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文档序号:616054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塑料管材的外壁上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深度小于所述塑料管材的壁厚;(2)在形成有缺口的塑料管材内充满第一液体,并将塑料管材的两端封闭,得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3)将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放置在可封闭的容器中,并向所述可封闭的容器内充满第二液体,然后将所述可封闭的容器封闭,并进行静液压试验。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显著缩短了评价时间,而且评价结果分散性较小。
【专利说明】一种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高效、低成本、环境友好的非开挖等非传统安装技术(如爆管法、犁入法、定向钻法、无砂填埋等)的应用和发展,对塑料管材的耐点载荷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非开挖等非传统技术对塑料管材进行安装时,塑料管材外表面易于受到岩石的刮擦,导致划伤形成微裂纹;甚至石头的棱角压入管材外壁一定的深度。以上安装现实情况致使塑料管材在承压运行时承受额外的局部点载荷,此类点载荷对塑料管材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塑料管材专用料进行耐点载荷性能评价,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用于非开挖等非传统安装技术的塑料管材的使用寿命极为重要。
[0003]目前,已针对非开挖等非传统安装【技术领域】开发出具有优异的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的聚乙烯管材专用料。比如,市场中可见道达尔公司开发的XSC 50 Orange,XRC 20B、XSC50Blue等牌号的聚乙烯树脂;北欧化工公司开发的HE3490LS-H、HE3492LS-H等牌号的聚乙烯树脂;Ineos公司开发的TUB121N6000聚乙烯树脂;LyondellBasell公司开发的CRP 100Resist聚乙烯树脂。这些聚乙烯树脂具有优异的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通过全缺口蠕变破坏试验进行评价表征:在80°C、2重量%的Arkopal NlOO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环境中、4MPa拉伸应力的条件下,这些聚乙烯树脂能够保持超过8760小时不被破坏。
[0004]目前,国际上没有标准的评价方法对上述聚乙烯树脂的耐点载荷性能进行评价。文献〈〈Minimum service-life of buried polyethylene pipes without sand-embedding))(Hessel, 3R international, 2001,40,第 178-184 页和第 360-366 页)报道了一种评价聚乙烯树脂的耐点载荷性能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一个直径为10_的钢球压入塑料管材外壁一定深度,在80°C、2重量9^^Arkopal N 100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环境中、4MPa环应力的条件下进行试验,以管材破坏的时间长短来评价管材的耐点载荷性能的优劣。上述聚乙烯树脂采用以上Hessel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破坏时间高达8760小时以上。对于Hessel的试验方法,一方面时间很长,超长的评价时间很难为聚乙烯树脂原料开发提供指导,也难以为管材生产企业进行质量控制;另一方面,Hessel的试验方法中不同的钢球加载方式,可能会对塑料管材产生一定的影响,加载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人为因素,不同试样以及实验室之间得到的试验结果具有较大的分散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评价聚乙烯树脂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存在时间长,而且难以模拟实际埋地管材承受点载荷的真实情况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的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在塑料管材的外壁上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深度小于所述塑料管材的壁厚;(2)在形成有缺口的塑料管材内充满第一液体,并将塑料管材的两端封闭,得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3 )将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放置在可封闭的容器中,并向所述可封闭的容器内充满第二液体,然后将所述可封闭的容器封闭,并进行静液压试验。
[0007]在本发明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中,首先在塑料管材的外壁引入一定形状的缺口,再在塑料管材内外施加不同的静液压,在内外静液压的作用下,能够直观模拟埋地管材的受力基本情况,同时在管材外壁的缺口处,由于局部几何缺陷的引入,获得局部应力集中,从而能够模拟真实情况中的点载荷作用。因此,采用本发明的所述方法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是可行的。
[0008]而且,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可以显著缩短评价时间;而且,所述方法中各个环节以及操作参数都可以准确控制,人为影响因素较小,使得最终的试验结果可靠且分散性较小。
[0009]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方法对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评价结果可用于评价制备该塑料管材的树脂原料的质量的优劣。
[0010]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是形成有缺口的塑料管材的示意图;
