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064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节能、环保的特点,它们已经广泛的使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为了对电动车辆的电池进行管理,需要准确的估计出所述电池的电池电量(State of charge,简称 S0C)。然而,现有的电池电量检测方案在对电量进行检测时一般都不隔离,因此隔离性能不好,干扰较大。此外,检测得到的电量指示不准确,特别是电动车辆在变工况的情况下,其电量指示会出现震荡和回调现象。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可以减小干扰,以提供准确的电量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包括电压采样电路、线性光耦隔离模块和电量计算模块。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对电池组的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根据电压采样电路得到的采样电压得到与所述采样电压线性成比例的并与所述采样电压相互隔离的隔离后采样电压,所述电量计算模块根据隔离后的采样电压估计电池电量值。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还包括有第一输出电路和第二输出电路,所述第一输出电路根据所述电量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电池电量值输出模拟控制信号,所述第二输出电路根据所述电量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电池电量值输出数字控制信号。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5、滤波器、追随器和输出匹配电路,所述电量计算模块的输出端经由所述电阻R5连接至所述滤波器,所述追随器包括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其反相输入端接其输出端,所述输出匹配电路包括串联在所述追随器中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地之间的电阻R21和电容C28,电阻R21和电容C28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其中,所述滤波器为η型滤波器。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2和数字光耦隔离器,所述电量计算模块的输出端经由所述电阻R3连接至数字光耦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数字光耦隔离器的输出端经由电阻R2与电源相连,所述数字光耦隔离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数字控制信号。进一步的,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串联在电池电压和地之间的分压电阻Rll和R22,其中分压电阻R22为可调电阻。进一步的,所述电量计算模块综合隔离后的采样电压、隔离后的采样电压的变换率以及时间来估计电池电量值。进一步的,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包括第一追随电路、第一匹配电路、光耦隔离单元、第二匹配电路和第二追随电路。第一追随电路的输入端接收来自电压采样电路的采样电压,第一追随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匹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与光耦隔离单元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单元的 输出端与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追随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二追随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隔离后的采样电压。第一追随电路和第二追随电路接收电压信号,并使得其输出端的电压追随其输入端的电压,第一匹配电路和第二匹配电路分别在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前端和后端进行阻抗匹配,所述光耦隔离单元将收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之后再将该光信号转换为隔离后的电压信号,使得光耦隔离单元接收到的电压信号与其输出的电压信号相互隔离并成线性比例关系。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还包括隔离电压模块,该隔离电压模块提供相互隔离的两组电源,其中第一追随电路和第一匹配电路由所述隔离电压模块提供的一组电源供电,第二匹配电路和第二追随电路由所述隔离电压模块提供的另一组电源供电。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追随电路包括二极管Dl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其负相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追随电路的输出端。第一匹配电路包括电阻R10、第二运算放大器、电阻R8、电容CS,所述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第一追随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接地,电容CS连接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匹配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电容C9、电阻R9和可调电阻RW2,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一个输出端并接地,所述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另一个输出端,电容C9连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阻R9和可调电阻RW2串联在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追随电路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电阻R20、稳压二极管D2和电容C10,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其反相输入端连接其输出端,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20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的另一端ANO为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和电容ClO并联于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和地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中,采用了线性光耦隔离模块对分压电路采样得到的分压电压进行线性隔离后输入至所述电量计算模块中,由于采取了隔离措施,从而减小甚至消除了干扰。此外,所述电量计算模块根据隔离后的采样电压、电压变换率以及时间等因素综合来计算得到电池的电量,从而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真实的电量值,可以减轻或避免电量指示的振荡或回调现象。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框图;图2为图I中的电压采样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图I中的线性光耦隔离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线性光耦隔离模块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图I中的第一输出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和图6为图I中的第二输出电路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主要通过程序、步骤、逻辑块、过程或其他象征性的描述来直接或间接地模拟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运作。为透彻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陈述了很多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实用新型则可能仍可实现。