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8585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波暗室内屏蔽装置的结构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
背景技术
目前,电波暗室内电磁兼容性试验时,用于屏蔽测试产品与监测设备的措施中,设置屏蔽小室是最有效最实用的方案之一,一般的屏蔽小室都建在电波暗室内的测试平台附近,靠近测试平台的一面开孔,孔外面设有一可开合的金属盖,外接电源线电缆时,口盖放下,这种传统的屏蔽小室存在以下缺点:1.不能自由移动,如果电波暗室内需要无发射物环境要求时,这种屏蔽小室不能移动,只能在外侧帖附吸波材料,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效果有限;2.孔外的可开合金属盖,在外接电源线电缆时,口盖放下但并不能完全扣合,电磁波通过折射、反射会沿缝隙通过屏蔽小室,屏蔽效果有限,可能会影响监测设备的正常工作;3.屏蔽小室内的电源线也通过屏蔽小室的孔输入,可能会影响屏蔽小室内的供电系统;屏蔽小室的屏蔽门关闭后,电磁波可以以反射波、折射波和爬行波通过屏蔽门的开合缝隙进入屏蔽小室内,辐射到测试设备和测试人员。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一种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所述屏蔽小室的设备主体19是一个内部设置有空腔的箱式结构;其包括有下述结构:屏蔽门1,内外接口槽3,电源线接口 5 ;其中:内外接口槽3布置在设备主体19上的任意垂直立面上且分别连通设备主体19内部空腔和外部空间;电源线接口 5布置在设备主体19任意垂直立面的外侧;屏蔽门(I)设置在设备主体19的竖直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9中还设置有下述构成部分:铍铜簧片7、航空插头8,其中:屏蔽门I通过铍铜簧片7卡装固定在设备主体19的竖直侧壁上;航空插头8也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某一竖直侧壁上且连通设备主体19内部空腔和外部空间;所述航空插头8设置于与内外接口槽3所处的设备主体19的同一个竖直侧面上。所述内外接口槽3具体是设置在设备主体19某一竖直侧壁上的矩形开口,内外接口槽3处还设置有一能够封挡内外接口槽3的活动档板,活动档板外还连接有盛装滤波填充物11的槽,槽上方设置有能够进行开合操作的屏蔽槽盖。这种设置可开启的活动的口盖,同时在开口槽内填有滤波填充物11的创新性设计方式,可有效屏蔽电磁波进入,提高屏蔽小室的使用效果。[0011]所述航空插头8的设置高度低于80cm屏蔽测试桌桌台下面;其与设备主体19焊接连接,且其内外两头都设置有堵盖;在设备主体19外侧的航空插头8端部还设置有一能够开合的屏蔽盖。在航空插头8外侧设置屏蔽盖,屏蔽盖外侧设有可开启的金属口盖的设计方式,有效解决电磁辐射通过接口处进入设备主体19而影响试验效果的问题。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上还设置有电源线接口 5,电源线接口5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外侧,电源线接口 5处还连接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屏蔽盒,屏蔽盒内有设置有电源滤波设备。屏蔽盒内的电源滤波器,对耦合到电源线上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能够有效防止主体设备19的电源系统受到外界影响。所述电源线接口 5上还连接有电源线,设备主体19的某一竖直侧壁外部上还固定设置有绝缘材质的电源线绕线滚9。电源线不用时可以绕在电源线绕线滚9上面,由于这一侧试验时放置的位置在辐射强度很弱的地方,可以减弱电磁波耦合到电源线上;所述的设备主体19外部还设置有接地桩10,接地桩10连接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外部。接地桩10可以通过螺钉与主体设备19侧壁紧固。所述屏蔽门I外侧上还设置有门把手2和用于与设备主体19以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的连接旋转轴,门把手2具体设置在屏蔽门上远离连接旋转轴处。所述设备主体19还设置有木质夹芯板18,灯15,开关16和电源插座17:木质夹芯板18附着在设备主体19内腔的内壁上;灯15、开关16、电源插座17安装固定于木质夹芯板18上。所述的设备主体19上还固定设置有轮子6和把手4 ;其中:用于推拉的把手4布置安装在设备主体19的任意一个侧壁外侧;轮子6有4个且均固定安装在设备主体19的底部,其中靠近把手4的2个轮子6为万向轮,远离把手4的两个轮子6为定向轮。使用时可以自由移动主体设备19,当电波暗室要求无反射物时,可以将主体设备19推走。