[0013]图2是塑料管材上的缺口的局部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16]根据本发明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I)在塑料管材的外壁上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深度小于所述塑料管材的壁厚;
[0018](2)在形成有缺口的塑料管材内充满第一液体,并将塑料管材的两端封闭,得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
[0019](3)将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放置在可封闭的容器中,并向所述可封闭的容器内充满第二液体,然后将所述可封闭的容器封闭,并进行静液压试验。
[0020]在步骤(I)中,在塑料管材的外壁上形成缺口的方法可以按照常规的方法实施,例如,可以采用钻头进行打孔,也可以采用铣刀进行机加工。
[0021]在步骤(I)中,所述塑料管材的尺寸没有特别的限定。然而,为了减小评价误差并保证本发明的所述方法便于实施,优选地,所述塑料管材的外径与壁厚之比(SDR)为4-40:1,更优选为5-20:1。所述塑料管材的长径比(即长度与外直径之比)可以为3-20:1,优选为 5-10:lo
[0022]在本发明中,所述塑料管材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市场上常见的用于燃气、给水等领域的管材或管道。所述塑料管材的材质例如可以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或聚氯乙烯。
[0023]在步骤(I)中,在所述塑料管材的外壁上形成缺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局部应力集中,从而达到模拟点载荷作用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所述方法中只要保证所述缺口的深度小于所述塑料管材的壁厚即可达到该目的了。然而,为了减小评价误差,如图1和2所示,在形成有缺口的塑料管材中,所述缺口的深度(SI)与所述塑料管材的壁厚(S2)之比优选设置为1:1.1-5,更优选为1:1.25-3。
[0024]在本发明中,形成于所述塑料管材的外壁上的缺口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为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形、球冠形或圆锥形。然而,考虑到形成所述缺口的难易程度以及所述缺口对于模拟真实情况中的点载荷作用的可行性,所述缺口的形状最优选为圆锥形。当所述缺口为三棱锥、四棱锥或圆锥形时,所述三棱锥、四棱锥和圆锥形的锥尖指向所述塑料管材的内部。当所述缺口为圆锥形时,锥角可以为30-150°,优选为60-120°。
[0025]在本发明中,形成于所述塑料管材的外壁上的缺口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所述缺口为多个时,所述缺口的个数可以为2-10个,优选为2-5个。而且,当所述缺口为多个(例如3或4个)时,优选这些缺口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
[0026]在本发明中,所述缺口在所述塑料管材的外壁上的形成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情况下,所述缺口形成于所述塑料管材的轴向的中间部分或者中间部分附近。而且,通常塑料管材的壁厚不是均匀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缺口优选形成于最小壁厚处。当所述塑料管材壁厚不均匀时,塑料管材试样的选取方法优选包括:在塑料管材上找到最小壁厚区域,接着以该最小壁厚区域为管段轴向的中心位置,截取所需长度的塑料管材,使得最小壁厚处形成的缺口在轴向上位于管段的中间部分或者中间部分附近。当所述塑料管材壁厚不均匀时,上述缺口的深度与塑料管材的壁厚之比是指缺口的深度与所述塑料管材的最小壁厚之比。
[0027]在本发明中,步骤(2)的目的是为了将塑料管材内充满所述第一液体,并且制备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首先将塑料管材的一端装上封头,接着向塑料管材内注入所述第一液体,当所述塑料管材内无法继续盛装液体时,将塑料管材的另一端装上封头,然后通过封头上的液压接口向所述塑料管材内继续注入所述第一液体,直至塑料管材完全充满。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首先将塑料管材的两端分别装上封头,接着通过封头上的液压接口向所述塑料管材内注入所述第一液体,直至塑料管材完全充满。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装在塑料管材两端的两个封头可以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封头,优选情况下,所述两个封头中的一个设置有液压接口和排气孔。在静液压试验过程中,所述排气孔用于从排出塑料管材内的气体,所述液压接口用于对塑料管材内的所述第一液体施加静液压。
[0028]在本发明中,步骤(2)中的第一液体和步骤(3)中的第二液体主要是为了便于实施静液压试验,因此,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的具体选择没有特别的限定,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各自可以为水或表面活性剂溶液。在优选情况下,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中的至少一个为表面活性剂溶液。当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中的至少一个为这样的表面活性剂溶液时,静液压试验的过程可以大幅加速,从而能够进一步缩短评价时间。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液体为表面活性剂溶液,所述第二液体为水。
[0029]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为各种常规的能够浸润塑料管材的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具体选择可以取决于待评价的塑料管材的材质。对于各种常规的塑料管材,所述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硬脂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在一种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塑料管材的材质为聚乙烯,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以为市售的产品,对应的商品牌号例如可以为Arkopal N100。