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换句话说,为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于熟知的方法和程序已经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图I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100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框图。请参阅图I所示,所述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100包括电压采样电路110、线性光耦隔离模块120、隔离电压模块130和电量计算模块140。所述电压采样电路100对电池组BAT的电压Vbat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Vs,该采样电压可以反映所述电池电压Vbat的大小。图2示出了所述电压采样电路100的一种实现方式,在此实现方式中,采用串联在电池电压Vbat和地之间的分压电阻Rll和R22来实现电压采样,其中分压电阻R22为可调电阻,这样可以进行分压比例的调整,以与后续电路进行适当的匹配。该可调电阻R22的电阻精度为1%,这样可以使得采样电压Vs具有较高的精度。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120可以根据采样电压Vs得到与所述采样电压Vs线性成比例的并与所述采样电压Vs相互隔离的隔离后采样电压VS。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120将所述采样电压Vs转换为光信号,之后再将该光信号转换为隔离后的采样电压VS,隔离后的采样电压VS与隔离前的采样电压Vs成线性比例关系,这样实现了光耦隔离,避免了前端信号的干扰传递至后端信号。所述隔离电压模块130可以提供相互隔离的两组电源,分别标记为VCC和GND,以及VDD和GND,该相互隔离的两组电源分别为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120中的隔离前的电路和隔离后的电路进行供电,这样实现了高压和低压的隔离,也避免了电源的噪声带来的干扰。[0029]所述电量计算模块140根据隔离后的采样电压VS估计电池电量(SOC)值。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量计算模块140综合隔离后的采样电压VS、隔离后的采样电压VS的变换率以及时间等因素来估计电池电量值,这样可以避免或降低得算得到的电池电量值的振荡现象。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输出电路150和第二输出电路160。所述第一输出电路150根据所述电量计算模块140计算得到的电池电量值输出模拟控制信号,便于与各类仪表进行信号匹配和传输。所述第二输出电路160根据所述电量计算模块140计算得到的电池电量值输出数字控制信号,以实现对外部电器设备的控制。这样,输出控制量既有模拟控制信号,又有数字控制信号,可根据这些控制信号对车辆上其他部件进行控制,实现整车功耗优化。根据电池电量可以实现对整车电气设备的管理,有效实现了整车的电量控制策略,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图5示出了所述第一输出电路15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的部分或全部结构,在此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电路150包括电阻R5、滤波器151、追随器152和输出匹配电路153。所述电量计算模块140的输出端经由一个电阻R5连接至所述滤波器151。所述滤波 器151可以对输入信号进行滤波,从而消除一些干扰或噪声。在此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151为π型滤波器,其包括两个电容Cll和C12以及电阻R6。所述追随器152包括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滤波器151的输出端,其反相输入端接其输出端,其可以使得其输出端的电压追随其输入端的电压,该追随器152可以增强其输出端的电压的驱动能力。所述输出匹配电路153包括串联在所述追随器中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地之间的电阻R21和电容C28,电阻R21和电容C28之间的中间节点为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的输出端DAC1,其可以对输出进行阻抗匹配。所述输出匹配电路153输出(T5V模拟控制信号,便于与各类仪表进行信号匹配及传输。图6示出了所述第二输出电路16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的部分或全部结构,在此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输出电路160包括电阻R3、电阻R2和数字光耦隔离器161。所述电量计算模块140的输出端经由所述电阻R3连接至数字光耦隔离器161的输入端,所述数字光耦隔离器161的输出端经由电阻R2与电源VCC相连,所述数字光耦隔离器161的输出端输出经过隔离的数字控制信号,实现对外部电气设备的控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量计算模块140可以根据计算出的电池电量值得到对外部电器设备进行控制的数字控制信号,之后再将该数字控制信号经过输出端输出至第二输出电路160。举例来说,假如需要对外部电动空调进行控制,可以先根据计算出的电池电量值进行脉宽调制得到脉宽调制信号(PWM),之后将脉宽调制信号通过其输出端输出至第二输出电路160。图3为图I中的线性光耦隔离模块120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120包括第一追随电路121、第一匹配电路122、光耦隔离单元123、第二匹配电路124和第二追随电路125。第一追随电路12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110的输出端相连,接收来自电压米样电路110的米样电压Vs。第一追随电路121的输出端与第一匹配电路122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匹配电路122的输出端与光耦隔离单元123的输入端相连,光耦隔离单元123的输出端与第二匹配电路124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匹配电路124的输出端与第二追随电路122的输入端相连,第二追随电路122的输出端输出隔离后的采样电压VS。[0035]所述第一追随电路121和第二追随电路125接收电压信号,并可以使得其输出端的电压追随其输入端的电压,以此来增强其输出端的电压的驱动能力,其中所述第一追随电路121接收来自电压采样电路110的采样电压Ns。第一匹配电路122和第二匹配电路124分别在所述光耦隔离单元123的前端和后端进行阻抗匹配,所述光耦隔离单元123将收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之后再将该光信号转换为隔离后的电压信号,使得光耦隔离单元接收到的电压信号与其输出的电压信号相互隔离并成线性比例关系,这样实现了光耦隔离,避免了前端信号的干扰传递至后端信号。其中第一追随电路121和第一匹配电路122由所述隔离电压模块130提供的一组电源供电,比如VDD和GND,第二匹配电路124和第二追随电路125由所述隔离电压模块130提供的另一组电源供电,比如VCC和GND,这样实现了高压和低压的隔离,也避免了电源的噪声带来的干扰。图4为图3中的线性光耦隔离模块120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意图。所述第一追随电路121包括二极管Dl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压采样电路110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其负相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追随电路121的输出端。第一匹配电路122包括电阻R10、第二运算放大器、电阻R8、电容C8。所述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第一追随电路121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接地,电容CS连接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123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123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匹配电路124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电容C9、电阻R9和可调电阻RW2。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单元123的一个输出端并接地,所述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单元123的另一个输出端。