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中与设备主体19直接连接的各组件还满足下述要求:屏蔽门I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任意一垂直立面上;内外接口槽3和航空插头8布置在与屏蔽门I所在的设备主体19垂直立面相邻的其中一个垂直侧面上;电源线接口 5布置在与屏蔽门I所在的设备主体19垂直立面相邻的另一个垂直侧面外侧下方;电源线绕线滚9布置在设备主体19与屏蔽门I的不相邻的垂直侧面外侧上方;接地桩10布置在与内外接口槽3同侧的垂直面外侧下方;把手4布置安装在与电源线接口 5同侧的侧壁外侧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电波暗室要求无反射物时,可以将屏蔽小室推走;另外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在屏蔽门1、内外接口槽3和航空插头8等处添加了屏蔽设备,可以有效解决屏蔽小室与外界连通时,由于有不可避免的缝隙,导致电磁波进入屏蔽小室,进而影响测试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的设备主体19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的设备主体19的侧视图;[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的设备主体19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的设备主体19的等轴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的设备主体19的应用实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所述屏蔽小室的设备主体19是一个内部设置有空腔的箱式结构;其包括有下述结构:屏蔽门1,内外接口槽3),电源线接口 5 ;其中:内外接口槽3布置在设备主体19上的任意垂直立面上且分别连通设备主体19内部空腔和外部空间;电源线接口 5布置在设备主体19任意垂直立面的外侧;屏蔽门I设置在设备主体19的竖直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9中还设置有下述构成部分:铍铜簧片7、航空插头8,其中:屏蔽门I通过铍铜簧片7卡装固定在设备主体19的竖直侧壁上;航空插头8也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某一竖直侧壁上且连通设备主体19内部空腔和外部空间;所述航空插头8设置于与内外接口槽3所处的设备主体19的同一个竖直侧面上。所述内外接口槽3具体是设置在设备主体19某一竖直侧壁上的矩形开口,内外接口槽3处还设置有一能够封挡内外接口槽3的活动档板,活动档板外还连接有盛装滤波填充物11的槽,槽上方设置有能够进行开合操作的屏蔽槽盖。这种设置可开启的活动的口盖,同时在开口槽内填有滤波填充物11的创新性设计方式,可有效屏蔽电磁波进入,提高屏蔽小室的使用效果。所述航空插头8的设置高度低于80cm屏蔽测试桌桌台下面;其与设备主体19焊接连接,且其内外两头都设置有堵盖;在设备主体19外侧的航空插头8端部还设置有一能够开合的屏蔽盖。在航空插头8外侧设置屏蔽盖,屏蔽盖外侧设有可开启的金属口盖的设计方式,有效解决电磁辐射通过接口处进入设备主体19而影响试验效果的问题。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上还设置有电源线接口 5,电源线接口5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外侧,电源线接口 5处还连接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屏蔽盒,屏蔽盒内有设置有电源滤波设备。屏蔽盒内的电源滤波器,对耦合到电源线上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能够有效防止主体设备19的电源系统受到外界影响。所述电源线接口 5上还连接有电源线,设备主体19的某一竖直侧壁外部上还固定设置有绝缘材质的电源线绕线滚9。电源线不用时可以绕在电源线绕线滚9上面,由于这一侧试验时放置的位置在辐射强度很弱的地方,可以减弱电磁波耦合到电源线上;所述的设备主体19外部还设置有接地桩10,接地桩10连接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外部。接地桩10可以通过螺钉与主体设备19侧壁紧固。所述屏蔽门I外侧上还设置有门把手2和用于与设备主体19以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的连接旋转轴,门把手2具体设置在屏蔽门上远离连接旋转轴处。所述设备主体19还设置有木质夹芯板18,灯15,开关16和电源插座17:木质夹芯板18附着在设备主体19内腔的内壁上;灯15、开关16、电源插座17安装固定于木质夹芯板18上。所述的设备主体19上还固定设置有轮子6和把手4 ;其中:用于推拉的把手4布置安装在设备主体19的任意一个侧壁外侧;轮子6有4个且均固定安装在设备主体19的底部,其中靠近把手4的2个轮子6为万向轮,远离把手4的两个轮子6为定向轮。使用时可以自由移动主体设备19,当电波暗室要求无反射物时,可以将主体设备19推走。