[0030]对于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本发明中没有特别的限定。由于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过低时,表面活性剂溶液对于加速静液压试验过程的效果不明显,而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达到一定浓度之后,继续提高浓度并不会对加速静液压试验过程起进一步改善作用,因此,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优选为0.5-10重量%,更优选为1-3重量%。
[0031]在步骤(3)中,所述静液压试验的具体的实施过程可以包括:对所述可封闭的容器(内部容纳有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以及第二液体)进行升温,待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外温度达到预定温度且稳定之后,分别对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部(即第一液体所在的空间)和外部(即第二液体所在的空间)分别施加静液压并排气,在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压和外压均达到预定压力之后,开始计时,直至塑料管材破坏,记录破坏时间。在本发明中,所述静液压试验的实施条件可以包括:温度为20-100°C,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压(也即第一液体的压力)为8-100bar,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外压(也即第二液体的压力)为O-1Obar。在优选情况下,当所述塑料管材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丁烯时,静液压的实施温度优选为80-95°C ;当所述塑料管材的材质为聚氯乙烯时,静液压的实施温度优选为40-60°C。在本发明中,所述静液压的实施温度是指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在具体的静液压试验过程中,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相同。
[0032]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包括:选取塑料管材,对该塑料管材的壁厚进行测量,找出最小壁厚区域,并以该最小壁厚区域为中心位置,截取所需长度的塑料管材;接着,在该最小壁厚区域形成缺口 3 ;之后,将形成有缺口 3的塑料管材的一端装上封头,接着向塑料管材内注入所述第一液体,当所述塑料管材内无法继续盛装液体时,将塑料管材的另一端装上封头,然后通过封头上的液压接口向所述塑料管材内继续注入所述第一液体,直至塑料管材完全充满,得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I ;之后,将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I放置在容器2中,并向容器2内充满所述第二液体,待容器2充满所述第二液体之后,将容器2封闭;然后,对容器2的内部进行升温,待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外温度达到预定温度且稳定之后,分别对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部(即第一液体所在的空间)施加内压IP并进行排气,对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外部(即第二液体所在的空间)施加外压OP并进行排气,当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压IP和外压OP均达到预定压力之后,开始计时,直至塑料管材破坏,记录破坏时间。
[003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可以实现对多种不同的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进行评价和比较。具体的评价方法例如可以包括:选用相同规格的不同塑料管材;在各种塑料管材上分别形成相同的缺口,也即缺口的形状以及缺口深度与壁厚之比一致;接着在各种塑料管材中分别注入相同的液体(例如,都注入表面活性剂溶液),并将塑料管材两端封闭,得到评价样品;然后,将各个检测样品分别放置在可封闭的容器中,向各个容器中分别填充相同的液体(例如,都填充水),并将容器封闭,然后将各个容器调节至相同的温度,并对各个容器中的评价样品内外施加相同的静液压,进行静液压试验;最后,记录各个塑料管材的破坏时间。破坏时间越长,则表明相应的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越好;反之,破坏时间越短,则表明相应的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越差。
[0034]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5]在以下实施例中,PE80管材购自山东胜邦塑胶有限公司;PE100管材购自沧州明珠塑料股份有限公司;PE100RC管材购自深圳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PVC-M管材购自河北联塑管业有限公司。
[0036]实施例1
[0037]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38]试样:PE100管材,外径为110臟,最小壁厚为10.48mm, SDR为11,长度为700mm ;
[0039]试剂:2重量%的Arkopal NlOO表面活性剂溶液,购自Sigma-Aldrich公司。
[0040]评价过程:
[0041](I)将PE100管材在环境温度下放置24小时,接着用90°锥角、外径为12mm的麻花钻头在最小壁厚处打孔,形成深度为5.24mm、锥角为90°的圆锥形缺口,然后放置24小时。
[0042](2)将形成有缺口的管材的一端装上封头,注入2重量%的Arkopal N 100表面活性剂溶液,然后在该管材的另一端装上封头(该封头上具有一个液压接口和一个排气口)。接着通过排气孔继续加入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直至填满整个管材。