电容C9连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阻R9和可调电阻RW2串联在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通过调整所述可调电阻RW2的电阻值可以调节隔离后的采样电压VS与隔离前的采样电压Vs成线性比例关系O所述第二追随电路125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电阻R20、稳压二极管D2和电容C10。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路124的输出端,其反相输入端连接其输出端,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经由电阻R20连接至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120的输出端ΑΝ0,所述稳压二极管D2和电容ClO并联于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120的输出端ANO和地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由电源VDD和GND供电,第二运算放大器和第四运算放大器由电源VCC和GND供电。上述说明已经充分揭露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压采样电路、线性光耦隔离模块和电量计算模块, 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对电池组的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根据电压采样电路得到的采样电压得到与所述采样电压线性成比例的并与所述采样电压相互隔离的隔离后采样电压,所述电量计算模块根据隔离后的采样电压估计电池电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第一输出电路和第二输出电路,所述第一输出电路根据所述电量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电池电量值输出模拟控制信号,所述第二输出电路根据所述电量计算模块计算得到的电池电量值输出数字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包 括电阻R5、滤波器、追随器和输出匹配电路,所述电量计算模块的输出端经由所述电阻R5连接至所述滤波器,所述追随器包括运算放大器,该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接所述滤波器的输出端,其反相输入端接其输出端,所述输出匹配电路包括串联在所述追随器中的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和地之间的电阻R21和电容C28,电阻R21和电容C28之间的中间节点作为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为π型滤波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2和数字光耦隔离器,所述电量计算模块的输出端经由所述电阻R3连接至数字光耦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数字光耦隔离器的输出端经由电阻R2与电源相连,所述数字光耦隔离器的输出端输出所述数字控制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包括串联在电池电压和地之间的分压电阻Rll和R22,其中分压电阻R22为可调电阻。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计算模块综合隔离后的采样电压、隔离后的采样电压的变换率以及时间来估计电池电量值。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包括第一追随电路、第一匹配电路、光耦隔离单元、第二匹配电路和第二追随电路, 第一追随电路的输入端接收来自电压米样电路的米样电压,第一追随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匹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一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与光稱隔离单兀的输入端相连,光率禹隔离单元的输出端与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追随电路的输入端相连,第二追随电路的输出端输出隔离后的采样电压, 第一追随电路和第二追随电路接收电压信号,并使得其输出端的电压追随其输入端的电压,第一匹配电路和第二匹配电路分别在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前端和后端进行阻抗匹配,所述光耦隔离单元将收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之后再将该光信号转换为隔离后的电压信号,使得光耦隔离单元接收到的电压信号与其输出的电压信号相互隔离并成线性比例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隔离电压模块,该隔离电压模块提供相互隔离的两组电源,其中第一追随电路和第一匹配电路由所述隔离电压模块提供的一组电源供电,第二匹配电路和第二追随电路由所述隔离电压模块提供的另一组电源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追随电路包括二极管Dl和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其负相输入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运算放 大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追随电路的输出端, 第一匹配电路包括电阻R10、第二运算放大器、电阻R8、电容CS,所述电阻RlO的一端连接第一追随电路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接地,电容CS连接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阻R8的一端连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一个输入端相连,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与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另一个输入端相连, 第二匹配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电容C9、电阻R9和可调电阻RW2,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一个输出端并接地,所述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隔离单元的另一个输出端,电容C9连接于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电阻R9和可调电阻RW2串联在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负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为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追随电路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电阻R20、稳压二极管D2和电容C10,第四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电路的输出端,其反相输入端连接其输出端,该第四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20的一端相连,所述电阻的另一端ANO为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所述稳压二极管D2和电容ClO并联于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的输出端和地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电量传感控制装置,其包括电压采样电路、线性光耦隔离模块和电量计算模块。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对电池组的电压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电压,所述线性光耦隔离模块根据电压采样电路得到的采样电压得到与所述采样电压线性成比例的并与所述采样电压相互隔离的隔离采样电压,所述电量计算模块根据隔离后的采样电压估计电池电量值。由于采取了隔离措施,从而减小甚至消除了干扰。
文档编号G01R15/22GK202649436SQ201220228260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袁锋, 丁元章 申请人: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