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中与设备主体19直接连接的各组件还满足下述要求:屏蔽门I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任意一垂直立面上;内外接口槽3和航空插头8布置在与屏蔽门I所在的设备主体19垂直立面相邻的其中一个垂直侧面上;电源线接口 5布置在与屏蔽门I所在的设备主体19垂直立面相邻的另一个垂直侧面外侧下方;电源线绕线滚9布置在设备主体19与屏蔽门I的不相邻的垂直侧面外侧上方;接地桩10置在与内外接口槽3同侧的垂直面外侧下方;把手4布置安装在与电源线接口 5同侧的侧壁外侧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电波暗室要求无反射物时,可以将屏蔽小室推走;另外本实用新型创新性地在屏蔽门1、内外接口槽3和航空插头8等处添加了屏蔽设备,可以有效解决屏蔽小室与外界连通时,由于有不可避免的缝隙,导致电磁波进入屏蔽小室,进而影响测试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实施例为最佳实施方式。实施例2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参见附图1-5 ;用于电波暗室内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屏蔽装置,主体设备(19)是一个内部设置有空腔的箱式结构,其包括有下述结构:屏蔽门1,内外接口槽3,电源线接口 5 ;内外接口槽3布置在主体设备19任意垂直立面的内部,内外相通;电源线接口 5布置在主体设备19任意垂直立面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备19还包括:铍铜簧片7,航空插头8,滤波填充物11,其中:屏蔽门I通过铍铜簧片7卡装固定在主体设备19除安装内外接口槽3和电源线接口 5的垂直立面的内部;航空插头8布置在主体设备19任意垂直立面内部,内外相通。如图1,主体设备19的主视图中可见,装有门把手2的屏蔽门I与屏蔽小室之间用,铍铜簧片7里层有密封垫。屏蔽小室的屏蔽门I的接合处,用铍铜簧片7卡装固定,这种独特的屏蔽门I防漏波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电磁波从门缝里进入屏蔽小室内,以达到更好的屏蔽效果。主体设备19内壁都附着一层木质夹芯板18,用以方便的安装灯15、开关16、电源插座17等常用设施。所述内外接口槽3布置在屏蔽门I的相邻垂直立面,内外接口槽3内侧下方为一长方形开口,外侧有一长方形的活动档板,档板外连接有盛装滤波填充物11的槽,槽的高度要求大于长方形的宽边长的2倍以上,槽的上方设有可开合的屏蔽槽盖。所述航空插头8设置于与内外接口槽3的同侧,其设置高度低于军标要求的80cm(屏蔽测试桌桌台下面);其与主体设备19焊接连接,且其内外两头都有堵盖,在主体设备19的外侧突出设置有一长方形保护屏蔽槽,槽口冲外,且槽口处装有一可开合的屏蔽盖。在航插外侧设置屏蔽壳,壳外侧设有可开启的金属口盖的设计方式,有效解决电磁辐射通过接口处进入主体设备19而影响试验效果的问题。所述的电源线接口 5和电源线,电源线接口 5布置在与内外接口槽3对立侧面外侧下方,电源线接口 5处向外突出一长方体屏蔽盒,盒内有电源滤波设备,电源线由屏蔽盒靠近主体设备19后侧面板输出。金属方盒内的电源滤波器,对耦合到电源线上的信号进行滤波,有效放置主体设备19的电源系统受到外界影响。所述的屏蔽小室还设置有绝缘材料的电源线绕线滚9,电源线绕线滚9布置在主体设备19与电源线接口 5同侧的侧壁外侧。电源线不用时可以绕在电源线绕线滚9上面。所述的主体设备19还设置有轮子6和把手4:四个轮子6固定安装在主体设备19的底部,其中一侧的两个为万向轮,另一侧的两个为定向轮;用于推拉的把手4布置安装在主体设备19与电源线接口 5同侧的侧壁外侧上方,可以自由移动主体设备19,当电波暗室要求无反射物时,可以将主体设备19推走。所述的主体设备19还设置有接地桩10,接地桩10布置在主体设备19的与内外接口槽3同侧立面外侧的下方,通过螺钉与主体设备19侧壁紧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测试设备13为一航空电子产品置于测试台14上,测试线缆12分别通过主体设备19的内外接口槽3和航空插座8与主体设备19内的监控设备连接,其中内外接口槽3中,线缆通过槽口穿过长方形开口,用长方形档板挡住开口处,盖上活动口盖;航插部分插接好后,盖上活动口盖。此时本实施例由于内外接口槽3槽内填没有填充滤波填充物,无法完全隔绝屏蔽室外的电磁波,影响试验效果;同时电源线绕线滚9布置在与电源线接口 5同侧的侧壁外侦牝电磁波也会耦合到电源线上,对试验造成影响。