[0043]( 3 )将装好封头的管材试样放入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充满去离子水,然后将容器封闭。接着,启动加热装置,将容器内的温度升高至80°C,待管材试样内的温度以及去离子水的温度均达到80°C时,在该温度下放置3小时。
[0044](4)然后,分别向容器中的管材试样内和容器中的去离子水部分(也即管材试样夕卜)启动液压进行加压,将管材试样内的压力调节至15.2bar,将管材试样外的压力调节至4.0bar。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开始计时。
[0045]结果,管材试样在278小时之后破坏。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在管材试样的锥形缺口处存在裂纹,管材试样发生脆性破坏。
[0046]实施例2
[0047]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48]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评价PE100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所不同的是,在第(3)步中,向容器内也充满2重量%的Arkopal NlOO表面活性剂溶液。
[0049]结果,管材试样在206小时之后破坏。
[0050]实施例3
[0051]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52]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评价PE100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所不同的是,在第(4)步中,将管材试样内的压力调节至17.8bar,将管材试样外的压力调节至6.0bar。
[0053]结果,管材试样在217小时之后破坏。
[0054]实施例4[0055]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56]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评价PE100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所不同的是,在第(2)步中,向管材内注入去离子水。
[0057]结果,管材试样在950小时之后破坏。
[0058]实施例5
[0059]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60]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所不同的是,在步骤(I)中,选用的塑料管材为PE80管材(管材规格与实施例1中的PE100管材相同);在第(4)步中,将管材试样内的压力调节至13.9bar,将管材试样外的压力调节至4.0bar。
[0061]结果,管材试样在67小时之后破坏。
[0062]实施例6
[0063]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64]根据实施例5的方法评价PE80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所不同的是,在第(3)步中,将容器内的温度升高至95°C ;在第(4)步中,将管材试样内的压力调节至11.6bar。
[0065]结果,管材试样在281小时之后破坏。
[0066]实施例7
[0067]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68]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评价PElOO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所不同的是,在第(3)步中,将容器内的温度升高至95°C。
[0069]结果,管材试样在18小时之后破坏。
[0070]实施例8
[0071]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72]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评价PElOO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所不同的是,在第(3)步中,将容器内的温度升高至95°C ;在第(4)步中,将管材试样内的压力调节至12.7bar。
[0073]结果,管材试样在110小时之后破坏。
[0074]实施例9
[0075]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76]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评价PElOO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所不同的是,在第(I)步中,在管材试样上形成的缺口深度为8.38mm。
[0077]结果,管材试样在46小时之后破坏。
[0078]实施例10
[0079]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80]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评价PElOO管材的点载荷性能,所不同的是,在第(I)步中,在管材试样上形成的缺口深度为3.49mm。
[0081]结果,管材试样在683小时之后破坏。
[0082]实施例11
[0083]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84]试样:PVC-M管材,外径为110mm,最小壁厚为5.36mm, SDR为21,长度为700mm。
[0085]评价过程:[0086](I)将PVC-M管材在环境温度下放置24小时,接着用90°锥角、外径为12mm的麻花钻头在最小壁厚处打孔,形成深度为2.68mm、锥角为90°的圆锥形缺口,然后进行状态调节24小时。
[0087](2)将形成有缺口的管材的一端装上封头,注入去离子水,然后在该管材的另一端装上封头(该封头上具有一个液压接口和一个排气口)。接着通过排气孔继续加入去离子水,直至填满整个管材。
[0088]( 3 )将装好封头的管材试样放入容器中,并向容器内充满去离子水,然后将容器封闭。接着,启动加热装置,将容器内的温度升高至60°C,待管材试样内的温度以及去离子水的温度均达到60°C时,在该温度下进行状态调节3小时。
