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91037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用于体液标本检测采用的多是人工涂片及肉眼识别并手动操作,仪器不能实现无人操作值守,仪器分析系统不具备图像全视野界面、自动灌板及连续传动并退板,因标本是人工涂片及肉眼观察,加样对样本量难以精确控制,同时长时间观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引起误分析,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结果不准确,同时相关病员的原始信息及分析图像结果无法保存引起医疗纠纷后无法对结果进行溯源。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化处理功能的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包括进样装置、灌板装置、样品移位装置、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装置,其中,进样装置依次跟灌板装置和样品移位装置配合,样品移位装置跟显微镜配合,显微镜跟图像处理装置连接;[0005]所述进样装置包括推板、推板滑槽、推片传动组件、滑块、玻片盒和定位槽,其中, 推板设置在推板滑槽内,玻片盒固定在推板滑槽上,推片传动组件经滑块跟推板传动配合, 定位槽设置在推板滑槽上;[0006]所述灌板装置包括试剂盘、第一电机、吸样组件、废液池、传动组件,其中,第一电机和试剂盘驱动配合,吸样组件跟传动组件配合,沿滑杆滑动;[0007]所述样品移位装置包括玻片盘、第二电机和移位组件,其中,第二电机驱动拨片盘转动,移位组件跟玻片盘配合;[0008]所述移位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移片手臂,移片手臂安装在固定支架上;[0009]所述显微镜包括电动平台、物镜自动转换装置、全视野成像系统和高倍变焦成像系统;[0010]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微机系统和操作屏,微机系统跟操作屏连接;[0011]还包括外壳和底板,外壳安装在底板上;[0012]还包括电路控制系统和退片系统。[0013]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处理分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解决人工肉眼观察标本分析信息,采用自动进样判读系统由计算机系统同步分析同比例图像数据精确分析,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检查结果,同时可存贮病员信息原始资料,可供全院信息网络系统进行数据联网共享,设备成功开发上市达到了常规标本检查结果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化定量吸样灌板、标本自动移位、聚焦、全视野界面图像显示捕捉及高精度传动结构运转实现,方便了检验人员的观查使用并保证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及操作规范标准化。自动化控制整个系统功能操作,使操作更简便,流程更规范,数据更精确。实现了简便的操作方法并提高了诊断时间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精确和操作标准规范化。


[0014]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5]图中,1.试剂盘、2.玻片盘、3.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5.推板滑槽、6.推片传动组件、7.滑块、8.推板、9.传动组件、10.蠕动泵、11.支架、12.电磁阀、13.滑杆、14.吸样组件、15.废液池、16.玻片盒、17.固定支架、18.移片手臂、19.废片盒、20.伸缩板传动装置、21.显微镜、22.电动平台、23.自动聚焦筒、24.物镜自动转换装置、25.全视野成像系统、26.高倍变焦成像系统、27.退片传动装置、28.定位槽、29.电路控制板、30.微机系统、 31.操作屏、32.底板、33.退片固定支架、3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结合附图I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处理分析系统作以下详细说明。