权利要求1.一种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所述屏蔽小室的设备主体(19)是一个内部设置有空腔的箱式结构;其包括有下述结构:屏蔽门(1),内外接口槽(3),电源线接口(5);其中:内外接口槽(3)布置在设备主体(19)上的且分别连通设备主体(19)内部空腔和外部空间;电源线接口(5)布置在设备主体(19)外侧;屏蔽门(I)设置在设备主体(19)的竖直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9)中还设置有下述构成部分:铍铜簧片(7)、航空插头(8),其中:屏蔽门(I)通过铍铜簧片(7)卡装固定在设备主体(19)的竖直侧壁上;航空插头(8)也布置在设备主体(19)竖直侧壁上且连通设备主体(19)内部空腔和外部空间;所述航空插头(8)设置于与内外接口槽(3)所处的设备主体(19)的同一个竖直侧面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接口槽(3)具体是设置在设备主体(19)竖直侧壁上的矩形开口,内外接口槽(3)处还设置有一能够封挡内外接口槽(3)的活动档板,活动档板外还连接有盛装滤波填充物(11)的槽,槽上方设置有能够进行开合操作的屏蔽槽盖。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插头(8)的设置高度低于80cm;其与设备主体(19)焊接连接,且其内外两头都设置有堵盖;在设备主体(19)外侧的航空插头(8)端部还设置有一能够开合的屏蔽盖。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上还设置有电源线接口(5),电源线接口(5)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外侧,电源线接口(5)处还连接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屏蔽盒,屏蔽盒内有设置有电源滤波设备。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接口( 5 )上还连接有电源线,设备主体(19 )的某一竖直侧壁外部上还固定设置有电源线绕线滚(9)。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主体(19)外部还设置有接地桩(10),接地桩(10)连接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外部。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门(I)外侧上还设置有门把手(2)和用于与设备主体(19)以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连接的连接旋转轴,门把手(2)具体设置在屏蔽门上远离连接旋转轴处。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9)还设置有木质夹芯板(18),灯(15),开关(16)和电源插座(17):木质夹芯板(18)附着在设备主体(19)内腔的内壁上;灯(15)、开关(16)、电源插座(17)安装固定于木质夹芯板(18)上。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备主体(19)上还固定设置有轮子(6)和把手(4);其中:用于推拉的把手(4)布置安装在设备主体(19)的任意一个侧壁外侧;轮子(6)有4个且均固定安装在设备主体(19)的底部,其中靠近把手(4)的2个轮子(6)为万向轮,远离把手(4)的两个轮子(6)为定向轮。
10.按照权利要求1-9其中之一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中的设备主体(19)还满足下述要求:屏蔽门(I)布置在设备主体(19)的任意一垂直立面上;内外接口槽(3)和航空插头(8)布置在与屏蔽门(I)所在的设备主体(19)垂直立面相邻的其中一个垂直侧面上;电源线接口(5)布置在与屏蔽门(I)所在的设备主体(19)垂直立面相邻的另一个垂直侧面外侧下方;电源线绕线滚(9)布置在设备主体(19)与屏蔽门(I)的不相邻的垂直侧面外侧上方;接地桩(10)布置在与内外接口槽(3)同侧的垂直面外侧下方;把手(4)布置安装在与电源线接口(5)同侧的侧壁外侧 上方。
专利摘要一种航空产品电磁兼容性试验用屏蔽小室,设备主体(19)包括有下述结构屏蔽门(1),内外接口槽(3),电源线接口(5);所述设备主体(19)中还设置有下述构成部分铍铜簧片(7)、航空插头(8),其中屏蔽门(1)通过铍铜簧片(7)卡装固定在设备主体(19)的竖直侧壁上;航空插头(8)也布置在设备主体(19)竖直侧壁上且连通设备主体(19)内部空腔和外部空间;所述航空插头(8)设置于与内外接口槽(3)所处的设备主体(19)的同一个竖直侧面上。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解决屏蔽小室与外界连通时,由于有不可避免的缝隙,导致电磁波进入屏蔽小室,进而影响测试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为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文档编号G01R1/18GK202975078SQ20122059794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4日
发明者雷虹, 许小林, 孙红鹏 申请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