[0089](4)分别向容器中的管材试样内和容器中的去离子水部分(也即管材试样外)引入静液压线,并启动液压进行加压,将管材试样内的压力调节至33.3bar,将管材试样外的压力调节至4.0bar。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开始计时。
[0090]结果,管材试样在372小时之后被破坏。
[0091]实施例12
[0092]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093]管材试样1:PE80管材,外径为110mm,最小壁厚为10.36mm, SDR为11,长度为700mm ;
[0094]管材试样2:PE100管材,外径为110mm,最小壁厚为10.48mm,SDR为11,长度为700mm ;
[0095]管材试样3:PE100 RC管材,外径为110mm,最小壁厚为10.42mm,SDR为11,长度为700mmo
[0096]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分别对管材试样1、管材试样2和管材试样3进行试验,其中,制取圆锥形缺口深度与最小壁厚之比为1:2。
[0097]结果,管材试样I在67小时之后破坏;管材试样2在285小时之后破坏;管材试样3在697小时之后破坏。由该检测结果可以说明,管材试样I (A)、管材试样2 (B)、管材试样3 (C)的点载荷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是:C>B>A。
[0098]实际上,PE80管材为单峰分布聚乙烯管材,PE100管材是在PE80管材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双峰分布聚乙烯管材,PE100RC管材是最新一代的双峰分布聚乙烯管材,因此,PE100RC管材、PE100管材和PE80管材三者之间的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的关系是PE100RC管材最优,PE80管材最差,而且,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与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呈正相关关系,因此,PE100RC管材、PE100管材和PE80管材三者之间的点载荷性能的关系也应当是PE100RC管材最优,PE80管材最差。这与按照本发明的所述方法评价的结果是一致的。可见,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方法对塑料管材评价的点载荷性能的结果是正确的、可靠的。
[0099]实施例13
[0100]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所述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
[0101]根据实施例1的方法对PE100管材再重复进行5次点载荷性能评估,所不同的是,在第(I)步中,所制取的圆锥形缺口的锥角为120°,在第(4)步中,将管材试样内的压力调节至 13.9bar。
[0102]分别记录PE100管材的破坏时间,结果如下表I所示。[0103]对比例I
[0104]试样:PElOO管材,外径为110mm,最小壁厚为10.48mm,SDR为11,长度为700mm;
[0105]试剂'2重量%的Arkopal NlOO表面活性剂溶液,购自Sigma-Aldrich公司。
[0106]按照Hessel的点载荷试验方法,将直径为IOmm的钢球压入PE100管材的外壁,压入深度为5mm,然后在80°C、浓度为2重量%的Arkopal NlOO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环境中、4MPa环应力的条件下对该PE100管材进行试验。记录管材试样破坏的时间。并将该评价过程重复进行5次,记录每次结果,如下表1所示。
[0107]表1
[0108]
【权利要求】
1.一种评价塑料管材的点载荷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塑料管材的外壁上形成缺口,所述缺口的深度小于所述塑料管材的壁厚; (2)在形成有缺口的塑料管材内充满第一液体,并将塑料管材的两端封闭,得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 (3)将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放置在可封闭的容器中,并向所述可封闭的容器内充满第二液体,然后将所述可封闭的容器封闭,并进行静液压试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所述塑料管材的外径与壁厚之比为 4-40:1,优选为 5-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所述塑料管材的长径比为3-20:1,优选为5-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所述塑料管材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或聚氯乙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所述缺口的深度与所述塑料管材的壁厚之比为1:1.1-5,优选为1:1.25-3。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所述缺口的形状为三棱锥、四棱锥、圆柱形、球冠形或圆锥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液体和所述第二液体中的至少一个为表面活性剂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液体为表面活性剂溶液,所述第二液体为水。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浓度为0.5-10重量%,优选为1-3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硬脂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3)中,所述静液压试验的条件包括:温度为20-100°C,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内压为8-100bar,所述待检测的塑料管材样品的外压为O-1Obar。
【文档编号】G01N3/10GK103575595SQ201210262860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熊志敏, 华晔, 魏若奇, 者东梅, 孙佳文, 李玉娥, 张伟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