[0017]如附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体液镜检自动处理分析系统,其结构包括外壳34 和设置在其内的试剂盘I、玻片盘2、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4、推板滑槽5、推片传动组件6、 滑块7、推板8、传动组件9、蠕动泵10、支架11、电磁阀12、滑杆13、吸样组件14、废液池15、 玻片盒16、固定支架17、移动手臂18、废片盒19、伸缩板传动装置20、显微镜21、电动平台 22、自动聚焦筒23、物镜自动转换装置24、全视野成像系统25、高倍变焦成像系统26、退片传动装置27、定位槽28、电路控制板29、微机系统30、操作屏31、底板32、退片固定支架33、 外壳34等;将试剂盘I底部中心孔套入第一电机3轴心并,第一电机3固定于仪器底板32 上,把玻片盘2底部中心孔套入第二电机4轴心并,第二电机4固定于仪器底板32上,将推板滑槽5固定于底板32上,同时固定推片传动组件6在底板32上,固定后将推板8放置于推板滑槽5内并将推板8通过滑块7与推片传动组件6配合,把定位槽28放置于推板滑槽 5上,再将玻片盒16固定于推板滑槽5推片起始点上方,并轻轻推动推板8测试是否进退自如,把支架11固定于底板32后再将传动组件9固定于支架11上,传动组件9固定后再将吸样组件14安装在滑杆13上,并轻推测试是否运转自如,测试后再将蠕动泵10与电磁阀 12及滑杆13分别固定于支架11上,并连接硅胶管路。把废液池15底部直接插入底板32 的槽内以便排废液冲洗,把电动平台22固定在显微镜21的平台位置上再将显微镜21固定于仪器底板32滑槽上。把物镜转换装置24固定于显微镜转换器21上;把自动聚焦筒23 固定于显微镜21的调焦螺旋上;固定显微镜21后将全视野成像系统25与高倍变焦成像系统26分别安装于显微镜21上部两目孔内。把电路控制板29固定于仪器外壳34内壁上, 固定后把相关信号联接线与电路控制板29及接口座相连并检查是否牢固。将废片盒19安装于底板32上,再将伸缩板传动装置20固定于废片盒19安装位置上,把退片固定支架33 固定于底板32上,再把退片传动装置27固定于退片固定支架33上;把红外感应器、液位探测装置安装在相应位置上,将微机系统30与操作屏31分别固定于仪器外壳34上,并将信号线与接口座及电路控制板29相连。[0018]操作流程是,打开微机操作系统并设定工作控制程序,将标本依次放入试剂盘上的试剂位内,再将玻片装入玻片盒内。启动自动检测分析按纽,进样装置开始工作,进样针慢慢进入试剂盘的槽内进行吸样,吸样后传动组件移动进样针头至加样位置进行逐个液体灌注,推片传动组件进行推片操作,整个检测玻片加样后推片装置一次性将玻片推到玻片盘标本位置上进行等待上机检测,进样装置在完成加样后,进样针头移动至废液盒内进行针头及管路冲洗,冲洗过程启动蠕动泵及电磁阀按照设定工作顺序进行先后冲洗,冲洗结束后,同时进行下一个标本吸样、加样灌板、清洗操作,标本灌板后,由推片装置把灌板好的玻片推至自动平台,进行检测分析,自动平台按照程序设定的指令要求,完成自动移动、聚焦,软件系统自动抓拍图像,并后台处理分析结果,连续抓拍完成后,退片系统会自动启动将已检测玻片推至废片盒内,完成退片后,下一个标本自动上片进行检测分析。
权利要求1.一种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样装置、灌板装置、样品移位装置、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装置,其中,进样装置依次跟灌板装置和样品移位装置配合,样品移位装置跟显微镜配合,显微镜跟图像处理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装置包括推板、推板滑槽、推片传动组件、滑块、玻片盒和定位槽,其中,推板设置在推板滑槽内,玻片盒固定在推板滑槽上,推片传动组件经滑块跟推板传动配合,定位槽设置在推板滑槽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板装置包括试剂盘、第一电机、吸样组件、废液池、传动组件,其中,第一电机和试剂盘驱动配合,吸样组件跟传动组件配合,沿滑杆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移位装置包括玻片盘、第二电机和移位组件,其中,第二电机驱动玻片盘转动,移位组件跟玻片盘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移片手臂,移片手臂安装在固定支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镜包括电动平台、物镜自动转换装置、全视野成像系统和高倍变焦成像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微机系统和操作屏,微机系统跟操作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和底板,外壳安装在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控制系统和退片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化处理功能的体液镜检自动化分析系统,包括外壳、底板、玻片进样装置、灌板装置、自动移位装置和检测分析装置,外壳跟底板配合,玻片进样装置、灌板装置、自动位移装置和检测分析装置均安装在底板上,灌板装置跟进样装置配合,玻片进样装置经自动移位装置跟监测分析装置配合,解决人工肉眼观察标本分析信息,采用自动进样判读系统由计算机系统同步分析同比例图像数据精确分析,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检查结果。
文档编号G01N35/00GK202748373SQ20122041316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3日
发明者王训琨, 相振东 申请人:青岛华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