虎杖、拳参、篇蓄、金荞麦、辣蓼、杠板归、蓼大青等。蓼科植物普遍含有蒽醌类、黄酮类、鞣质及各种苷类。蓼科植物来源药材,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等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国内外关注度亦较高。近年来,针对蓼科植物的抗肿瘤活性有广泛的研究。然而,关于蓼科植物的肝毒性报道也逐渐增多。因此,建立简单适用的分析方法用于蓼科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的定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简单、快速、适用的检测方法将有利于对蓼科植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2010版药典中针对蓼科植物来源药材的含量测定多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紫外检测器(HPLC-UV)用于药材的定量检测,这种方法只检测一类或两类成分,很难反映出药材的整体特点,难以达到对药材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全面评价。目前,对药材进行多类成分同时检测已成为药材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Komatsu等建立一种HPLC-UV方法,在^Onm波长下定量检测大黄药材中30个化学成分,然而在280nm波长下很多化合物未达最大吸收,且在此方法中很多化合物未能基线分离,导致定量不准确。Lin等利用HPLC-UV方法用于大黄的定量检测,该方法分别在^Onm下检测二苯乙烯类和没食子酰葡萄糖,在254nm下检测蒽醌类化合物,然而不同吸收波长下需要分别检测,加大了工作量。因此,同时定量蓼科植物中多种类型化合物,用于蓼科植物的质量控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因为蓼科植物所含化学成分种类较多,且各类化合物紫外吸收特征不同,利用HPLC-VffD用于蓼科植物的质量控制一直难以实现。这制约了蓼科植物的活性及毒性研究。因此,建立合适的定量检测技术对蓼科植物的药效及毒效物质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HPLC-VWD为基础,应用分段检测技术,研究一种可用于同时定量蓼科植物中酚酸类、黄酮类、二苯乙烯类和蒽醌类的方法,是本
技术领域:
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基于HPLC-VWD的分段检测技术,用于同时定量检测蓼科植物中4种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定量检测,并应用于蓼科药材的质量控制。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法实现我们建立基于HPLC-VWD的分段检测技术首先用HPLC将待检测的各个化合物很好的分离开来,其次VWD可在不同时间段检测不同的吸收波长,使得每一类化合物都能在其最大吸收处被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用于同时检测和定量蓼科药材中四种不同类型化合物,最后我们通过色谱条件选择、方法学考察等研究,优化和确证建立方法的适用性,并将此方法用于蓼科药材的质量控制。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可变波长检测器,色谱工作站,将混合标准品液或蓼科药材提取液,采用如下色谱条件分析色谱柱安捷伦ZorbaxStableBond-C18柱(50mmX4.6mmI.D.,1·8μm);柱温20-35°C;流动相A相为0.05-0.5%甲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0-2min,5-10%(ν/ν)B;2_4min,10-15%B;4-lOmin,15-15%B;10-llmin,15-21%B;ll_14min,21-21%B;14_21min,21-29%B;21_23min,29-40%B;23-25min,40-50%B;25-26min,50-50%B;26-28min,50-80%B;28-30min,80-100%B;30-32min,100-100%B。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0-9min和17_25min为280nm;6_12min和15_19min为320nm;12-14.5min和21_32min为254nm。优选的柱温为25°C。优选的甲酸水浓度为0.1%,为体积百分比。优选的检测波长0-6min和18_24min为^Onm;6_12min和14.5_18min为320nm;12-14.5min和24_32min为254nm。上述液相色谱仪进样量优选为5μ1。本发明利用四类13种不同的化合物用于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学的考察。这些标准品分别为酚酸类(1没食子酸)、黄酮类O儿茶素)、二苯乙烯类(3虎杖苷、4二苯乙烯苷和7白藜芦醇)和蒽醌类(5番泻苷Β、6番泻苷Α、8大黄素-8-0-β-D-葡萄糖苷、9芦荟大黄素、10大黄酸、11大黄素、12大黄酚和13大黄素甲醚)。本发明利用HPLC偶联短柱来分析待测样品,可以有效的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析效率。不同蓼科药材,如虎杖、大黄、何首乌,以及13个混标,均能在32min内明显的分离开来,为后面分段检测技术提供基础。图1为混合标准品溶液在传统HPLC-VWD方法和基于HPLC-VWD的分段检测技术下的色谱图对比,其中(A)、(B)和(C)分别为传统HPLC-VWD方法在不同波长下分次、分别检测所得色谱图,⑶为基于HPLC-VWD的分段检测技术下色谱图,图中各编号所指引标准品,如前所标示。由图可见,分段检测技术可在一次进样中同时检测具有不同吸收波长的多种类型化合物,相比传统方法,该方法更加省时高效,且能保持各类化合物均在其最大吸收处被检测,提高了检测的精密度。本发明,以四类13种混合标准品溶液为研究对象,对所建立的HPLC-VWD的分段检测技术进行方法学考察,包括线性、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并且对比其与传统方法的区别。表1.基于HPLC-VWD分段检测技术与传统HPLC-VWD下13个化合物的线性、检测4限和定量限c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可变波长检测器(HPLC-VWD),用于蓼科植物来源药材的检测方法包括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用建立的方法用于对蓼科来源药材的定量检测,其特征采用如下方法获得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可变波长检测器,色谱工作站,将混合标准品液或蓼科药材提取液,采用如下色谱条件分析色谱柱键合硅胶填料色谱柱;柱温:25°C;流动相A相为0.甲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梯度洗脱程序:0-2min,5-10%(ν/ν)B;2_4min,10-15%B;4-lOmin,15-15%B;10-llmin,15-21%B;ll_14min,21-21%B;14_21min,21-29%B;21_23min,29-40%B;23-25min,40-50%B;25-26min,50-50%B;26-28min,50-80%B;28-30min,80-100%B;30-32min,100-100%B。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0_6min和18_24min为^Onm;6_12min和14.5_18min为320nm;12-14.5min和24-32min为254nm。2.权利要求1的分析方法,其中柱温是20-40°C。3.权利要求1的分析方法,其中色谱柱是碳八或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填料色谱柱。4.权利要求1的分析方法,其中甲酸水浓度为0.05-0.5%,为体积百分比。5.权利要求1的分析方法,其中流速为0.3-1.3ml/min。6.权利要求1的分析方法,其中液相色谱仪进样量为1-15μ1。7.权利要求1的分析方法,其中检测波长为0-9min和17_25min为^Onm;6-ianin和15-19min为320nm;12-14.5min和21_32min为254nm。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的质量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检测器(HPLC-VWD)的分段检测技术,用于蓼科植物来源药材(如大黄、虎杖、何首乌等)中多类成分的同时检测。本发明首先使用HPLC将待检测的各个化合物很好的分离开来,其次设定VWD在不同时间段检测不同的吸收波长,使得每一类化合物都能在其最大吸收处被检测,从而达到同时检测和定量蓼科药材中四种不同类型化合物的目的。文档编号G01N30/02GK102539574SQ20121000936公开日2012年7月4日申请日期2012年1月13日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发明者李会军,李萍,邓婷,马江申请人:中国药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